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寶文
山海關古城西大街有一四合院落,門前立有一桿“鏢”字大旗隨風擺動,灰磚翹脊的屋檐下懸掛著一塊“鎮(zhèn)遠鏢局”的匾額,這里曾是威震關城名揚長城內外的山海關鎮(zhèn)遠鏢局舊址。
鏢局從狹義的角度來講就是為一些商家、個人提供安全保障的專門機構。在中國歷史上,與鏢局性質差不多的就是驛站,最早的驛站可以追溯到隋唐年間。當時的驛站是專門為朝廷押送一些來往信件,它僅局限于朝廷之間傳遞,而對于民間的一些商業(yè)往來,當時并沒有一個安全保障機構?!端疂G傳》中第十六回寫的“楊志押送金銀擔,吳用智取生辰綱”,青面獸楊志為大名府梁中書所押送的財物,實際上就是典型標準的押鏢和劫鏢行為。如果單從武士替人押送錢財方面來敘述,楊志可作為一個存在幾百年鏢局行當中鏢師的“鼻祖”。
到了明末清初時期,隨著我國金融業(yè)的興起,票號的相繼開設,逐漸出現(xiàn)了以押送銀號、銀票為主業(yè)的鏢局。至清朝中葉,銀鏢、票鏢兩大鏢系便赫然形成于南北商埠要地了。到了清朝末期,隨著票號的逐漸衰敗,鏢局的主要業(yè)務對象就轉化為一些有錢的客人押送一些衣、物、手飾和人身安全,這也就是鏢局走的六大鏢系,即:信鏢、票鏢、銀鏢 、糧鏢、物鏢、人身鏢六種鏢。在信鏢、票鏢、銀鏢 、糧鏢、物鏢等五類鏢中有明暗之分:明鏢,貨主要把所保財物交鏢局過目,根據價值,議定鏢銀,然后將所保之物裝車或上馱,鏢局派出鏢師,一路喊號前行。暗鏢則不然,大多是奇珍異寶之類,體積小而價值高,所保何物,鏢局不知,事先由貨主封好,交于鏢局,由鏢局負責送到指定地點。鏢銀由貨主定,一般是貨價的十分之一。明鏢失鏢,照價賠償;暗鏢失鏢,須按貨主所出鏢銀,以一賠十,所以鏢局把暗鏢看得更重。
中國第一家鏢局是山西人“神拳無敵”張黑五在北京順天府門外創(chuàng)辦的興隆鏢局。說到鏢局,自然離不開一個“武”字。在冷兵器時代,武術在戰(zhàn)爭和護身防衛(wèi)上都起著很重要的作用,一些拳師為了生存,為人看家護院、教徒弟、當鏢師,受雇于而盡安保之勞。所以說鏢局掌事和鏢師們都是武藝高超的人,腰系鏢囊,內裝飛鏢,手執(zhí)長矛,憑著一身好功夫,鋌而走險鏢行天下。
鏢局走鏢時的重要交通工具是鏢車。鏢車有很多種,從馬車到轎車推車不一而足,使用何種鏢車通常由運送的貨物決定。最常用的鏢車是獨輪鏢車,它的特點是只有一個車輪,這樣的車子走起路來平衡不好掌握,但走崎嶇不平的山路比較方便。鏢車上插著三角形小旗稱為鏢旗,上面寫著代表總鏢頭的姓氏,這也是鏢師出鏢的標志。在走鏢過程中,嘯聚山林打家劫舍人遠遠一看鏢旗,就知道是哪一家接的鏢,就知道護鏢人是哪位武藝高強、身懷絕技的鏢師,也就不上前了,他們是不會亂劫鏢的。如果你失了鏢,給商家失了財,你就沒了名聲,也就沒了飯碗,因此鏢師們對自己的名聲看得非常重要。而這個行業(yè)之選用“鏢”字為當號,也是很有蘊意的?!扮S”字不僅是舊時兵械中一種暗器的名稱,從字面上理解也有著金銀財產商票之意,左為金銀,右為商票,也就是說武林高人憑著一身硬功夫,為買鏢的商家保護著金銀財產,應用這個“鏢”字實在是妙不可言。
