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正艷
在初中的數(shù)學教學過程中,新課的導入非常重要. 那么,什么是新課的導入呢?新課的導入就是通過各種方法引出該節(jié)課所要教學的內容,通過師生的互動,把學生領到未知的數(shù)學世界,激發(fā)學生探索新知識的求知欲望,為后面的教學做好鋪墊. 下面就我?guī)啄陙淼慕虒W實踐談一些認識.
一、溫故知新導入新課
即通過對直觀教具的觀察,對舊知識的復習和聯(lián)想,有目的、有系統(tǒng)地設置問題,讓學生思考進而引出新的問題、新的知識,形成新概念,發(fā)現(xiàn)新法則.
例如,在教“圓柱體表面積”時,上課前,讓學生觀察長方體、正方體、圓柱體的模型,然后我們可以引導學生思考,并討論以下幾個問題:(1)展開后由哪幾部分組成?(2)正方體、長方體表面積公式及推導過程;(3)試用同樣方法導出圓柱體表面積公式. 用這樣的幾個問題進行引導,學生很快、也很容易就得出了結論. 此時我們若能再聯(lián)系實際生活,引導學生分析,然后得出生活中各種各樣圓柱體表面積的求法,不但有利于學生掌握本節(jié)的知識,而且對于學生數(shù)學分類思想的滲透也有很大幫助.
二、開門見山導入新課
開門見山就是在一上課時,不繞任何圈子,直接說出本節(jié)課要學習的主要內容,讓學生立刻把注意力集中到本節(jié)課的內容上. 例如在教“有理數(shù)減法”時,我一上課就直接對學生們說:“在學習了有理數(shù)加法的基礎上,我們來學習有理數(shù)減法,那么有理數(shù)減法法則是什么?它跟有理數(shù)加法有聯(lián)系嗎?這就是我們這節(jié)課要研究的主要問題.”這種直接引入新課的方法,適合教學的內容與前一課有緊密聯(lián)系或研究方法相似的課,有時一節(jié)課容量很大而舊知識又很熟悉,也可以使用開門見山引入新課.
三、構思趣題導入新課
一些帶有趣味性的實際問題,經(jīng)常會引起學生的興趣. 例如在教“軸對稱圖形”時,我這樣引入:同學們,我姓什么?姓王,你們誰能又快又好地剪出這個王字?這個王字有什么特征?先讓學生動手剪一剪,試一試,想一想,談一談,然后再出示飛機、中國結、臉譜等圖形,讓他們找找這些圖形有何共同特點,從而引入課題——軸對稱圖形.
又如在教“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時,可設計如下情景:一塊三角形玻璃,不小心被打成兩塊,要截取同樣大小的玻璃,要不要把兩塊都帶去?為什么?如果帶一塊可以的話,應帶去哪一塊?為什么?再如,在墻壁上釘一根木條至少要幾個釘子?人們?yōu)槭裁床幌幕ú菀膊辉笍幕▔倪呇刈呗罚课覀冎灰粢馍磉叺囊磺?,你就會發(fā)現(xiàn)數(shù)學就在你身邊,生活中的數(shù)學現(xiàn)象到處都是.
四、創(chuàng)設懸念導入新課
學啟于思,思源于疑,懸念和疑問是牽制學生思維的線,青少年好動好奇又好勝,我們應抓住學生心理特點設置懸念,提出疑問,激發(fā)他們的求知欲.
例如在教“圓周角”時,我們可首先準備好一張事先畫好一個圓(但無圓心)的方紙,提問:誰能不用任何工具準確找出圓心?同學們都認為需要尺規(guī),感到無法可解,這時,老師點出:學了本節(jié)知識后就可解決這個問題.
再如我在教學 “勾股定理”的內容時,給學生出示了這樣的問題:“大家在前面學習了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HL,即只要兩個直角三角形如果斜邊相等,一組對應邊相等,那么,這兩個三角形也就全等了,既然全等了,另外一組對應邊必然也就相等,這里還有什么必然的原因嗎?”通過這樣的疑問設置,自然而然地給出課題,從而讓學生在對問題的好奇中產生濃厚的探究興趣,吸引其積極地去探究. 當然,在我們給學生設置懸念時,也要注意掌握分寸,如果問題不難,學生不用想就知道答案,就達不到調動學生積極性的目的;如果問題太難,又會讓學生望而生畏,也達不到應有的效果.
五、動手實驗導入新課
根據(jù)初中生的年齡特點,通過動手操作使學生眼、手、口、腦協(xié)同活動,是激發(fā)學生學習動機的方法.
例如在教“等腰三角形的性質”時,課前布置學生制作一個簡易測平儀,上課時可先問學生,請用你的測平儀測量一下你的書桌面是否水平,怎樣測呢?為什么可測是否水平?學了本節(jié)知識后便可獲解.
又如在教“二次函數(shù)的性質應用——圖形面積的最值求法”時,給每名同學發(fā)一根60 cm長的鐵絲,請學生彎成一個長方形,問:誰能使彎成的長方形的面積最大?通過競賽自己悟出道理,嘗試著成功,將使學生增強學習的信心,提高學習的內部動機,也會使學生的興趣更加濃厚.
六、實際應用導入新課
以實際應用引入新課,需要吸引學生,使學生們感興趣. 所提出的問題也需要是學生思考過,但是卻無法解決的問題,如果讓學生帶著求知的欲望投入到學習中,必然會使教學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在學“用字母表示數(shù)”時,我們可以用多媒體播放一些在實際生活中我們經(jīng)常使用的符號,這些符號都有特定的意義,如天氣預報圖標、交通標志、五線譜等,或舉一個“失物招領”的例子:“小明拾到人民幣a元,請失主到教導處認領.”引導學生思考a表示什么,用a表示有什么好處. 當然列舉實際應用的例子,一定要貼近生活,要使用大多數(shù)人熟悉的例子,否則會收不到想要的效果.
總之,導入新課的方法非常之多,但是不論以哪種方法和手段導入新課,必須根據(jù)教學的目的、教學的內容和學生的具體情況而定,要將學生的被動學習情緒激發(fā)到積極主動的學習欲望上來,使學生能夠自覺地參與課堂教學過程. 但要注意的是,課堂教學的整體設計,應把導入新課作為一個重要的環(huán)節(jié),而我們不管用哪種方法,都要簡明扼要,緊扣課題,切忌拖泥帶水,影響正課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