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一萍
(浙江師范大學人文學院,浙江 金華 321000)
藤縣話的疑問代詞
唐一萍
(浙江師范大學人文學院,浙江 金華 321000)
藤縣話,又稱藤縣白話,是流行于廣西梧州市藤縣內(nèi)部的粵語次方言,歸屬勾漏片。該文深入細致地描寫了藤縣話疑問代詞的形式與功能,對余靄芹的“借用說”提出不同的看法,并與其他粵方言及普通話作了共時比較。
藤縣話;疑問代詞;比較
藤縣位于廣西東南部,內(nèi)部通行粵語,稱為藤縣話,歸屬勾漏片。以潯江為界,藤縣話又分為藤南話和藤北話,口音略有不同,本文記錄的是以藤城(縣城)為代表的藤南話。根據(jù)疑問的內(nèi)容,藤縣話的疑問代詞可分為以下九種。
1.問事物
(1)你吃個系是乜?(你吃的是什么?)
(2)乜嘢系海底龜,冇聞過講!(什么是海底龜,沒聽說過?。?/p>
(3)冇有本做是乜嘢?(沒有本錢做什么?)
“是乜(嘢)”最常用,可與“乜嘢”互換,但“乜嘢”的使用頻率低一些。
“乜”是“乜嘢”的簡略形式,用法略有不同,“乜”通常不能作主語,作賓語時一般與單音節(jié)動詞組合,極少作定語,除了“做乜”詞組使用較多,其它的很少出現(xiàn),例如:
(4)你在啲做乜?(你在這兒干什么?)
(5)那又有乜特點?(那又有什么特點?)
據(jù)張惠英[1](1990)考釋,粵語的“乜”源自中古的“物”。余靄芹[2]250記“是乜”為“什物”,藤縣話的“是乜”應是沿襲唐代的“是物”(“是”又寫作“什”)發(fā)展而來的。
2.問人
(6)你系乜誰?(你是誰?)
(7)乜誰個遮放在箇啲?(誰的傘放在這里?)
(8)你哋扇個系張三?(你們哪個是張三?)
“扇個”后面可加“人”,即“扇個人”,意義和用法等同于“扇個”,但不常用,例如:
(9)佢系扇個人來?(他是誰呀?)
張雙慶[3]357曾提出,香港粵語的“乜誰”是疑問詞“乜”加上普通話“誰”合成的,汪化云[4]171認為這類詞“是共同語或北方方言疑問代詞在一般方言中的疊置現(xiàn)象”。這究竟是古漢語用法的遺存,還是受共同語的影響而產(chǎn)生,有待深入考察。
3.問選擇
(10)你扇年來個?(你是哪一年來的?)
(11)扇啲書是你個?(哪些書是你的?)
4.問處所
“扇卜”、“扇啲”在句中可以做主語、賓語、定語,后面可以加“地方”,兩者可互換;“扇”通常做賓語,不能做定語,后面不能加“地方”?!吧扔K”使用頻率最小,多指某個面上的一塊地方,用法和“扇卜”、“扇啲”差不多,例如:
(12)你去扇?(你去哪里?)
(13)扇卜有水賣?(哪兒有水賣?)
(14)扇啲個米餅好吃啲?(哪里的米餅好吃點?)
(15)*扇個米餅好吃啲?
“扇”、“扇啲”都可表反問,因此當“扇啲”作主語時,通常會有歧義。而“扇”作主語時,只有反問意味,例(16)若改成“扇有水賣?”,意為沒有水賣。
5.問時間
(17)你幾時來藤縣?(你什么時候來藤縣?)
(18)要等幾久?(要等多久?)
(19)你明朝幾多點起身?(你明天幾點起床?)
6.問數(shù)量
(20)來有幾多人?(有多少人來了?)
(21)扇幾件衫是你個?(哪幾件衣服是你的?)
(22)佢十幾號扯?(他十幾號走?)
7.問程度
“幾[ki55]”除了用來問數(shù)量,還可以問程度,例如:
(23)你有幾重?(你有多重?)
(24)佢有幾心水書法?(他有多喜歡書法?)
“幾”在陳述句和感嘆句中不表疑問,而用做程度副詞,例如:
(25)佢阿件衫都幾靚個。(她那件衣服挺漂亮的。)
(26)你睇箇間屋幾大?。憧催@房子多大啊?。?/p>
“子蚊1、春1、做乜”可用在句首或句中,“做乜”可說成“做是乜”,例如:
(27)子蚊你冇去?(為什么你不去?)
(28)你春冇去?(你為什么不去?)
(29)佢做乜咁心水上網(wǎng)呢?(他怎么那么喜歡上網(wǎng)呢?)
“春2”可以說“春個”,可能是“春會箇蚊個?”的省略形式,意為“怎么會這樣,怎么回事,怎么搞的”,通常獨立使用。例如:
“做乜”可獨立使用,也說“做乜嘢”,可譯為“怎么了”,用于應答或表示異議、不在乎、不耐煩等語氣,例如:
(31)阿叔?!鲐??(阿叔。怎么了?)
