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樹金
圣地梵韻
藏傳佛教俗稱喇嘛教,屬于中國佛教的一支。自公元7世紀傳入西藏以來,藏傳佛教吸收了佛教與西藏先民信仰的“苯教”元素,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宗教信仰,佛教藝術(shù)發(fā)展日益成熟。頗具寫實的祖師像,妙相莊嚴的佛陀像,慈眉善目的菩薩像,曼妙多姿的佛母像,奇幻多變的護法像,以及珍貴精美的佛經(jīng)、工藝精致的法器、色彩斑斕的唐卡等等,種類眾多,異彩紛呈,彰顯了藏傳佛教藝術(shù)的獨特魅力。
寺廟
藏傳佛教寺廟一般依山而建,規(guī)模宏大、氣勢宏偉、雕梁畫棟、金碧輝煌,蔚為壯觀。寺院一般由經(jīng)學院、靈塔殿、佛殿、公署、轉(zhuǎn)經(jīng)廊、喇嘛住宅及喇嘛塔組成。其中供僧侶讀經(jīng)奉佛的經(jīng)學院和佛殿是寺院的主體,多半處于寺院的中心,周圍環(huán)繞數(shù)以百計的喇嘛住宅,從而使整座寺院的立體感十分鮮明。
魔女仰臥紙本彩繪圖
20世紀/長152.5、寬77.5厘米/拉薩羅布林卡藏
傳說西藏大地下橫臥著一位巨大的羅剎女,佛教認為羅剎女是女魔,只有用寺院、佛塔等壓鎮(zhèn)方能平安。據(jù)《西藏王統(tǒng)記》記載,松贊干布時,其王妃、來自尼泊爾的墀尊公主為了弘揚佛法,向文成公主詢問寺院修建地點,文成公主占卜后,告訴墀尊公主,需要在羅剎女手腳處建立十二座寺院,并用白羊馱土,將她心臟處的臥塘湖填平,修建大昭寺和小昭寺,供奉從唐王朝和尼泊爾請來的釋迦牟尼像。另外,由于填湖時使用山羊馱土,這片土地也被稱之為“山羊之地”,“山羊”的讀音為“惹”,“地”的讀音為“薩”,拉薩即得名于此。
此幅紙本彩繪的畫作即描繪了吐蕃王朝建立之初的這個傳說,仰臥的羅剎女頭朝東,腳朝西,位于中央的是大昭寺。十二座寺院遍布于羅剎女的手腳、肩、肘、膝和臀部。根據(jù)傳說,這些遍布西藏全域的佛教寺院都是松贊干布為了鎮(zhèn)住羅剎女而修建的。
扎什倫布寺唐卡
19世紀/長61、寬41.5厘米/日喀則扎什倫布寺藏
唐卡興起于松贊干布時期,是用彩緞裝裱而成的卷軸畫。題材內(nèi)容涉及藏族的歷史、政治、文化和社會生活等諸多領(lǐng)域,堪稱藏民族的百科全書。扎什倫布寺坐落于日喀則市西北部,是藏傳佛教格魯派四大寺院之一,1447年由一世達賴喇嘛根敦珠巴創(chuàng)建。自第四世班禪洛桑曲吉堅贊以后,該寺即為歷世班禪額爾德尼住持。這幅棉布彩繪唐卡上半為背山而建的扎什倫布寺,中段為市街,下段為班禪離宮,林木圍繞,還可看到三頭大象。
教派
西藏的佛教,受到中原內(nèi)地、尼泊爾、印度佛教以及苯教的影響,形成了獨特的藏傳佛教。自7世紀經(jīng)松贊干布大力提倡到宋初,藏傳佛教主要流布于上層階級之間;宋初以后逐漸產(chǎn)生了許多宗派,主要包括寧瑪派、薩迦派、噶當派、格魯派、喜吉派等,各派開始在民間廣泛傳播,不斷發(fā)展,各有特色。其中格魯派俗稱黃教,達賴和班禪就是這一教派的活佛。
蓮花生石刻座像
17—18世紀/高67、寬44厘米/西藏博物館藏
蓮花生,是活躍于8世紀的古印度佛學大師,寧瑪派鼻祖,也是藏傳佛教各派共同推崇的祖師。傳說他為湖中蓮花托生而出,被當時的國王帶回撫養(yǎng),故名蓮花生。公元8世紀中葉,應吐蕃贊普赤松德贊邀請,入藏傳播佛法,創(chuàng)建了西藏第一座有僧人剃度出家的寺院——桑耶寺。該石刻坐像雕刻細膩精巧,布局嚴謹,有較強質(zhì)感。
扎瑪日巴鎏金銅像
16世紀/高105厘米/山南敏竹林寺藏
扎瑪日巴,古印度的著名瑜珈士,是薩迦派道果法的第二位傳承者,他又傳授給阿瓦都地巴。此像高舉的右手原應有法鼓?!霸斎瞻汀钡脑饩褪恰俺址ü牡娜恕?。身上佩戴的瓔珞于胸前交叉,耳旁帛帶飄起,從肩而下的長帶是冥想時固定腳的。據(jù)載,他在打手鼓時,能夠同時出現(xiàn)24種靈異之處和32處圣地。
此像蓮花座上鋪有獸皮,象征著在家修行。道果法是藏傳佛教薩迦派有關(guān)悟道證果的佛學理論及其實修法門,源于印度,13世紀時隨著印度佛教的泯滅而失傳,只在藏傳佛教薩迦派中得到保存和弘揚。
阿底峽合金像
17- 18世紀/高20厘米/拉薩羅布林卡藏
