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響元
(湖南省交通運輸廳,湖南長沙 410004)
湖南橋梁建造歷史悠久。桃源利兵橋是有文字可考的湖南境內(nèi)最早修筑的橋梁,為東漢建武二十五年(49),伏波將軍馬援征討武陵五溪蠻時修建。始建于南朝梁天監(jiān)十八年(519)的耒陽杜陵橋,是史料記載湖南境內(nèi)現(xiàn)存最古老的橋梁。澧縣花瓦橋是境內(nèi)現(xiàn)存最古老的石拱橋,桃江牛劍橋是國內(nèi)現(xiàn)存最古老的石墩石梁橋。永豐磴步是我國最古老的橋型之一,邵陽踏水橋、江永壽隆橋、郴州塔橋則是湖南特有的橋梁形式。另外,岳陽三眼橋、武岡石羊橋、桂陽七拱橋、醴陵淥江橋、衡東狀元橋、湘鄉(xiāng)萬福橋、永順利濟橋、芷江龍津橋、衡陽青草橋、道州濟川橋等皆為一時巨觀。這些古橋無論是結(jié)構(gòu)運用、建筑造型及其自身的文化內(nèi)涵方面都表現(xiàn)出強烈的多樣性和地域性,顯示出湖南古代造橋工匠的卓越智慧和精湛技藝,體現(xiàn)了湖湘文化獨特的歷史底蘊。
湖南境內(nèi)古橋圖騰表現(xiàn)出強烈的地域性和文化傳承。湘南地區(qū)古橋的圖騰多推崇宗教或神話人物,如零陵雙濟橋、道縣大車壩洑水橋頭刻有“南無阿彌陀佛”石像,東安斬龍橋中雕有斬龍王像;湘北地區(qū)的圖騰則偏愛獅、牛、蜈蜙等兇蠻動物,如岳陽三眼橋墩蜈蜙浮雕、漣源溫江橋欄石獅鎮(zhèn)龍雕塑等。關(guān)公和觀音在各地都被供為神明,省內(nèi)還有用南宋洞庭湖區(qū)農(nóng)民起義領(lǐng)袖、民間傳說專斬孽龍的水神楊泗將軍做廊橋的保護神,如溆浦萬壽橋等。
湖南地區(qū)的橋梁也見證了革命前輩艱苦奮斗的歷程。據(jù)有關(guān)史料記載,毛澤東、黃克誠、王震分別在炎陵接龍橋、永興下馬橋、嘉禾桐梁橋上指揮過戰(zhàn)斗。工農(nóng)紅軍的告示、標語曾在江華西佛橋、桂東仙緣橋、武岡木瓜橋等橋上張貼。
1934年9月12日,紅六軍團從綏寧上堡行軍至黃桑,沿途經(jīng)過的橋梁依次為:上堡石拱橋(原橋尚存)、中堡石梁橋(原橋尚存)、界溪風雨橋(原橋尚存)、九溪沖木梁橋、蘭家橋(原橋已被改建為石拱橋)、黃桑風雨橋(已改建石拱橋)。這些古橋后被當?shù)胤Q為紅軍橋。
湖南地區(qū)的古代橋梁大致包括磴步、浮橋、石拱橋、石梁橋、廊橋及侗族風雨橋等類型。其中廊橋及風雨橋本刊(2010年第四期)曾做介紹,本文主要講述磴步、浮橋、石梁橋及石拱橋。
磴步是我國最古老的橋梁形式之一。壘石為墩在楚湘可謂源遠流長,中國第一部編年史書《竹書紀年》記載:周穆王三十七年(約公元前965年)伐楚,“大起九師,東至九江,架黿鼉以為梁”。
磴步一般架設在河床皆較平坦,水流較緩而常年水位不高的河段,行人踏磴而過,俗稱“磴步橋”。湘南地區(qū)稱“步磴”,湘西地區(qū)則稱“跳巖”。我國橋梁史上最早記載的是夏(公元前2183~前1752年)禹“黿獸以為梁”,即指以動物命名的大礫石,將其放在淺水中作為步墩。位于雙峰的永豐磴步被認為是現(xiàn)存最久遠的磴步活標本。
1)永豐磴步:位于雙峰縣永豐鎮(zhèn),永豐古井地處漣水支流河道中心,水位高于河水盈尺,水質(zhì)清瀝,與河水兩不相犯。為便于汲水,在水井和西岸之間,設有近20 m長的磴步,每塊石磴約一尺見方,間距為20~30 cm,并設高矮兩組,以便在不同水位時使用,磴步表面鑿有石槽,防止行人滑落水中。永豐蹬步始建年代不可考,很多橋梁史料上被認為是我國最古老的磴步。
