楊成兵
(安徽師范大學政法學院,安徽蕪湖241003)
黨的十七大報告提出“尊重和保障人權,依法保證全體社會成員平等參與、平等發(fā)展的權利”,指出“必須在經濟發(fā)展的基礎上,更加注重社會建設,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進社會體制改革,擴大公共服務,完善社會管理,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努力使全體人民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yī)、老有所養(yǎng)、住有所居,推動建設和諧社會”。社會保障是我國一項基本的社會經濟制度,是國家和社會依據(jù)一定的法律和規(guī)定,通過收入的再分配,對社會成員的基本生活權利予以保障的一項重要制度安排。社會保障是現(xiàn)代國家保障公民權利的一項基本措施,公民社會權利作為公民權利的一項基本內容,社會保障所直接對應的正是公民的社會權利。因此,作為現(xiàn)代政治核心概念之一的公民權利則應該成為社會保障的實際理念基礎,社會保障制度的建立和發(fā)展是促進和實現(xiàn)公民權利的一個基本手段。
近代社會法治的興起和社會體制不斷完善,公民必須依靠法治的環(huán)境和社會體制而生存,公民權利的行使與保護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公民權利的劃分,其理論淵源是17、18世紀的自然法理論,它將公民權利體系分為人權與公民基本權利兩類。所謂人權是指一個人生而具有的、不可剝奪的天賦的自然權利。這種權利對于每個人來說當然是平等的,沒有任何差異。[1]而公民基本權利則是個人進入國家和社會后,按照“社會契約”理論將自己本身所享有的一部分人權交給國家,并由國家所確認的基本權利。這種基本權利不但是人權在社會領域內的延伸,更是對人權的有效保護形式。因此,公民基本權利是一個相對于人權的概念,其權利的來源是人權。而作為公民基本權利重要內容之一的公民社會權利,是一種現(xiàn)代政治理念,它基于市場經濟造就社會不公平的認識,意欲通過國家的福利提供保證每一個社會成員都能擁有一個基本的文明生活,以實現(xiàn)社會公正目標。[2]所以,公民社會權利也是人權的一種延伸和保護,同樣源于人權的理念。
社會權利概念的最早提出者,英國社會學家馬歇爾從公民資格理論出發(fā)對公民權利作出了經典分類。1949年,馬歇爾在著名演講《公民身份與社會階級》中,分析了公民身份的各個構成要素并把公民權利劃分為三個組成部分。他認為,公民權利包括基本的法律權利、政治權利、社會權利三個部分?;镜姆蓹嗬饕ㄖT如財產、個人自由和司法正義的權利。政治權利包含了民主投票的權利、政治監(jiān)督等參與政治權力實施的權利。社會權利則強調經濟與社會保障的公民權利,主要負責為人們提供法律、工作、教育援助等。二戰(zhàn)后,福利國家被推到社會保障的前沿,公民社會權利得到確定和擴張,逐漸融入到國家制度框架內,福利國家試圖從制度層面保障公民義務教育、社會救助、健康保障、保障性住房等一系列社會權利,實現(xiàn)社會公平。
另一方面,公民社會權利是人類社會關系發(fā)展的客觀要求,其發(fā)展對現(xiàn)代國家的民主建設具有重要意義。由于人類物質文明的進步、特別是現(xiàn)代社會民主程度的不斷提高,公民權利的行使與保護越來越為人們所關注,世界各國對公民權利體系的評價標準逐漸地趨于一致,公民權利體系的完備程度已成為衡量一個國家政權民主水平與社會文明程度的重要標準。公民社會權利所體現(xiàn)的正是對社會平等及社會需要的關注,公民社會權利的行使與保護對完善公民權利體系和促進現(xiàn)代社會民主程度的提高具有重要意義。
