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杜梨幼苗育苗效果好
用杜梨幼苗育苗就是用生長一年后的杜梨小苗直接栽種。比較大的杜梨苗可以即刻嫁接,當年出圃;小的杜梨苗平茬后讓其生長一年再嫁接,嫁接苗達到標準后即可出售。用杜梨小苗培育梨樹苗的優(yōu)點是:
1 出苗率高
杜梨種子很小,稍微操作不慎就會降低出苗率,甚至沒有苗。假如種子本身有問題,出苗率就更低了。即使種子沒有問題,冬季沙藏和沙藏后的保管出了問題也可能造成全軍覆沒。以上這些問題在生產(chǎn)上經(jīng)常出現(xiàn),因此梨樹育苗漸漸轉(zhuǎn)向分工,培育梨樹苗的可直接購買小杜梨苗栽種。
2 根系好
杜梨根系發(fā)達,須根多,入土深,適應性強,抗旱、耐澇、耐鹽堿。
3 成苗率高
直接栽種小杜梨苗育苗,每畝達到出售標準的成苗比例比種子育苗大得多,這是因為栽種的小杜梨苗已經(jīng)有了比較發(fā)達的根系,嫁接時苗子比較粗大,達到嫁接標準的樹苗多,嫁接后生長也快。
4 出圃快
假如栽種的杜梨苗比較大,栽后就可以嫁接,一年就可以出售。
5 苗圃地里長草少
栽種的杜梨苗比播種的杜梨苗出芽早,生長快,在一定程度上能抑制雜草的生長。而播種的杜梨樹苗經(jīng)常缺苗斷壟,極易造成雜草叢生。
6 投入產(chǎn)出比小
小杜梨苗一般的價格在幾分錢到1毛多,視其大小而不同,成本當然高于購買種子,但是每畝的出苗率高(一般可以多3000棵以上),出售時單株的質(zhì)量、價格都優(yōu)于傳統(tǒng)的育苗方法。(據(jù)《山西科技報》)
“形亂”桃樹快整形
樹形紊亂的桃樹在放任不管或技術未掌握的生產(chǎn)園常見,特別3~5年生的樹較多,主要表現(xiàn)為主枝多,常有5~7個主枝,主枝間和主側(cè)枝間相互擁擠,在主枝上的大型枝與主枝粗度相近,主側(cè)枝角度直立,大、中形枝組未能配置或配置不良,內(nèi)部直立枝多,光照不良,小枝死亡多,花芽形成不良,產(chǎn)量較低。解決的方法與步驟如下:
1 有計劃地鋸去過多的主枝
按“多主枝開心形”結(jié)構(gòu)進行整形,一般在冬季修剪時鋸去直立、角度小的主枝,每年鋸去1~2個主枝,以防一年鋸枝過多造成樹勢早衰,樹冠最后保留3~5個主枝,每個枝上保留1~2個側(cè)枝和大、中型枝組。夏、秋季將主枝的角度拉成45°~60°,側(cè)枝角度為70°~80°,主枝要分布均勻。經(jīng)過1~2年,將樹形改造完。
2 配備、培養(yǎng)好枝組
由于鋸口大而多,常造成次年切口處新梢直立、徒長。為了控制旺長,促進成花,需抹去鋸口的其他新梢,保留1個新梢。在長度35~45厘米時進行扭梢;使枝條扭平或下垂,以緩和生長勢,促進花芽形成。在7月下旬之后,對副梢進行摘心,過多、過密的新梢疏去,使新梢梢頭間距保持在20厘米左右,一般1個徒長枝扭梢后,保留6~8個副梢。冬季進行修剪時,按果枝預備枝2∶1進行修剪即可。每根長果枝保留8~10節(jié)花芽,中果枝保留4~6節(jié)花芽,生長枝留二芽。徒長枝在當年的秋、冬即可形成充實內(nèi)膛、不影響光照,能正常結(jié)果的中、小型枝組。每個主枝的中、下部有2~3個這樣的中、小型枝組,全樹內(nèi)外均能結(jié)果良好,光照充足、樹體豐滿,便能保持豐產(chǎn)、穩(wěn)產(chǎn)。
薛玉華(據(jù)《山東科技報》)
