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力
[摘要]對于大學生創(chuàng)造能力的培養(yǎng),應該擺在大學教學活動的首位,貫穿于教學活動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之中。讓學生參與教學活動,擔任主講,進行課件制作,做課堂回應工作以及課外作業(yè),都可以貫徹培養(yǎng)大學生創(chuàng)造能力的理念。教師只要相信學生,承認學生蘊藏著巨大的創(chuàng)造潛能,給他們創(chuàng)造機會,就能把他們的創(chuàng)造潛能真正變成創(chuàng)造能力。
[關鍵詞]大學生創(chuàng)造能力培養(yǎng)
[中圖分類號]G42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3437(2012)01-0051-02
創(chuàng)造能力是大學生應該具備的最重要的能力。如何將培養(yǎng)大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貫穿于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之中,是筆者在最近兩年的教學實踐中不斷摸索與思考的問題。筆者在實踐中發(fā)現,大學生具有較高的自學能力,有自主學習知識的熱情,有創(chuàng)造性的潛能,只要教師在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中,給他們創(chuàng)造條件,學生的創(chuàng)造潛能就能轉化為創(chuàng)造能力。
一、讓學生在參與講課中提高創(chuàng)造才能
課堂教學是大學本科教學最重要的一環(huán),也是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能力的關鍵環(huán)節(jié)。以往填鴨式的教學方法沒有體現學?!耙詫W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無法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學生創(chuàng)造能力的發(fā)揮范圍十分有限。
筆者在2011年下半年擔任“中外兒童文學名著選讀”的任課教師時,為了貫徹“以學生為中心”的原則,組織學生參與講課活動,讓學生占據課堂中心位置,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受到學生的歡迎。筆者在布置學生主講篇目時,大家都主動舉手認領。為了滿足大家的要求,筆者除安排一兩名學生擔任該課的主講之外,還安排其余的志愿者課前做好充分準備,在課堂上做高水平的回應式發(fā)言。此外,在每節(jié)課上都留下較充分的課堂討論時間,力爭做到凡是有感想的學生都有表達的機會。然后教師總結全課,從而形成課堂上師生互動,臺上臺下緊密呼應的局面,極大地活躍了課堂氣氛,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熱情。比如在講埃里?!P斯特納(德國)的著名兒童小說《小不點和安東》時,除了安排外國語學院2010級的學生白晶擔任主講之外,于璇作為副主講也展示了自己做的課件,談了自己對這篇作品的理解,兩個人的講課從內容到形式形成互補。白晶重在傳達作品原汁原味的感覺,于璇則著重于對作品的理解。接下來有7、8位學生即興發(fā)表自己的學習心得。發(fā)言的學生對這篇小說的關注點各不同,有的關注人物形象,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談自己最喜歡的書中人物;有的注重小說思想內容的揭示,對于作家根據小說的情節(jié),以“思考題”的方式提出讓孩子們深思的問題很感興趣,并說了這些問題對于大學生的啟發(fā)意義;還有的對小說語言表達的幽默感興趣,認為這是最適合孩子讀的語言,從而加深了大家對兒童小說特殊性的理解。群言堂使課堂氣氛十分活躍,學生們的見解帶著新鮮的感知氣息,視角不同,使學生們對這篇作品的理解面更廣,認識更加深刻,從而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更需要著重指出的是,學生發(fā)散性思維的成果本身就是他們創(chuàng)造力的表現。筆者在總結時,不僅以普通一員的身份談自己對作品的理解,解惑答疑,更重要的是肯定學生在課堂上的種種創(chuàng)造性行為和見解,讓他們認識到自己的見解是極有價值的,以期在今后的課堂上有更多更好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成果產生。
