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澤顯
(湖北洪湖市白廟東曉蜂療研究室,433201)
農業(yè)生產是一年之季在于春,而養(yǎng)蜂生產卻是一年之季在于“秋”。因此,要把養(yǎng)蜂生產搞上去,保證高產、穩(wěn)產必須狠抓“秋”字,否則來年會花過蜂強一場空。狠抓“秋”字,不是紙上談兵,而是環(huán)環(huán)扣緊的,來不得半點馬虎、松懈。如何抓“秋”字,筆者認為:
有位養(yǎng)蜂師傅說得好:“養(yǎng)蜂就是養(yǎng)王”。因此,必須抓緊秋季養(yǎng)王。我的做法是:一比一的交尾群,即每4箱蜂用一個交尾箱,四面開巢門。每星期養(yǎng)一次王,并檢查交尾群情況,對交尾失敗的蜂群不斷補充王臺,用交尾成功的優(yōu)質蜂王更換老劣王。保證蜂王數(shù)量超過本場蜂群數(shù)的三分之一,甚至更多,越多越好。因為從秋繁至翌年春繁到油菜花采集,長達七個月時間。蜂王自然失蹤,老劣王更替等需要大批蜂王補充。沒有充足的蜂王不斷地進行補充,豐收就沒有保證。秋季養(yǎng)王的時間,應在芝麻、棉花流蜜期至9月底止。
從什么時候開始喂,喂多少,這應依據(jù)當時的氣溫、蜜粉源等情況靈活決定。但一般時間是從9月1日開始獎飼,至10月10日結束。在這40天時間里,晴天則少喂,雨天則多喂,原則上是保證巢內有足夠的飼料。10月11日至15日把全部越冬飼料猛喂完畢。要做到兩點:一是每只蜂王要有五、六脾足蜂,二是要有足夠的越冬飼料。每群蜂到底喂多少糖,請參考《中國養(yǎng)蜂》1995年第6期《喂越冬飼料要把好三關》一文。
斷子后徹底治螨是養(yǎng)蜂人都知道的,如何在“徹底”上做文章。筆者做法是:10月15日至11月5日關王斷子可以用節(jié)制套控產,在冬季蜂王可以隨蜂團轉移,避免凍餓而死。斷子后要連續(xù)作戰(zhàn)4天,即每箱每天用殺螨藥物噴脾1次。根據(jù)實踐,第二天比第一天落螨要多,第三天比第二天落螨多,第四天落螨少。有的蜂群沒有螨下來。通過連續(xù)4天治螨,可將螨害降至最低限度,保證蜂群安全越冬。春繁不用再治螨,翌年春夏兩季,即4月15日至5月6日、7月25日至8月15日,分別關王,要用竹制王籠關王,各掛螨撲1次。10月15日至11月5日再用節(jié)制套關王斷子,徹底治螨。每年如此循環(huán)3次,可控制螨害。筆者把第三次關王斷子定為最佳時期,關早了影響繁殖,關遲了,氣溫下降,影響治螨,原則上在立冬前結束治螨工作。
在40天秋繁時間里,應每隔10天調脾1次,把空脾、快出房的封蓋子調巢箱,把幼蟲、子脾提上繼箱,保證巢內有充足的空房供蜂王產卵。
秋季嚴格控制盜蜂是保證秋繁、壯大群勢的重要措施,否則會全場打亂仗,全群覆沒。盜蜂發(fā)生是有規(guī)律的,與巢內飼料、氣溫、風向等有關。如巢內缺乏飼料,就會互盜。必須要掌握盜蜂的規(guī)律。詳見《中國養(yǎng)蜂》2002年第6期《我說盜蜂》一文。
近些年來,南來北往的蜂場多,白堊病流行,巢脾消毒是一項不可忽視的工作。如何消毒可按照《蜜蜂病敵害的診斷及防治》和《養(yǎng)蜂學》所介紹的用福爾馬林、高錳酸鉀、二氧化硫熏蒸。筆者認為:一是可把劑量適當增大,二是連續(xù)2次熏蒸效果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