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宏廷
市場終于開始反彈,而且反彈的力度相當大,應該說這次反彈是技術面、政策面、很多行業(yè)估值處于歷史低位等各方面因素集結而促發(fā)的反彈,因此階段性底部相當確定。2200點下方,本人一直在鼓勵投資者,要堅持,要有信念,還有多關注50ETF的走勢,目前看,這個策略已經取得了不錯的效果。大盤前段時間的下跌主要是小盤股,強周期股的下跌,銀行股等大盤藍籌一直處于橫盤震蕩的過程,而近期反彈過程中,50ETF依舊表現出色,在大盤沖到2300點附近時,是我們考慮調倉換股的時候了。
從本輪反彈的邏輯看,我們依舊認為是超跌反彈。低估值權重股如金融,石油石化跌無可跌,產業(yè)資本開始增持。這在12月末1月初行情中已經表現,然后是前期超跌行業(yè)快速反彈,前期估值下降比例較大的行業(yè)有較大的上漲空間。本輪行情中表現最好的煤炭股,就是這個邏輯。接下來的電子信息行業(yè),水泥等,都是前期大幅度下滑的,個股來看,表現較好的西山煤電,興業(yè)證券等,也是前期大幅度下跌的個股。在經歷了普漲之后,相信大盤在當前點位附近盤整幾天后,會有第二波上攻走勢,攻擊2350-2400點。
這輪反彈,從技術上看,是超跌反彈,從時間上看,應該是年報行情已經開始了。如1月4日一字漲停的興民鋼圈,就是年報第一股,太安堂,ST華源等宣布較早披露年報的上市公司近期都有超越大盤指數的表現。接下來,行情的主線,將圍繞年報展開,要想取得超額收益,必須緊緊抓住這條主線。我們來看一下歷史數據分析,年報行情通常為每年的1~4月之間。隨著年報市場總會掀起一輪尋寶行情。其中,這20年里上證指數1月的算術平均漲幅為2.61%;2月的算術平均漲幅為3.63%;3月的算術平均漲幅為1.53%,4月的平均漲幅為5.42%。具體到主要上漲的年份可以看出,在1992年、1993年、1996年和1997年年報行情可謂是被演繹得淋漓盡致,漲幅區(qū)間均超過了20%以上,甚至達到50%。從20年以來的歷史交易中可見,其中,上證指數有14年隨著年報而表現優(yōu)異,比例為七成,尤其是2月和4月的市場表現則更為出彩。2月份為年報業(yè)績預報及披露的高峰期,各路主力紛紛掀起對高送概念個股的炒作。同時,年初是全年信貸的集中投放期,各方面資金相對寬裕,長假歸來,大小機構都有奮力一搏做好一波行情的欲望。
事實上,投資者對于先發(fā)年報公司的追捧此前幾年亦有體現,一些上市公司之所以有"底氣"搶先披露年報,其背后往往是以業(yè)績高增長或高送轉概念作支撐。以2010年度的年報披露為例,當時預定在2011年1月31日前披露年報的上市公司共有54家,最終披露的年報數據顯示,多達45家公司業(yè)績同比實現增長,其中增幅50%以上的有27家。
對年報預增股,要一分為二地準備年報行情,防守型可以去買銀行股,板塊的投資機會毫無疑問,因為今年業(yè)績不會差;激進型的投資者建議到中小市值股中尋找,年報增幅超過50%的個股,只要沒有被爆炒都存在機會。不過,參照A股市場歷來的投資風格,相比于業(yè)績的高增長,高送轉概念因其更能刺激股價上漲而備受投資者推崇。2011年1月26日,精誠銅業(yè)發(fā)布2010年年報,同時推出“10轉10派2”的利潤分配方案。年報披露后,股價最高漲幅超過70%。2011年1月31日發(fā)布年報的華平股份給出了“10轉15派10”的“超大號”利潤分配方案,股價階段漲幅超過50%。
2012年1月份發(fā)布2011年報的上市公司僅有17家,到2月末將進一步增加至229家。對于2011年的年報行情,市場可謂是充滿了期待。春節(jié)前市場更多的是關注發(fā)布業(yè)績超預期預增公告的個股,春節(jié)后市場主力資金將逐步關注高送轉概念股,以及具有高送轉預期的個股;進入3月后,年報行情或進入高峰,但投資者要關注最先公布高送轉方案的個股走勢,一旦其出現調整,也就意味著年報行情進入了尾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