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丹人的吃穿之道
蘇丹與不久前“炙手可熱”的利比亞為鄰。這個以農(nóng)牧為主、工業(yè)落后的國家,自然資源十分豐富,遍地商機。哪里有商機,哪里就少不了中國人。蘇丹,正是中國人淘金的非洲首選。
蘇丹是個伊斯蘭教國家,但由于受西方文化的影響較深,宗教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現(xiàn)并不像中東地區(qū)那么明顯。蘇丹女子由于教規(guī)的束縛,看上去還比較傳統(tǒng),至于男人的衣著,從西裝革履到T恤牛仔都有。當然也有為數(shù)不少的人頭頂著大白纏頭,身上穿著白色長袍,遠遠看上去跟一群阿凡提似的。這是蘇丹的傳統(tǒng)民族服裝。其實大多數(shù)同志還是喜歡折中的,畢竟民族服裝太單調,而外來的衣服有太多選擇。我就見過一哥們上身穿著皇家馬德里的球衣,下面穿的是破了洞的牛仔褲,頭上頂著個小花帽溜達著。見我被他的魅力折服得駐足觀望,沖我一樂露出一嘴的白牙,跟我家門口那位烤羊肉串的兄弟一模一樣。
蘇丹女人的服裝就偏于單調。按她們的規(guī)矩,女孩方垂髫便要包頭,上衣必須長袖,下衣蓋住腳踝。所以街上的大部分女子無論老幼都穿著類似印度莎麗一般的服裝,從頭到腳包得像個大花瓶。我曾經(jīng)對那種服裝非常感興趣,因為遠遠看去覺得她們就是拿了塊布在身上纏啊纏,后來有機會走近研究,發(fā)現(xiàn)她們果然是拿了塊布在身上纏出來的。這種布料色澤鮮艷,質地輕透,裹在身上不會熱,反而能很好地阻擋風沙。布里面穿的往往是白色內衣,跟咱們冬天穿的秋衣模樣差不多——沒能仔細研究,這是我趁她們衣服被風吹起來時候偷窺得到的結論。不過蘇丹的女學生衣服相對來說好一些。我們公司對面就是非洲大學,里面的女孩穿著和我上大學時的維族同學一樣,上身長衣,下身長裙,頭上一塊素雅的頭巾。除了擔心她們這么穿會長痱子之外,看上去非常親切。
在喀土穆無論男女,只要不是那些一本正經(jīng)皮鞋锃亮的大白領們,一般不穿襪子。光腳穿皮鞋或者涼鞋甚至拖鞋的比比皆是,野外的人更不穿。這應該不是他們懶,而是自然環(huán)境的原因——羅襪生塵是不錯,可是在動不動塵埃不見咸陽橋的蘇丹,洗這生塵的羅襪可不怎么美妙。何況這里天氣炎熱,光腳還可以流通空氣,不長腳氣,實在是太爽啦!
入了蘇丹這么久,這是我唯一一條興高采烈地隨的俗。當然在正式場合,絲襪還是會穿的——我穿絲襪其實就是為了遮掩一下小象腿。剛來這里的時候同事們告誡過,我們一定要尊重人家的風土人情不要著裝暴露。當時還以為我也得跟當?shù)厝艘粯诱煳婧?,后來發(fā)現(xiàn)蘇丹哥們根本不介意中國姑娘穿什么,只要不是吊帶裝、超短裙這種太露的,無袖衫、七分褲、淑女裙我們穿得很開心,人家看得更開心。
喀土穆市民的日常三餐,主食一般是面包。菜是什么呢?如果是方便的早餐,一般是切碎的西紅柿,黃瓜之類的蔬菜,要是正經(jīng)吃,往往就是一大盆煮得黏黏糊糊的爛蠶豆,端上來之后往里面滴上幾滴生油,用手攪拌一下,就這么吃。再吃得好一點,有炸魚,炸雞,看上去油汪汪,摸起來干巴巴,味道還行,就是吃了之后腸胃會抗議上幾天。