葡萄插條貯藏技巧
插條采集后應及時入溝貯藏,入溝前要用新高脂膜100倍液浸泡,避免插條在貯藏期間發(fā)霉變質(zhì),可防水分蒸發(fā),防病菌感染,抗凍保溫,提高發(fā)芽能力。
貯藏溝應選在地勢高、排水良好、地下水位較低和背陰的地方。溝深1米,寬1~1.5米,溝長依插條多少而定,通常為10米。溝挖好后,先在溝底鋪一層10厘米厚的干凈濕河沙,將插條一捆一捆地按順序排上,捆與捆之間都以細沙隔離。放完一層插條后,再鋪一層10厘米厚的濕沙,同時將插條的縫隙充分填實,防止凍干。通常放2~3層即可。(據(jù)《農(nóng)業(yè)信息周刊》)
大棚草莓畸形果巧防治
促進花芽充分分化,草莓花芽分化是否充分,是影響大棚草莓產(chǎn)量和質(zhì)量的重要因素?;ㄑ糠只?,則花多、果個大、畸形果少。一般在定植前兩周開始進行斷根、遮陽、控氮、去老葉等方法來促進花芽充分分化。
溫度:草莓的花器對低溫反應敏感,如花期遭遇-2℃的低溫1小時雌蕊顏色就會變黑。因此應提高大棚設施的保溫性能,白天大棚溫度保持20~25℃、夜間8~10℃,地溫保持在18~22℃。若此期溫度低則花藥不能散落,會增加畸形果的比例。
濕度:草莓花藥開裂的較適溫度為30%~50%,柱頭受精和花粉發(fā)芽的較適溫度為50%~60%,濕度過低或過高均不利于正常的授粉受精。生產(chǎn)中可采用無滴棚膜、高壟地膜覆蓋減少土壤水分蒸發(fā)、中午短時間放風等方法來降低大棚內(nèi)的空氣濕度。
放蜂:可于花期在大棚內(nèi)放置蜂箱,利用蜜蜂輔助授粉,以減少畸形果。嚴禁打藥:草莓開花期應嚴禁噴藥,以防花粉的發(fā)芽力降低而導致畸形果產(chǎn)生。
(據(jù)《山西科技報》)
短枝冬棗幼苗巧辨別
近年來,隨著冬棗產(chǎn)業(yè)的發(fā)展,幼苗新品種開發(fā)呈現(xiàn)良好態(tài)勢,二代冬棗(短枝冬棗)已被公認為沾化冬棗的更新品種?!罢椿讨Χ瑮棥迸c傳統(tǒng)的“沾化冬棗”相比較有以下優(yōu)勢: 一、生長勢中庸,成枝力弱,易坐果。短枝冬棗只有很少量的芽能抽生為棗頭枝,不像傳統(tǒng)的“沾化冬棗”那樣,每個棗股都萌生為棗頭,從而減少了每年因抹芽而占用的大批的用工量。中庸的樹勢,集中了營養(yǎng),提高了坐果率。二、棗花子房體較大,棗果外形美觀,個頭較大。短枝冬棗果型扁圓,個頭大,比普通沾化冬棗大一倍左右,且生長較快,平均每個20克以上,外形非常漂亮;而傳統(tǒng)的冬棗果型多樣化,或圓形或長橢圓形,且個頭大小不均勻。三、品質(zhì)更優(yōu)。這也是最關鍵的;短枝冬棗的品質(zhì)在沾化冬棗的基礎上更上了一個層次,皮更薄汁更多,口感更加脆甜,營養(yǎng)更加豐富,可溶性固形物是普通沾化冬棗的1.3倍。
短枝冬棗幼苗和普通冬棗幼苗如何區(qū)別,是非專業(yè)技術人員很難辨認的。介紹一下短枝和普通幼苗的辨認方法:
一、生長期辨別方法,短枝冬棗的葉片比普通冬棗的葉片要大30%,質(zhì)地厚而柔,葉色濃綠,針刺不發(fā)達。
二、落葉后的辨別方法,短枝冬棗的樹干下部春枝呈灰色,較普通冬棗灰色稍重。上部秋枝紫紅色,里面有不規(guī)則的灰色斑點,較普通冬棗稍淡。
三、果實辨別方法,短枝冬棗的果實相比普通冬棗口感上更脆,無渣,質(zhì)地細膩,可食率97%以上。果形扁圓(像算盤珠),果面顏色偏綠。
(據(jù)《農(nóng)業(yè)信息周刊》)