阿底峽(982—1054年),古印度佛學大師,藏傳佛教噶當派祖師。出生于東印度(今孟加拉國境內(nèi)),父親為當?shù)貒?。他出家后云游印度各地,精通顯密教法。1042年、1045年兩次被迎請至西藏弘法,翻譯經(jīng)典,整飭佛教,對藏傳佛教再度復興和寺院建設(shè)起了重要的作用。73歲在西藏圓寂。他與蓮花生、宗喀巴備受藏民尊崇。此尊阿底峽坐像,頭戴高頂帽,雙腿趺坐于佛座上,雙手轉(zhuǎn)法輪印,兩眼下視,面部表情安詳。
米拉日巴合金像
17世紀/高16.5厘米/拉薩布達拉宮藏
米拉日巴(1040- 1123年)是藏傳佛教噶舉派第二代祖師,西藏著名游唱詩人。7歲喪父,家產(chǎn)被伯父所奪,因此苦學咒術(shù)報仇。后自悔罪孽太深,于是到大譯師瑪爾巴門下求習佛法。接著遁跡山林,潛心苦修。后又下山云游,以唱歌方式傳教,提倡靜坐苦修。這尊坐像,上身袒露,說唱坐姿, 一副超然物外與世無爭的樣子,形象生動精彩,是一件十分精彩的造像作品。
宗喀巴鎏金銅像
18- 19世紀/高40.5厘米/ 拉薩羅布林卡藏
宗喀巴(1357—1419年),藏傳佛教格魯派創(chuàng)始人。1409年,宗喀巴修建了甘丹寺,并在拉薩首次創(chuàng)辦了祈愿大法會,標志著格魯派正式創(chuàng)立。由于他對西藏頹靡不振的佛教體系進行了銳意改革,改戴黃色桃形僧帽。黃帽后來變成了格魯派的標志,格魯派也因此被稱為“黃教”。他被藏族信眾視為文殊菩薩的化身,備受尊崇。
佛陀
梵語“佛陀”是對佛教創(chuàng)始人釋迦牟尼的簡稱,意思是“覺者”,即真理的覺悟者。佛像以釋迦牟尼佛為主體,其形體、容貌和姿儀皆顯祥和、寧靜、端祥與莊嚴,是西藏佛教寺院中供奉的偶像。這類造像包括釋迦牟尼佛、無量壽佛、藥師佛、大日如來佛、彌勒佛、五方佛等,反映了藏族地區(qū)佛教信仰悠久的歷史和深刻的文化內(nèi)涵。
釋迦牟尼佛鎏金銅坐像
北魏·延興三年(473年)/高28.5厘米/拉薩布達拉宮藏
釋迦牟尼佛,古印度佛教創(chuàng)始人,被尊稱為佛陀,意思是徹悟宇宙、人生真諦者,民間信徒常稱之為“佛祖”。從方座背面供養(yǎng)人題記可知,北魏延興三年比丘尼僧出資所造。由于在西藏被供養(yǎng),臉部、露出的胸口以及發(fā)髻都被涂上泥金與藍色顏料并彩繪五官。這種保存在西藏寺院的早期漢地佛像,是自文成、金城兩位公主和親吐蕃以來藏漢兩地交流的物證。
佛傳圖唐卡
18- 19世紀/長105.5、寬83厘米/西藏博物館藏
整體畫面有一千多個佛塔和佛像,佛傳故事都被整合在佛塔崇拜中。畫中央是表現(xiàn)釋迦牟尼佛在菩提迦耶成道的故事,他頭戴寶冠,著右袒式袈裟結(jié)珈趺坐于中心主塔的寶座上。上方兩側(cè)繪魔王的千軍萬馬,小塔林立四周。畫幅最外一圈上方中央為釋迦牟尼涅場景,兩側(cè)為諸神駕云來對釋迦牟尼表示最后的敬意。整幅畫筆工細膩、內(nèi)容豐富、敷色富麗、布局嚴謹,是唐卡中之珍品。
菩薩
菩薩全稱“菩提薩”,意為“覺有情”,向上的目標是達到徹底覺悟,向下的責任是普度眾生。在大乘佛教中,菩薩的地位很高,僅次于佛,協(xié)助佛一起教化眾生,將來必定成佛。菩薩以種種化身降臨世間,解救眾生苦難,使人倍感親切,正好彌補境界崇高的佛那種難以親近的神秘感。菩薩造像在藏傳佛教藝術(shù)中占有很大比例,尤以觀音和文殊菩薩的數(shù)量最多。
十一面千手千眼觀音菩薩鎏金銅像
17- 18世紀/高78厘米/拉薩羅布林卡藏
印度2世紀時出現(xiàn)一面二臂蓮花手觀音,后流傳于尼泊爾、西藏等地。隨著大乘佛教的興起,逐漸發(fā)展出多面多臂觀音。藏人視松贊干布與歷代的達賴喇嘛為觀音化身,來此大千世界教化世人。
此尊觀音為十一面五層像,主尊觀音面容慈祥,裸上身,掛瓔珞,立于束腰仰覆蓮臺上,主臂雙手合十,其余六主臂結(jié)不同的手印,持寶珠、弓、箭等各種法器。其他990只略小的手臂排列于身后左右兩側(cè),組合成多重圓形的身光。整體造型優(yōu)美,精巧細致,金碧輝煌,為佛教造像中之上乘佳作。觀音菩薩所具有的千手千眼,象征著慈悲與力量,表示他將救度一切眾生。
十一面觀音造像量度唐卡
18- 19世紀/長59.5、寬43.5厘米/西藏博物館藏
