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亞民 蹇麗華
開往西沙的船一起航,便能感受到西沙的熱情好客,西沙精靈——海鳥始終伴行左右,為遠道而來的朋友們引路護航。船開破浪,魚兒在激起的浪花間嬉戲,吸引了以捕魚為生的海鳥一路追隨船只而往。游客們可以近距離觀賞這些好客的精靈:周身潔白,兩翼寬大,身型修長?;蚴钦钩幔迫坏卦诖蛔笥一?;或是收攏翅膀,瞬間俯沖入水,捕捉浪花間跳躍的飛魚……
西沙的海是魚的樂園,珊瑚礁盤間游弋著五彩斑斕的熱帶魚,甚是美麗壯觀。而西沙的天空則是鳥的天堂,各色美麗靈動的鳥兒如精靈一般在天海間翻飛,亦是熱鬧非凡。
西沙群島上棲息著鳥類40多種,常見的有鰹鳥、大鳳頭燕鷗、烏燕鷗、黑枕燕鷗和暗緣鄉(xiāng)眼等。在整個樹林的上層及其上空,成千上萬只海鳥終日盤旋飛翔,千鳴萬囀,自成奇觀,不愧“鳥的天堂”。
西沙精靈——紅腳鰹鳥
在西沙最常見到的鳥,當屬紅腳鰹鳥。紅腳鰹鳥已被列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是典型的熱帶海洋鳥類,世世代代在居住的島嶼上繁衍,在棲息地附近的海域上空游蕩,西沙群島是紅腳鰹鳥在我國唯一的棲息地。
位于西沙群島最東邊的東島上,約有5萬只紅腳鰹鳥棲息在白避霜花樹叢林中。東島植被茂盛,青翠欲滴,主要植被有白避霜花樹,海岸桐、銀花樹、羊角樹、草海桐等。在廣袤的大海上,東島就是鳥兒溫馨的避風港。島上除了鰹鳥,還有白鷺、金雕、海鶴等40多種鳥類繁衍生息,是名副其實的“鳥島”,也是我國最南端的自然保護區(qū)。
紅腳鰹鳥,體色既清新典雅,又鮮艷奪目,身體的羽毛潔白無瑕,僅有少許黑色羽翼。它的翼展很長,成年紅腳鰹鳥雙翼展開約有1.5米,體長約70厘米,而體重僅有1公斤左右,這樣的體態(tài)賦予紅腳鰹鳥卓越的飛翔能力。一雙艷麗的紅色腳蹼格外耀眼,這腳蹼可不是用來裝飾的,它賦予紅腳鰹鳥卓越的游泳能力,使它在水中暢游無阻。更出人意料的是,紅腳鰹鳥的腿,雖然很短,卻有很強的行走能力,走起路來搖搖擺擺,煞是可愛,讓人忍俊不禁。可以說,紅腳鰹鳥是為數(shù)不多的海、陸、空全能選手!
紅腳鰹鳥,身體修長,一雙紅色腳蹼格外耀眼
翻飛在南海上空的紅腳鰹鳥是一道亮麗的風景,輕輕地煽動著碩大的翅膀,帶動著靈巧的軀體,悠悠的在廣袤的海面上滑翔,優(yōu)雅、美麗、靈動。碧藍的大海,時常會有不甘寂寞的飛魚躍出海面透氣,說時遲,那時快,在海面上空盤旋的紅腳鰹鳥,翅膀一收,順勢來個急速俯沖,嚇破膽的飛魚已成為紅腳鰹鳥的囊中之物。
紅腳鰹鳥捕食飛魚也為難得一見的畫面。船只在壯闊的南海上航行,不經(jīng)意間,海面上竄出一只“鳥”,在海面上空五六米,滑翔上百米,還沒反應過來,“鳥”竟然扎到海里去了,這才恍悟過來,原來是傳說中的飛魚!在你驚異之時,不遠處盤旋的紅腳鰹鳥,突然俯沖下來,競然和飛魚一起扎到了水里,迅速將飛魚吞入囊中,在海面上滑行幾步,展翅飛向天空。看的你瞠目結舌!
