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團山,從十九世紀走來

2012-04-29 00:44:03段兆順
中國文化遺產(chǎn) 2012年2期
關(guān)鍵詞:張家山村

段兆順

團山村,位于云南省建水縣西莊鎮(zhèn)。它依山面水,充滿了田園詩般的恬靜。在這個滇南的小村莊,借助個舊錫礦大富起來的張氏族人,斥巨資修建起一座座精美豪華、富麗堂皇的深宅大院。一百多年后,團山因“完整保存19世紀風貌特色的原生態(tài)村落”而被列入世界紀念性建筑遺產(chǎn)保護名錄,被國內(nèi)外建筑專家和文化遺產(chǎn)保護專家評價為“云南最精美的古民居群”。

六百年的村莊史

我們顯然已經(jīng)無法猜度,在張福決定落腳于團山村時,是否真的看出這里是“藏金埋銀之地”,又是否能想到其后輩會在這里“子孫繁衍,竟成巨族”,給后人留下一片壯麗輝煌的古建筑群落?六百多年后的一個春意融融的下午,我悠閑地坐在皇恩府的老院子里,邊喝著清香淡雅的茶,邊聽宅院的主人張立永老人聊他的祖先張福,聊張氏家族堆金砌銀而不失文雅的過往煙云……

實際上,在張福到來之前,這個村落就已經(jīng)存在。那時,它還是一個純粹的彝族小村莊。就連現(xiàn)在“團山”這個村名,也是從當?shù)氐囊妥逶捯糇g過來的,原意是“藏金埋銀之地”。而今,張福的后人們已經(jīng)擠滿了這個村莊,成了團山首屈一指的大姓。全村80%以上的人口屬于張姓,是一座相當?shù)湫偷耐占易寰劬拥拇迓?。而張氏族人在人丁旺盛的同時,也在為我們演繹著一個家族的傳奇史。

張氏家族的始祖張福,來自江西省饒州府鄱陽縣。據(jù)民國初年修撰的張氏族譜記載,大約是明朝洪武九年(1376年),張福從鄱陽一路經(jīng)商到云南建水。當時,正是明王朝或鼓勵、或強迫地將內(nèi)地漢民大規(guī)模移入云南、開發(fā)云南的時期。

到建水后,張福曾擇里三遷,先是居住在西關(guān)外的藍頭坡,后來搬遷至張寶石寨,最后見團山“山川毓秀、風俗醇美、形式聳拔、眾山環(huán)拱、甲于全境”而定居下來。之后張福在此娶妻生子,并以“百忍家風”為訓,世代相傳。

張立永老人說,張福有兩個兒子,一個叫張海,一個叫張山。張海長大后移居到大理的洱海邊,前幾年其后人還回團山來認祖歸宗。張山則留在了團山村,并和他的四個兒子一起創(chuàng)家立業(yè),在團山扎下根來并逐漸發(fā)展壯大,最終“建百世之業(yè),房屋櫛比,子孫繁衍,競成巨族”!

團山村現(xiàn)有的大致輪廓,差不多在明朝末年就形成了。善于經(jīng)商的張氏家族走江外、跑馬幫,雖未能大富大貴,但在艱苦中小日子卻也過得有滋有味,與周邊的村寨相比算得上是顯赫一方。但團山村真正顯赫起來,是在清朝末年。

清光緒十五年(1889年),清政府在蒙自設(shè)立海關(guān),個舊大錫成為最吸引外國人的商品之一。眼光敏銳的團山人從中看到了新的希望,于是一批批張氏族人沿著名的“臨安大道”走到鄰縣個舊錫礦區(qū)淘金。雖然礦區(qū)的條件異常艱辛,采礦人猶如在鬼門關(guān)行走,但張氏族人堅韌不拔,在開采過程中連獲富礦,收入豐厚。繼而建立爐房煉錫,形成采礦、選礦、冶煉兼營的大商家。到19世紀末,團山人張福來的“福來祥”,張國義、張國明的“吉昌”、張桂明的“天吉昌”已經(jīng)成為響當當?shù)拇笊烫枺庾龅嚼ッ?、上海、香港等地;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張氏族人聯(lián)合成立了頗具財力的“天吉昌”集團,短短幾年就跨入了建水八大商號行列,被人們稱作“團山幫”。他們一方面經(jīng)營著集采、洗、冶、銷為一體的錫礦大商號,將精錫運到中國香港、越南等地銷售,同時兼營棉紗、布匹、百貨等進出口貿(mào)易。宣統(tǒng)二年(1910年)滇越鐵路的全線通車,更為精錫的外運提供了極其便利的條件。由于團山天吉昌商號出了巨額資金,中國首條民營鐵路個碧石鐵路也在團山設(shè)立車站,使得滾滾財富不斷流向團山。

