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慧瑩
摘 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關注文本語言,結合語境,反復誦讀,發(fā)現(xiàn)關鍵詞語句子,斟酌推敲語言的生動準確性,這樣長此以往,才能形成語感,最終固化成學生的能力,形成優(yōu)秀的語文素養(yǎng)。
關鍵詞:語言品味誦讀語境關鍵詞語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2)05(c)-0156-01
語文課程標準中對語文教師提出這樣的要求:“語文課程應培育學生熱愛祖國語文的思想感情,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語文,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yǎng)語感,發(fā)展思維,使他們具有適應實際需要的識字寫字能力、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口語交際能力?!笨梢?發(fā)展學生的語言能力、思維能力是語文老師義不容辭的責任。課程標準還進一步強調:“語文教學要注重語言的積累、感悟和運用”;閱讀教學要使學生“形成良好的語感”,“體味和推敲重要語句在語言環(huán)境中的意義和作用”。語言是思想的外殼,情感的載體。我們是通過語言這個介體走進文本、走進作者內心世界的。因此,教師必須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關注文本語言,斟酌推敲語言的生動準確性,這樣長此以往,才能形成語感,最終固化成學生的能力,形成優(yōu)秀的語文素養(yǎng)。
1 反復誦讀,會之于心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誦讀,是語文教學的優(yōu)良傳統(tǒng),也是品味文本語言的最基本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它是文字轉化為有聲語言的一種創(chuàng)造性活動,是一種出聲的閱讀方式,它是學生完成閱讀教育任務的一項重要的基本功,是閱讀的起點,是理解課文的重要手段,它有利于發(fā)展智力,獲得思想熏陶。在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對文本逐字逐句透徹理解,進而深入體會,反復揣摩,這樣才能真正地“會之于心”,實現(xiàn)讀者與作者之間的有效對話。
譬如:在教學梁啟超的《少年中國說》時,教師如果重視誦讀的價值,關于在閱讀過程中進行指導,就會使學生很容易地將思維的觸角引向深處。這篇文章寫于戊戌變法失敗后的1900年,文中極力歌頌少年的朝氣蓬勃,指出封建統(tǒng)治下的中國是“老大帝國”,熱切希望出現(xiàn)“少年中國”,振奮人民的精神。文章不拘格式,多用比喻,具有強烈的鼓動性。酣暢淋漓,多用比喻、對比,具有強烈的進取精神,寄托了作者對少年中國的熱愛和期望。如果單純地分析“排比”、“象征”等修辭方法的作用,學生對語言的品味便不是“油然而生”的,就會流于膚淺。教師緊緊抓住誦讀這把鑰匙,先把對內容的理解和誦讀的指導結合起來,再利用“人數(shù)遞增”的方法來讀“少年智則國智……”一部分,在氣勢磅礴的誦讀中學生就會感受到一種強烈的民族自尊心,對主題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了。
2 結合語境,觸發(fā)深思
張志公先生在其主編的《現(xiàn)代漢語》“語義與語言環(huán)境”中指出:“分析語言現(xiàn)象,必須把它和它所依賴的語境聯(lián)系起來?!闭Z言是在具體的語境中的,所謂“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句不離章”,也成為理解文本語言的一大原則。離開語境,望文生義,這是最不可取的學習方法,一定要把關鍵詞語放到特定的語言環(huán)境中去品味咀嚼,把文本的語言和作者的構思、立意等聯(lián)系起來加以分析,從而更深刻地領會語意的內涵和作者的匠心。
《湖心亭看雪》中有這樣的句子:“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這里為什么用“小舟”而不用“小船”呢?教師要引導學生聯(lián)系前后文,“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薄办F凇沆碭,天與云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余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文中描繪的是這樣空闊茫遠的景象,而作者的內心何嘗不是如此呢!這景色正合乎作者的心境,這里“舟”的意象更多地融入了作者的漂泊之感,一葉扁舟,天水茫茫,越發(fā)比照出人的渺小。一個小小的“舟”字引發(fā)了對課文思想內容的理解,以小帶大,以點帶面。抓住這樣的詞語在語境中加以引申理解就是打開了一扇理解文意的窗口。
再如朱自清的《背影》,其中有父親說的一句話:“天無絕人之路”,不少學生對這個句子不解其意,牽強附會。教師此時應該在多種形式的反復朗讀之后,聯(lián)系上文找出當時作者的家境情況,然后拋出一個問題“同樣面對家庭困境,我是流淚,父親卻說出這樣的話來,為什么呢?”,這時再聯(lián)系“他少年出外謀生,獨立支持,做了許多大事”,便可得知父親是個飽經(jīng)風霜的人,為了生活長期在外闖蕩,見世面,經(jīng)風雨,面對人生的不幸和坎坷有一定的心理承受力。所以這樣簡單的一句話中有許多人生曠味,又包含著對兒子的希望和期盼。如此學習,一句話就放在更加廣闊的文章背景中去分析體味了,對父親的形象理解又更加深入了。在語境中理解,將學生帶入更深層次的思考與體悟中。
3 發(fā)現(xiàn)關鍵,咀嚼品味
品味語言是為了更好地感知語言、運用語言和發(fā)展語言,是一種積極的、創(chuàng)造性的思維活動,也是一種積極的情感體驗活動。語言大師朱光潛說:“無論閱讀或寫作,我們必須一字不肯放松?!敝煜壬f的“謹嚴”就是“咬”和“嚼”,就是古人那種仔細“推敲”的精神。
竇桂梅老師在教學《清平樂·村居》時,緊緊抓住一個“臥”字和“躺”“趴”相比較,再輔之以動作引領學生以手代腳丫自在地動,這樣加深理解,孩子們在課堂上動著、笑著,自然而然地走進了詞中表現(xiàn)出了安閑自在、和諧美好的鄉(xiāng)村生活。在學生結合畫面及已有生活經(jīng)驗讀懂詞句含義之后,竇老師便引導學生展開豐富的想象,仿佛走進這生活畫卷,去親身感受,并語言描述。一個“臥”字的引導拋棄了繁瑣古板的分析和詩意的死記硬背,在個性化的閱讀體驗中,各自感受著詩詞獨有的意境之美。
葉圣陶在《文藝作品的鑒賞》中說:“文字是一道橋梁。這邊的橋堍站著讀者,那邊橋堍站著作者,通過這道橋梁,讀者才和作者會面。不但會面,而且了解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契合?!痹谖膶W作品閱讀中,教師只有調動起學生的情感體驗,并以此為基礎“咬文嚼字”,在文字的品味中真正地走近文本,才能真正地還原語語文本色,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