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意峰
我原先是寫散文的,后來寫起了小說。究其原因,似乎是源于某種潛意識的暗示作用。這種暗示,體現(xiàn)在自己的閱讀興趣上便是,瘋狂地找小說讀。寫散文的時候也如此,可能真正震懾我的還是小說這種文體創(chuàng)造出來的自由境界。以前多寫一些急就章一般的性情文字,一千來字,追求精悍,發(fā)在地級、縣級的報紙副刊,也被轉(zhuǎn)載了一些。寫的過程中,自然會留心人家的語言功底??陀^說,不是沒有好的,但觀點雷同庸常的居多,字里行間文飾浮夸,泛起如浮渣,鮮有耳目一新之感。心生倦意之余,連帶著對報紙類載體也喪失了動力,于是索性就寫小說。還不想老老實實寫。好在,一些刊物挺開明,秉承著先鋒原創(chuàng)的精神,鼓勵作者把話說出來。我寫小說,就是覺得小說是可以虛構一個對抗現(xiàn)實的世界。有能讓筆端流露真實天性的東西。
不可否認,我提到了外因,我們這個時代。這個時代日新月異,自然有著諸多繚亂繁華的進步,可是,卻也滋生著讓人沉思的事實。道路拓寬了,車流卻多了,于是感覺反而擁擠了;收入多了,相互一攀比,心理又失衡了;努力了,辛苦了,卻被等級觀念所鉗制……總之,荒誕和看似荒誕的事的確每天都在我們的生活里發(fā)生。這些事,如果是發(fā)生在遙遠的地方,你還可以付之一笑,就當是看了一條新聞,或者見怪不怪,問題是,有時候這類事就發(fā)生在你身邊,眼皮底下,甚至與你的親戚朋友休戚相關與你休戚相關,你感受到了,沒法避開,而且搞得身心俱疲。你忍受,但是忍受有個極限,你難免會尋找合適的契機宣泄憤懣和壓抑。這是需要一個途徑的。就這樣,突然有一天你就發(fā)瘋地敲起了電腦鍵盤。你在文字中尋找一份慰藉。
我相信自己骨子里的俗就是這么來的。我寫小說,并不代表我對這個世界有一個清醒合理的認識。也許只是霧里看花,水中望月。幸運的是,總還可以在文字里保存良知和天性的種子,讓信心從文字里恢復過來,就像枯草在春風里再度抽葉生長。除此之外,似乎也找不到別的抒發(fā)的途徑。這挺適合我這樣有著沉默性格卻對外在世界耿耿于懷的人。平時我屬于那種看似老實認真的人,心事重重,一件事托付過來,就覺得不能辜負什么似的,總之是竭力完成。這使我獲得了誠實的美名,同時,又有腦子刻板僵化之嫌。寫小說倒是一次很好的重塑機會,可以請小說人物表達我真實的內(nèi)在。我一直以為,文飾過多的漢字和情感是不道德的。盡管我自己有時難免也這么矯揉造作過。
這些年,相對于寫作,我基本上一直在閱讀。閱讀文學書籍是我重要的娛樂活動(另一種則是看《暴雨將至》之類的文藝片),也是溫暖我內(nèi)心世界的方式之一。找那些適合自己口味的,然后又是富有藝術感染力的,你會產(chǎn)生一種無法言傳的快樂。自然,前提是對書籍有個個性化的選擇。有一個奇怪的現(xiàn)象,如今大人們都喜歡給孩子買我國古典四大名著,可是那些孩子,我一度懷疑他們的接受意愿。我女兒就是這樣,她不愛看《三國演義》的注音版,卻喜歡看《小女巫求仙記》之類的童話讀物。于是我想,我自己的閱讀何嘗不是如此。我是從先鋒小說看起,九十年代吧,我從隔壁宿舍一個文學愛好者那里借了蘇童余華洪峰的一些小說看,一下子就迷住了,那種別致的敘事方式打動了我。然后,就是朱文這一撥作家了。這些小說家給我留下了很深的烙印,尤其是他們的敘事姿態(tài)。接著就涉及到國外的作品。加繆、卡夫卡、??思{等,讀巴塞爾姆、赫拉巴爾、魯爾福是后來的事了。對語言有一種異常的嗜好。一般都是先看語言,語言好,就讀下去。我特別迷戀那種樸素有力簡潔的敘述,像魯爾福那樣的。這當然是我個人的一種閱讀愛好。而且,閱讀和閱讀顯然是不一樣的。最初只是為了欣賞,后來則是為了寫作。
現(xiàn)在就要簡單說到自己寫的了。從上面的喋喋不休中,你已經(jīng)知道我的小說傾向性是受兩個因素影響,即閱讀和世俗生活。福克納在長篇小說《我彌留之際》里表現(xiàn)出來的平等的敘述姿態(tài)曾令我沉思不語,魯爾福的那些樸拙而深沉的描述又讓我著迷。我得找些打動人心的東西寫,雖然我一開始可能控制不好。我以為寫作者對生活應該有痛切的感覺,他的眼睛關注的就是瑣碎的日子,低處的生存,姿態(tài)得是謙和誠懇的。最主要的,平時可以玩世不恭,不過一進入寫作狀態(tài)就必須端正自己的態(tài)度(所以我對“文如其人”這個詞一直不太相信甚至藐視),這從小說細節(jié)中也可以甄別出來。也是需要時刻警醒我自己的。至于寫作中小說中的故事,理應是有所創(chuàng)造,而不是直接道聽途說。這是老套話了,可是,讀一下某些文學期刊,你真的覺得不怎么樣。如何講好故事,如何挖掘故事底下的意義,這是令我興奮的一件隱約的事,就像火星在前方閃爍。我似乎還沒完全進入狀態(tài)。但我已經(jīng)開始在做了。
如何講故事,這涉及到小說的風格問題。巴爾加斯·略薩認為,風格要有效力,要與它的任務適應,這個任務就是給所講述的故事注入生命的理想——真理的理想。他又說,小說文字是否有效力取決于兩個特性:內(nèi)部的凝聚力和需要它的性質(zhì)。小說講述的故事可以是不連貫的,但是塑造故事的語言必須是連貫的,為的是讓前者的不連貫可以成功地偽裝成名副其實的樣子并且具有生命力。說實在,略薩的這個看法讓我讀完后很受用。放在這里的小說之一《傾聽者》寫得也許稚嫩,但是我能覺察出自己如何講好一個故事,如何發(fā)掘故事底蘊的意圖。另外一個《前往桃園》同樣是去年寫的,小說多少牽涉到了時下農(nóng)村里“孝”的尷尬處境。另外一篇《阿朗》相比而言更現(xiàn)實一點,它是我前年完成的一個東西。我很慶幸能把這三個短篇小說如數(shù)放在這里,使它們能經(jīng)受檢驗。
最后我要感謝吳玄老師,感謝《西湖》雜志和錢益清老師,給了我這個沉默的寫作者發(fā)聲的機會與表述的空間,是他們不懈的關愛和熱忱,讓我心中鼓蕩著書寫的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