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 McEwan
這一次,伊恩·麥克尤恩帶領我們走進了一個小男孩純粹干凈的異想世界。故事的主人公彼得·福瓊是一個愛做白日夢的十歲小男孩。他的腦子里時常充斥著各種奇思怪想?!安慌伦霾坏?,就怕想不到”這句話放在彼得身上,似乎應該是反過米的,沒有什么是彼得想不到的……他與貓交換靈魂;嚇退森林里的狼群;懲治學校里的惡霸;運用聰明才智抓住小偷……彼得隨時隨地都能掉進自己天馬仃空的“門日夢”里。在自己有限的世界里,彼得擁有的是無限的想象力。
《夢想家彼得》(The Daydreamer)是一本寫給孩子的書,同時在不少國家也被當作成人書出版。正如作者本人在序言中所說,我們之所以喜歡兒童書,是囚為我們的孩子讀這些書時的快樂,這跟文學的關系少一點,而跟愛的關系多一點。在創(chuàng)作《夢想家彼得》時,麥克尤恩突然覺得為成年人寫本關于兒童的書,用的是兒童也能理解的語言,這樣也許更好。他希望它的主題——想象力本身——對那些拿起一本書的人來說,都是令其有所參與,有所共鳴的。
過了十歲生日后不久,彼得接受了一項任務,就是帶他七歲的妹妹凱特上學。彼得和凱特上的是同一所學校,走路要十五分鐘,坐公共汽車也就很短一段路。通常是爸爸上班捎他們一段,他們再走路去。不過現在,父母覺得兩個孩子夠大了,可以讓他們自己坐車去學校,由彼得負責。
只是坐兩站路,可是從父母一再叮囑的樣子看來,別人會以為彼得要帶凱特去北極呢。前一天晚上就跟他交代過了,他醒了后,卻還得再聽一遍。然后在整個早餐時間,他的父母又重復了一遍。兩個孩子正要出門時,他們的媽媽維奧拉·福瓊又最后重復了一遍。彼得想,“大家肯定認為我是個笨蛋,沒準我就是。”他得一直拉著凱特的手。他們要一起坐在車的前排,讓凱特靠窗坐。他們不能跟瘋子或者壞人說話。彼得要跟司機大聲說出他們要下車的站名,也別忘了說“請”。他還得一直看路。
彼得把這些跟媽媽重復了一遍,然后就帶著妹妹一起去車站。他們一路手拉著手,事實上彼得不介意這樣,因為他喜歡凱特,他只是希望他的朋友都別看到他拉著一個女孩兒的手。車來了,他們上車坐到了前排。坐在那兒還拉著手挺可笑的,旁邊還有上同一所小學的男生,于是他們就都松開了手。
彼得感到自豪。不管去哪兒,他都能照顧妹妹,他是她的靠山。假如只有他們兩個人走在山路上,跟一群餓狼狹路相逢,他完全知道該怎么做。他會小心不做出任何突然的舉動,他會跟凱特一塊挪開,直到他們背靠一塊大石頭,這樣狼就無法包圍他們了。
然后他從口袋里掏出兩樣他記得帶上的重要東西——一把獵刀和一盒火柴。他從刀鞘里抽出刀放到草地上,準備好,以防狼群襲擊。狼群靠近了,這些狼餓極了,淌著口水,在高聲低聲地叫。凱特在抽噎,可是他顧不得安慰她,他知道他得專心于自己要做的事。他們腳邊就有些干樹葉和小樹枝,彼得迅速而熟練地把這些攏成一小堆。狼又逼近了。他要把這件事做好?;鸩窈欣镏皇O乱桓鸩?。他們聞得到狼嘴巴里的氣味——極其難聞的腐肉惡臭味。他彎下腰,手遮著擦亮了火柴。一陣風吹來,火苗閃動,可是彼得拿著火柴靠近那堆樹葉和小樹枝,先是一片樹葉著了火,然后又是一片樹葉,然后是一根小樹枝的一頭,很快,那一小堆著起火來。他把更多的樹葉、更大的樹枝都往上堆。凱特明白過來,也搭上一把手。狼群在往后退。野獸怕火?;鹈绺Z得更高了,風把煙送進了它們淌著口水的下巴。這時,彼得手握獵刀……
荒唐!他再不注意,這種白日夢會讓他錯過下車那一站。公共汽車停了下來,和他同校的孩子們已經在下車了。彼得一躍而起,勉強在汽車正要再次開動前跳到人行道上。在路上走了五十多碼遠,他才意識到自己忘了什么。是書包嗎?不!是他妹妹!他將她從狼口里奪回,卻把她留在了座位上。一時間,他動彈不得。他站在那兒看著公共汽車在街上開走了?!盎貋?”他喃喃地說,“回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