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思遠
11月14日晴
報載,有一位偏重事業(yè)的女孩哭訴,自己沒見著臨危的父親最后一面,心中的疼痛難以消解。是啊,用親情換來的前程縱然錦繡,日后行走起來,印下的不免是慚愧的腳印。當親情已成往事,當父慈母愛已成過往云煙,縱得孝子千行清淚,又怎可將過去挽回?“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yǎng)而親不待”,似錦前程,宏圖大業(yè),終究難以報得三春之暉。
史載,禹三過家門而不入,卻常躲起來聽孩子的哭聲,以求尋得心靈的慰藉。那么,最早在“親情”這條路上踽踽獨行著的,應該是他吧???,他疲憊的身軀靠在墻邊,緊張地聽著孩子的哭聲。這個男人對他的“家”,似乎已全然陌生。當他毅然決然地填土治水換得了人們的尊敬,換得了“大禹”這一千古圣王美名,但那華美的皇袍上,卻早已沾滿了辛酸的淚水。
其實,大禹還是重親情的,但是,為了家國天下,不得不棄“小家”于不顧??墒?,這種內心的缺失,當如何彌補?當年盧溝烽火頓起,一時硝嫻遮天,人們早已把個人命運與國家前途緊緊維系在了一起。“親情”在動亂的年代,是脆弱的,但人們還是放不下:無數士兵沖鋒時口袋里裝的是家人的照片,無數的軍人倒下前低吟的足親人的名字。
親情,與理想、前途,其實是可以并存的。割舍前途的人似寄生蟲,終生無用;拋棄親情的人則如行尸走肉,千夫所指。只有當人依賴著親情,珍存心底的美好,人才有了為前途而戰(zhàn)的動力,才能掙脫命運的桎梏。人,因珍惜親情而稱其為人。
洪戰(zhàn)輝在理想、前途前面,沒有拋棄親人,而是不離不棄地照顧著或生病或年幼的家人,用親情更好地詮釋了他求學的青春。皮定均將軍在親情與前途的天平前,未曾棄置任何一端。人們從他遺留的家書中,看到了這位威嚴的大將軍不為人知的另一面,家庭生活的和諧盡顯其作為丈夫的情義和作為父親的慈祥。
有人說,過分注重親情,是一種不成熟的表現。我卻認為,人活下去都是有動力的,人往往反而會因親情變得更堅強。
那名沒與父親見上最后一面的女生已體會到了生命不能承受之痛,并且連彌補、挽救的機會都喪失了。“父兮生我,母兮鞠我”,只有父母,才會隱瞞自己的傷痛,讓子女放手一搏,去爭取自己的前程。
不禁想起了小時候的幼稚之言。孩子們總是會用“長大后賺大錢給父母”的話,來逗得父母開懷;再長大,卻啥都不記得了,慢慢地只顧自己的理想、前途了。你是可以認為小時候“童言無忌”,卻不能將這份沉甸甸的親情看輕看淡。
現如今,該承擔這掂錯了分世的生命之輕了。
不要為了所謂的“理想”“前途”而迷失,該?;丶铱纯戳?。湖南省岳陽市十五中高三(256)班
指導教師:祝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