蘇丹的蔬菜種類不算多,而且價格貴,一公斤黃瓜優(yōu)惠價是7蘇丹鎊,折合人民幣20多元。市場上比較常見的蔬菜也就黃瓜、西紅柿、土豆、洋蔥這幾種,不過這里的洋蔥很便宜,一鎊能買上一大袋子。愛吃洋蔥的人有福了,隨你煎炒烹炸,人家都沒意見。至于水果么,很有熱帶地區(qū)的特色。芒果的價錢是很便宜的,西瓜的個頭是難以想象的——您見過一群人圍著個30多斤的西瓜啃么?香蕉個頭小,味道還不錯,葡萄容易壞,不過也不稀罕,橘子蘋果遍地都是,而且水果不上稱,按個頭要錢。只要你眼睛夠亮,完全能把最好的都挑出來揣走,人家攤主還替你高興。肉食的話,豬肉是肯定沒有的,牛羊雞什么是從來不缺的,雞蛋也是論個賣,八鎊能買30個。我們偶爾去尼羅河邊釣魚,釣回來的就夠大家吃一中午。市場上有活魚,分量夠足,一條魚十來個人能吃兩頓。聽說野外的同志能打到羚羊、野驢吃,我們就沒這個福氣,頂多對著到處亂跑的狗兒流流口水。那天我們隔壁公司送來了一只鳥兒,大家一致決定烤著吃,結果遞到我手里的鳥肉不但煙火氣十足,還韌得咬不動,外面的一層還完全烤成了炭,咬一口一嘴的黑灰——烤鳥肉的伙計,手藝真驚人。
住在首都喀土穆
要是說起蘇丹的房子,只能嘆息一聲,貧富分化太嚴重了。比如說我們公司現(xiàn)在租的房子,是個四層的小樓,每層樓有三個洗手間,至少五個房間,中間有大廳,外面帶陽臺,頂層還有個大平臺,適合在月圓之夜上去耍耍酒瘋。這整整一棟樓原先是喀土穆一個普通市民的家,閑著沒事租給我們了。
這樣的房子在喀土穆比比皆是。因為蘇丹人的家庭成員總是很多,他們把孩子看做是安拉賜予的財富,于是就可著勁地生。公司一位蘇丹大叔沒事就跟我念叨,他兄弟8個,父親的兄弟姐妹一共11個,爺爺?shù)男值芙忝貌恢嗌賯€。
問題是能住得起這種房子的人必然家境殷實??ν聊碌姆績r不貴,但是他們沒有公寓這一說,蓋個小別墅樓對很多家庭來說還是很困難的事情。走在大街上觸目盡是未完工建筑,擱咱國內叫爛尾樓,不過在喀土穆沒有這么一說,人家樓主只是蓋了一兩層把錢花光了,等手頭富余了自然會接著蓋下去的。
大部分家庭連蓋個爛尾樓的錢都沒有,怎么辦呢?就住個小平房,也是有院子有墻,房子外面看上去跟咱老家的土坯房似的,挺不起眼,里面隨主人愛好裝扮,一般用不起地磚,大都是水泥地,進門還得脫鞋——雖然在咱們眼里,里面跟外面差不多臟。還有的就是南方逃過來的難民,或者本地的貧民,連這樣的房子都買不起,就用稻草,竹席搭個小棚子聊以藏身。幸好這里的雨季很短,大部分時間,這種小窩棚可以住人。如果在野外的村莊里,這種窩棚便是正常建筑,而那種土坯房,反倒是有一定身份地位的人才能享受的豪宅。
不過有一點對居民是一視同仁的,無論你住高樓大廈還是茅草小屋,那就是停水停電。喀土穆停水的時候常有,時不時一擰水龍頭,又沒啦。有一次我洗澡洗到一半滿身泡沫的時候自來水管突然罷工,當時氣得我撞墻的心都有。
停電更是跟吃飯一樣經(jīng)常。曾經(jīng)在當?shù)刈畲蟮某匈徫锏臅r候突然燈光一閃,一片漆黑,大家立刻稀里呼嚕地往外跑,報警設備全都癱瘓,黑暗中順手牽羊的絕對不少。唯獨我空著兩只手跑到陽光下深吸一口氣,君子慎獨啊不義之財不可得啊,表揚了自己半天。其實停電那一瞬間不是沒有點念頭的,問題是我站哪不好,當時正站在一堆紙尿布的旁邊,我一未婚的大好女青年,要那玩意干嗎呀?