佛像造像有嚴格的標準和定律,不能隨意建造。十一面觀音是藏傳佛教中常見的造像題材,觀音十一面分五層排列,主尊面容慈祥,裸上身,掛瓔珞,有八只手臂,中間兩臂雙手合十,六臂結(jié)不同手印,持不同法器。其余小手臂密布主尊左右兩側(cè)。這幅唐卡描述了十一面觀音的精確尺度,是繼承了16世紀畫家勉拉頓珠確立的神身體比例標準化傳統(tǒng),用各種線條規(guī)范造像尺度和比例。畫師們可以根據(jù)實際需要等比例縮放,多名工匠也可以同時參與一件作品的描繪。這種量度圖便于畫師掌握,也易于統(tǒng)一繪畫風格。
文殊菩薩鎏金銅像
17- 18世紀/高27.5厘米/西藏博物館藏
文殊菩薩意為“妙吉祥、妙音”,是智慧的化身。藏傳佛教中,文殊(智慧)與觀音(慈悲)最受尊崇。其形象有一面二臂、一面四臂、三面六臂、四面八臂等多種;持物以劍與經(jīng)書為主,智慧寶劍象征斬除一切煩惱與愚昧,《般若波羅蜜多經(jīng)》經(jīng)書象征菩薩的智慧浩瀚如經(jīng)典。本尊文殊造像頭戴五佛冠,胸飾瓔珞,右手揮舞著智慧寶劍,左手持經(jīng)并輕拈青蓮,結(jié)跏趺坐于仰覆雙層蓮花寶座上,面相祥瑞,造型優(yōu)美。近方形的臺座樣式、較為平貼的蓮瓣以及文殊舞動姿態(tài),都是對印度帕拉王朝造像的模仿。
彌勒菩薩合金像
11—12世紀/高160厘米/拉薩布達拉宮藏
根據(jù)佛教傳說,彌勒佛是繼承釋迦佛位為未來佛的菩薩,廣說佛法,教化眾生,故又稱“后生佛”、“未來佛”。早期的彌勒像呈菩薩形,身著菩薩裝。此尊造像頭戴五葉化佛寶冠,左手持龍華樹花莖,花上置一凈瓶,右手施無畏印,上身斜披條帛,下著長裙,以優(yōu)雅的三折姿站立于蓮花座上。風格特征與印度12世紀帕拉王朝作品相似,可能是西藏寺院向帕拉王朝定制,或請帕拉工匠到西藏所制。因長期供奉,臉部、寶冠、耳環(huán)、上身、凈瓶等都被涂上泥金,并重新彩繪五官,頭發(fā)與龍華樹花則涂上藍色顏料。
度母
在藏傳佛教中,度母受到信徒們尤其是女性普遍的尊崇信仰。相傳她們是觀音眼淚化生的救苦救難的菩薩,共有21相,有著廣大的慈悲心和無所畏懼的勇氣。她們的身色各不相同,白色表度母之身,紅色表度母之語,黑色表度母之意,黃色表度母之功德,事業(yè)則以綠色作代表。11世紀時由東印度高僧傳到西藏,其中以綠度母、白度母流傳最廣。松贊干布的兩位妻子尼泊爾墀尊公主與唐朝文成公主被視為綠、白度母的化身。西藏的佛寺之中大多供奉有這兩尊度母造像。
綠度母鎏金銅像
18世紀/高75、底座寬29厘米/拉薩羅布林卡藏
此尊綠度母著典型的菩薩裝,頭戴寶冠,身披天衣、多重項鏈、臂釧和腕鏈,下著垂踝長裙,右手施與愿印,左手施說法印,以三折姿站立。蓮座左右各插一株蓮花,其間盛開的蓮座上安坐不動明王、空行母等。造型優(yōu)美,修飾細致,兩側(cè)蓮花搖曳向上,將觀眾的視點引向度母慈悲的容顏上。無論是從鑄造技術(shù)或是藝術(shù)表現(xiàn)來看,都是18世紀藏中金銅佛像的精品佳作。綠度母與蓮花手觀音相似,差別在于綠度母豐胸纖腰,胸部女性特征明顯。傳說綠度母法解救獅子、大象、蟒蛇、水害、火災、盜賊、非人、牢獄等所造成的八種災難,故又稱“救八難度母”。
佛母
說明:按照藏傳佛教的說法,佛母是諸佛之源,佛之所以成道全靠佛母賜予智慧,因而要敬拜佛母。佛以法為師,從法所生,又稱法為佛母。這類造像主要包括尊勝佛母、大白傘蓋佛母、空行母、長壽三尊、吉祥天母、白拉母、獅面佛母、智行佛母、金剛地母等。她們是藏傳佛教密宗供奉的女性護法神。
空行母合金像
17世紀/通高34厘米/拉薩羅布林卡藏
空行母原是指經(jīng)過長期修煉獲得神通自在,可于空中飛行的各種鬼怪精靈,其多在山林墳地活動,在佛教密宗中是代表智慧與力量、能在空中飛行的女神。
此尊空行母造像一面三眼,頭戴五骷髏寶冠,頸掛骷髏頭串珠垂至膝前,頸部和腰部滿布鑲嵌綠松石的裝飾物;左手持盛滿血的骷髏碗,天杖靠在左肩,右手持鉞刀,弓步立姿,昂首直視。從形體到色彩,制作非常考究,造型優(yōu)美奇特,是西藏佛教造像中難得的精品。
大白傘蓋佛母鎏金銀像
18世紀/通高57、底座29厘米/拉薩羅布林卡藏
此尊造像千面千手千足,主臂右手持法輪,左手持長柄傘蓋;三面中正面為忿怒相,左右為寂靜相;頭上戴有重疊無數(shù)面的寶冠,身體兩側(cè)排列圖案化的細小手臂,手持鉤、劍、弓、箭、蓮花、索子、杵之類,兩腿分開站立,前后排列多層以示千足,踩踏魔眾。這種不同尋常的圖像,表明賴以生存的眾生都在白傘蓋庇護之下。她經(jīng)常被安置于寺院入口處或是作為個人的守護尊,起著驅(qū)魔的作用,在西藏廣泛流傳。
