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曉薇
尿微量白蛋白檢測對糖尿病腎病的意義
趙曉薇
目的探討尿微量白蛋白對于糖尿病性腎病患者的診斷價值,評價其臨床意義。方法對于 2010年 12月至2011年6月在本院進行治療的46例糖尿病腎病患者(疾病組),同時以同期在本院進行體檢的45例正常人群作為對照組,比較兩組患者尿微量白蛋白的變化。結(jié)果46例糖尿病患者中,隨著病程的進展,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增加,不同病程患者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疾病組與對照組比較,疾病組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高于對照組,兩組間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jié)論尿微量白蛋白對于糖尿病腎病患者的診斷價值較高,對于疾病早期診斷具有重要意義,在臨床上,可以通過檢測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含量來對糖尿病腎病患者進行早期診斷,具有很好的臨床應用價值。
尿微量白蛋白;糖尿病腎?。辉\斷價值
糖尿病腎病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見的并發(fā)癥,也是其最嚴重的并發(fā)癥之一,其主要病理改變?yōu)槲⒀馨l(fā)生損傷,是一種以血管損傷為主的腎小球硬化癥。隨著病情的發(fā)展,患者可出現(xiàn)蛋白尿、水腫及高血壓等表現(xiàn),嚴重者可以出現(xiàn)腎衰竭及尿毒癥[1],對患者的生命健康具有嚴重的威脅。因此,臨床上對于糖尿病腎病患者進行早期診斷,早期治療具有重要的意義。本文主要對于46例糖尿病腎病患者與45例正常受試者的尿微量白蛋白進行檢測,比較尿微量白蛋白在兩組患者中的變化,探討尿微量白蛋白對于糖尿病腎病患者的早期診斷價值。
1.1一般資料對于2010年12月至2011年6月在本院進行治療的46例糖尿病腎病患者(疾病組),同時以同期在本院進行體檢的45例正常人群作為對照組。疾病組46例,其中男21例,女25例,年齡25~74歲,平均年齡為51.6歲,糖尿病病程在2~20年,平均9.3年,所有患者均符合WHO關于糖尿病腎病的診斷標準。對照組45例,其中男20例,女25例,年齡24~72歲,平均年齡為50.9歲,對照組受試者均排除糖尿病、腎病及高血壓等疾病。經(jīng)比較,兩組患者的年齡及性別等基本一致,差異沒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尿液采集主要是采集兩組受試者的隨機尿及24h尿。隨機尿是指在受試者清晨第一次排尿后進行收集,采集5ml,隨后進行離心10min(每分鐘3000r),于-20保存待測。24h尿是對兩組受試者的24h尿液進行收集,以甲苯作為防腐劑,對24h尿液進行混勻,離心10min(每分鐘3000r),于-20保存待測。
1.2.2檢測方法尿微量白蛋白的檢測:采用免疫比濁法對兩組受試者的隨機尿及24h尿液進行檢測,檢測儀器為自動生化分析儀(日立7600)。
1.3統(tǒng)計學處理若為計量資料,采用均數(shù)±標準差(±s)的形式表示,統(tǒng)計學分析采用兩組間的t檢驗進行,若是定性資料,采用卡方檢驗或秩和檢驗進行分析,本次研究中對于不同病程的糖尿病腎病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進行比較時,采樣方差分析,兩兩比較采用NK檢驗;對疾病組與對照組受試者的尿微量白蛋白進行比較時,采樣兩組間t檢驗進行分析,當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統(tǒng)計軟件應用SPSS13.0進行分析。
2.1 疾病組為(58.56±39.78)mg/L,對照組為(7.54 ±2.18)mg/L,疾病組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含量高于對照組,兩組間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體結(jié)果見表1。
表1 疾病組與對照組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比較
2.2糖尿病腎病患者不同疾病進程的尿微量白蛋白比較對于46例糖尿病腎病患者,按照病程分為3組,其中病程在11年以上的患者,其尿微量白蛋白含量最高,病程越長,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含量越高,三組不同病程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含量不同,三組患者間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體結(jié)果見表2。
表2 不同疾病進程的尿微量白蛋白比較
糖尿病腎病是糖尿病最嚴重的并發(fā)癥,也是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其發(fā)病較為隱匿,主要的病理改變?yōu)槟I小球基底膜變厚,腎小球系膜細胞數(shù)量增加,腎小球囊增厚,從而引起腎小球的滲透性增加,而使得大量蛋白滲出,形成大量的蛋白尿[2];同時,患者處于高血糖的狀態(tài),長期血糖升高,可以增加毛細血管的通透性,使得大量的血漿蛋白滲出,儀器基底膜損傷,進一步加重了腎臟的損傷,引起腎小球硬化,同時,也增加了尿蛋白的含量[3]。糖尿病腎病患者在疾病早期并沒有腎臟損傷的癥狀,早期患者的血及腎功能均正常,而此時,尿中可以檢測出微量的尿蛋白[4],因此,檢測患者尿微量白蛋白對于糖尿病腎病患者而言具有重要的價值。正常人尿白蛋白含量小于20mg/L,尿微量白蛋白主要是指尿中的白蛋白含量在20~200mg/L的范圍內(nèi)[5],本文主要比較糖尿病腎病患者的不同疾病進展階段及其與正常對照者的尿微量白蛋白含量的變化。
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46例糖尿病患者中,隨著病程的進展,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增加,不同病程患者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疾病組與對照組比較,疾病組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高于對照組患者,兩組間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對于糖尿病腎病患者隨著病程增加其尿微量白蛋白含量增加,其表明隨著疾病的進展,患者的腎臟損傷程度增加,其可能與腎小球率過濾增加,使得蛋白滲出增多有關[5],因此,對于患者尿白蛋白進行檢測,有助于了解疾病的進程。
綜上所述,尿微量白蛋白對于糖尿病腎病患者的診斷價值較高,對于疾病早期診斷具有重要的意義,在臨床上,可以通過檢測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含量來對糖尿病腎病患者進行早期診斷,其具有很好的臨床應用價值。
[1]姚建,陳名道.糖尿病腎病及其早期防治[J].中華內(nèi)分泌雜志, 2007,18(4):330-331.
[2]潘靜,魏明竟.尿液微量白蛋白的研究近況[J].臨床檢驗雜志, 2008,21(5):316-318.
[3]傅秀蘭,陳慶榮,姜永娣.尿微量白蛋白測定時腎臟病的臨床意義[J].上海醫(yī)學,2009,16(8):462-466.
[4]劉純珊,周丹.在糖尿病性腎病診斷中尿微量白蛋白測定的意義[J].臨床科研分析,2010,23(5):123-126.
[5]張代民,許會彬,李斧,等.尿微量白蛋白與尿酶聯(lián)合檢測對糖尿病腎病的早期診斷價值[J].臨床軍醫(yī)雜志,2009,31(5): 231-235.
內(nèi)蒙古赤峰市赤峰學院附屬醫(yī)院檢驗科,內(nèi)蒙古赤峰 02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