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琦珂,曹幸穗
(1.南京農業(yè)大學人文學院,江蘇 南京 210095;2.中國農業(yè)博物館,北京 100125)
渭河支流眾多,洛河是它的第二大支流。洛河源出黃土塬區(qū),在華縣挾泥沙進入渭河,然后一同匯入黃河。在洛河和渭河、渭河和黃河的交匯處,形成了河口三角洲,其所在區(qū)域包括今天的渭南、華縣、華陰、大荔、潼關幾個市(縣)。歷史上這里一度水草豐茂,隋唐時曾在此處設牧馬監(jiān)[1]。 那么,歷經將近千年之后,這里的生態(tài)狀況如何呢?筆者僅以清代陜西方志為依據,來管窺清初洛、渭、黃三河交匯區(qū)域的生態(tài)狀況。
清代康熙初年,洛、渭、黃三河交匯區(qū)的行政設置,沿襲了明代的建制。其中大荔、渭南屬西安府轄地,華陰隸屬于華州(其轄區(qū)包括華陰和華縣),潼關依然留有明代行政建制的痕跡,稱潼關衛(wèi)[2]。
在地質歷史時期,洛、渭、黃三河交匯區(qū)曾經是大片沼澤[3]。后來渭河兩岸的地塹逐漸抬升,河谷地段不斷凹陷,形成了今天這種南北兩側漸升漸高卻并不對稱的臺原和階地。以渭河為界,這一區(qū)域可分為南山坡丘陵區(qū)和北沙苑三角洲兩大地帶。渭河之南,先前的沖積坡地多為山前洪積扇裙所覆蓋,受其影響,南山坡丘陵區(qū)大多呈凹槽狀,如有山洪暴發(fā),則有呈枝杈狀匯入渭河的赤水河排洪泄?jié)?這種可灌可排的情形,極有利于當地生態(tài)環(huán)境的保持。渭河之北,洛河、石川河挾帶大量泥沙流入渭河,由于河口長期沖刷,水流比降減小,導致泥沙堆積,入流不暢,極容易遷徙河道。王元林先生曾就渭河下游的河流改道作過深入的研究,認為洛、渭交匯口入流不暢是導致渭河河道擺動的主要原因[4]。長期的河口泥沙淤積,頻繁的河道擺動,使得洛、渭、黃三河交匯區(qū)北緣形成沙苑三角洲,生態(tài)潛力相對不足。
生態(tài)狀況往往指一個區(qū)域自然因素(包括氣候、地貌、水文、土壤等)共同形成的動態(tài)平衡。它具有不可逆性,一旦遭到破壞,短時間內難以恢復,嚴重影響人類的生存狀況和生活質量。
若對康熙元年(1662年)渭河下游各縣降雨作一分析(見表1),就會發(fā)現:
①沿渭各縣雨期比較集中,多集中在夏秋季節(jié);
②降雨持續(xù)時間較長;
③多山區(qū)(如周至)雨期尤其長。
渭河屬于雨水補給性河流,其下游河床中水量的多少,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沿渭各地降雨量的多少、降水時間的長短以及雨期的是否集中,通過對表1的分析,可以看出洛、渭、黃三河交匯區(qū)河段存在著洪澇隱患——它一方面受著上游洪水的嚴重威脅,另一方面,本區(qū)域內地表徑流排泄壓力較大,千流萬壑匯于一川,加之河底泥沙淤積,河道曲折蜿蜒,極易發(fā)生河水漫溢。借助史料,知康熙元年(1662年)渭河下游各縣因此均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水災(詳見表1)。
我們不妨把視野拉寬,縱觀整個清代渭河下游各縣水災發(fā)生情況(整個清代,三河交匯區(qū)的水災頻次為14~34),不難發(fā)現,洛、渭、黃交匯區(qū)各縣水災發(fā)生得至為頻繁,渭河在匯聚沿渭區(qū)域地表徑流并在其尾閭成累積效應,應該是三河交匯區(qū)雨期較周至短、水災卻比周至頻繁的重要原因之一。
表1 清康熙元年(1662年)三河交匯區(qū)降雨及水災情況
洛、渭、黃三河交匯區(qū)屬于黃土地貌,這種土質如果不注意覆蓋植被、保持水土,就會因結構的疏松而遭受風蝕和水蝕,造成生態(tài)環(huán)境的惡化。當然,植被類型的特點除了同土壤母質密切相關,還受到地形、氣候等因素的廣泛影響。三河交匯區(qū)在氣候上屬于暖溫地帶,植被以落葉闊葉林為主。這一區(qū)域三面繞水,一面環(huán)山,水氣氤氳,霧氣蒸騰,構成一個封閉而別致的生態(tài)小環(huán)境,極其適合于森林、植被的生長,史載,南山坡丘陵區(qū)在唐宋以前就曾分布著龐大的森林生態(tài)系統[5]。
有清以來,全國人口不斷膨脹。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人口就達到了15300萬[6],在全國范圍內出現了山地墾殖高潮。據資料記載,康熙二十四年全國共開墾土地589162300畝,較順治十八年(1662年)526502829畝要多出700多萬畝[6]。在開墾山地時,流民采取刀耕火種、毀林開荒的粗放形式,“開山之徒,數十人通力合作,樹巔縛長縆,下縋千鈞巨石,就根斧鋸并施,本干聽其霉壞,砍旁干作薪,葉枝曬干,縱火焚之成灰”[7]。其結果是地表裸露,水土流失。據《光緒三續(xù)華州志》記載:“(遇仙河一帶)山內開墾日甚,沙土松虛,一經暴雨,汛潮挾沙直下”。南山坡丘陵區(qū)山洪的暴發(fā),一方面沖毀田地,造成作物歉收甚至絕收;另一方面,挾帶大量泥沙泄入渭河,加重了渭河泄洪排沙的負擔。