護法
護法是護持佛陀善法的神靈。佛教認為菩薩濟世傳播佛法之時,如果沒有得力的護法人,則會佛道隕落。佛教有許多的護法神存在,他們可以施益于眾生,也可以攝受那些危害佛法的人,具有非凡的神通能力,是藏傳佛教寺院中供奉的重要神。藏傳佛教中主要護法有四大天王(東方持國天王、南方增長天王、西方廣目天王、北方多聞天王)、吉祥天母、大黑天神、降魔閻尊、不動明王、金剛亥母、財神等。
大依怙佛
明·永樂(1403- 1424年)/高23.5厘米/日喀則薩迦寺藏
大黑天本為印度教中的神,后來被納入佛教,成為佛教中的守護神。藏傳佛教認為大黑天是毗盧遮那佛降魔時呈現(xiàn)出的忿怒相,在西藏受到廣泛尊崇。據(jù)說他護佑著寺院和僧團,有防止外敵入侵之神力,是護法尊中最具代表的尊神之一。
此尊大黑天為忿怒相,三目圓睜,眉須均呈紅色,頭戴五冠,身掛骷髏串珠,手腕和腰帶等處以蛇為飾,右手持金剛杵,左手持骷髏碗,腳踏妖魔立于蓮花座上。底座刻有“大明永樂年施”銘文,證明為明朝宮廷制造,贈給西藏高僧。
閻摩鎏金銅像
明(1368—1644年)/高28厘米/拉薩布達拉宮藏
閻摩在藏傳佛教中是重要的守法尊或護法尊。閻摩是起源于印度的神,世界上第一位死者,后來演變成冥界的王者。閻摩是正義的化身,負責裁決人死后的去處。閻摩被納入佛教體系之后,成為佛教的守護神,或者是作為冥界的審判者。本尊造型為牛頭人身,牛面三眼,頭上有藍色的牛角,戴骷髏冠,身披華麗的瓔珞,右手持舉噶章嘎杖(天杖),左手施期克印并握金剛套索,雙足踏在蓮花座上匍伏的水牛身上,以示降伏水牛(即閻王) 的殘暴。閻摩身上滿布的復雜裝飾以及蓮臺上寬厚肥大的蓮瓣,都顯示出明代造像的特征。
金剛
金剛造像主要是藏傳佛教密宗修行中的本尊或護法神造像。這類造像十分繁復,常呈現(xiàn)多面多臂和雙身形象,同時手印、持物與配飾等也相當繁瑣,其相貌、色彩、契印等,都有著豐富的教理和寓意。最著名和常見的有大威德金剛、密集金剛、勝樂金剛、歡喜金剛、時輪金剛、金剛手、金剛橛、閻摩等。藏傳佛教寺院中的護法神殿和密宗殿都供奉有這些造像,其特征一般是以忿怒、威嚴的形象出現(xiàn)的,具有威懾邪惡的力量。
時輪金剛鎏金銅像
14世紀/高59.5、寬47厘米/日喀則夏魯寺藏
時輪金剛頭戴華麗寶冠,四面二十四臂,主臂左手持金剛鈴,右手持金剛杵,擁抱四面八臂、手持金剛鉞刀與骷髏碗的明妃金剛亥母,其他各臂分別持斧、弓、箭、繩索等,腳踏象征著煩惱與邪惡的形象。
時輪金剛是藏傳佛教密教五大本尊之一,為各教派所共同崇奉。時輪是指時間的輪流循轉(zhuǎn),既是本尊之名,又是時輪理法之稱。這種男女合體的雙身時輪金剛像在西藏一般不公開示人,即使允許普通信徒參觀,也要用錦緞遮蓋。在藏傳佛教中,通常雙身像中的男性象征著慈悲,女性象征著智慧,雙方的和合所代表是慈悲與智慧合二為一,是真理最完美絕妙的顯現(xiàn)。
八瓣蓮花密集金剛鎏金銅曼荼羅
明·永樂(1403- 1424年)/高43.5厘米/拉薩布達拉宮藏
密集金剛安置于中央蓮臺之上,手持骷髏碗和鉞刀,擁抱明妃,結(jié)跏趺坐。每瓣蓮花處安置屬尊,上下排列,手中持樂器和供養(yǎng)物等,以舞蹈姿勢站立。蓮瓣可自由開啟,上方有裝飾水瓶的傘蓋形扣件,閉合時狀如花蕾。蓮莖合圍中間有度母和金剛薩像。蓮莖下方左右各有一龍王。
這種可以閉合的立體蓮花狀曼荼羅,最早發(fā)現(xiàn)于12世紀印度帕拉王朝后期,主尊以勝樂、喜金剛、金剛怖畏等守護尊居多。西藏和明清宮廷也有類似的立體蓮花曼荼羅,應是依照印度樣式制作的。這件作品有“大明永樂年施”銘文,當為明代宮廷制作。
佛經(jīng)
佛經(jīng)主要是釋迦牟尼宣傳佛教的言行記錄。公元前5世紀釋迦牟尼逝世后,為了繼承他的教派,佛教徒們經(jīng)過多次大規(guī)模的集會討論,逐漸形成了佛教的原始典籍——經(jīng)藏(釋迦牟尼宣傳佛教的言行)、律藏(佛教信徒需要遵守的各種戒律)和論藏(研究佛教教義的理論著作)。7世紀時,西藏派人留學印度帶回許多梵文經(jīng)典,以此為基礎(chǔ)開始翻譯工作。西藏僧侶除翻譯之外,還留下有關(guān)佛學的注釋、宗義、歷史著作等大量文獻。
甘珠爾佛經(jīng)
1725年/每頁長74、寬29厘米/日喀則薩迦寺藏