可以想象的是,獲得了巨額財富的團山人,紛紛回到自己的家鄉(xiāng)斥巨資大興土木,建造起富麗堂皇的大宅院。并重金延聘技藝高超的木匠、書家畫師,精雕細作,書“唐詩晉字漢文章”,畫“謝草鄭蘭燕桂樹”,留下了張家花園、皇恩府、將軍第、營長府等迄今聲名顯赫的“八大院”,彰顯富貴的同時也昭示著自己的風雅。

如今的團山村,就坐落在離建水古城13千米的一個山坡腳底。村前有一條清澈的小河潺潺流動,河岸邊是個碧石鐵路?,F(xiàn)在這條鐵路已不再繁忙,只是偶爾會有一列貨運的小火車慢騰騰地駛過,路過村子時會拉響低沉而悠遠的汽笛,似乎想要喚醒這座沉睡已久的村莊。

百年豪宅的芳華

幾乎就在三五年的短短時間里,許多暴富起來的張氏族人就紛紛掀掉了他們原來居住的土掌房,建起了一座座青瓦雕梁畫棟的大宅院。房屋的主人們比完建筑規(guī)模,又在裝飾細節(jié)上相互效仿攀比,從房屋的斗拱、梁枋、廊檐、門窗、坎墻到須彌座、柱礎(chǔ)、木雕、石雕、磚雕等,形式繁多、各具特色,雕工巧細,精美絕倫。四壁和梁上布滿的詩詞繪畫以及富有哲理的楹聯(lián),使封閉的庭院營造出一個“修身”、“齊家”的文化道德場所。

張立永老人說,六百多年來,張姓族人與村子里的原住民彝族始終和睦相處,文化交融。在清代以前,團山村的建筑還是漢、彝結(jié)合的土掌房,到乾隆年間才有少量瓦房出現(xiàn)?,F(xiàn)存的大量漢族樣式宅院,是直到清末民初張氏族人靠錫飛黃騰達后才開始大量出現(xiàn)。所以在團山村,我們可以看到由傳統(tǒng)的漢族青磚四合大院、彝族土掌房和漢彝結(jié)合的瓦檐土掌房三類風格構(gòu)成的古民居建筑群落,體現(xiàn)出一個多民族聚居區(qū)所特有的建筑文化。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由張氏族人營造并保留下來的大量富有特色的漢族民居建筑,八大院、四座寨門、大乘寺、上廟、下廟、張氏祠堂等像一顆顆明珠,鑲嵌在團山村的不同方位。故而穿行在團山彎彎曲曲的青石板巷道里,心中不禁會生出曲徑通幽的感覺。這些老宅院從外表看十分平實,既不高聳也不輝煌,但隨手推開一道道老舊的院門走進去,不用拂開歷史塵埃,心中早已禁不住地驚嘆。張家花園、皇恩府、保統(tǒng)府、司馬第、秀才府、將軍第這些深宅大院的厚厚院墻里,所隱藏著的芳華忽然間呈現(xiàn),讓人眼前一亮。寬闊的天井把采光發(fā)揮到極致,讓那些雕梁畫棟的瓦檐、梁柱、木格門窗顯得氣派十足。

說團山村的古民居建筑,不能不說的是張家花園。這座不惜巨資大興土木,先后修建了15年才完工的豪華民居,位于團山村東北部,占地面積達3495平方米。平面布局由寨門、一進院、二進院、三進院、花園祠堂和碉堡組成,有大小天井21個,房屋119間,是一組城堡似的私家花園,與建水古城中以江南風格為主的朱家花園相比,平添了不少鄉(xiāng)野氣息。