核桃樹怎樣防寒越冬
核桃樹落葉后(一般在12月上旬)即可進行防寒措施。
埋土防寒 對露地不能安全越冬的1~2年生幼樹,將整個樹體向一側(cè)彎曲,覆土。此法是防治抽條最有效、最可靠的措施。
培土防寒 在苗木基部30厘米的范圍內(nèi)培一土堆,以防凍傷根頸及嫁接口。在來年春季氣溫回升且穩(wěn)定后去掉,整平樹盤。
用生長調(diào)節(jié)劑防寒 幼樹涂護植物生長調(diào)節(jié)劑護樹將軍可緩解樹干陰陽面的溫差,防寒效果好,可在土壤封凍前涂抹。果樹落葉后用護樹將軍乳液100倍液(50千克)噴涂樹干和樹枝成膜物質(zhì)可保護花芽越冬免遭凍害。
(據(jù)《農(nóng)業(yè)信息周刊》)
柑橘腳腐病的防治
柑橘腳腐病又名裙腐病、爛蔸疤,全國各柑橘產(chǎn)區(qū)均有發(fā)生。主要危害根頸部和根群,受害植株主干基部及附近根系皮層腐爛,引起樹勢衰弱,甚至整株死亡。根據(jù)生產(chǎn)實踐提出以下防治措施:
(1)清理間作物。將籠罩主干基部的紅薯藤全部拉開,留出1米左右的樹盤。
(2)將種植過深的樹主干基部的泥土扒開,讓嫁接口全部露出地面;清理排水溝,降低地下水位。如果條件允許,可以將植株挖起重新定植,讓根頸部露出地面。
(3)修剪。對發(fā)病較重(2級以上)的樹,根據(jù)具體情況進行修剪,將病枝、弱枝、未成熟的枝條剪去,減少枝葉量,減少蒸騰量。
(4)藥物治療。逐株檢查,發(fā)現(xiàn)病樹,先用刀刮除病斑,再用25%瑞毒霉400~600倍液、65%山多盼400~600倍液、2%~3%硫酸銅或甲基托布津200倍液涂抹病部。1周后對未治愈仍在流膠的病斑刮除流膠,清理病斑后再涂藥1次。1級病樹一般涂藥1次即可治愈;2級病樹涂藥2~3次可治愈;3級病樹治療起來比較困難,一般涂藥2~3次可控制病情;4級病樹(病斑環(huán)割1圈)治愈的可能性則不大。
嫁接育苗時,注意選用枳、枸頭橙、枳橙、紅橘等耐病砧木,并要將嫁接部位提高到砧木的10~15厘米處。對己定植的發(fā)病柑橘樹,應盡早進行靠接換砧。用3株抗病砧木(枳、紅橘等)呈三足鼎立之狀定植在主干周圍,定植與靠接同時進行,靠接處纏緊薄膜。易積水地區(qū),應實行深溝高畦種植,晾出樹墩。間作物不能離主干太近,也不能中耕時傷根。
尹穎(據(jù)《中國南方果樹》)
家制蘋果醬加工技術
制作方法1:先將蘋果用清水洗凈,然后用不銹鋼刀去皮,把去了皮的蘋果放在鹽水中清洗,清洗后蘋果對半剖開,挖出果核,再切成小塊,放入鍋(不宜用鐵鍋)中,加水1千克,再加檸檬酸,同時將果核、果皮用一布袋裝入扎緊,放進鍋內(nèi)與果肉同煮。待果塊煮軟后,將裝有果皮、核的袋子取出并將汁液擠凈后扔掉。這時將糖加入,并攪拌直至溶化,再放在火上熬制,見果醬成為橙黃色半透明糊狀體,用勺子舀起下倒時,果醬粒成片而不是滴狀,說明果醬已熬成。保存果醬的器具要徹底洗凈,消毒更好,并將水擦干。裝入果醬后把蓋用蠟封嚴,放陰涼處保存。
制作方法2:取蘋果1.5千克,用清水洗凈削皮,對半剖開,挖去果核和果柄,將果肉切碎后放入鍋內(nèi),熬制果醬。最好使用銅鍋、砂鍋或不銹鋼鍋,不宜用鐵鍋。使用砂鍋應防止燒糊鍋底。加水比例是1千克蘋果0.5千克水,水位略高于蘋果面,煮熟即可。將煮熟的蘋果攪成糊狀,越勻越好。
(據(jù)《陜西科技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