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河南商報》總編輯 孟磊
2012年2月3日,洛陽宮燈世家唯一傳人王福信在用“土鉆”給宮燈骨架打孔。84歲的他說,這工具比自己年齡還大得多。(《河南商報》記者 田仲煜/攝)
冷暖對立的橙色和灰色,構成了圖片的主調,近乎偏色的室內光線使得側逆光勾勒出的輪廓略顯冷峻,小作坊的凌亂和手藝人的忘我神態(tài),透出沉重的滄桑韻味。
在日益繁華的都市,在琳瑯滿目的娛樂產品包圍之中,一種傳統(tǒng)的器物、一種古老的手藝,就這么兀兀然聳立在了《河南商報》的頭版。
這天是2月4日,農歷壬辰年正月十三。兩天后就是元宵節(jié),鬧花燈的日子。
這幾天,電視畫面、聲光現場、一夜魚龍、焰火滿天、網絡直播、手機微博……空氣一樣彌漫在周圍的傳媒氛圍正在毫無縫隙地展示節(jié)日的一切。那么,報紙,怎么傳達這個節(jié)日的歡樂、傳統(tǒng)、內涵?
拍人!只有人,能顯示這個世界最大的不同,能制造最具個性的新聞現場。
圖片的主角叫王福信,已84歲高齡。洛陽宮燈世家唯一傳人,家族做宮燈已二百多年。
此時老先生正在作坊中忙碌。攝影記者田仲煜注意到他用的一把“木鉆”,自己從未見過,問了才知,這把“木鉆”比老先生年齡還大,用繩子上弦,重錘帶動鋼針轉動來鉆孔。這是一種古老的智慧啊……于是,在老先生聚精會神的剎那,拍下了這張“工作照”。
有個性的人和故事,才能構成有個性的封面,元宵節(jié)前夕重點介紹這樣一門古老手藝,意味深長,老一代藝人對手藝失傳的擔憂,通過壓抑的畫面和色調彌散在版面上。這也是《河南商報》對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的關注和思考,呼喚更多讀者共鳴。
這是一聲溫暖的唏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