紅腳鰹鳥的喉部有一袋裝囊,所以可以吞食體形較大的魚,并能長時間貯存。紅腳鰹鳥的分布區(qū)正是臺風頻吹的地帶,而且臺風季節(jié)較長,每當臺風襲來,便無法再到海上去覓食,這段時間就主要依靠喉囊中貯存的食物來維持生活。由于獲得食物不易,所以它忍耐饑餓的本領很強,可以半個月左右不進食。臺風過后,它便每日長時間地在遠離陸地的空中飛翔、盤旋,飛翔時頸部伸直,腳仰向后方,頭部微微朝下彎,聚精會神地注視著海面的動靜,伺機捕食。生之不易,生之堅韌,在遠離大陸的海上更為突出,上天并沒有寬待這美麗的精靈。
深知生存不易的紅腳鰹鳥實行著嚴格的一夫一妻制,一年只產(chǎn)一次卵,且僅產(chǎn)卵一枚。孵化方式比較特別,是以腳蹼踩著蛋,通過腳蹼的脈管傳遞熱量進行孵化,雌雄鳥輪流孵化, 孵化期41~ 45天,幼鳥性成熟期2~ 3年。幼鳥在不會捕食及捕食的初期,靠取食儲存在成鳥食囊中的食糜獲得能量。
幼鳥剛孵出時,親鳥輪流去捕食,總留一只照看幼鳥,防止野貓、軍艦鳥來襲擊幼鳥,此時幼鳥食量不大,吃得飽飽的,盡享父母之愛。而到幼鳥漸漸長大,親鳥漸漸減少幼鳥的喂食量,想逼迫幼鳥自己去捕食,而剛剛開始捕食的幼鳥靠自己的捕食能力填不飽肚子,于是它們便想出了一個鬼點子。幼鳥每天清晨等待親鳥都出海了,才悠悠飛到近海捕食,趕在傍晚親鳥回巢之前,又乖乖地先回到巢中,等待親鳥歸來。親鳥回巢,看到幼鳥張大嘴巴一副嗷嗷待哺,可憐巴巴的樣子。親鳥不忍,于是張開嘴巴,幼鳥則美滋滋地把嘴巴伸到親鳥食囊中獲取食物。
紅腳鰹鳥作息非常規(guī)律,每天清晨迎著朝陽,成群結隊飛到海上覓食;傍晚時分,海潮陣陣,鰹鳥滿載而歸,飄飄灑灑飛落在白避霜花樹上,頃刻間宛若朵朵棉絮盛開,映著霞光,分外溫馨、動人。
紅腳鰹鳥日日在海上盤旋,熟知魚群之所在,是漁民的“偵查鳥”,漁民根據(jù)紅腳鰹鳥飛行的方向和集群的場所來尋找魚群的位置。此外,紅腳鰹鳥的方向感很強,還能為海上迷失航向的漁船導航,所以它又被稱為“導航鳥”。據(jù)說,上世紀五十年代,漁船上導航系統(tǒng)落后,有一次,漁民遠海捕魚,碰上風浪,迷失了方向,萬般無奈之際,碰上了趕?;爻驳募t腳鰹鳥,于是漁船跟隨紅腳鰹鳥到達東島。
紅腳鰹鳥在西沙有上萬年的居住史,排出的糞便日積月累,逐漸形成1~2米厚的鳥糞層,在高溫多雨的情況下,鳥糞迅速分解,釋放出磷酸鹽,隨著枯枝落葉腐解過程中產(chǎn)生腐殖酸一起向土壤下層淋溶,并與土壤中鈣相結合,便形成了質地松軟,富含有機質和氮素養(yǎng)分的鳥糞磷肥。因此有大量鳥類聚居的島嶼都發(fā)育有良好的喬木或灌木。特別是在東島,茂盛的白避霜花樹為鳥類提供了棲息和繁殖的場所,而鳥類排泄出的大量鳥糞也滋養(yǎng)了這些樹木。自然界總是會有這么美妙的共生,相偎相依,各得其所。