(32)做乜?冇得?。浚ㄔ趺戳??不行嗎?)
問方式主要用“子蚊2”、“春2”,都可做狀語,兩者可互換,“子蚊2”更常用些,問性狀只能用“子蚊2(樣)”,充當謂語、補語、賓語,做定語時必須用“子蚊樣”,例如:
(33)你子蚊去梧州?(你怎么去梧州?)
(34)你覺得佢子蚊?(你覺得他怎么樣?)
(35)你仲想子蚊?(你還想怎么樣?)
(36)近排學得子蚊?(近來學習怎么樣了?)
(37)你想要子蚊樣個手機?(你想要怎么樣的手機?)
“子蚊2”、“春2”既用于詢問,也用于反問?!罢啤眲t多見于反問句中,表示不可能或不應該,例如:
(38)我掌知?(我怎么知道?)
“春”、“掌”語源不明,待考;“子蚊”的本字可能是“底物”,為廣州話“點”的早期形式?!白游谩币灿腥俗x“點蚊”,“子”受“蚊”聲母(m-)影響變音為“點[tim55]”,開始出現(xiàn)合音現(xiàn)象。佛山的南海九江大谷就是用“點□”[5],合音現(xiàn)象已經(jīng)形成,只是□的韻母還未脫落。關(guān)于粵語“點”的來源,張惠英[1]、李如龍[6]19-22、郭必之[7]69均認為是南北朝時期的“底物”的合音形式,此說有道理。藤縣話的說法可以為這個結(jié)論提供很好的例證,其演變過程有待考察。
關(guān)于藤縣話的疑問代詞,余靄芹[2]261-262曾提出猜測,認為其有兩套系統(tǒng):一是本土的,如
”。但余氏并沒有進一步作深入討論。
本文認為,首先,“是乜”、“邊啲”(即“扇啲”)為本土藤縣話,這是毫無異議的。
藤縣話的“扇個”與廣州話的“邊個”在意義和用法上十分相似,據(jù)張惠英[1]考證,“邊”是由表處所的意思引申而來,但藤縣話的“扇”無法依此類推?!吧取睂偕巾嶉_口呼三等,“邊”屬山韻開口呼四等,兩者可能有著共同的來源,隨后各自發(fā)展演變,而并非借用。
“是乜”相當于“什么”,“是乜嘢”即“什么東西”,“這是什么東西?。俊碧倏h話有以下兩種說法:
(39)啲是(係)是乜嘢來?
(40)啲是(係)乜嘢來?
廣州話的“乜嘢”是從詞組“乜嘢”凝固而成的,詞組“乜嘢”有時可說成“乜嘢嘢”[9],這里的詞組“乜嘢”的原始形式應該是“是乜嘢”。藤縣話的“是乜”仍占主導,“乜嘢”則處于附屬地位;而廣州話則完全淘汰了“是乜”或“是乜嘢”,僅剩“乜嘢”獨占鰲頭。所以,藤縣話的“乜嘢”不是借用。
“‘幾多’產(chǎn)生于六朝時期,在中古時期較多使用。”[4]150“幾時”用來問時間大概開始于唐代[10]343-34,兩者現(xiàn)在僅存于客、贛、閩、吳、粵等南方方言地區(qū)。藤縣話的“幾時”、“幾多”實際上是古漢語在粵方言中的遺存。藤縣志[11]135:“方言音柔而直,稍異粵東而近蘇白。城郭街市多雜東人,亦多東語。”因此有人認為:“廣西粵語大概是明清之際廣東人大量入遷后逐漸形成的?!瓘V西粵語跟廣州話大體相似。”(3)也有人認為粵語形成于東漢時期的古廣信(今廣東封開和廣西梧州)[12],這是有道理的,明清之際廣東人的遷入實際上是對廣西粵語又一次產(chǎn)生重大的影響。藤縣話和廣州話的“幾時”、“幾多”應該是唐宋時期受北方移民影響而同時出現(xiàn)的,即屬于同一個歷史層次。藤縣話受廣州話的影響其實是在明清之后才越發(fā)明顯。
最后,“邊度、點、點解、幾耐”均為廣州話,藤縣話一般不說。但由于近年來通訊發(fā)達,交通便利,對外交流頻繁,許多年輕人(特別是去廣東務工回來的)的口中也偶爾出現(xiàn)這些說法。
如表1所示,勾漏片粵語內(nèi)部的疑問代詞表現(xiàn)形式較為豐富。問事物以“是乜(什物、士乜)”、“乜嘢”占絕對優(yōu)勢,昭平話用表選擇的“奴些”較特殊;問選擇,除了昭平話的“奴”,其他點讀音非常相近,應是同源;問人的疑問代詞與問選擇混用,北流話和玉林話的“乜人”在廣東一些方言點也存在;問處所的說法很多,除玉林話的“路伶”,均由表選擇加處所成分組成;問時間、幾乎都是用“幾”類詞語,如:幾時、幾久/幾耐、幾多;問原因和問方式性狀,各方言點的表現(xiàn)形式不一。表中還可看出勾漏粵語受贛湘方言影響的一些痕跡,如昭平話問數(shù)量用“好多”,藤縣、昭平、玉林問時間都用“幾久”,玉林話問人用“誰人”;而昭平話的“怎子”、玉林話的“為士律”明顯是受到了官話的影響。
表1 藤縣話與其它粵方言(勾漏片)疑問代詞的對照
如表2所示,藤縣話的疑問代詞相對來說表現(xiàn)形式更豐富,歷史層次更深。問事物,藤縣話和廣州話多為“乜”類,形式較多,普通話則較單一;問人,藤縣話是問人與問選擇混用,廣州話是問人與問選擇共用,而普通話較單純;問選擇,藤縣話和廣州話在語音上更為接近,與官話差別較大;問處所,三者呈現(xiàn)出類型上的一致性,即均由表選擇加處所成分組成,且能用表選擇的疑問代詞單獨詢問;問時間、問數(shù)量和問程度,藤縣話和廣州話均用“幾”類,普通話則以“多”類為主;問原因,“怎么”本來就是“做什么”的合音[16]179?!啊鲐俊从凇魑铩?,屬近代北方方言的層次;‘為乜’可能是由‘為什么’類推而來,屬晚近的層次”[7]72。因此兩者具有同源性;問方式性狀,呂叔湘[16]179認為“怎樣”用來問情狀是問原因的引申用法,在此,藤縣話和普通話表現(xiàn)出共性。