山海關自古即為出關入關的必經之路,到滿清時期,隨著社會經濟的發(fā)展和自由貿易的往來,各地區(qū)之間交易更趨頻繁,為將各類物資安全送至目的地,甚至朝廷及官府運送餉銀和家眷,也要委托地方的鏢局護送。因而,山海關鎮(zhèn)遠鏢局也就應運而生了。據說山海關鎮(zhèn)遠鏢局為山東鎮(zhèn)遠總鏢局的分號,鏢局主人是王姓家族,人們都稱他為王當家的,其家人在明末做過中軍官,整個家族習文好武。鏢局的基本構成為鏢局主人、總鏢頭、從事保鏢工作的鏢頭和鏢師、大掌柜、管理雜務的伙計和雜役等,其職責分工明確。外出走鏢是鏢局的主要業(yè)務,這項業(yè)務不僅風險大,而且對鏢師的要求也很高。沒有點真功夫,是別想吃鏢局這碗飯的,沒有“眼觀六路,耳聽八方,身懷絕技”的本事,就出去走鏢,那等于去送死,所以鏢師走鏢那可是實打實的活兒。鏢師有真功夫還不夠,走鏢還要有鏢路,按照現(xiàn)代的說法就是“承攬業(yè)務的范圍”。
山海關鎮(zhèn)遠鏢局護鏢地域和鏢路主要是山海關至奉天、山海關至熱河、山海關至赤峰、山海關至山西和山海關至口外等幾條商道。王姓家人不僅自己當鏢師走鏢,興旺時還雇傭鏢師曾多達50余人。鎮(zhèn)遠鏢局除陸路鏢外還有“坐店、護院、守夜”等業(yè)務。鎮(zhèn)遠鏢局在管理上有著嚴格的門規(guī)戒律:凡入吾鏢局者,務須尊敬師長,銘記教誨,尊重同輩,切磋共進;凡入吾鏢局者,務須武德為先,德藝兼重,練功不輟,志堅業(yè)成;凡入吾鏢局者,務須勤慎敬業(yè),忠于職守,執(zhí)勤勿惰,護鏢爭先;凡入吾鏢局者,務守“四戒”:戒持武欺人,無事生非;戒不敬師道,同輩相謗;戒學藝不精,泛傳他人;戒違法違紀,敗壞武風。在走鏢中還有著“陸路三不住、進店三巡視、睡覺三不離、客鏢要三忌”的規(guī)定,即:不住新開店房,不住易主之店,不住娼婦之店;要進店內巡視,要到店外巡視,要進廚房巡視;武器不離人,身體不離衣,車馬不離院;忌問囊中何物,忌同雇主寶眷接觸,忌中途討賞。
在每次走鏢的前一天,鏢局王當家的都要為鏢師們擺上送別宴席,要大家吃好喝足酒,走鏢上路就不再飲酒了。第二天,王當家的再將這些規(guī)定重復給鏢師們,親手把官府開的通行證和接收鏢物的清單交給總鏢師,送他們到城外,并為他們祈禱一個字:和。不住地叮囑出門在外遇事要以和為貴。因為他們的職責就是保平安,所以不管處理任何沖突和突發(fā)事件,都要以和平解決、和氣生財為主導。鏢局的鏢師們對此也有一句口頭禪,叫“三分保平安”,就是“帶三分笑,讓三分理,飲三分酒?!?/p>
上路走鏢后,途中遇到關口拿出通行證,為避免糾纏,鏢師有時會順手塞給官兵們一些銀兩,這樣就可以順利通過了。在路上,看到山上有土匪的時候,就大聲喊鏢:“一聲哈武鏢車走,半年江湖平安回?!睋f“哈武”是山西人稱鏢局創(chuàng)始人張“黑五”的諧音,慢慢地“哈武”則成了鏢局中的行話。如喊鏢不行,就需“春點”對話,“春點”是江湖上的隱語,俗稱黑話,是通過語言訊號作為江湖上人彼此聯(lián)系的一種特殊手段。如“春點”再不行,就得兵刃相見,以死相拼。鏢路上遇到劫匪,那是不可避免的事情。至于戰(zhàn)與不戰(zhàn),完全取決于劫匪給不給面子,而一旦動起手來,鏢師的任務不是殺人,而是保住鏢物安全。作為陸路鏢的鏢師,要一邊用長矛單刀與劫匪博斗,一面催促車把式策馬狂奔。這時候的鏢車異常顛簸,如果搏斗是發(fā)生在車上,鏢師必須有超人的“站功”,不管鏢車如何顛簸搖擺,鏢師都能夠穩(wěn)如泰山。