二、通過制作課件和組織課堂教學顯示學生的創(chuàng)造才華
絕大多數學生在接受課程主講任務之后,都能廣泛利用網上資源制作課件作為教學的輔助手段。學生制作的課件多種多樣,充分顯示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才能。如在講“中外兒童文學名著選讀”課時,主講安徒生童話《母親的故事》的是趙俊逸和李鑫慧同學。主講趙俊逸介紹故事的主要情節(jié),副主講李鑫慧除了展示她做的課件之外,還采用了從網上找到的表現當代母愛的一段紀錄片視頻資料,內容是一位臺灣的母親帶著中藥不遠萬里飛往委內瑞拉,看望剛剛生了外孫的女兒,但因為攜帶中藥在委內瑞拉機場遭到扣留。這時母親奮不顧身地保衛(wèi)她給女兒補身子的中藥,她的母愛在她忘我的掙扎中得到淋漓盡致的表現。這個視頻的插入是學生的一個富于創(chuàng)意的教學安排,它與安徒生的《母親的故事》有同樣的宗旨——母愛。它的出現,不僅使兩種不同的母愛形成對比,有助于同學對課程內容的理解,而且引出了“是生活中的母愛還是藝術中的母愛更感人”的問題。筆者對學生的創(chuàng)意給予充分肯定,并因勢利導地提出“你認為這兩個母親的母愛哪一個更感人”的問題,將學生對于母愛的討論引向深入。王雪同學說,臺灣的母親更感人。因為她是一個真實的故事,離我們很近,她還由此聯(lián)想到自己對于母愛的體會,邊說邊流下淚來。她的發(fā)言引起了許多學生的共鳴,使這一課成為母愛教育課。但同時筆者透過王雪的發(fā)言也意識到王雪和贊成她的觀點的學生還缺乏欣賞藝術美的素養(yǎng)。于是筆者針對性地談了生活美與藝術美的關系,以及如何欣賞藝術美的問題,從而增強了學生對藝術美的感知力和審美力。從這個例子中,筆者深深體會到,在傳媒時代,學生對網上資源的占有有時候會超過教師。課堂向學生開放,從某種意義上說是向更大的網上資源開放。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就體現在他們對于網上資源的廣泛占有和創(chuàng)造性利用上。將新信息引入課堂,既開拓了課堂學習的新局面,又提出了書本上沒有的,但是在實踐中會遇到的問題,這對于教師來說也是個挑戰(zhàn)。只要我們敢于開放課堂,并能因勢利導,就能使學習成為大家感興趣的事情,并學到課本以外的知識,極大地優(yōu)化學習效果。
筆者在2011年下半年擔任文學院文秘專業(yè)2009級的“童話學通論”課程教師時,同樣采取讓學生上講臺講課的方法,也收到了好的教學效果。比如武琳同學在擔任日本著名作家新美南吉的童話《去年的樹》、《小狐貍阿權》的主講時,她制作了內容豐富的課件,還下載了由這兩部作品改編成的動畫資料,畫面精美細致,特別是小狐貍阿權的形象,美麗可愛,給同學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有助于大家從直觀上理解作品,領略童話幻想的特殊藝術魅力。她關于作品風格的分析及內涵的闡釋,采用傳記研究法將作家的身世、人生觀、創(chuàng)作觀與作品相聯(lián)系,幫助同學理解作家與作品之間的關系,有利于同學們對作品內涵的領會,這些都體現了武琳處理教材的創(chuàng)造性才能。
三、在文本分析中鼓勵新見
筆者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能力的又一做法是在文本分析中鼓勵新見。比如筆者在2010年下半年任文學院本科2009級師范班的“中學中國現當代文學篇目教學教法”課教師時,曾鼓勵學生無論是課堂發(fā)言,還是課后寫閱讀筆記,都要動腦筋說出或寫下一己的心得。筆者這個做法是吸收了日本的一所大學培養(yǎng)研究生的方法。他們的做法是讓學生勤動筆,每學一篇課文就寫下自己的讀書體會,篇幅不必長,關鍵在于提煉自己的見解。筆者認為他們的做法是行之有效的,就將它介紹給自己的學生,告訴他們能談出或寫下一個屬于自己的新觀點,比寫出連篇累牘但毫無創(chuàng)見的完整文章好得多。