表2 藤縣話與廣州話及普通話疑問代詞的對照
綜上所述,粵方言的疑問代詞不僅與普通話的差異大,而且內(nèi)部各方言點也是形式繁多,參差不齊。但目前對此調(diào)查的不多,語料匱乏,理論探討更是舉步維艱,這需要研究者做出更多的努力。
注釋:
(1)原文僅有音標形式,并無文字記錄。對應的文字為“是乜、乜誰、邊啲”,“邊啲”實應“扇啲”。
(2)即“邊個、乜嘢、邊度、幾時、點、點解、幾多、幾耐”,其中“邊個、邊度、點、點解、幾耐”是廣州話,這是由于發(fā)音合作人的語音不完全準確所致。大概因為如此,余氏才有“借用”一說。
(3)出自《中國語言地圖集·廣西壯族自治區(qū)的漢語方言》。
[1] 張惠英.廣州方言詞考釋[J].方言,1990(2).
[2] Anne Yue-Hashimoto(余靄芹).The Teng-xian Dialect ofChinese:Its Phonology,Lexicon and Texts with GrammaticalNotes [M].Tokyo:Computational Analysis of Asian & AfricanLanguages Monograph Series No.3,1979.
[3] 李如龍,張雙慶.中國東南部方言比較研究叢書:第四輯:代詞[M].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1999.
[4] 汪化云.漢語方言代詞論略[M].成都:四川出版集團,巴蜀書社,2008.
[5] 黃麗華.佛山粵語的代詞研究[D].暨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2007.
[6] 李如龍.廣州話常用詞里的幾種字音變讀[Z]//第五屆國際粵方言研討會論文集,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1997.
[7] 郭必之.香港粵語疑問代詞“點[t i m35]”的來源[J].語言學論叢:第二十七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
[8] 甘于恩.廣東四邑方言代詞系統(tǒng)的綜合考察[J].語文研究,2001(2).
[9] 麥耘.廣州話疑問語氣系統(tǒng)概說[Z]//慶?!斗窖浴穭?chuàng)刊20周年學術(shù)討論會論文集,1998.
[10] 呂叔湘.近代漢語指代詞[M].江藍生補.上海:學林出版社,1985.
[11] 邊其晉.藤縣志[M].臺北:成文出版社,1867年出版,1908年重印.
[12] 葉國泉,羅康寧.粵語源流考[J].語言研究,1995(1).
[13] 鄧儉峰.昭平白話的代詞[J].廣西教育學院學報,2003(6).
[14] 楊奔.北流話的代詞及其用法[J].學術(shù)交流,2005(12).
[15] 梁忠東.玉林話研究[M].成都:西南交通大學出版社,2010.
[16] 呂叔湘.中國文法要略[M].北京:商務印書館,1982.
On the Interrogative Pronouns in Tengxian Dialect
Tang Yiping
(College of Humanities,Zhejiang Normal University,Jinhuan 321000,China)
Tengxian dialect,or Tangxian Baihua,is a sub-dialect of Cantonese,belonging to the Goulou linguistic division.This paper intensively and thoroughly analyzes the forms and functions of interrogative pronouns in Tengxian dialect,puts forward some different arguments on Yu Aiqin's"Loaned Word Principle"and makes a synchronic comparison between Tengxian dialect and other Cantonese dialects and standard Chinese.
Tengxian dialect;interrogative pronoun;comparison
H179
A
1673-8535(2012)04-0069-06
唐一萍(1987-),女,廣西藤縣人,浙江師范大學漢語言文字學專業(yè)2010級研究生,研究方向:漢語方言學。
(責任編輯:高堅)
2012-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