藏文大藏經(jīng)由《甘珠爾》、《丹珠爾》兩部分組成,前者為釋迦牟尼佛金口說的經(jīng)典,后者為佛弟子及后世學者對佛語所作的注疏。作為佛語的《甘珠爾》常被作為書寫供養(yǎng)對象。13世紀,由八思巴弟子匯編成書,14世紀后半葉,噶舉派僧人布敦·仁欽朱負責校訂。這是一套薩迦寺收藏寫本中的一函,計330頁,經(jīng)頁以金汁在藍色紙上書寫,上下以木質(zhì)經(jīng)板相夾保護,經(jīng)板中央刻有精美佛像。
梵文《八千頌般若波羅蜜多經(jīng)》貝葉經(jīng)
12世紀/每頁縱7厘米,橫42.2厘米/西藏博物館藏
所謂“八千頌”是指其詩頌調(diào)大約八千句的長度,是最早的《般若經(jīng)》形式,大約出現(xiàn)于公元1世紀中葉。由于八千頌內(nèi)容剛好為一函的分量,在印度、西藏等地常見信徒施財書寫《八千頌》。在造紙技術(shù)沒有傳播到印度之前,印度人通常都是用貝達拉樹的葉子作為書寫材料。貝葉經(jīng)就是用貝達拉樹的葉子書寫成冊的佛經(jīng)。由于樹葉容易腐爛,保存不易,所以貝葉經(jīng)十分珍貴。這部貝葉經(jīng)內(nèi)容是《八千頌般若波羅蜜多經(jīng)》,墨書彩繪,共47頁,每頁文字7行,每頁中央都有附圖,描繪釋迦八相、觀音、度母等,附圖兩側(cè)還各有裝飾帶,中間打孔,上下描繪佛塔。
佛塔
佛塔源于古印度,隨著佛教傳入藏區(qū),被用來供放高僧舍利、經(jīng)卷和各種法物的一種雄偉建筑物。佛塔形制不同,功用各異。其構(gòu)造由塔座、塔瓶、塔剎和塔頂?shù)人拇蟛糠纸M成。藏傳佛教認為一座佛塔主要有“五大”部分的象征性,即日月部代表空,傘蓋部代表風,相輪(十三法輪)部代表火,塔瓶(覆缽部)代表水,瓶座(臺座)部代表地。其意義為:土依金,金依水,水依風,風依空,空無所依。體現(xiàn)了佛教“一切事物都是因緣所生,相互依賴而存在”的理論內(nèi)涵。
四祺塔擦擦
13—14世紀/高14厘米/西藏博物館藏
這件擦擦塔身為脫模而成,由八角形臺座、階梯與覆蓮組成塔基,塔頸至頂部日月系手工捏成,塔上插有四根帶圖案的泥塊飾物,表達信徒祈求福祉祺祥并至的愿望。這種擦擦十分罕見,為西藏阿里托林寺之物。擦擦,是梵語的音譯,亦稱脫模泥塑,是藏族雕塑中獨樹一幟的微塑藝術(shù)品類,在藏區(qū)朝佛圣地隨處可見,應用極廣。其制作方法是用泥塑手法造型后,用銅、鐵、木、陶等制作成印模,在模內(nèi)填充膠泥,經(jīng)過擠壓、脫模制作而成。
鎏金銅佛塔
17世紀/高33.5厘米/西藏博物館藏
此件佛塔由塔基、塔身、塔頂三部分組成。塔基為亞字形方臺,四周邊緣上刻藏文字款并各置一金剛杵。其上為圓壇,下大上小,底層一圈裝飾藏式佛塔,以珠寶隔開,其余多層亦鑲嵌綠松石、寶石、珊瑚等。塔身由晶瑩的水晶制成,呈覆缽狀。塔頂由下往上,依序為亞字形剎座、十三層相輪、華蓋、仰月與日,亞字形塔剎四方各有一對引人注目的佛眼。從佛塔造形和鑲嵌工藝以及佛塔題記來看,此塔應為尼泊爾加德滿都“失言允諾塔”的模型。
法器
佛教法器是指佛寺中僧侶們舉行佛事活動和佛教儀式時所用的器物。藏傳佛教的法器形式大多仿自印度佛教法器,同時也加進了具有自己特點的內(nèi)容,大致可分為禮敬、稱贊、供養(yǎng)、持驗、護身和祈禱等六大類。不同種類的法器在形制、用途上各不相同,有著各自的象征意義。這些法器大多以金、銀、銅鑄造為主,兼有木、骨、石、貝殼以及布、絲織、錦緞等材質(zhì)。其造型奇特,制作構(gòu)思巧妙,種類繁多,神圣而威嚴,是西藏佛教藝術(shù)的精品。
供養(yǎng)類法器
鎏金銀須彌山曼扎
17世紀/高70厘米/西藏博物館藏
曼扎又稱曼荼(陀)羅、曼達、滿達等,是梵語音譯,即壇城,是藏傳佛教用于供養(yǎng)的供器。它是密宗神圣的壇場,也是藏僧修法的地方。其形制各異,分金屬立體壇城、粉彩沙制壇城和繪在唐卡及佛殿墻壁上的彩圖壇城等等。完整的形狀象征著須彌山?!绊殢浬健睘殍笳Z音譯,意思是寶山、妙高山,又名妙光山。曼扎共分五層,依次向上收斂,下面四層鏨刻了象征富庶和權(quán)力的八寶、七珍、五妙欲等圖案,最上層置法輪。這件供器由同心圓狀的圓筒組成,下大上小,層層疊加,最上方為法輪狀裝飾。使用時,法師在施有透雕的銀質(zhì)圓輪中放入谷物,并唱頌真言,一層一層將圓筒疊加,供奉于佛前。
鎏金銀法輪
