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海柱 張鳳英 劉志萍
(1.內(nèi)蒙古農(nóng)牧業(yè)科學院作物研究所,內(nèi)蒙古 呼和浩特 010031)
2002年以國品11為母本,GIENM為父本配制雜交組合,當年收獲雜交種子54粒,同年秋天南繁加代,選擇性狀優(yōu)良F1代單株10株;2003年春播F2代10行選擇單株4株;2004年春播F3代4行,從中選擇穗部性狀突出,株高適中,抗倒性、抗病性優(yōu)良的株行3行,單株31株;2005年春播F4代6個株系,每系3~8行,當年選擇綜合性狀優(yōu)良株行9個各成一系;2006年春播F5代9個株系進行比較試驗,決選4個株系,2007年進入品系鑒定試驗,2008年進入品系比較試驗,2009至2010年參加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大麥區(qū)域試驗,同時2010年進入多點生產(chǎn)示范。
蒙啤3號為多棱皮大麥,幼苗直立、苗期葉片上沖族生、葉色深綠;株型緊湊,灌漿期旗葉長度16.6 cm、寬度1.6 cm,旗下葉長度26.6 cm、寬度2.1 cm、葉片數(shù)7片;株高85~110 cm,地上莖節(jié)7節(jié),穗下莖節(jié)長31.6 cm,莖稈彈性好,抽穗早、灌漿時間長;穗長方形、穗位一致、穗長6.3~7.2 cm,主穗粒數(shù)38~58粒;單株有效穗數(shù)1.2~3.8個,長芒;粒色淡黃,種皮薄、腹溝淺、籽粒橢圓型、飽滿、粉質;單株產(chǎn)量1.95~2.95 g,千粒重41g~48 g,生育期75~92 d,屬于中熟品種。
蒙啤3號經(jīng)中國食品發(fā)酵工業(yè)研究院和哈啤集團品質檢測,籽粒和麥芽蛋白質含量在12.0%~13.2%之間,麥芽浸出物 (絕干)75.1% ~79.5%、庫巴值39~45.1%、糖化力247~501wk、α-氨基氮192~244.3 mg/100 g,均達國標優(yōu)級麥芽標準,見表1。
表1 蒙啤3號麥芽質量
經(jīng)過多年的田間試驗和多點生產(chǎn)示范,蒙啤3號在灌區(qū)抗倒性中等、在旱區(qū)抗倒伏;抗根腐病,輕感條紋病和黑穗病。
2009年至2010年,蒙啤3號進入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啤酒大麥新品種區(qū)域試驗,全區(qū)分灌區(qū)和旱區(qū)布點,兩年共布點10個試驗點次。參試品種 (包括ck)13個,對照蒙啤麥1號 (ck1)、甘啤4號和墾啤麥7號 (ck2),其中:2009年4個點次平均折合產(chǎn)量458.12 kg/667 m2,4個點次均比主對照蒙啤麥1號增產(chǎn),平均增產(chǎn)9.6%,灌區(qū) (2個點)比輔助對照甘啤4號平均減產(chǎn)24.2%,旱區(qū)(2個點)比輔助對照墾啤麥7號平均增產(chǎn)8.3%。平均生育期84 d,與主對照蒙啤麥1號生育期基本一致,1個點有輕微倒伏。
2010年6個點次(3個旱作點、3個灌溉點)平均產(chǎn)量390.8 kg/667 m2,比主對照蒙啤麥1號平均增產(chǎn)2.7%,灌區(qū)3個點平均產(chǎn)量441.1 kg/667 m2,比輔助對照甘啤4號(ck2)平均增產(chǎn)幅度5.7%;旱區(qū)3個點平均單產(chǎn)340.5 kg/667 m2,比輔助對照墾啤麥7號(ck2)平均增產(chǎn)幅度8.5%,平均生育期83 d,與主對照蒙啤麥1號生育期基本一致,2個點有輕微倒伏,1個點輕感條紋病。
兩年平均產(chǎn)量424.5 kg/667 m2,比主對照蒙啤麥1號平均增產(chǎn)6.15%,灌區(qū)比輔助對照甘啤4號 (ck2)平均減產(chǎn)9.3%,旱區(qū)比輔助對照墾啤麥7號平均增產(chǎn)8.4%,平均生育期84 d。
2010年至2011年,該品種同時在巴彥淖爾市、呼和浩特市、呼倫貝爾市參加生產(chǎn)示范,面積14.67 hm2,對照品種蒙啤麥1號。2010年三個點平均單產(chǎn)378.5 kg/667 m2,比對照蒙啤麥1號平均單產(chǎn)350 kg/667 m2增產(chǎn)8.14%。其中一個點比蒙啤麥1號減產(chǎn),兩個點比蒙啤麥1號增產(chǎn)。千粒重41~48 g,平均生育期85 d,田間沒有發(fā)生倒伏和病害,成熟期落黃一致。
2011年四個點平均單產(chǎn)310.6 kg/667 m2,比對照蒙啤麥1號平均單產(chǎn)305 kg/667 m2增產(chǎn)1.8%。其中一個點比蒙啤麥1號減產(chǎn),一個點與蒙啤麥1號持平,兩個點比蒙啤麥1號增產(chǎn)。千粒重40~48.5 g,平均生育期80 d,田間沒有發(fā)生倒伏和病害,成熟期落黃一致。
1)種子處理:播種前選用種衣劑包衣拌種,防治麥田金針蟲等地下害蟲危害;用13.3抑霉唑水劑按種子重量0.03%拌種或6%福戊唑干粉種衣劑按種子重量0.15%拌種防治大麥條紋病等病害發(fā)生。
2)播期: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中、西部于3月下旬~4月下旬播種,東部區(qū)于5月上旬~6月上旬播種。
3)播量:適宜播種量16~19 kg/667 m2,水地14~16 kg/667 m2,旱地16~19 kg/667 m2,行距以10~15 cm為宜。
4)肥料:除使用農(nóng)家肥外,化肥以磷酸二銨15~18 kg/667 m2+尿素2.5 kg/667 m2作基肥,三葉期結合澆頭水追尿素7~10 kg/667 m2。旱作區(qū)以復合肥17~20 kg/667 m2作基肥播種時一次性施入。
5)田間管理:整個生育期中耕除草1~2次,田間去雜2~3次;為促進穗分化,增加有效穗數(shù)和穗粒數(shù),有條件的地區(qū)早澆頭水,最好在2葉1心或3葉1心時澆頭水,并結合澆頭水追施尿素,全生育期可澆2~3水,即分蘗水、孕穗水、灌漿水。
6)適時收獲,脫粒晾曬:蒙啤麥3號成熟后適時收獲,防止雨淋受潮,收獲后及時脫粒晾曬,以保證籽粒光澤鮮亮;當籽粒含水量小于13%時精選,打包入庫,避免籽粒受潮霉變和粒色加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