作為現(xiàn)代國家依法建立、政府主導實施的社會保障制度,它是旨在為社會成員遭遇各種生存風險、個人及家庭難以維持基本生活時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的一項制度安排,以促進社會的公平與正義即社會公正為自己的基本目標和理想?,F(xiàn)代社會保障制度的價值基礎是公民權利的理念,社會保障制度所直接對應的是公民的社會權利,同時它也支持著包括法律權利、政治權利和社會權利在內的整個公民權利體系。作為特定社會的成員,他之所以能夠享有特定國家及其各級政府提供的社會保障,是因為他和社會的其他成員一樣平等地擁有的一項權利,即公民的社會權利?;谶@項公民的基本權利,國家和政府為公民提供社會保障是其基本的責任和義務。反過來,社會保障制度的建立和發(fā)展則是促進和實現(xiàn)公民社會權利的一個基本手段,社會保障制度的基本目標促進社會公正,其實質就是社會成員在與該社會發(fā)展相應的一系列基本權利面前的平等。因此,完善社會保障制度既是維護社會穩(wěn)定和社會公平的需要,也是從制度層面保障公民社會權利的重要手段,具體表現(xiàn)在以下方面:一是社會保障制度緩解了社會權利和法律權利的矛盾。二是社會保障制度修復了社會權利的危機。三是社會保障制度改善了公民社會權利的運行環(huán)境。
社會保障制度的構建是以平等的權利義務為主體,它的實質在于分攤社會風險,轉嫁損失,補償利益,調節(jié)均衡各種社會關系,保護社會成員最基本的生存權與發(fā)展權,促進社會全面進步。[3]近年以來,我國通過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出臺義務教育學雜費減免政策以及擴大社會保險覆蓋面等,在擴展公民社會權利方面取得了相當大的進展。但是,我國公民的社會權利不是建立在公民資格基礎上,而是建立在身份、職業(yè)、收入等基礎上,因此,社會權利在促進社會公正方面的作用還非常有限,甚至差別化的社會權利本身就是社會不公正的重要來源之一。[2]
如今,社會保障在我國經濟和社會生活中的影響越來越大。社會保障的基本宗旨是創(chuàng)造、維護社會公平。公民社會權利的主要內容就是公民有權得到社會保障制度的保護,享受各種福利計劃帶來的好處。但是,我國公民身份的缺席暴露出社會保障的許多問題,制度的缺陷使廣大人民群眾在現(xiàn)實生活中仍處于無權或少權的狀態(tài),社會保障對調節(jié)社會矛盾、實現(xiàn)社會公平所發(fā)揮的作用還存在著不足。
長期以來,我國城鄉(xiāng)二元化的格局相當明顯,戶籍制度仍然扮演著重要角色,社會保障主要是在全民所有制單位和城鎮(zhèn)區(qū)縣以上的大集體企業(yè)中實行。這種格局使城鄉(xiāng)之間的社會保障出現(xiàn)了巨大的差異,國家機關、企事業(yè)單位職工可以享受國家的退休金、公費醫(yī)療、福利住房、糧食和副食補貼等各種保障,而農民則享受不到這些保障。在社會保障的市場化、社會化改革中,由于農民購買福利的能力相對不足,甚至最低生活保障權也難以得到有效保障。如以屬地原則為管理基礎的“低保制度”將一大批工作、居住在城市的非戶籍人口排除在外,數(shù)量巨大的農民工沒有權利在城市申請“低?!保荒芑氐綉艨谒诘厣暾?,但由于城鄉(xiāng)標準的差異,他們極有可能不符合申請標準,或者申請到后仍然沒有辦法維持城市的基本生活,其社會權利事實上沒有得到保障。同時,政府對農村社會保障的財政支持力度不如城市,使得農民在享受義務教育、社會保險、住房等方面的水平明顯低于城市。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發(fā)展,在城市地區(qū),社會化程度很低的傳統(tǒng)社會保障體制向新型的社會保障體系轉型已經完成,確立了養(yǎng)老保險、醫(yī)療保險、失業(yè)保險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基本框架。