只要能擺脫劫匪的糾纏,不殺人不傷人是最好的結果。與此同時,鏢師還要時時注意給劫匪留足面子。特別是草原劫匪,一旦劫鏢不成空手而歸,那是件很忌諱的事情,他們?yōu)榱讼吹暨@股晦氣,常常不惜以血光沖災。因此,有些跑北道的鏢師為了不與他們結下更深的“梁子”,常常事先就與雇主商量好,把一些病駱駝馬匹或不值錢的東西丟下,讓他們也有所“收獲”。鏢師們一趟鏢安全的送到目的地之后,就可以拿到應得的報酬,返回自己鏢局里交了差,生活也就有了著落,英名也會在世上留下。
山海關鎮(zhèn)遠鏢局除做正常的業(yè)務之外,習武是最重要的一課,王家非常節(jié)儉,但有很好的練功場地。鏢局的后院內,擺放著刀槍劍戟、斧鉞勾叉等十八般武器及石鎖、沙袋、護具整齊擺放在墻角。王家的弟子也很多,大多是鏢局的弟兄,還有附近村莊里的好武術的青年,都想跟王家鏢師們學兩手。由于走鏢是件非常辛苦事,日夜兼程不說,還得風餐露宿,面臨各種各種的險境。因此,鏢師們在帶徒弟時,還要教給徒弟“三會一不”的技能:一要會搭爐灶。因為走鏢多會在荒山野嶺,前不著村,后不著店的,為了不至于餓肚子,就得自立更生,自己搭爐灶做飯菜,才可飽腹。二要會修鞋。鞋在鏢師的旅途中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他們大部分時間都在行走,沒一雙合腳的鞋,將是一件很痛苦的事。雖然可備鞋或沿途買鞋,但新鞋不一定合腳,走長路很容易磨腳打泡。因此鏢師們都得會修鞋,以不影響行走。三要會理發(fā)。走鏢多時一走就是數月,而且極有可能是生活在惡劣的環(huán)境中。風塵仆仆,一副狼狽相,偶過城鎮(zhèn)村屯,又免不了要去拜訪地方勢力,打點官府討借過路。中國是禮儀之邦,人們向來注重儀表禮節(jié),拜訪他人一般都會把自己打理的干凈和體面再去,這時鏢師就得學會理發(fā),打扮自己了。這樣一來,不僅自己不跌份,而且還可以顯示鏢局的實力?!耙徊弧本褪遣幌茨?。在走鏢的過程中,“洗臉”和“到家”是同義語,用鏢師們的行話說“該洗臉了”,也就是該到家了。究其原因,不洗臉其實也是為了保護皮膚,有過極限探險運動經驗的人士就明白,在戶外,冬季寒風凜冽,春秋風沙撲面,夏季驕陽似火,用土堿洗完臉之后,凌厲的風一吹,臉反倒很容易受到傷害,會如同被刀子割了一般,不僅生疼,還會生裂口。其實這些是鏢師最起碼的基本功。“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备餍懈鳂I(yè)都有著自己的生存之道和行規(guī),鏢局行業(yè)的江湖文化色彩,決定了它的行規(guī)的特殊性。
應該說鏢局不是什么人都能開辦的,需要有“三硬”:一是官府有硬靠山。鏢局無論大小,只要打出了鏢局旗號進行營業(yè)活動,包括那些被正統(tǒng)鏢局視為的“野雞鏢局”在內,大小都得有個靠山,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后臺;二是綠林有硬關系。許多鏢局走鏢時,一面打著鏢旗,一路喊著鏢號,大張旗鼓地通過各種各樣的村、集、鎮(zhèn)、屯,就是因為他們在社會上結交了無數的綠林好漢,趟開了自己的鏢路;三是自身有硬功夫。常言說的好,“打鐵還需自身硬”。就算是有了官府的硬靠山,有了綠林的硬關系,如果自身沒有真本事,鏢局還是無法走得通鏢路、保得住鏢,硬是打腫臉充胖子走鏢,那就等于去送死。