永豐自古有兩大名吃,一是辣醬,二是豆腐。辣醬當年被曾國藩帶進宮中進貢給西太后品嘗過,豆腐則受到過微服巡訪江南時到此的乾隆皇帝的稱贊。這兩樣東西之所以出名,都是因為水好,這水便是取自河中的這口古井。
2)大圍山磴步:位于瀏陽大圍山鎮(zhèn),橫跨大溪河兩岸上游2 km處,始建于明,由地方紳士魯榮業(yè)捐建。清康熙、乾隆、嘉慶和1995年4次復修。
磴步采用花崗石材料,石磴為長方體,高出水面約2尺。底部嵌入河床,墩長1 m,寬約0.3 m,兩墩間距0.4 m,共有65墩。北側(cè)主航道有相隔3 m多的石墩架活動跳板,以利船、筏通行。除豐水季節(jié)外,平時均可供行人通過。
3)沱江跳巖:位于鳳凰古城北門外沱江河道中,始建于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跳巖長約100 m,由60多對石磴組成,石磴相距一步之遙,走的時候一步一跳,故稱“跳巖”,跳巖在主河道處留有兩孔寬約6 m的船行通道,通道上面用木板搭鋪,便于必要時船只能上下通行。
浮橋可說是大型橋梁的先輩,在古代,浮橋是跨越較寬河流的唯一橋梁形式。
渭水浮橋是我國文獻記載最早的大河橋梁,它比公元前493年波斯軍隊入侵希臘時在博斯普魯斯海峽架設的的浮橋還要早700多年。湖南歷史上著名的浮橋有始建于宋代的醴陵淥水浮橋、道州瀟水濟川橋,始建于元代的零陵瀟水平政橋。
1)淥水浮橋:始建于南宋乾道年間(1165~1173),位于醴陵城南狀元洲尾。寶佑年間(1253~1258)因石墩木梁橋建成,浮橋廢。明成化十八年(1482)因木橋毀于水,醴陵知縣李復真復建浮橋。清同治八年(公元1869年)縣人楊泰洲、王照樓募資重建,長127 m,用木船39艘,3船一聯(lián),結(jié)以鐵索,鋪以木板,左右設扶欄。民國7年毀于戰(zhàn)火。民國26年冬,縣人陳盛芳等捐資重建于西門渡口,長80 m,聯(lián)船20艘。民國31年,縣人顧潤民為方便居民過河疏散,以避敵機空襲,復于東門渡口建浮橋,長106 m,聯(lián)船27艘。民國33年日本侵略軍犯醴,二浮橋皆毀。民國35年修復東門浮橋。1970年浮橋遷西門渡,1979年遭洪水沖毀后不復建。
乾道九年(1173)正月三十日,著名詩人范成大經(jīng)由贛入湘赴桂林任參知政事,經(jīng)萍鄉(xiāng)到醴陵,作《題醴陵驛》五律,有“淥水橋邊縣,門前柳已黃。人稀山木壽,土瘦水泉香”之句。
2)道州濟川浮橋(舊名大浮橋):位于道縣城南,始建于南宋嘉定年間(1208~1224),南北長四十余丈,以鐵鏈兩條橫鎮(zhèn)之。后橋廢改渡。明萬歷三十六年(1598),州官韓子祁將道州百姓40艘龍船革頭去尾,用竹纜連接,橫跨瀟水,長135 m,寬4 m,船上架木梁,橫鋪木板。清光緒三年(1877)《道州志》載:“明萬歷間州守韓公,特為搜革龍舟,編成鵲架,覆長板以鱗次……貫以鐵索,若蒼龍之偃波,白虹之飲水,由是不楫而渡,舍舟以徒,攘往熙來,莫不稱便?!?929年,楊得任所著《道路全書》(中華全國道路建設協(xié)會編印)中說:我國古代浮橋“如……湖南道州之瀟江,所架之舟橋,其最著也。”
道州浮橋見證了瑤族從其發(fā)祥地千家峒逃亡的史實。據(jù)瑤族文獻《千家峒》記載:“元朝大德王九年(1306)三月十九日,眾瑤人起腳出千家門樓來上桑木源。過了楓木四下云蓋,來到道州浮橋,過了三日三夜不斷絲”。瑤民逃亡被官府發(fā)現(xiàn)后,“道州爺差兵出來,取斷浮橋”。