而農村被排斥在上述社會保障制度之外,我國農村的廣大農民基本處于家庭贍養(yǎng)的自我保障狀態(tài),因此,城鄉(xiāng)社會保障水平嚴重不平衡。首先,在最低生活保障方面,雖然目前我國已經開始推行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但是存在隨意性大、不規(guī)范、不統(tǒng)一等問題,離制度化的要求還有很大差距;其次,在養(yǎng)老保險方面,目前的養(yǎng)老保險主要是針對城市居民的,除個別地區(qū)的試點外,農民的養(yǎng)老問題還主要是由家庭來承擔;再次,在失業(yè)保險方面,農民的失業(yè)一向不被認為是一種失業(yè),原因為土地即是國家向其提供的保險,因而也就無農民的失業(yè)保險之說。但由于耕地逐漸減少等原因,農民失業(yè)風險在逐漸加大;還有在醫(yī)療保險方面,農村的醫(yī)療保險在大部分地區(qū)還處于較低水平的階段。社會保障政策上所實現(xiàn)的農民社會權利仍然相對不足,制度化差異影響了社會權利的運行環(huán)境。
社會保障包括資金保障和服務保障兩大系統(tǒng),而資金保障在兩大系統(tǒng)中具有關鍵的作用。[4]現(xiàn)階段我國的各項社會保障實質上就是一種社會保障資金運作的過程,社會保障能力不足主要的表現(xiàn)在資金保障不足:一是資金不足。一方面國家財政投入不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需求,另一方面我國農民的社會保障主要由農民自己承擔,再加上社會保險基金征繳缺乏法律規(guī)范,企業(yè)拖欠社會保險基金的問題十分嚴重,更增加了政府預算的支付壓力;二是社會保障管理運作的法律規(guī)范不足。由于缺乏對象參與的保障機制,社會保障的管理、監(jiān)督、籌資等機制都不夠健全。目前我國保障基金難以實現(xiàn)保值增值,在發(fā)放過程中還經常產生腐敗現(xiàn)象,造成社會保障基金的大量流失;三是大部分地區(qū)的社會保險實行市縣級統(tǒng)籌,統(tǒng)籌層次較低,地區(qū)之間基金調劑受到嚴重限制。
弱勢群體的問題是現(xiàn)階段中國社會不可回避的現(xiàn)實。強勢群體在占有社會財富、權利和知識等方面處于優(yōu)勢和優(yōu)先的地位,使他們在社會權益的實現(xiàn)、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實施、社會輿論的話語權等方面都有著強有力的影響,而弱勢群體則很難表達和實現(xiàn)他們的利益要求。如何使弱勢群體在社會資源、財富和權利的分配中獲得應有的地位,使他們在生活、就業(yè)、教育、福利方面的社會權利得以實現(xiàn),已成為我國社會保障的重要組成部分。
社會保障制度是實現(xiàn)公民社會權利的主要手段,同時公民社會權利的實現(xiàn)在改善民生和建設和諧社會的過程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對社會保障制度做出相應的調整。
在我國社會保障體系的建設中,一直存在著城鄉(xiāng)二元分立的局面:擁有城市戶籍的居民可以享受較好的社會保障服務,而農村地區(qū)的居民無論是集體保障時期,還是依靠家庭提供保護,其享受到的社會保障水平都比較低,甚至廣大的農村居民基本處于沒有保障的境地。[5]戶籍制度與福利安排的捆綁造成了當前農民及農民工在城市中受到嚴重不公平待遇,要想實現(xiàn)社會公平就必須打破這種特殊的身份制和等級結構,改革現(xiàn)存的福利結構,最終要使戶籍管理從審核體制過渡到登記體制,使戶籍管理功能回歸本位,使福利制度與普遍的公民身份而不是與歧視性的戶籍制度相聯(lián)系。[6]公民社會權利的特性要求我們把國家的每一個公民都納入到社會保障制度的范圍之內,讓每一個公民都感受到自己的權利。
