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宏偉,劉進輝,白曉龍,劉 多
(吉林省人民醫(yī)院燒傷整形科,吉林長春 130021)
感染是對燒傷患者最大的威脅,膿毒血癥一旦發(fā)生可加深創(chuàng)面,使臟器受損,并發(fā)癥增多,甚至危及生命。并發(fā)膿毒血癥和敗血癥是燒傷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1]。血必凈注射液由紅花、赤芍、川芎、丹參、當歸等中藥材提取物,主要成分為紅花黃色素A等,具有活血化瘀、疏通經絡、潰散毒邪的作用,可以拮抗內毒素并抑制內源性炎性介質(TNFα)失控釋放。本文通過觀察燒傷后膿毒血癥患者經過血必凈注射液治療后臨床學、細菌學及免疫學(TNFα,IL-10)等方面發(fā)生的改變,觀察血必凈注射液治療在伴有膿毒血癥的重癥燒傷患者治療中的意義。
本科室2010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發(fā)生膿毒血癥的中重度燒傷病人20例,其中男性15例,女性5例,平均年齡41±15歲。對照組和治療組入選病人在年齡、性別、體重等方面在實驗前沒有明顯差異。根據入選標準分為兩組,凡符合入選標準的病人隨機分別進入對照組和治療組。對照組:常規(guī)治療組,根據患者病情,按照燒傷系統治療規(guī)范進行治療,其中包括因患者病情危重而進行的抗休克、抗感染及支持治療;治療組:在對照組治療的基礎上同時接受血必凈注射液治療(100ml/次,2次/日)。
1.2.1 臨床資料
對中重度燒傷患者一旦出現發(fā)熱(超38.5℃)、寒戰(zhàn)、全身毒血癥狀、外周血白細胞升高時及時采集血、創(chuàng)面分泌物、痰培養(yǎng)、氣管插管套管培養(yǎng),動、靜脈插管管頭等標本進行病原菌培養(yǎng)分離。證實為膿毒血癥后立即按入組原則入組。
(1)病例入選標準
(2)排除標準
①基礎疾病較重,如急性心梗、重度顱腦損傷、惡性腫瘤晚期等;
②長期應用激素或免疫抑制劑的病人。
1.2.2 病原菌分離與鑒定
從上述20例伴膿毒血癥的中重度燒傷患者各種標本中共培養(yǎng)分離出病原細菌40株,真菌5株。細菌培養(yǎng)采用肉湯培養(yǎng)瓶,真菌培養(yǎng)采用改良馬丁瓊脂培養(yǎng)基(真菌營養(yǎng)瓊脂培養(yǎng)基),菌株分離與鑒定采用常規(guī)微生物學方法。
1.2.3 觀察指標
兩組膿毒癥病人的一般臨床資料和病原學資料;分別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和酶聯免疫吸附試驗(ELISA法)檢測促炎因子TNFα及IL-10;以入組后28天為觀察時間,判斷病人出現膿毒血癥后的預后、轉歸情況。入組后第1天、第7天、第14天、第28天分別抽血檢查,比較應用血必凈注射液治療后患者與對照組患者血清TNFα及IL-10的水平,細菌及真菌檢出情況。明確應用血必凈注射液后是否對燒傷膿毒血癥的治療有積極的促進意義(P<0.05有顯著統計學差異)。
對照組與治療組在治療過程中體溫穩(wěn)定,并逐漸下降,體重逐漸上升,血壓、心率穩(wěn)定,白細胞及中性粒細胞百分比逐漸下降。經過實驗分析,20例患者中治療組10例患者均治愈,治愈率100%;對照組10例患者中9例治愈,治愈率90%,分組、轉歸情況見表1。其中M代表男性,W代表女性,在患者總例數及男女比例上治療組與對照組無明顯差異,對照組1名患者在治療第14天死亡出組。觀察28天后治愈百分比,治療組為100%,高出對照組10%,治療組與對照組存在顯著差別。本文未涉及患者痊愈時間對比,因為痊愈時間與患者創(chuàng)面大小、深度、手術次數、手術時間、受累組織器官數目等關系密切。
表1 中重度燒傷伴膿毒血癥患者經治療后轉歸列表
20例病人感染情況(病原學):共檢出細菌40株、真菌共5株,病菌出現部位按檢出率分別是創(chuàng)面、血液、各種導管尖端。
細菌分別為G-桿菌:銅綠假單孢菌、陰溝腸桿菌、大腸埃希菌、鮑曼不動桿菌;G+球菌:耐藥金黃色葡萄球菌(MRSA)、表皮葡萄球菌、糞腸球菌。其中銅綠假單孢菌占第l位,第2位為耐藥金黃色葡萄球菌,第3位為陰溝腸桿菌,第4位為大腸埃希氏菌,最后為表皮葡萄球菌;革蘭陰性桿菌占總檢出率的74%,革蘭陽性球菌26%。真菌:熱帶假絲酵母菌、白色念珠菌。其中細菌感染率200%,真菌感染率25%。兩組病例細菌及真菌感染率無明顯差別。