筆者希望每個學生都成為學習上的有心人,在本課程結束的時候,能寫出15~18篇記載自己新見的學習筆記。目的是從小處著手,一點一滴培養(yǎng)學生的原創(chuàng)能力。在學習過程中,許多學生按照教師的建議,將自己的學習體會記下來,并在課間休息時主動拿給教師看,征求教師的意見,筆者則及時給出指導性的建議。無論是在學生的課堂發(fā)言中,還是在學生的作業(yè)中,筆者都能發(fā)現一些具有創(chuàng)造性的見解和思路,對此總是予以高度肯定,哪怕是一點創(chuàng)造性的萌芽也不放過,將學生引上自己動手動腦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的道路。在平時成績和期末成績的評定上,筆者也堅持有新見者得高分。經過一個學期師生的共同努力,這個班的期末作業(yè)上網抄別人觀點的少了,有自己見解的多了。比如李鵬儒在期末作業(yè)《淺析<雨巷>中的多重感情色彩》中,對于詩歌內在情感的分析,包含了“苦悶中的淡淡思鄉(xiāng)之愁”、“淡淡的自卑情愫”及“革命中徘徊的希望之思”,這些見解都是言人所未言。又如學習林徽因《你是人間的四月天》這首詩時,由于對詩意的理解不同,學生們對詩中 “你”是指誰的認識分歧很大,有的認為是指梁從誡,有的認為是指徐志摩。有的從詩作發(fā)表的時間上取證,有的從詩意的解析中尋答案。而胡光的《只有詩人才配得起這百花的冠冕——走進林徽因<你是人間的四月天>》,卻將徐志摩寫給林徽因的《偶然》與林徽因的《你是人間的四月天》對照起來讀,認為“我權當是林對徐的一次回答,以徐所熱愛的方式”,創(chuàng)造性地提出了以徐、林詩相互聯(lián)系的視角來領會林詩內涵的新視角,從而得出了“你”是指徐志摩的結論,很有創(chuàng)見。類似這樣有個人見解的作業(yè)在100多個學生的作業(yè)中至少可以找到20~30份,令人欣慰。
在同學通過各種方式發(fā)表的新見之中,常常包含著一些反向思維的成果。對于這樣的新見筆者格外關注,并加以保護。比如在討論曹文軒的長篇兒童小說《青銅葵花》時,絕大多數學生都對這部作品的內涵和藝術成就加以肯定,李一同學卻提出了相反的意見。她不喜歡表現苦難的作品,而喜歡童話式的表現理想境界的、具有大團圓結尾的作品?!肚嚆~葵花》充滿了苦難,結局也是悲劇的,使讀者心中充滿了沉重感,她認為這樣的作品不利于少年兒童身心健康的成長。筆者認為李一的認識雖然包含著對于童話與小說文體的表現功能模糊不清的認識,同時對于悲劇功能的認識有失偏頗,有待糾正之外,她忠于自己的閱讀體會,敢于從與眾不同的審美情趣出發(fā),對作品的價值作出獨特的判斷,這種精神是值得肯定的。因此,筆者在課堂上對于李一力排眾議的精神給予肯定,讓大家認識到文學是可以“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對它的解讀永遠是多元的、無盡的過程。
又如在給文學院文秘專業(yè)2009級上“童話學通論”課,討論新美南吉的童話《去年的樹》時,王新同學的認識也與眾不同。他認為這篇童話在情節(jié)上有處理不當之處:老橡樹被砍倒之后,只要樹根在,小鳥就沒有必要飛到山谷去找樹干。因為樹根可以代表樹干。王新的意見對于原作來說具有解構意味,新鮮而大膽,驚訝之中令人玩味。筆者對王新的意見加以肯定,目的是讓大家認識到解構原作也是對文本進行多元解讀的方式之一,而解構是一種極端的創(chuàng)新。在解構文本的時候,關鍵是讓思路放開,去掉一切條條框框的束縛,創(chuàng)造性的見解才能真正產生。
筆者在近兩年的教學實踐中,深深感到信息時代的大學生網上學習資源豐富,思維活躍,思路廣闊,有無限的創(chuàng)造潛能。只要教師信任學生,放手讓他們去自覺主動地追求學問,那么即使是在教室的有限空間里,在五尺講臺上下,弄潮兒也會翻云覆雨,碰撞出智慧的火花。而我們的學生就是這弄潮兒,鍛煉的機會就是他們把創(chuàng)造潛能轉化成創(chuàng)造能力的攀天階梯。
[參考文獻]
[1][加]培利·諾德曼.閱讀兒童文學的樂趣[M].劉風芯譯.臺北:天衛(wèi)文化圖書有限公司,2000.
[2]馬志國.培養(yǎng)你的興趣[M].北京:中國水利電力出版社,2007.
[3]方衛(wèi)平.2010中國兒童文學化研究年度報告[M].杭州:浙江少年兒童出版社,2011.
[4][美]尼爾·波茨曼.童年的消逝[M].吳燕莛譯.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