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人愿意從一開始就把孩子養(yǎng)成一個小胖墩,但是,有人說小的時候胖一些沒有關(guān)系,大一點長個了自然就會瘦下來;還有的人認為胖點沒關(guān)系,不影響健康。其實,這些都是日常生活對于肥胖的一些誤區(qū)。
誤區(qū)
肥胖都是遺傳惹的禍
如果細心觀察,經(jīng)常會發(fā)現(xiàn)有些家庭中,所有家庭成員都很胖,這是不是遺傳?不全是,其中“家庭聚集性”起著很大的作用,也就是說,由于一個家庭的生活方式一樣,所以同一個家庭內(nèi)的成員都容易變胖。
誤區(qū)
隨著年齡和運動量的增大,胖寶寶自然會變瘦
這是個錯覺!脂肪組織是一個很活躍的組織,日常生活中,它會接受到各種信號刺激、調(diào)節(jié)其活躍度。如果在寶寶的童年期就不停地接收過度刺激的信號,脂肪組織自然就會體積變大和數(shù)量無限增生,導致肥胖這個信號也將一直存在,并不會因為寶寶年齡的增長而自動消失。
至于運動量的問題。我們都知道,多運動可以減肥,于是,很多人便覺得寶寶隨著年齡的增長,運動量越來越大,自然就會瘦下來了。但實際上,成年后的所謂的大運動量與寶寶兒童期的運動量在生理意義上是沒有太大差別的。成年人和兒童不同的身體能力,導致這個所謂的大與小之間無法在同一平臺進行比較。
誤區(qū)
肥胖不是病,不需要專業(yè)診治
大約在20世紀70年代,大家確實沒有把寶寶期的肥胖當成一個病,而是只當成一個現(xiàn)象。到了80年代以后,研究人員才認識到寶寶肥胖癥是一個慢性疾病。而對于它會給寶寶帶來哪些直接的損傷當時還不清楚。
當研究人員做了有氧能力實驗后,研究結(jié)果顯示出:寶寶期肥胖對肥胖的寶寶已經(jīng)造成了有氧能力(是指機體攝取氧、運輸氧、利用氧的能力)的損傷以及心肺功能的損傷。這些研究證明,寶寶期肥胖癥是一個獨立的疾病,本身對寶寶的身心健康都有損傷,它并不是成人心血管疾病的配角,也不意味著只有長大成人后發(fā)展為心血管疾病才受到重視,而應該從童年期就要進行及時的、積極有效的醫(yī)學介入和治療。
胖瘦太太養(yǎng)狗經(jīng)
有一個很著名的寵物實驗,證明了肥胖的 “家族集聚性”,胖太太養(yǎng)的狗也比較胖,瘦太太養(yǎng)的狗比較瘦;而在主人把寵物交換以后,瘦狗變胖了,胖狗變瘦了。這就證明沒有任何遺傳和血統(tǒng)關(guān)系的情況下,生活方式的影響是起決定作用的。
胖寶寶的實測小工具
一般來說,通過目測就能做一個大致的判斷,每一位家長都可以做到。如果想更精確一點,可以用寶寶的身高和體重的比值來衡量。
工具1
實際體重÷該身高的標準體重×100%
如果所得值≥110%為超重
如果所得值≥120%為肥胖
工具2
近年來世界各國正在采用一種新的指標——身體質(zhì)量指數(shù)(BMI)來對肥胖進行判斷。
BMI = 體重(千克)÷身高的平方(米2)
對于成年人來說,BMI≥24千克/米2上標為超重,BMI≥28千克/米2上標為肥胖。
對于寶寶來說,不同的年齡有不同的BMI界值。我們可以借助寶寶的BMI曲線圖來進行觀察和測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