1934年11月,紅軍長征時,紅一軍團曾從此橋攻占縣城,后為緬懷犧牲戰(zhàn)士,將浮橋改名為“紅軍渡”。
3)平政橋:位于零陵城正西門外的瀟水上,為鐵索鏈浮橋,亦稱黃葉渡浮橋。該浮橋是向西進入“湘桂走廊”的必經(jīng)之處,始建于元代,取君子平政之義而名,后橋毀。明萬歷十八年(1590)重建,用28只木船等距離排列成行,兩船間架杉木為梁,上鋪木板,再以鐵鏈將船梁串聯(lián)?!队乐莞尽份d:“元時造舟為梁,取君子平其政之義。后廢,乃設舟以渡,萬歷辛卯五月,復駕舟為橋,名曰浮橋,橋有記,勒石于正西門左,后因火,石毀而證遂無考。”
明崇禎十年三月,著名旅行家徐霞客游歷至零陵,帶病尋訪柳宗元遺跡時曾走過此橋,世人為紀念徐霞客而改名為霞客浮渡?!跋伎透《伞睘楣糯乐莅司爸弧?/p>
1944年8月,日軍發(fā)動豫湘桂戰(zhàn)役,浮橋被炸毀,翌年抗戰(zhàn)勝利后修復。1970年瀟水東風大橋建成后拆除,90年代初又恢復,沿用至今。
石梁橋包括石柱石梁橋、石墩石梁橋、石伸臂橋(類似木伸臂橋)等。湖南歷史上規(guī)模最大的石梁橋是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建成的寧鄉(xiāng)玉潭橋(1972年改建為公路橋),橋長193 m,計26墩、25孔?,F(xiàn)存最大的石梁橋是建于清代的衡山黃龍壩橋,橋長77 m;瀏陽泥南橋則是最大的條石混凝土組合梁橋,橋長102 m。
1979年,有關(guān)部門認定我國現(xiàn)存最古老的石墩石梁橋是福建晉江縣大橋和小橋,這兩座橋均建于北宋太平興國年間(976~984);2009年,《中國橋梁史綱》將這一記錄推前到唐天復元年(901)建造的福建福州沈公橋。同年開始的湖南交通文化遺產(chǎn)普查顯示,建于唐憲宗元和十年(815)的桃江牛劍橋是已知我國現(xiàn)存最早的石墩石梁橋。
湖南地區(qū)的石梁橋以石平梁為主要結(jié)構(gòu)形式。湘中以北地區(qū),部分較大跨徑的石梁橋采用了伸臂梁結(jié)構(gòu)(類似木伸臂梁)結(jié)構(gòu)來分擔主梁的承重,如衡山黃龍壩橋、寧鄉(xiāng)大江石橋、婁底永新橋等。新邵踏水橋(明)、隆回車田橋(清)屬托木上置石墩的木石組合墩結(jié)構(gòu),邵陽譚俊橋(明)則是已知的湖南唯一一座托木上置石梁的木石組合梁橋。
與石墩石梁橋比較,石柱石梁橋跨徑較少,留存至今的也不多。浙江溫州甌海區(qū)的金鎖橋建于北宋崇寧三年(1104),全長10 m,寬1.7 m,是已知我國現(xiàn)存最古老的石柱石梁橋。新田石羊史家村平板大橋(明初)則是省內(nèi)已知唯一的三孔獨柱(石)梁橋。湘南地區(qū)還有一種國內(nèi)罕見的采用榫卯結(jié)構(gòu)的石柱石梁橋,如位于江永縣上甘棠村的瀟賀古道上,始建于北宋靖康年間(1126~1127)的壽隆橋。這座橋采用了木結(jié)構(gòu)中常用的卯榫結(jié)構(gòu),填補了木質(zhì)橋向石質(zhì)橋過渡的空白。
1)牛劍橋:位于桃江縣黃泥田鄉(xiāng),始建于唐憲宗元和十年(815)。清乾隆朝《益陽縣志》載:“牛劍橋建自唐時。初,橋勢高闊,石梁甚巨……灘上有老人背劍騎牛指示輒成,今橋旁有牛蹄亦存焉,故以為名”。
該橋為 5孔石墩石梁橋,橋長 20 m,橋?qū)?.87 m,孔徑 1.7~2.5 m不等。石梁每條厚達55 cm,寬為78 cm,長為7.2 m,重達7 t。臺墩亦為巨石,結(jié)構(gòu)堅實異常,展示了唐代高超的建橋技術(shù)。