清(1644- 1911年)/高47厘米/西藏博物館藏
這件銀質(zhì)千幅法輪為十三世達賴喇嘛土登嘉措(1876- 1933年)進呈的貢物。法輪通體鏨刻花紋,并鑲嵌珠寶,外圈火焰形背光,中間十三個同心圓鎏金。輪座雕飾雙覆蓮,上刻藏文發(fā)愿文題記。十三世達賴執(zhí)政期間,時值英國勢力染指西藏的多事之秋。1904年英軍攻入拉薩,十三世達賴被迫出走內(nèi)地。1908年入京朝覲了慈禧太后與光緒皇帝,受到清廷的熱情接待,達賴向清廷呈進了大量貢品,此件銀法輪為其中貢品之一。
金翅白海螺法號
18世紀/長48厘米/拉薩布達拉宮藏
海螺法號,是藏傳佛教中重要的樂器和常用法器之一,也是八吉祥中的一種,又稱法螺。是法會時吹奏的樂器之一。佛經(jīng)上講釋迦牟尼說法時聲音洪亮,猶如大海螺的聲音響徹四方,所以用它來代表法音。聽到法螺的聲音,眾生可以消除罪障,進入極樂世界。法螺以白色、螺紋右旋的最為珍貴。裝飾多種多樣,其中以鑲翅法螺裝飾最為華麗。此件法螺上鏨刻花卉紋和龍紋,銀質(zhì)飾板表面鎏金,鑲嵌綠松石。翅尾系有彩色絲帶。
轉(zhuǎn)經(jīng)輪
19世紀/長36厘米/西藏博物館藏
轉(zhuǎn)經(jīng)輪也稱“嘛呢(瑪尼)輪”,是藏傳佛教信徒祈禱贊頌諸佛的必備法器。種類較多,大小不一。形似小桶,中間有可以轉(zhuǎn)動的軸,上方轉(zhuǎn)輪上刻有經(jīng)咒或六字真言,內(nèi)部裝有紙印的經(jīng)文。信徒祈禱時右手持轉(zhuǎn)經(jīng)輪以順時針方向旋轉(zhuǎn),左手持念珠,口中念誦著經(jīng)咒。每旋轉(zhuǎn)一周等于將轉(zhuǎn)輪上的經(jīng)文或六字真言誦讀一遍,以此積功德。與轉(zhuǎn)經(jīng)筒具有同樣的宗教意義。此件轉(zhuǎn)經(jīng)輪主體為銀質(zhì)圓筒,配上象牙柄,圓筒壁上裝飾有鎏金的六字真言與吉祥八寶等。圓筒側(cè)還以鏈子掛一蓮苞形墜飾,在旋轉(zhuǎn)時,此墜飾有增強旋轉(zhuǎn)慣性功用。
轉(zhuǎn)經(jīng)筒
清(1644—1911年)/通高37厘米/拉薩羅布林卡藏
轉(zhuǎn)經(jīng)筒也稱“嘛呢筒”,是藏傳佛教最常見的法器之一。在藏區(qū)寺院的入口、屋檐下、圍墻邊的轉(zhuǎn)經(jīng)道經(jīng)常可以看到一排排掛著轉(zhuǎn)經(jīng)筒的木架。其尺寸大小不一,小的則便于信徒們隨身攜帶。此件手捻轉(zhuǎn)經(jīng)輪制作精良,上方為漢式六角亭,仿佛為縮小的轉(zhuǎn)經(jīng)殿。六角亭下還輟有掛飾,用以加速轉(zhuǎn)動慣性。屋頂突出的軸承輕輕捻動就可帶動屋內(nèi)的轉(zhuǎn)經(jīng)筒,轉(zhuǎn)經(jīng)筒上刻有精美圖案與六字真言。基座蓮瓣、欄桿為典型的清宮式建筑,推測為清廷所制,贈予西藏僧侶。
金沐浴瓶
17世紀/高22.5厘米/西藏博物館藏
沐浴瓶是藏傳佛教密宗儀軌中的用具,是為神像或信徒本人進行沐浴時所用的器物,也用作僧人生活用具。瓶內(nèi)多盛圣水(即用清水泡以藏紅花)或灑圣水或注入少量到信徒手里,祈請諸佛的護佑。沐浴瓶質(zhì)地有金、銀、銅、瓷等多種。該沐浴瓶圈足、瓶蓋及彎曲長流均為純金鑄就,瓶身為銀質(zhì)。蓋子上裝飾有八寶和瑞草紋,鑲嵌綠松石、紅珊瑚等寶石。長流近瓶身處為龍首狀。瓶身光素,用錦緞包裹裝飾。瓶型做工考究,堪稱精品。
金托嘎巴拉碗
18世紀/高25.5厘米/西藏博物館藏
嘎巴拉碗是用人的頭蓋骨做成的一種骷髏碗,又稱內(nèi)供顱器,為藏傳佛教常用法器之一。源于西藏苯教的天葬儀式。西藏僧侶常用來盛甘露以洗滌身心的罪業(yè)。忿怒相的護法、空行、本尊等常持此法器。碗體用的人頭蓋骨,大多是依照高僧的遺囑從其遺體上取下的。選擇顱骨時,還要看頭蓋骨的紋路和開片多少來決定,開片少的為上乘,即開片在二至四片的最好,開片多的不予采用。
這件華麗的嘎巴拉碗由碗蓋、碗體、碗托組成。碗蓋為橢圓形,銅鎏金,上為金剛杵把手,并刻有卷草紋、八吉祥、蓮紋,鑲嵌著綠松石花飾,口沿各嵌一圈綠松石與珍珠。頭蓋骨外隱現(xiàn)日月與藏文六字真言等。三角形金質(zhì)座托也是銅鎏金,刻有頭顱,并通體鏤雕卷草紋。整體制作設(shè)計精美別致。從藝術(shù)的角度來講,嘎巴拉碗是藏民族特有的一種藝術(shù)形式。
