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樂意
作為一名信息技術教師,我總有這樣的感受,上課時當大部分學生完成規(guī)定的任務時,始終有一小部分學生沒有完成任務,甚至有個別學生每一小步都跟不上節(jié)奏。新課程標準要求關注全體學生,但對于這些學生,我們該如何去教學?新課程的實施為我們打開了一片新天地,可要真正達到課堂教學的理想效果,促進全體學生的發(fā)展,還要首先解開“弱勢群體”這個“結”。
認識信息技術教學中的“弱勢群體”
信息技術教學中的“弱勢群體”指操作能力不強、基礎較弱的學生。在課堂上,他們會跟不上上課的節(jié)奏,總覺得老師講得太快,或者感覺無從下手。而且當他們碰到問題時,不懂得該如何求助。作為教師,如果任其自由,就必然會出現(xiàn)兩極分化的現(xiàn)象。這樣會使“一切為了學生的發(fā)展,為了每一個學生的全面發(fā)展”的教學理念得不到實現(xiàn),新課程的實施也就會成為一句空話。
“弱勢群體”形成的原因
1.條件差異
由于學生的學校條件和家庭條件不一樣,學生基礎差異很大。因此,從一開始就導致一部分學生走進了“弱勢群體”。
2.個性差異
學生的個性往往影響學生的學習活動,影響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在“弱勢群體”中一般以內(nèi)向型的學生居多。他們即使自己聽不懂,也不會求助同學,更不會舉手問老師,因為他們怕難為情、怕其他同學笑話。所以不同的個性是形成“弱勢群體”的內(nèi)在因素。
3.教師差異
如果教師對信息技術的宣傳不夠。學生就會對信息技術的重要性認識不夠,認為信息技術就是玩游戲、聊天,或者過分強調(diào)信息技術的復雜性,使學生產(chǎn)生畏懼情緒。另外,上課時如果某個環(huán)節(jié)面向的只是較高水平的學生,或者分析不到位,將會人為導致在課堂上出現(xiàn)較大面積的“弱勢群體”。
改變“弱勢群體”的幾種嘗試
針對信息技術教學中“弱勢群體”形成原因及其特點,本人在教學實踐中作了一些嘗試。
1.異質(zhì)分組,完成不同梯度的任務
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總是開誠布公的,特別是好朋友之間更是誠心幫教。根據(jù)這個特點,新學期一開始,我就讓他們找最信任的朋友(信息技術能力較好的學生)作為同桌來幫助自己,這樣在上課時遇到問題也比較容易開口問,如果同桌不能解決的問題,再舉手問老師。如此一來,課堂中的知識疑點大部分都能及時解決。同時,為了讓不同基礎的學生都能有最大程度的收獲,每節(jié)課我至少設置兩種梯度的任務模式。例如,在Flash形變動畫《人類進化》一課中,由“猿”進化到“猿人”再進化到“人”,根據(jù)上節(jié)課動作動畫的基礎,第一環(huán)節(jié)設置的高梯度任務是模仿前節(jié)課的技術并根據(jù)出錯的情況自學調(diào)整形變動畫,低梯度任務是模仿動作動畫嘗試形變動畫。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nèi),兩部分學生都完成了相應的任務。
2.小組合作,加強課堂教學的互動
小組合作實際上是一種“強”、“弱”的合理搭配。在共同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優(yōu)生”發(fā)揮特長,施展才能,“弱生”盡其所能,學有所得。這實現(xiàn)了學生資源的共享利用。這種互動能夠調(diào)動“強”、“弱”生的積極性,明顯改善課堂效果。例如,我提出問題:為了刪除一段文字,你能找出幾種方法?任務一布置,一組學生很快給出了三種方法:①選中后按“Backspace”;②選中后按“Delete”或“Del”;③選中后按“剪切”。而另外一組代表很激動地說找到了幾十種方法,其他學生都很驚訝,他說:“選中以后,按鍵盤上大多數(shù)鍵,都能把這段文字刪除”。說完后學生們“哦”了一聲,都給這位基礎不是很好的學生以熱烈的掌聲。雖然嚴格意義上來說這是“替換”,但不失為一種刪除的方法。合作的力量是無窮的,這些學生在合作中會時刻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3.改變方式,轉平面教學為立體教學
因為這部分學生性格比較內(nèi)向,所以我將他們的座位安排在走廊的兩邊,上課時每個任務布置完,我都會走到學生的中間,對這部分學生的操作情況巡回查看,并進行個別手把手的輔導。這樣輔導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增加對教師的信任感。正所謂“親其師,信其道”。教師只有改變了教學方式,變平面式教學為立體式教學,并且與學生建立民主平等的關系,才能促使全體學生共同提高。
4.創(chuàng)設氛圍,變被動接受為主動探索
為了要讓“弱勢群體”敢于提問,敢于質(zhì)疑,我采用了知識競賽法、作品展示法、學科整合法,給學生營造成一個有利于其積極進取、并能吸引他們興趣的環(huán)境。例如,利用七年級《數(shù)學》第一冊中《利用計算機制作圖表》一節(jié)的內(nèi)容,我讓學生們自學如何制作圖表。由于數(shù)學課中已經(jīng)嚴格、系統(tǒng)地學過數(shù)據(jù)采集、制表格、制圖表,因此這節(jié)課中每位學生都在很認真地嘗試,學習熱情空前高漲,下課前每位學生都完成了三個圖表的制作,絕大部分學生完成了對圖表各個元素的修改。
5.注重評價,開展多方位的評價活動
為了對“弱勢群體”活動全程進行評價,我把每節(jié)課的作品保存于各班自己的目錄下,并把各班的個人文件夾設為完全共享,每位學生設置一個自己的密碼;其他學生可通過“網(wǎng)上鄰居”查看同年級所有學生的作品;每一階段的綜合作品,我會根據(jù)學生的基礎把作品進行分類,再由自我評價、同班學生投票、班外學生投票、教師評價四部分組成綜合評價分。
總之,在信息技術課堂上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平臺,讓我們一起關注“弱勢群體”,讓他們一起去尋找屬于他們的成功與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