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娟 崔 勇 張增根
(石家莊學院 河北石家莊 050000)
快速城市化語境下城中村“新市民”市民文化培養(yǎng)探析
李 娟 崔 勇 張增根
(石家莊學院 河北石家莊 050000)
隨著我國經濟持續(xù)的快速增長,我國城市化進程已經駛入快車道。在此背景下,新進入人口尤其是城中村“新市民”的市民文化培養(yǎng)已成為急需解決的重要問題。積極培育城中村“新市民”的市民文化是一個城市全面進步、和諧發(fā)展的歷史必然,也是城中村“新市民”真正融入城市的必然要求。
許多城中村村民轉化為市民后,盡管在戶籍關系和居住空間上發(fā)生了很大變化,但仍有許多人對自身身份認知存在偏差,他們對自己的“新市民”身份比較排斥;認為自己仍然是農民,曾經的鄉(xiāng)土生活根深蒂固的影響著他們,在行為和習慣上基本還是農民式的;他們認為自己和老市民有很大區(qū)別,甚至覺的自己比老市民低人一等,等等。因為身份上缺乏認同感,造成心理上不可能有真正的歸屬感,這對他們真正的融入城市生活、接受市民文化具有消極作用,這一點在城中村中年人和老年人身上表現的更加的突出。
城中村改制后,村民的身份發(fā)生了轉變,但原有的鄉(xiāng)村文明、思想觀念還保持了強勁的慣性,還不能與城市文化快速對接。文化認同是一個逐漸積淀的過程,在這個積淀的過程中,城中村“新市民”舊有的文化積習使他們主觀上自覺不自覺的對抗著城市文化。他們在自己的生活領域里,自己獨特的“鄉(xiāng)村社區(qū)”中,逐漸形成了一種即不是完全鄉(xiāng)村式,更不是完全城市化的文化,而是介于兩者之間,更偏向于農村文化的亞文化。所以,城中村“新市民”在文化認同上,還存在著較大差距。
城中村“新市民”都來自農村,祖祖輩輩的農村生活使他們的生活觀念帶有濃重的農村烙印。而對于城市人的生活不習慣也不向往,他們不喜歡逛商場,消費品不注重名牌,更注重經濟耐用等等;城中村新市民普遍感到城里生活不如農村生活自在,許多的城市規(guī)則不愿意遵守,例如保護城市的公共產品、遵守交通規(guī)則等等;許多城市生活問題困擾著他們,如:醫(yī)療門檻高,住樓房不適應,交通擁堵,鄰居關系陌生等等。這樣的生活觀念及心理不利于城中村“新市民”市民文化的培養(yǎng)。
現代市民人際交往對象主要是同事、朋友和同學,以業(yè)緣和友緣交往為主,而農村主要是親戚、鄰里,以親緣或血緣為主?!俺侵写濉鞭D制以后,各地政府都以城中村為空間,建起了高樓大廈,而城中村“新市民”都集中居住在此。在這樣的居住空間內,使他們容易保持原來的交往關系,他們仍以當年的村民、親戚為主要交往對象,交往的范圍比較狹窄,這對城中村“新市民”市民文化的培養(yǎng)不利。
城中村“新市民”市民文化的構建不僅是一個文化問題,其深層次的是一個社會變革問題。在社會變革中,物質結構的變化處于優(yōu)先地位,也是比較容易的,而文化意識形態(tài)方面的變遷往往是滯后的,也是相對緩慢的。另外,即便是文化意識的變遷,其各組成部分的變遷也不是同步的,制度變遷是首先發(fā)生的,這是外力的推動實現的;其次是民俗的變遷,習慣的變化以及生活方式的改變;最后才是價值觀念、思想意識的變革,城中村改造,則遵守著這一變化規(guī)律。城中村新市民文化的培養(yǎng)需要一個長期積淀的過程。
城中村“新市民”市民文化的培養(yǎng),政府應起到主導作用,但目前政府的這一功能一定程度上還存在缺失,其具體表現為:第一,“新市民”市民文化培養(yǎng)的財政性資金比較缺乏,經費保障機制還不夠健全,許多的培育工作還很難落實;第二,公共文化服務建設還比較滯后。公共文化服務基礎設施建設有待于進一步加強,文化信息共享機制也不夠健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還需要進一步完善;第三,針對“新市民”市民文化培養(yǎng)的組織培訓工作實效性不強,沒有充分重視和運用好民間教育力量,培訓師資缺乏。正是由于政府在城中村“新市民”文化培養(yǎng)中功能的缺失,使市民文化的培養(yǎng)更具有挑戰(zhàn)性。
長期以來,城市與農村的社會保障制度的發(fā)展是不同步的。不可否認,我國城市的社會保障體系與農村的相比,相對完善,發(fā)展也相對較快。農村的社會保障覆蓋面比較窄,保障水平也比較低。而城中村的社會保障同樣具有農村的特點。在這樣的社會保障制度下,城中村“新市民”的后顧之憂較多,許多城市人可以享有的文化他們不敢享受,也沒有能力享受。所以,盡管他們離城市很近,但對于市民文化的接受卻比較困難,思想意識在較長的時間內比較難改變。