公共財政制度不完善是造成城鄉(xiāng)公共服務不均等的重要原因之一,醫(yī)療衛(wèi)生、義務教育、社會救濟、就業(yè)服務和養(yǎng)老保險,這些基本公共服務的提供主要由國家來承擔。由于我國公共服務的財政支出偏向于城市以及基金管理不規(guī)范,導致城鄉(xiāng)地區(qū)居民享受的公共服務嚴重不均等,大部分農村地區(qū)居民的社會權利被忽視。因此,公共財政制度改革應當逐步提高財政社會保障支出比重,支持農村人口和低收入群體社會保障。在具體政策調整上,一是加大中央財政投入,并多渠道的籌集社會保障資金;二是調整財政支出結構,縮小不同群體之間的待遇差距;三是健全社會保障資金管理機制,提高資金使用效益。建立和完善政府相關部門既分工協(xié)作又相互制衡的社會保險基金管理體制,加強公民社會參與力度;四是明晰財權與事權,健全中央與地方的責任分擔機制。加大一般性轉移支付力度,增強基層政府提供公共服務的能力。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fā)展和現(xiàn)代民主的推進,公民的社會權利已經在各國憲法中加以規(guī)定,但目前公民社會權利的法律保障主要還是體現(xiàn)在國家社會保障制度的法制程度上。加強社會保障制度的法律建設能夠為公民的社會權利提供更加充分的保障。目前,我國在勞動、教育、社會保障、醫(yī)療衛(wèi)生等方面的立法活動正在大規(guī)模進行中,但還需要進一步完善。一是要制定全國性福利的基本標準,明確社會保險管理機構之間的職責與權限,使社會保險管理有法可依;二是要確立穩(wěn)固的經費保障制度。通過社會保障預算收支立法解決社會保險費的籌集、收繳、保值增值等問題,規(guī)定各個環(huán)節(jié)中的法律責任,保證社保基金的正常運轉;三是健全社會保障的司法機制。保證社會保障參與者的權益受到不法侵害時,獲得相應的司法保護,對違反法律規(guī)定的行為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以法律的形式確定公民基本生活保障的權利和義務。
政府應把保障和擴大公民社會權利作為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衡化,建設服務型政府的首要目標,把保護公民,特別是弱勢群體,免受貧困、疾病、年老、災害等風險作為公共服務的重要內容。首先,明確政府在承擔社會保障責任中的定位。政府除了承擔起自身的制定政策、依法行政等責任外,還需要承擔弱勢群體社會保障的責任,政府在制定政策時要充分考慮到弱勢群體的社會狀況;其次,中央政府要引導地方政府財政向有利于居民福利發(fā)展的方向投入,通過財政激勵手段與考核機制,糾正當前地方政府普遍存在的對財政做經濟性投資、不關注再分配與福利增長的傾向。[7]公共管理體制的改革與創(chuàng)新,是當前完善社會保障制度的有效途徑,只有充分發(fā)揮政府的作用,公民的社會權利才有可能得到保障。
[1] 薛小建.基本權利體系的理論與立法實踐[J].法律適用,2004,(5):33-37.
[2] 郁建興,樓蘇萍.公民社會權利在中國:回顧、現(xiàn)狀與政策建議[J].教育與研究,2008,(12).
[3] 張迎春.從社會公平視角看社會保障制度的建設與完善[J].湖南社會科學,2010,(1).
[4] 汪來杰.建立農村社會保障制度的思路選擇[J].中國審計,2004,(22).
[5] 周湘彬.我國社會轉型時期農民群體的社會權利與政策性排斥[J].北京科技大學學報,2009,(3).
[6] 彭希哲.基于戶籍制度的我國社會政策及其改革[A].第三次社會政策論壇論文集[C].2007.
[7] 托尼·塞奇.盲人摸象:中國地方政府分析[J].經濟社會體制比較,20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