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海斌 姜璐
政府必須減少直接參與投資活動與企業(yè)的競爭,減少對經濟活動的干預,將工作重點放在提供公共服務、完善監(jiān)督機制并確保以市場主導的投資活動。
最近幾個月,中國多個地方政府紛紛出臺經濟刺激方案,涉及眾多中長期大型投資項目計劃。由于這些省市計劃投資的金額幾乎都超過萬億,被稱為“地方版四萬億”。九月初,國家發(fā)改委公布21個交通基建項目已批復上馬,其中包括18個城市的軌道交通項目建設,投資總規(guī)模預計超過8000億。受此消息的提振,滬深股市一度大漲。然而,短暫的喜悅之后,市場的看法日趨謹慎。
首先,這些項目的絕大多數均屬中長期投資,對中國經濟短期走出谷底效果相對有限。其次,城市軌道交通基建方面的投資原本就是十二五的重頭戲之一。發(fā)改委此次集中批復也許僅代表了政府正在加速這些項目,并非提高了原先設定的投資目標。
當然,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市場對地方政府融資能力的擔憂。盡管經濟增速下滑堪憂,但市場普遍預期財政和貨幣政策不會重復2008年、2009年式的投資盛宴。在9月天津夏季達沃斯論壇上,溫總理闡明今年的財政支持措施不會超出年初制訂的財政預算。在銀行信貸方面,無論中央銀行、監(jiān)管當局還是銀行,在對地方政府融資方面都非常謹慎。而作為地方政府預算外收入支柱的土地出讓金,今年前八個月較去年同期減少了26%。因此,無論從中央到地方,在公共投資能力方面均顯得心有余而力不足。
新一輪的公共投資只會使上一輪大規(guī)模經濟刺激所帶來的后遺癥進一步惡化,并加重經濟轉型的負擔。不過緊接著的問題是:如果沒有中央版或地方版的四萬億、兩萬億或一萬億,中國經濟是否會持續(xù)下滑乃至出現硬著陸?
筆者認為,對這一問題,要避免認識上的兩個誤區(qū)。
一個誤區(qū)是簡單地將鼓勵投資和調整經濟結構對立起來,認為鼓勵投資就是回到以往過度依賴投資的老路。盡管中國正處于經濟轉型期,政府也正在努力將增長的側重點引導到拉動內需、提升消費,但這并不表示投資已經不再重要。從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看,受全球最終需求疲弱、成本上升和競爭加劇多種因素的影響,出口受壓已是不爭的事實。
第二個誤區(qū)是簡單地把投資與政府主導的公共投資劃上等號。這一狹隘的理解是導致目前政策選擇上面臨兩難的一個根源。因為加大公共投資意味著政府需要更多的資金來源,而這與經濟結構調整、尤其是樓市調控有著直接沖突。要避免這一兩難選擇,關鍵是改革投資體系,提高投資效率。具體而言,政府應該真正開放民間資本進入公共領域投資。民間資本的進入首先在短期能減輕地方政府在資金方面的壓力,緩解地方政府對土地收入的過度依賴。其次,這可以避免資金配置的權力過度集中在少數大型國企,以及公共投資中出現的低效、浪費和滋生腐敗等問題。一個更市場化的環(huán)境有利于提升行業(yè)的競爭力和投資者的回報,也有利于政府職能的轉換和完善。
近期浙江和廣東省政府在這方面的動作特別值得關注。眾所周知,這兩個省擁有全國最發(fā)達的民間資本市場。8月23日,浙江省政府出臺了經濟刺激方案,推介了441個項目,涉及資金超過一萬億,并且積極爭取該省豐富的民間資本進入金融、鐵路、能源等領域。9月3日和9月6日,廣東省政府也發(fā)布了182個重大建設項目,面向民間資本市場招標,總投資額超過5000億元。
這一舉措印證了“?!焙汀皺C”之間的內在關系。如果不是經濟下滑的壓力和地方資金的窘境,開放民間資本投資恐怕仍會只停留在書面上。而要真正完成這一轉變,關鍵是政府必須減少直接參與投資活動與企業(yè)的競爭,減少對經濟活動的干預,將工作重點放在提供公共服務、完善監(jiān)督機制并確保以市場主導的投資活動。與此同時,政府應穩(wěn)步推進降低企業(yè)稅費負擔,恢復企業(yè)利潤增長,使更多資金流入實體經濟,促進產業(yè)升級和經濟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作者系摩根大通經濟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