如今,東島是紅腳鰹鳥唯一的棲息地,而曾經(jīng)西沙永興島上也是遍布紅腳鰹鳥。據(jù)老西沙們回憶,當年永興島茂密的叢林下積聚了一兩米厚的鳥糞層,大家不敢闖入?yún)擦郑驗轼B糞噼嚦啪啦像下雨一樣從樹上往下掉。海灘上遍布鳥蛋,一不小心就會踩到。鳥直接把蛋產(chǎn)在毫無遮擋的沙灘上,若不是親眼所見還真不敢相信!我們在七連嶼的南沙洲考察時,曾誤闖入鳥兒的產(chǎn)卵區(qū),在那里鳥兒直接把蛋產(chǎn)在裸露的珊瑚礁上,真是不可思議!那人跡罕至的地方,真正是鳥的家園,無需遮掩,無需躲藏,鳥兒自在逍遙地活著。
而如今那樣的地方不多了,上世紀五十年代,人們進駐西沙,便開始大規(guī)模的開采鳥糞,破壞了鳥的棲息地。更致命的是,臺風季節(jié),漁民們沒法出海捕魚,便捕殺紅腳鰹鳥充饑,鳥兒遭到大肆殺戮,紛紛逃離永興島,聚集到遍布白避霜花樹叢林的東島。于是東島成為紅腳鰹鳥在我國唯一的棲息地,保護好東島的原始生態(tài)環(huán)境,留住這份不可復制的美麗,我們責無旁貸。
海上強盜——軍艦鳥
軍艦鳥,只聞其名,便能感受到它咄咄逼人的氣場。
軍艦鳥胸肌發(fā)達,翅膀長而尖,極善飛翔。當它兩翼展開時,兩個翼尖間的距離可達2.3米。它飛行時猶如閃電,捕食時的飛行時速最快可達418公里每小時,是世界上飛行最快的鳥。它不但能飛達約1200米的高度,而且還能不停地飛往離巢穴1600多公里的地方,最遠處可達4000公里左右。軍艦鳥在12級的狂風中也會臨危不懼,能夠安全從空中飛行、降落。素有“飛行冠軍”之稱。引人注意的是,軍艦鳥長而堅挺的鉤狀嘴,看著就令人生畏。
軍艦鳥正是憑借這身飛行絕技及其具有攻擊性的鉤狀嘴而得以生存。白天,軍艦鳥幾乎總是在空中翱翔的。碰到捕食歸巢的其他海鳥,在高空翻轉盤旋的軍艦鳥,突然飛速地直線俯沖向目標,被攻擊者嚇得驚慌失措,丟下口中的魚倉惶而逃。這時,軍艦鳥馬上急沖而下,凌空叼住正在下落的魚,并馬上吞吃下去。速度之快堪稱一絕!軍艦鳥也因此習性而得名,成為赫赫有名的海上“強盜”。
威武雄健的軍艦鳥自己不去捕食,卻半道打劫其他海鳥的囊中之物。紅腳鰹鳥就是軍艦鳥經(jīng)常襲擊的對象,要知道紅腳鰹鳥囊中之物,不僅來之不易,且要留著回巢哺育嗷嗷待哺的幼鳥。如此想來,更覺得軍艦鳥實在惡劣之極,其他海鳥肯定是躲之不及,絕不會與之為伍。
若是這樣你就錯了,軍艦鳥靠打劫為生也是有它的苦衷的。軍艦鳥雖然極善飛翔,翅膀很大,但它們的身體卻相對較小,腿又短又細。它不能像紅腳鰹鳥那樣潛入水中捕魚,因為它們細弱的腿很難使它從水面上直接起飛。因此,軍艦鳥在自己捕食時,只能吃些漂在水面上的水母,軟體動物甲殼類和一些小魚及死魚,很難吃到水下的大魚。于是,在長期的演化過程中,軍艦鳥變成鳥中海盜,它們依靠掠奪食物來彌補自己取食能力的缺陷。所以不必過多苛責軍艦鳥,上天沒有賜予它在海上謀生所必須的捕魚能力,它只好利用自身優(yōu)勢,另辟蹊徑,即使背上罵名,義無反顧地在南海謀得一片生存之地。有失必有得,上天不會讓他創(chuàng)造的生靈陷入絕境,總會賦予它生存的本領。卓越的飛行能力就是軍艦鳥的生存之計。