現(xiàn)在想來開辦鏢局還需要有幾個條件:一是創(chuàng)辦鏢局的人需要有一定的資本,鏢走丟了可得要賠得起買鏢的人。如果你沒有資本,哪個人家敢買你的鏢?二是要有一定的客戶群,也就是說要有幾個大的商家為主要客戶,他們的財產經常在兩地之間來回流通,最需要保護押送的人。三是熟悉黑白道,開鏢局的需要白道黑道都吃得開,當時的走鏢都是現(xiàn)金銀財物,對所走的路線、地界和所經的關隘,都得要有熟悉的人,遇事需有人幫你去化解。否則就算你武藝再高強,如果人家想搶你劫你的鏢,你都是沒有辦法。
也正因鎮(zhèn)遠鏢局和鏢師們的聲譽影響,幾百年來山海關武林精英薈萃、豪俠蕓聚,形成了習武尚武之風,使中華武術作為優(yōu)秀的民族文化遺產得到傳承。而且在關城流傳許多關于鏢師和武師們的“雙風貫耳驚瘋馬,街巷顯身救女孩”、“武師拳打街惡霸”和“神腿怒踢鬼子兵”等感人動聽的故事。特別是清政府與帝國主義列強簽訂了喪權辱國的《辛丑條約》,使關城處于危難之時,武林志士不顧個人安危,挺身而出盡顯英雄本色,英勇地抗擊八國聯(lián)軍入侵山海關,那種俠肝義膽之勇極大地鼓舞了關城人。而在“九·一八”事變后,日本侵略軍步步向山海關逼近,武林志士們激于抗擊日寇的民族義憤,很多人投入到駐守關城的中國軍隊中,并在軍隊里發(fā)揮各自所長,協(xié)助大刀隊的士兵練習砍殺格斗本領。經過武志士傳教的士兵,在榆關保衛(wèi)戰(zhàn)中,堅守在長城墻堞后,揮舞大刀砍殺無數登上城臺的日本鬼子兵,表現(xiàn)出異常的勇敢和善戰(zhàn),為后人所傳頌。
鏢局是個很特殊的行業(yè),它賴于冷兵器時代江湖上有強盜匪徒才得以生存。但隨著社會的發(fā)展,票號、銀行、鐵路、郵政、輪船的開通,至民國初年活躍了三百多年的鏢局漸漸退出了歷史的舞臺。從對史料進行研究,明末清初隨著我國金融業(yè)的興起和自由貿易的頻繁往來,商家為適應貨物販運和資金運輸中的困難,而選擇了有肥沃的民風土壤作支撐的武術為基礎行業(yè)的鏢局,作為經濟發(fā)展中的安全保障。鏢局成為商業(yè)貨物販運和資金運輸的重要手段,為商家賺取高額利潤,鏢局作為經營部門也促進了社會繁榮發(fā)展。從一個全新的角度和視野挖掘,鏢局是當時民族農商業(yè)繁榮發(fā)展的一個重要社會因素。雖然鏢局不在復存了,但在當今社會中所興起的保安行業(yè),不論是在為國家、企業(yè),還是個體的重要物資進行的武裝押運或普通押運,從護送的意義上講,仍然是延續(xù)了鏢局走鏢的作用,只不過押送的規(guī)模、形式和職業(yè)性質發(fā)生了變化。
修復后的山海關鎮(zhèn)遠鏢局為四合兩院布局,前院為鏢局接鏢的業(yè)務和賬房管理場所,展出當時鏢局和鏢師所用之物,如鏢箱、鏢車、轎車、兵器和生活用過的煙具、煙桌、家具、書畫、瓷器、木器等和江湖行規(guī)。后院為生活、練武之地,介紹鏢師的生活習慣,再現(xiàn)當年“習武強身”、“興邦振國”的風潮,這對研究中國鏢局行業(yè)的歷史,提供了一些實物資料,有一定的研究參觀價值,同時也展現(xiàn)了古城歷史文化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