和同一家
西藏,唐代稱吐蕃,明代稱烏思藏,清代始稱西藏。唐朝時期,吐蕃與大唐多次友好結(jié)盟,元朝時正式歸入中央政府管轄,明清兩代時藏傳佛教各派都得到了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并迅速發(fā)展。清代設(shè)置駐藏大臣,確立達賴、班禪兩大活佛轉(zhuǎn)世系統(tǒng)。在頻繁往來中,歷代中央政府封賜予西藏宗教領(lǐng)袖權(quán)力象征的印章、金冊以及各類禮品,西藏宗教領(lǐng)袖也為雙方文化交流作出了重大貢獻。
松贊干布鎏金銅像
13—14世紀/通高46.5、底寬30厘米/拉薩布達拉宮藏
松贊干布(?- 650年),吐蕃王朝的締造者。他統(tǒng)一了青藏高原,定都拉薩,結(jié)束了小邦林立的動蕩局面,還頒布了法典、創(chuàng)造了文字,并先后與尼泊爾的墀(chí)尊公主和唐朝的文成公主聯(lián)姻。因為二位公主均篤信佛教,都曾攜帶佛像、佛經(jīng)和僧人入藏,在松贊干布的弘揚下,佛教在西藏開始廣泛傳播。因此,人們奉松贊干布為觀音菩薩化身,佛教最早的引入者,他的塑像上一定會有一尊無量光佛,同時把墀尊公主和文成公主分別視為陪伴觀音的綠度母和白度母。至今,
在民間仍流傳著他們?nèi)撕雮鞣鸱ǖ募言挕?/p>
祿東贊鎏金銅像
13—14世紀/高29.5厘米/拉薩布達拉宮藏
祿東贊又稱噶爾·東贊,是松贊干布的得力助手與心腹大臣。他輔佐松贊干布治理吐蕃。曾奉命作為特使赴長安向唐太宗請婚,促成文成公主入吐蕃與松贊干布完婚,為藏漢友好立下殊功。此像裝束為吐蕃時期打扮,不同于唐朝畫家閻立本所繪之《步輦圖》上的身材瘦小形象,姿態(tài)顯得十分沉穩(wěn)自若,不失為一件有特殊韻味的藝術(shù)精品。
元帝師玉印
元(1271—1368年)/高8.1、邊長9.6厘米/西藏博物館藏
忽必烈之后,元朝歷代皇帝皆以藏僧為帝師。這枚印章是元成宗賜給第五任帝師扎巴俄色的。扎巴俄色(1246- 1303年)擔任帝師有十多年。1295年,元成宗特造寶玉五方佛冠賜給他,同時賜給了這枚雙龍盤紐白玉印。元朝賜給西藏高僧的印章都是用這種回疊的篆體。這枚玉印印文為八思巴文:“大元帝師統(tǒng)領(lǐng)諸國僧尼中興釋教之印”。八思巴文為拼音文字,從左至右書寫。
明宣德封誥
明宣德元年(1426年)/橫315、縱32厘米/西藏博物館藏
這是明朝宣德元年的詔書,采用藏漢兩體文字書寫,為明朝中央冊封西藏地方噶舉派首領(lǐng)仁欽貝為昭勇將軍烏思藏(元、明時期稱藏中為“烏思藏”)都指揮僉事,負責前后藏地區(qū)軍政事務。詔書文字書寫在五種顏色的拼接起來的綾上。根據(jù)書寫習慣,漢文從右至左,藏文由左至右,兩者在中間會合,書寫年月日,押蓋“制誥之寶”官印。在詔書最左側(cè)上織有“永樂元年月日造”文字,說明這件詔書使用的綾為永樂元年(1403年)所織造。
詔書全文:“奉天承運,皇帝制曰:帝王以天下為家,故一視同仁,無間遠邇,爾葛爾卜寨官領(lǐng)占巴,世處西陲,恪遵王化,既克敬承于天道,尤能識達于事機,修職奉貢,益久益處,眷茲誠悃,良足褒嘉。今特命爾為昭勇將軍烏思藏都指揮僉事。爾尚益順天心,永堅臣節(jié),撫安爾眾各遂其生,俾爾子孫世享無窮之福,欽哉!宣德元年十一月初二日?!?/p>
銀鎏金高足碗套
明(1368-1644年)/高17.5、口徑18厘米/西藏博物館藏
此碗套是為盛放高足瓷碗而特制的。歷代皇帝在賞賜西藏高僧、貴族的禮單中都有大量瓷碗,為了保護它們不受損壞,人們發(fā)明了碗套。此碗套通體鎏金并遍飾裝飾圖案,還鑲嵌綠松石,套身兩側(cè)各有一個可以穿帶的把手,方便佩戴,內(nèi)用軟紅緞裹覆。紋飾精美、做工精致。
法鼓
清(1644—1911年)/長12.2、寬11、高7.8厘米/民族文化宮藏
法鼓為藏傳佛教信徒做法時的法器,種類繁多,大小不一,鼓身可用多種質(zhì)地的材料制作。此鼓是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農(nóng)歷七月,六世班禪額爾德尼祝賀清朝乾隆皇帝七十壽辰的賀禮。鼓面圖案由金汁描繪。束以金質(zhì)鼓箍,其上鏤花鑲嵌寶石,上面有環(huán),環(huán)上墜嵌寶石三角形鏤花金飾,金飾上系墜珠寶絲帶10條。采用刻花、鏤花、鑲嵌、描金、編織等多種工藝,為藏傳佛教法鼓中的精品。信徒行法時手執(zhí)鼓左右搖晃,系在箍上的兩個球狀軟錘便會輕擊鼓面,發(fā)出有節(jié)奏聲響,以贊頌諸佛、菩薩的功德。