張家花園的過道連通前中后三個大院。前院為花廳,梁檐及門窗雕鏤精巧,院內(nèi)鋪青石板,置花臺。中院梁柱、門窗亦雕刻精巧。后院為“跑馬轉(zhuǎn)角樓”四合院。門外左側(cè)為祠堂,庭院寬敞,中間有水池,池邊梅花勾欄,小姐繡樓和少爺書房相對而望,詩意盎然。在張家花園的細處,木雕、石雕、磚雕及彩繪書畫,充棟盈庭,層次分明,尤其是木雕屏門與格子窗圖案豐富,手法細膩,栩栩如生。

如今當我們穿梭于張家花園的樓臺亭榭之間,常常會發(fā)現(xiàn)意想不到的驚喜,不僅有“一百種花草,一百扇門窗”營造出“寨中有寨”的宏大規(guī)模,更有柱腳、墻邊、磚瓦等細微之處所流露出的藝術(shù)氣息。各式各樣的石雕、柱礎(chǔ)和磚雕,造就了團山民居別具韻味的建筑風格。柱礎(chǔ)有圓形、長方形和寶瓶形等多種形狀。圓形的柱礎(chǔ)上下兩端雕有簡潔的云頭花紋;長方形和寶瓶形的柱礎(chǔ)則雕鏤得更為精致,刻有詩詞與“玉龍飛馬”“魁星高照”“鳳穿牡丹”“鳳瑞祥麟”等飽含團山人祈求豐足、盼望吉祥美好愿望的圖案。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會客廳的一道六扇格子門,鏤雕與浮雕結(jié)合自然,三層鏤空的雕刻之精美今人叫絕。有各式吉祥圖樣、戲文人物等,如喜鵲報春、象呈升平、鹿望金珠、雙獅戲球、松鶴延年……有傳言說,張家人當年花重金尋找到一位外地技藝精湛的木匠來做此六扇門,酬勞是以雕刻下來的木屑稱重計算的,一兩木屑一兩銀,二兩木屑二兩銀,三兩木屑一兩金,木匠精雕細刻歷經(jīng)十余年才算完工,于是這六扇門竟成了木匠生平絕刻。類似的故事,我曾在不同的地方聽到過,比如黑井古鎮(zhèn)的武家大院,比如石屏鄭營村的陳氏民居等等。這也恰恰說明,正是古人對細節(jié)不惜重金的孜孜追求,才給我們留下了如此寶貴的文化遺產(chǎn)。

現(xiàn)在,張家花園里的花園祠堂已被修葺一新,而三個大院則還有20來戶張氏族人在里面居住著。每天,都會有人來,走進張家花園,在張氏族人鍋碗瓢盆聲的伴隨中尋找一種殘缺的、真實的美,似乎想要從中尋覓到一個家族走過的光輝歷程。墻上那些精美的曾經(jīng)陪襯著張家繁榮的字畫有些已變得模糊不清,門窗上那些曾經(jīng)奢華的炫耀著張家富貴的鎦金已被歲月淡去了痕跡……

清靜雅致的皇恩府

那天晚上,在皇恩府的老院子里,張立永老人打開房間里的燈,讓我看老窗子上變換著的圖案。平日里看著普普通通的一扇格子窗,沒想到在夜晚室內(nèi)燈光的映襯下,人在窗外變換著角度,竟能看出三種不同的圖案來。若非張老先生的指點,外人即便是撓破頭皮也無法想到。

張立永和他的老伴原來都是建水一中的教師,退休后回到團山村頤養(yǎng)天年。兩位老人的子女都已成家并在城里生活,所以偌大的皇恩府里,現(xiàn)在只生活著兩位老人,偶爾兩位老人的子女或?qū)W生會回來看看他們。更多時候,是一群群外地來的游客,走進這座屹立在西寨門外100多米,有些孤寂而高傲的百年老宅院,然后是滿臉的驚羨。作為皇思府建造者張樹元的第五代孫,當過中學教師的張立永老人儒雅而才思敏捷,說起皇恩府和團山村的建筑和歷史如數(shù)家珍。