牛劍橋有“楚南第一蠻橋”之稱,也是湖南已知的現(xiàn)存最早的橋梁。1993年的一場洪水,沖垮了部分橋墩,1/4橋體滑落水中。2010年,該橋由湖南交通文化遺產(chǎn)保護領(lǐng)導小組辦公室督導修復。
2)譚俊橋:又名彈箭橋,位于邵陽縣黃塘鄉(xiāng)檀正村,跨犁頭水。始建于明洪武二年(1369),為洪武進士、平蠻督元帥、萬戶侯何元智捐資建造。歷時三年完工。其后代于乾隆四十四年(1779)、宣統(tǒng)三年(1911)和民國18年(1929)三次修繕。
譚俊橋為石拱石梁組合橋梁,全長30 m,寬2.1 m,橋高5 m。其中石梁橋長12 m,三墩四孔,石墩上并排放置四根粗大雜木承托石梁,形成托木上置石梁的木石組合梁結(jié)構(gòu)。石拱橋跨徑9 m。橋的上下游各筑一壩,左右修三條水渠,灌溉附近農(nóng)田。
整個工程集通行、排洪、灌溉于一體,設計合理,尤其采用的木石組合梁結(jié)構(gòu)為省內(nèi)孤例,對研究橋梁建筑史有較高的科學價值。
3)踏水橋:位于新邵縣小塘鎮(zhèn)渡頭橋村,跨石馬江,始建于明代。
該橋為木石組合墩石梁橋,長128 m,以樅木、松木等材料,在江底打造群樁基礎(chǔ),在木柱樁群上加蓋頂橫梁組成排架,在排架上部安置石盤,石盤之上承托錐形石墩,一共有52塊石墩,其上鋪設53塊青石板連接成橋面,供人行走過河。
據(jù)考證,踏水橋始建于明代,古人摸索出樅木、松木一類材料可以在水中久泡不腐的機理,采用木樁基礎(chǔ)提高了該橋的穩(wěn)定性。500年來,雖多次經(jīng)歷洪水沖刷但整體結(jié)構(gòu)沒有坍塌,其精湛的建造技術(shù)堪稱我國古橋史上的奇跡。其采用的木石組合排架墩,是橋梁史上最早的一種輕型墩,也是湖南境內(nèi)現(xiàn)存最早的木樁基礎(chǔ)橋梁。
4)泥南橋:位于瀏陽市龍伏鎮(zhèn)居委會,平江、龍伏至瀏陽的古道上,跨撈刀河。始建于明嘉靖年間(1522~1566),初為七墩八搭72 m長的木橋。清咸豐十年(1861),每搭橋改鋪兩塊各尺余的青石板。光緒二十四年(1898),泮春周岐陽先生義捐八塊山田七洞所出的青石板,使橋面增至米余寬。后經(jīng)1940年、1954年、1987年3次增修,將原橋墩加高1.7 m,并于西端加五墩,使橋面延長至102 m,增寬至1.8 m。橋面中間加鋪了鋼筋水泥板,以便手扶拖拉機和小型汽車通行。
5)四知橋:位于寧鄉(xiāng)縣龍?zhí)镦?zhèn)七里村,系七里山楊姓族捐資修橋,修建于清同治十三年(1874),為歌頌其祖楊震清廉,取名四知。
該橋為兩孔獨墩石伸臂梁橋,長 18 m,寬5.6 m。橋墩呈方尖碑形,迎水面為尖狀,橋墩上刻蜈蚣紋飾。橋墩之間橋面由三條麻石并排構(gòu)成,每根寬為0.4 m。橋兩側(cè)置高0.4 m、寬0.3 m的麻石護欄。
楊震,東漢弘農(nóng)華陰(今屬陜西)人,歷任荊州刺史、涿郡太守、司徒、太尉等職。楊震出任涿郡太守途經(jīng)昌邑(今山東省巨野東南)時,其舉薦的王密時任昌邑縣令。為答謝楊震的舉薦之恩,趁夜深人靜懷揣十錠黃金到驛館拜見楊震。楊震毅然拒絕,王密說:“夜黑人靜,是不會有人知道的。”楊震答:“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你怎么說沒有人知呢?”這就是著名的“四知”故事。
(待續(x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