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黎飛刀
在筆者的上一篇文章發(fā)表之后,市場終于在這一周迎來了物極必反的超跌反彈。本周反彈的出現(xiàn)是因為股市的生存環(huán)境出現(xiàn)了一絲“暖意”,寒冬里的信心來源于股市一些利好政策的出現(xiàn)。市場如若多出臺一些保護投資者利益的利好政策出臺,加強打擊一級市場的PE亂象,那么,我們相信,股市的牛市肯定很快就會到來。只是這一刻,具體什么時候到來,我們都還不知道。
2005年,導致市場出現(xiàn)最大的制度性紅利機會,是源自于股改,如若沒有股改的送股紅利分紅,那么我們的A股市場也不會漲得這么瘋。2008年,金融危機開始蔓延,熊市到來,此后,我們的A股市場似乎又回到了2001—2005年那種“黑暗動亂”的年代了。
而我們目前最期待的下一波牛市什么時候誕生呢?回想2005年的時候,那時有人敢大膽確定牛市的到來嗎?也許有,但是卻也是鳳毛麟角吧。對于一個老股民來說,我們還是該努力做好一個右側交易者?
市場信息的是否真實、有效,影響著我們對市場的基本判斷,所以,很多投資者也困惑于到底是做左側交易還是右側交易。我們不能說市場在剛跌了兩三百點的時候,就去抄底,說這就是所謂的左側交易;我們也不能說,市場剛短線反彈了10%就去做右側交易。所以,在左側交易和右側交易之間,取一個平衡點,是非常困難的。
左側交易的核心在于對股市和上市公司的準確估值,但是,1塊錢的東西,有可能跌到7、8毛錢止跌,但也有可能跌至2、3毛錢才止跌,而這對于買點的選擇呢?很難做決定,更多的時候是靠經驗,就比如帶兵打仗一樣,絕對不能“紙上談兵”,否則就是趙括的下場,同時這也是很多依樣畫葫蘆的中國“偽價值投資者”的失敗之處。
所以,左側交易,也有其困惑的地方,而這困惑的地方,也許可以用技術分析,也就是右側交易的核心思想去分步、分批擬補;但是,具體的實施,讓這兩種截然不同的交易思想融合運用起來,卻是非常地困難。這些關于理念和投資方法的東西,筆者暫時就先不說那么多了,還是回到我們的周評主題,對行情的分析和判斷這里來。
以前談了很多價值投資和估值以及建倉的交易思想,現(xiàn)在我們就談談技術分析。從技術上分析,本周股指最高上碰10周均線,表明市場有可能接近了臨界拐點,但是,堅持筆者的技術分析絕招:第一,市場的周K線還沒有站上并收復10周線;第二,周線系統(tǒng)里的MACD還沒有出現(xiàn)明顯的金叉;第三,大盤的10周線還沒有拐頭向上。所以,依此判斷,大盤的中期右側交易的趨勢拐點信號還沒出現(xiàn)。
但是,根據(jù)短期的技術分析,市場的短線反彈行情拐點信號卻是出現(xiàn)了。第一,5日均線金叉10日均線了;第二,日K線明顯站穩(wěn)并收復站上了10日均線;第三,日均線上指標MACD明顯金叉了。依此判斷,大盤的短線技術走勢是確定并走好了。反之,只要日線系統(tǒng)上大盤沒有違反這3個技術條件,那么大盤的短線行情就可以判斷確定還沒有結束,而如若滿足了以上3個技術條件,那么就可以確定大盤的短線行情結束。
當我們把市場運行的短期技術分析方法、中期技術分析方法都把握和準確、靈活運用了之后,剩下的就是我們在如何挑選好個股的問題上了。所以,歸納起來,我們炒股投資,可以再一步把問題集中在三個流程和步驟上。這也就是形成了筆者著名的“炒股三部曲”核心思想內容:第一看準大盤,第二選好牛股,第三做好交易。只要你能認真完成并做好了這三部曲,那么你的投資將是必勝和盈利的。
只是,很多人做不到知和行的合一罷了。知道并不等于做到,所以,筆者的核心交易思想內容,需要大家強有力的執(zhí)行政策。否則,任何絕招,你若不執(zhí)行,都將成為一紙空文。市場其實并不神秘,神秘的只是投資者的內心各種情緒罷了。貪婪、恐懼、幻想、失望、絕望、患得患失等,您有嗎?有多少?我想,目前也正是需要考慮這個問題了,那就是,在別人割肉止損退市的時候,我們是否該選擇入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