治療7天后細菌、真菌檢出株數比較:治療組∶對照組=15∶30。治療14天后細菌、真菌檢出株數比較:治療組∶對照組=11∶29,治療組明顯少于對照組。治療28天后細菌、真菌檢出株數比較:治療組∶對照組=4∶8,可見經過血必凈注射液治療后治療組細菌檢出數明顯減少,較對照組細菌及真菌感染率有明顯降低,治療組治療有效,二者存在顯著差異。
兩組患者在治療過程中測定TNFα及IL-10,并將結果匯總,采用采用t檢驗,P<0.05,差異有顯著性。(對照組第3號患者在第14天死亡出組,其檢驗結果不列入統計)
表2 兩組膿毒癥患者體內TNFα(ng/ml)水平
TNFα是促炎因子,其檢驗結果的高低間接反映了患者感染情況。TNFα降低說明感染受到控制,反之則說明感染有加重趨勢。
從表2可以看出,從治療第7天起,治療組促炎因子TNFα檢驗結果明顯低于對照組,兩組的TNFα檢驗結果存在顯著的統計學差異(P<0.05),說明治療組較對照組有顯著進步。
表3 兩組膿毒癥患者體內IL-10(ng/ml)水平
從治療第7天起,治療組抗炎因子IL-10檢驗結果明顯高于對照組,治療組與對照組IL-10的檢驗結果存在顯著的統計學差異(P<0.05),見表3。治療組與對照組在抗炎因子IL-10的測得值存在明顯差異。治療組的抗炎效果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
上述結果說明,經血必凈注射液治療后測定TNFα及IL-10結果對比后P<0.05,兩者有明顯的統計學差異。經治療后促炎因子(TNFα)明顯減少,抗炎因子(IL-10)明顯升高,說明應用血必凈注射液在燒傷后膿毒癥的治療中有積極意義,有明確的減輕炎癥、促進患者病情恢復的作用。
膿毒血癥是嚴重燒傷常見并發(fā)癥,起病急、發(fā)展快、可誘發(fā)膿毒性休克和多器官功能障礙綜合征[2]。感染發(fā)生后,單核細胞產生炎癥因子如腫瘤壞死因子(TNFα),TNFα的核心作用是在炎癥反應中激活細胞因子級聯反應,是炎癥反應中激活細胞因子級聯的主要介質[3]。同時單核細胞也產生抗炎性介質如IL-10等,起負性調控作用,不僅抑制單核細胞的激活、遷移、粘附和炎癥因子合成釋放,還直接抑制炎癥細胞的增殖,抑制TNFα的產生。在嚴重燒傷、膿毒血癥發(fā)生時人體的單核-巨噬細胞系統無法有效控制炎癥反應,從而引起機體對病原菌的易感性增加,進而導致病情加重、復雜,出現多器官衰竭甚至死亡[4]。
在上述患者治療中,我們在對照組治療的基礎上加用血必凈注射液治療。血必凈注射液是由赤芍、川芎、丹參、紅花以及當歸等5味中藥組方,具有清熱涼血、活血化瘀等功效的復方中藥制劑,可以起到拮抗細菌毒素,調節(jié)免疫功能,抑制炎癥介質失控性釋放,清除氧自由基,改善休克時的微循環(huán)狀態(tài),保護血管內皮細胞的作用,臨床研究證實,大劑量血必凈注射液的應用可有效防治MODS的發(fā)生[5]。
通過觀察發(fā)現經過血必凈注射液治療后,治療組與對照組治療后TNFα、IL-10測定值比較均有統計學差異,細菌及真菌檢出率明顯降低,說明膿毒癥病人在接受血必凈治療后可以顯著改善病情,提高病人生存率,減少住院時間,對燒傷膿毒癥的綜合治療具有積極意義。
血必凈注射液治療燒傷后膿毒血癥病人,通過抑制促炎因子,提高抗炎因子達到治療目的。臨床效果較好,患者病情改善,可以提高治愈率。
[1]盈斌.燒傷膿毒癥的臨床特點與治療[J].新醫(yī)學,2005,36(6):355-356.
[2]Goldstein AL.Fromlab tobedside:emergingclinical applications ofthymosin alphal[J].Expert Opin Biol Ther,2009,9(5):593-608.
[3]李曉嵐,高景利.血必凈注射液在急性重度百草枯中毒中的應用[J].中國藥房,2008,19(32):2532-2533.
[4]劉建紅,吳民,朱春梅,等.血必凈注射液的臨床應用進展[J].中國藥業(yè),2009,18(22):77-78.
[5]陳齊紅,鄭瑞強,林華,等.血必凈注射液治療膿毒性休克的前瞻性隨即對照研究[J].中國中西醫(yī)結合急救雜志,2007,14(6):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