喀土穆的馬路跟咱們國內一般農(nóng)村差不多:主干道不算寬敞,至少明亮,隔離帶啊快慢車道的都挺全,普通點的街道,就馬馬虎虎了,有個柏油路面就算不錯。至于到了居民區(qū),你看吧,到處都是塵土飛揚,坑坑洼洼。他們倒是也修路,不過修路的方法是運來很多沙土石頭堆成好多堆,然后等哪天想起來再開個壓路機過來把這些放了不知多少天的玩意們壓平。曾經(jīng)不打招呼就修公司門口那條路,第二天我一開門嚇一大跳,一夜之間門口怎么出來這么多的墳頭。
不過蘇丹的車沒我這么挑剔,什么路都是一樣地走。前面說了,這里有錢的人真有錢,好車不少,雖然我是車盲只能聽別人講講,不過大奔啊寶馬啊都算是常見的。曾經(jīng)見過一輛寶馬敞篷在遍地大坑的沙土路上顛得跟喝醉了酒一樣,里面的人臉上笑容還是非常拉風,以為自己開的是越野吉普呢。
盡管喀土穆的社會治安非常好,但我們出門為了人身安全,一般還是開車,公司沒車的時候打車出去也可以。這里常見的出租車有兩種,一種是類似黃色夏利的小轎車,當然車里面是整齊劃一的破,車身也是一視同仁的臟,跟咱天津夏利沒有可比性。沒有空調,四扇車窗常年全開,車上面還頂著個架子,是讓人放行李的。蘇丹人出門在外總喜歡大包小包,后備箱絕對盛不下。
這種車只要坐不太遠,一般的價格是十鎊左右。不過天性摳門的我從來不光顧這種出租車,而偏愛另一種小三輪。沒錯,就是國內現(xiàn)在已經(jīng)很少見到的嘟嘟響的小三輪,不過后座不是鐵皮,而是帆布蒙上,為了通風透氣。這種小三輪仗著自己個小,橫穿喀土穆大街小巷,再堵車的路它也能翻過去,而且別的車紛紛避讓都來不及——三輪車的后車輪上帶著尖刺,靠近了就給你輪胎狠狠一下,絕對不帶客氣的。
有趣的婚戀習俗
蘇丹人的婚俗很好玩。我們公司有位叫TURHGD的大叔,都快50了,結婚對他來說看似唾手可得其實還遙遙無期。偏偏他沒事還愛跟我暢想將來結了婚能生幾個兒子幾個女兒,把他們怎么養(yǎng),每回我都想說,您再不結婚,別說幾個,能生出來一個就不錯了。
至于我們那位年輕但不英俊的門衛(wèi),人家別說老婆,孩子都有了。生了個小黑臉蛋丫頭,據(jù)說起的是我的英文名字。天天說要抱過來給我看,人沒抱來,禮物卻抱走不少。街坊鄰居結婚倒是遠遠地遇到過,不過沒敢進去蹭吃蹭喝。要是在國內也就罷了,這里黃種人這么扎眼,可不能丟了咱中國人的臉。再者說,那蘇丹飯,也忒難吃啦。
喀土穆人結婚要在房屋外面搭起大帳篷,賓客們都迎到里面去。一場婚禮少的持續(xù)3天,多的要一個星期,其間鼓樂不休,歌舞不停。我的宿舍窗子下面曾經(jīng)有過個婚禮棚子,每天晚上他們唱歌能唱到12點,而且是一口氣不換地抑揚頓挫百轉回腸,往往是我們最忍無可忍的時候,人家歌手下班了,第二天一早再繼續(xù)荼毒我們的聽覺神經(jīng)。
蘇丹新娘的服裝非常艷麗,尤其是跳舞的時候。按照傳統(tǒng)新娘在婚禮上要跳駱駝舞,雙手伸高揮舞,脖子一曲一伸。那時候她的服裝可以露臂,甚至露肩,這一般也就是她這一生中唯一一次在大庭廣眾面前露出胳膊的機會。
大部分新娘在結婚這天的雙手會被畫上黑色的花紋,據(jù)說象征著吉祥?;y各種各樣,不過大多數(shù)都是從手心開始,然后將五根手指全部涂黑。那種花紋不知道是什么顏料做的,畫上去之后便不會褪色,之后一生,她的手指都是觸目驚心的黑色,比結婚戒指明顯的多。
蘇丹的法律1個男人最多可以娶4個老婆——這是明文規(guī)定的,不過如果你有錢,娶上五六個,也不會有人告你重婚罪,相反這是身份地位的象征。但是千萬別以為這里是包二奶那些男人的天堂,不是!如果一個男人娶了兩個以上的老婆,那么他供養(yǎng)兩位妻子的所有財資必須一致,而且兩位妻子決不會生活在一套房子里。也就是說他要提供兩棟一模一樣的房子,如果有汽車就要兩輛汽車,兩套家具,每月上交兩份生活費……除非是真有錢的人家,誰養(yǎng)得起?再說那些真有錢的往往不屑于娶妻子,拿錢去投資有意思多了。真正多妻的往往在野外,那些村莊里的姑娘,有時為了能吃上飯,就嫁給當?shù)氐淖诮淌最I或有錢人做第二、第三個老婆。
實行多妻制與其說是女子地位的低下,更不如說是一種無奈的表現(xiàn)。由于當?shù)啬信壤龢O為懸殊,如果堅持一夫一妻,勢必會出現(xiàn)大量青春少女獨守空閨的情況,多妻制相應而生。我的蘇丹妹妹談起這件事就表現(xiàn)得很理解,說和別人分享丈夫總比嫁不出去強吧。不過她隨后又說,如果她的丈夫敢娶第二個妻子,她一定會……說的時候她狠狠地咬了一口羊骨頭,嚇得我沒敢問她會怎么樣。
現(xiàn)在蘇丹的男女出生率還是不平衡。我曾經(jīng)琢磨過他們光生女孩是不是愛吃洋蔥、辣椒的結果,酸男辣女嘛,結果被我的同事們集體鄙視了。只有我那位蘇丹大叔很熱心地聽了我的分析,并且表示等他老婆懷孕的時候一定每天給她吃檸檬——大叔啊,我萬分感謝您對中國偏方的支持,不過您總得先找個愿意嫁給您的姑娘再考慮兒子的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