現實上,城市與農村的教育存在著一定的落差。相對而言,農村教育落后,城中村“新市民”大都來自于農村,其受教育的年限相對較短,文化程度不高,文化素質相對較低。作為城中村新市民,應該努力走出農村生活,以開放的心態(tài)接受新的文化價值觀念,與身份轉變的節(jié)拍相適合,但由于自身文化素質的原因,這一轉變顯的緩慢。
城中村“新市民”要真正融入城市生活,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市民,就必須培養(yǎng)其市民文化。如何更好的培養(yǎng)城中村“新市民”的市民文化,實現文化轉型呢?其具體途徑如下:
要全面提升城中村“新市民”的文化素養(yǎng),政府必須要加強制度建設,強化服務保障。一是政府應出臺城中村“新市民”文化素養(yǎng)培育的相關制度,并將其納入經濟社會發(fā)展的總體規(guī)劃。同時為了保障相關制度的落實,政府應加強組織領導,并成立專門結構,委派專職人員、設立專項經費,確保市民文化提升工作扎實推進。二要強化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首先要加強公共文化基礎設施建設,這是提高城中村“新市民”文化素養(yǎng)的基礎保障;其次,要增設相關的文化服務機構,以保障各項服務保障措施落實到位;第三,開放更多文化娛樂設施,充分發(fā)揮本市的博物館、紀念館、圖書館等的功能。同時鼓勵有關機關、學校等單位內部的文化設施向公眾開放。
城中村改造后所形成的新的社區(qū),對“新市民”的市民文化培養(yǎng)有著舉足輕重、事半功倍的作用,是“新市民”市民文化養(yǎng)成的新的根基。這就要求加大社區(qū)各方面的建設:首先是基礎設施建設。要加強社區(qū)內部及社區(qū)周邊交通、通訊、購物等基礎設施建設,使社區(qū)居民的生活更加的便利,這有助于城中村“新市民”歸屬感的形成;其次要加大社區(qū)文化建設。通過舉辦內容豐富的文化活動和多種形式的市民化教育,讓城中村“新市民”自覺接受市民文化,培養(yǎng)開放的心態(tài);第三,采取多種措施,增強城中村“新市民”參與社區(qū)事務的意愿,在參與的過程中,增強新市民管理社區(qū)事務的能力,這即有利于增強對社區(qū)的認同程度和歸屬感,也有利于新市民文化素養(yǎng)的提高。
宣傳教育是“新市民”市民文化培養(yǎng)的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徑。為了充分發(fā)揮宣傳教育的作用,這就要求:第一,要編制對城中村“新市民”進行教育的市民文化教育綱要,根據相應的教育內容和教學培養(yǎng)目標,設立相對應的培訓課程,要有計劃性、目標性和針對性;第二,要充分發(fā)揮相關教育機構的作用,可以在社區(qū)組織中設立專門的教學培訓機構,進行有針對性的培訓,也可委托現有社會教育機構,如成教、夜校等開展教育工作;也可以依托高校教育平臺,開展專家講座,對“新市民”進行教育和培養(yǎng);第三,要充分發(fā)揮新聞媒體的宣傳教育功能,設立相關的專題版塊或節(jié)目,專門開展新市民文化的培養(yǎng),增強“新市民”對本市文化的認識與認同,培養(yǎng)其市民文化。
快速城市化條件下“新市民”市民文化的構建是一項復雜的工程,也是一個緩慢變遷的過程,這需要政府的正確引導和培育、社會各方的扶持和幫助以及城中村“新市民”自身的努力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最終形成合力,提高城中村“新市民”的文化素養(yǎng),構建科學的市民文化,促進城市文化的大發(fā)展大繁榮。
[1]馬燕文,城市新市民素質教育策略探究,《中共鄭州市委黨校學報》,2011年第4期。
[2]廖海燕,我國城市化進程中的城中村改造問題研究,《特區(qū)經濟》,2010年第4期。
[3]曾學龍等,城中村改造的難點及破解對策——以廣州市荔灣區(qū)為例,《城市問題》,2011年第2期;
[4]馬惠娣,中國城市化進程中市民與農民工文化沖突問題的調查與分析,《毛澤東鄧小平理論研究》,2011年第11期。
注:本文是2011年度河北省社會科學發(fā)展研究民生調研專項課題“‘三年大變樣’語境下的市民文化構建研究”階段性研究成果,項目編號為:201101119。
李娟,女,(1976—),河北新樂人,石家莊學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等。崔勇,男,(1962—),河北東光人,石家莊學院教授,主要研究馬列理論和思想政治教育教學等研究。張增根,男,(1962—),石家莊學院辦公室副主任,研究方向歷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