盡管皇恩府在名氣和規(guī)模上都難以與張家花園相比,但皇恩府無疑是團山古民居中保存得最為完好的一個宅院,也是團山村眾多古民居中最高級別的建筑。

皇恩府的原主人張樹元的母親,在丈夫去世后遵循家訓,獨立將張樹元撫養(yǎng)成人,沒有愧對張氏家族“一勤天下無難事,百忍堂中有太和”的家訓。與同村族人一樣,張樹元也是靠大錫起家的。清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發(fā)跡后的張樹元也還鄉(xiāng)建房,還捐官得了紅頂子。其母也因教子有方、德高望重,被清朝皇室“例封安人,立坊入祠,旌表其門”,置“皇恩旌表”匾額于大門正上方,故而得名“皇恩府”。

整座皇恩府有40多間房屋,全部建筑面積2000平方米左右,是“二進院”建筑形式的典型代表。院內(nèi)隨處可見的木雕、石雕和磚雕布局合理,層次極其分明且工藝分外精湛。穿過門內(nèi)正對門口的照壁,人可以從長長的甬道兩邊分別進入前院天井。前院天井的地面用石板鋪設(shè)得極其平整,靠近門口的地方,有一個石砌的大水槽,水槽正面鑲嵌著少見的足有兩米見方的天然梅花石。這個水槽有一個飄著文化香味的名字:“墨池”,因為它的側(cè)面雕刻著臨摹下來的王羲之的墨寶,雖是一個為了防止大院失火而建成的蓄水池,但卻和諧地與前廳門窗上雕刻的“文房四寶”相對應,整個院子透露出一種很濃的傳統(tǒng)文化氛圍。

穿過前廳進入后院天井又別有一番景象。各種盆景和花草次第展示著驕人身姿,它們有足夠的理由驕傲,因為裝著它們的陶盆大多都是清朝的遺物。穿過后院天井便是主人待客議事的正廳。正廳天井和正廳門廊的屋檐、門窗上也雕刻著各種圖案。

整座皇恩府門窗以及屋檐房梁上的裝飾極盡雕、鏤、鑲、嵌之能事,尤其是木雕屏門與格扇窗上的雕刻圖案更是豐富,鏤雕與浮雕相結(jié)合雕刻出來的八仙拱壽、喜上眉梢、竹報平安等等圖案讓人目不暇接。極富有寓意的佛手、石榴、桃子等文化符號在宅院里比比皆是。雕刻圖案上殘留的金箔,讓人對這座宅院原來的富麗堂皇和富裕奢華浮想聯(lián)翩。房屋的照壁和其他白色的面墻,則是當年建水本土書畫家們揮毫潑墨的地方,為我們留下了穿越百年時空的書畫作品。

團山村興于大錫也衰于大錫。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香港受到波及,其在團山人錫貿(mào)易中的中轉(zhuǎn)作用降低。但由于信息的不暢通,嘗到錫貿(mào)易甜頭的團山人仍抱著僥幸心理一點點把昔日積累的財富投到錫貿(mào)易上,結(jié)果幾乎血本無歸。特別是二戰(zhàn)后期,日軍對個舊的轟炸徹底終止了團山人的輝煌。被迫回到家鄉(xiāng)的團山人為了維持各個大家庭的運轉(zhuǎn),開始大量賣出家里原先購置的古董和名貴家具維持生計,這直接促興了20世紀40年代建水“中街”上的古董買賣熱潮。一件件厚重的家具、一個個精美的瓷器從“中街”流向外地,團山留下的,只有這些令現(xiàn)在的人們不斷追捧的古民居建筑群。

(責任編輯:文丹)

猜你喜歡
張家山村
說話算話的我
山村日出
小讀者(2021年2期)2021-03-29 05:03:44
張家塬村村歌
山村美
張家貴 藏石欣賞
寶藏(2018年12期)2019-01-29 01:51:10
給張家源的信
少先隊活動(2018年8期)2018-12-29 12:16:02
山村一天一個樣
民族音樂(2018年5期)2018-11-17 08:20:00
張家塬村村歌
山村晚歸
中華奇石(2017年4期)2017-06-23 18:12:34
沉寂山村崛起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