渭河下游歷史時期的擺動使得河道更加彎曲,渭河的彎曲又必然導致水流不暢,排沙困難,華州處于洛、渭交匯處,地勢低洼,洛河、渭河河水挾帶的大量泥沙難以被裹進黃河,最終淤積與兩河交匯口,嚴重時會造成黃河倒灌現象[8]。難怪修志者在《光緒三續(xù)華州志》說:“天旱則涸,雨澇則溢,淹沒地千余頃,經歲告災民甚苦之”[9]。
一個區(qū)域的生態(tài)變遷,有著方方面面的原因,可以這樣講,它是各種因素疊加后的一種自然反饋效應。水、旱、雹、充等災害則是生態(tài)失衡的告警。清初康乾以來,洛、渭、黃交匯區(qū)域的生態(tài)環(huán)境發(fā)生明顯逆轉,森林植被大量被毀、水土流失嚴重、自然災害頻發(fā),社會經濟受到深刻影響。一旦大自然警笛長鳴,那就意味著生態(tài)狀況惡化到不堪忍受的地步了。
不必詳細列出清初康乾時期發(fā)生在洛、渭、黃交匯區(qū)的各種生態(tài)災害,僅從其時的水災的歷史記載(見表2)來管中窺豹,以此透視當時的生態(tài)狀況。
表2 清初康乾時期洛、渭、黃交匯區(qū)域水災資料
我們從《光緒三續(xù)華州志》可以約略看出清代渭河中下游河道治理的基本方法,“自康熙丁未中……至道光中百六十余年,河身漸高,橋眼壅塞,水難暢流,以致堤岸屢決,淹沒民田無數……郡侯張公稟請道憲捐集多金,派武生梁清選耆民馬聲員等督工重修,砌石增高兩邊,添設石欄,以防車馬傾陷,自是河流復暢,堤岸籍免沖決”[9]。可見,當時渭河河床的治理依然用的是筑堤修堰。
按理說清代治河技術已經趨于成熟。早在清代之前,古人就有對水沙運行規(guī)律的正確認識。西漢大司馬史張戎從河流泥沙運動理論出發(fā)提出了水力刷沙說[10],明代潘季馴在此基礎上提出了“束水攻沙”和“蓄清攻黃”的治河理論,形成了一套完備的治河技術體系,并且能夠通過建縷堤,筑遙堤,修格堤,壘月堤[11],實現防洪排澇的治河目的。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得當時洛、渭、黃交匯區(qū)域生態(tài)惡化的狀況得不到徹底的扭轉呢?細究起來,除了其時的氣候因素的影響,地理方面的制約之外,還可能因為其僵化的帝國制度,在某種程度上束縛了治河制度的創(chuàng)新。
按理說,當時的治河管理制度,不可謂不嚴苛。《清實錄》記載,所修堤堰在保固期內損毀,要罰款賠修。一旦河口決溢,除嚴罰具體負責人外,還要株連上級官員,直至河道總督。但是,恰恰是這種高壓制度,束縛了人們的理性思想。難怪龔志珍在他的《乙亥雜詩》中大聲感慨道:“九州生氣恃風雷,萬馬齊喑究可哀”。
令人痛心疾首的是,靳輔一生為治理黃河嘔心瀝血,最后卻因治河而獲罪,冤死在獄中[12]。這不僅是其時人才的悲哀,更是19世紀水利科技的悲哀。現在看來,靳輔、陳潢治河,有兩個問題尚未解決:一是攻沙入海無以斷沙之來源,二是導下游黃、淮洪水入海問題尚未解決。如果能在體制上靈活些,在當時的理論條件下(西方數學、力學知識已經廣泛用于河道治理),這一問題能夠得到較好地解決。
往事已矣。令人欣慰的是,新中國建立以來,在黨及政府的領導和關懷之下,良性的治河制度與先進的防洪技術漸相耦合,逐漸發(fā)揮出了1+1>2的生態(tài)效應。
[1]王紅誼.中國西部農業(yè)開發(fā)史研究[M].北京:中國農業(yè)科技出版社,2000:247.
[2]史念海.黃河流域諸河流的演變與治理[M].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1999:229.
[3]陜西省氣象局氣象臺.陜西省自然災害史料[M].1976:426.
[4]王元林.明清渭河下游河道的變遷[J].中國歷史地理論叢,1998(2):89.
[5]史念海.黃河流域諸河流的演變與治理[M].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1999:229.
[6]郭文韜.中國農業(yè)經濟史論綱[M].南京:河海大學出版社,1999:6.
[7](清)嚴如煜.三省山內風土雜識(關中叢書本)[M].西安:陜西通志館,1934:27.
[8]陜西黃河小北流志編纂委員會.陜西黃河小北干流志[M].鄭州:黃河水利出版社,1999:60.
[9]吳炳南修,劉域纂.光緒三續(xù)華州志[M].南京:鳳凰出版社,2007:34,358.
[10](漢)班固.《漢書》卷二十九《溝洫志》[M].北京:中華書局,1962:1697.
[11]周魁一.中國科學技術史·水利卷 [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2:420.
[12]姚漢源.中國水利發(fā)展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