軍艦鳥雖然飛行能力超群,但每到夜晚也一樣規(guī)規(guī)矩矩地回到陸地或海島上棲息。它們休息時,一般都落在高聳的巖石或樹頂上,始終保持跟地面有一定的距離,以便能順利起飛。軍艦鳥喜歡群居,棲息時,大群的軍艦鳥擠在一起,顯得十分擁擠。令人難以置信的是,其他海鳥,如鰹鳥、海鷗等也常聚集在軍艦鳥周圍棲息。這些白天受到軍艦鳥欺負、掠奪的海鳥,到了夜晚卻和軍艦鳥同宿。夜晚,靠在威猛強大的軍艦鳥周圍,如有不測,軍艦鳥會帶著它們突圍??蓯鄣镍B兒向我們講述著生存的智慧,沒有永遠的敵人,生存至上。
在西沙相對簡單的生物系統(tǒng)中,軍艦鳥已是處于生物鏈高層的物種,其種群數(shù)量很少。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在西沙僅有二十幾只軍艦鳥活動。軍艦鳥的繁育受食物影響很大,食物充足了才能生殖, 大約每兩年繁殖1次,每次僅產(chǎn)卵1枚, 孵化期為55天 。雛鳥出殼后,17~23周出飛,出飛后仍需親鳥喂食5~18個月。在此期間,幼鳥沒有足夠的自衛(wèi)能力,時常受到其他海鳥的欺凌,有時臺風襲來也會使其喪命。幼鳥能成功發(fā)育成成熟的軍艦鳥,是一件極其不易,也相當幸運的事!
幼鳥一旦擺脫對親鳥的依靠,能獨立覓食生存, 就離開出生地在熱帶海域游蕩,性成熟可能需8~10年。有意思的是,雄軍艦鳥繁殖期間,為了博得雌鳥的青睞,它的喉囊膨脹起來,變成鮮艷的緋紅色。若是同時有幾只雄鳥追求同一只雌鳥,那就更熱鬧了,只見雄鳥們鼓脹著鮮紅的喉囊,有的比身體還要大,血管脈絡清晰可見??粗己芫拘?,萬一廝打起來,那還了得,尖嘴對喉囊一攻即破。然而,他們很紳士,盡量漲紅自己的喉囊,低低細語,靜待雌鳥選擇。雌鳥選好配偶后,被選中的雄鳥便緊鑼密鼓地搭建新居,為雌鳥產(chǎn)卵做準備,直到雌鳥產(chǎn)下卵,雄鳥的喉囊才慢慢癟下去,顏色才變回暗紅色??梢娗笈紝τ谲娕烒B也是一件極其嚴肅認真的事,甚至不惜冒著生命危險,可敬可畏!
海上伉儷——大鳳頭燕鷗
體態(tài)相對較大的大鳳頭燕鷗,其顯著特點是頭頂有一抹黑色的冠羽,可以翹起來,如鳳頭一般,故因此而得名。也是西沙常見的鳥類種群,有數(shù)萬只的種群量。
大鳳頭燕鷗的飛行能力一般,因此主要在海灘島嶼附近的捕食,常在海灘、海上浮標或釣魚臺上歇息。大鳳頭燕鷗捕食時,入水動作緩慢而優(yōu)雅,落水瞬間,浪花四濺,口涎捕獲物,雙翼伸展,宛若榮獲桂冠的佳麗。
大鳳頭燕鷗捕食動作雖優(yōu)雅,但是捕食能力有限。雌鳥經(jīng)常捕不到足夠的食物,雄鳥則會將自己捕獲的食物讓給雌鳥,以討得雌鳥歡心,畫面溫馨動人。在南海這相對極端條件下,智慧的鳥兒就是這樣相偎相依,優(yōu)雅亮麗地活著。
責任編輯:方丹敏
王亞民
山東大學海洋學院教授,曾多次到三沙進行科學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