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泰州市野徐中學 葛萍
英語教學始終未能改變重知輕能的現(xiàn)狀,尤其是農村初中,這對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極為不利,以生為本,調動潛在主體能量,還學生以本我的課堂是十分必要的。
給學生營造寬松環(huán)境有助于學習效率的提高和創(chuàng)造潛能的培養(yǎng)。教師要善于為學生營造寬松愉悅的成長環(huán)境,教師與學生交流要選用平等的方式,不要居高臨下,這樣不僅能減輕學生上課時的心理負擔,還能提高學習的效率。一次在講授there be句型時,問學生What’s in the classroom?這個話題學生比較熟悉,貼近他們的生活,紛紛舉手發(fā)言。S1:There is a blackboard.S2:There is a teacher...隨后,筆者讓學生猜猜:What’s in my sitting room? 這一話題引出后,一下子抓住了學生們的注意力,他們非常感興趣,他們很想知道我家客廳是什么,于是他們的思考和發(fā)言欲望得以初步激發(fā),最后一張筆者家客廳的照片結束了他們的猜測,也完成了there be句型的復習,也為師生間創(chuàng)造了一個情感交流的場所,拉近了師生間的距離,營造出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
參與意識是個體積極參與各種事物的心理狀態(tài)。培養(yǎng)學生參與意識首先應從培養(yǎng)興趣,激發(fā)參與的熱情開始,以生為本,面向全體,選取恰當的操作方法,堅持循序漸進的原則為他們鋪設成功之路。英語教師運用各種手段,創(chuàng)設自主參與的環(huán)境,給他們足夠的空間,把教學過程設計成“對話、溝通、合作、共享”的過程,讓學生積極參與到學習英語的活動之中,以實現(xiàn)高效的,多角度的雙邊或多邊互動,從而實現(xiàn)課堂教學的高效。
新課程改革之后,培養(yǎng)學生協(xié)同合作精神,它不僅可以使師生之間、學生之間更有效地進行語言交際活動,而且是他們之間信息傳遞和情感交流的過程。合作應以學生自愿組合為前提,搭配合理,按各自能力與專長分工合作,教師在布置一定任務后,要進行調查、指導、幫助或糾正。如在講牛津英語8A Unit 2 Vocabulary第二部分時,5人一小組,分成4個小組,各組選出組長,先復習,讓學生說出所學過的反義詞。為了競爭需要,回答設計的問題,回答出最多的一組獲勝,設計了四個活動,在活動中學生爭先恐后舉手,不管會的還是不會的都十分積極,在教學過程中不斷掀起高潮。在合作學習中,組員們相互幫助,共同探究激勵了他們的參與意識,并能使他們在參與學習的活動中得到愉悅的情感體驗。這樣形成協(xié)同合作的內驅力,提升他們的創(chuàng)造思維能力。
求異思維是指有創(chuàng)見的思維。愛因斯坦曾說過:“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遍L期受某種因素的影響,人不知不覺地也陷入了一種思維定勢,教師輕視學生的行為、習慣、意志、心理等非智力品質的培養(yǎng)。教師要引導學生改變錯誤定勢;引導單角度思維向多個角度發(fā)展;由順向思維向逆向思維引導;由低層次思維向高層次引導,做到主動引導學生改變思維定勢。
我們的課堂經常用以舊引新的方式,導入新課,并通過一系列活動使學生在活躍的課堂氣氛中理解、掌握、使用語言。例如在復習“Could you help me,please?”時,提著3個似乎十分沉重的大紙箱走進教室,隨口說:“The box is heavy.Who can help me?”許多學生都舉手想要幫忙,筆者就把它交給一個男生,說:“Could you help me? ”他接過箱子便說:“Certainly”,然后我又問他:“Is it heavy?”他掂了掂份量說:“No,it isn’t heavy.It’s light.”,這些正是本單元所教內容,然后我又借機提問:“Can you guess,what is in the box? ” 學生好奇了,接著我從箱內拿出了球、小盒子、茶杯等東西,要求學生描述它們的形狀。這樣,學生就自然地把學過的知識運用到這個活動中去,既復習鞏固了前幾個單元的主要交際項目,又激發(fā)了學習英語的自信心。感受到學習語言的無窮樂趣,我通常就是用這種歸納總結方法,通過真實的語言活動把所教過的語言知識編織成知識網絡,讓學生易接受又引入新問題,并且進一步進行探索,拓展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
[1]彭曉鳳.英語教學中培養(yǎng)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的策略與探索[J].教書育人(普教版),2000(21).
[2]趙杰.論英語教學中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J].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07(04).
[3]張玉潔.淺談英語教學中培養(yǎng)創(chuàng)造思維能力的途徑[J].教育藝術,20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