銀曼札
清(1644—1911年)/直徑23.5、高4.3厘米/民族文化宮藏
此件銀制曼札壇面平素,周側(cè)鑿刻卷葉團花及連珠紋,依據(jù)所系黃條上文字記載可知,這是九世班禪卻吉尼瑪(1883—1937年)1895年九月十五日敬呈給慈禧太后的禮品。九世班禪于光緒十四年(1888年)在布達拉宮以金瓶掣簽方式被認定為班禪轉(zhuǎn)世,光緒十八年(1892年)坐床,坐床后遣使至北京向慈禧太后與光緒皇帝謝恩。
雪域風情
藏民族與美麗的大自然和諧共生,令人神往。宗教信仰深入到藏民的日常生活方方面面,除了宗教外,舞蹈、音樂、戲劇、醫(yī)學、教育等無不與之相關(guān)。走進西藏,你會發(fā)現(xiàn)每個村寨旁都有佛塔,房屋頂上飄著經(jīng)幡,室內(nèi)設(shè)有經(jīng)堂,老人們手持轉(zhuǎn)經(jīng)筒休閑地轉(zhuǎn)經(jīng)朝佛,無處不在的宗教信仰活動,彰顯了藏民族對生活的熱愛憧憬和虔誠的宗教信仰,使得雪域高原到處充滿了歡樂安詳和神秘色彩。
銀鎏金嘎烏
17- 18世紀/高27、寬21.5、厚9厘米/拉薩羅布林卡藏
嘎烏是藏語的音譯,屬于護身佛盒,又是裝飾品。嘎烏質(zhì)地有金、銀、銅三種,盒面上多鑲嵌有瑪瑙、松石,并雕刻有多種吉祥圖案。嘎烏形狀、大小不一,佩帶嘎烏都極為講究,男性一般斜掛于左腋與左臂之間,女性則用項鏈或絲綢帶套在頸上懸掛于胸前,四品以上貴族則將嘎烏戴在發(fā)髻中作為官位的標志。此嘎烏里裝有一尊空行母,造型精致,信徒們隨身攜帶用以祈佛佑護。
金酥油燈
18世紀/高33、口徑30、底徑25厘米/拉薩布達拉宮藏
酥油燈在藏族信徒生活中占據(jù)著重要位置,除了在寺廟能看到千盞酥油燈閃閃爍爍的壯觀場面之外,在藏族人家中,念經(jīng)做法事或作祭祀活動,都要點上幾盞或上百盞酥油燈。此燈由燈體、燈柱、底座三部份組成。柄部蓮瓣下垂微張,喇叭形底座,造型莊嚴凝重,制作工藝精湛,雍容華貴,璀璨奪目,是藏族金銀器中的精品。
銀鎏金多穆壺
清(1644—1911年)/高48厘米/西藏博物館藏
“多穆”原意為盛酥油的桶。此壺僧帽狀口沿,有把和嘴,為藏民盛酥油茶的器皿。酥油茶藏語稱“恰穌瑪”,是在由茶磚熬成的濃茶中,倒入少量的酥油和鹽,有的還加入一些味精和牛奶等佐料,攪拌至水和酥油交融而成,是藏族生活的必需品。這件鎏金鏨花多穆壺,造型別致,多為上層貴族使用。
鎏金酥油茶壺
清(1644—1911年)/高65厘米/民族文化宮藏
飲茶,尤其飲酥油茶,是藏民常年的生活習慣,藏諺語說:“寧可三日無糧,不可一日無茶?!辈鑹啬瞬孛窦彝ケ貍涞纳钇魑?。此壺整體為銀質(zhì),鎏金,長流,龍形手,頸部飾鏤金八寶花圖案,腹部飾“四團結(jié)”和“六長壽”鏤金花紋,壺內(nèi)鎏金八寶花,做工十分精細,整體造型典雅,極富民族特色。
銀鏤花奶桶
清(1644—1911年)/高15.5、直徑33厘米/民族文化宮藏
藏族喜食奶制品,特別是酸奶,家家都有。其制作方法是將牛奶煮沸,倒入奶桶或其他容器中,待溫度降至30- 40℃時,加入少量酸奶作發(fā)酵劑,使乳酸菌大量繁殖,將奶中的乳糖分解為乳酸,酪蛋白沉淀而凝結(jié)成嫩豆腐狀,即成酸奶。這件銀質(zhì)奶桶有壓花、鏤花等工藝,是十四世達賴喇嘛獻給中央人民政府的禮品。
鑲金銀火鍋
清(1644—1911年)/高29.5、直徑18.5厘米/民族文化宮藏
火鍋在西藏出現(xiàn)是受蒙古族、滿族文化的影響,其吃法也是邊吃邊煮,大型宗教活動時,大喇嘛們也要吃火鍋。此火鍋純銀制造,鑲金,蓋頂嵌有天珠,蓋上有紅珊瑚,龍頭形雙耳,龍嘴中各銜天珠一顆,精致而又貴重,是十四世達賴喇嘛獻給中央人民政府的禮品。
鑲金銀香爐
18- 19世紀/高37厘米/拉薩布達拉宮藏
西藏家家戶戶都有佛龕,佛龕下端總有香爐,香爐里常年飄著清淡的香煙,那是獻給佛、菩薩、上師、護法的虔誠和敬意。香爐的質(zhì)地有木、陶、銅等制作,形狀有三足、方形等各種式樣。此香爐由純銀制作,由爐身、蓋和提鏈組成,蓋身鏤空,制工精細,一般用于重大喜慶和法事活動,由專人負責提拿。
服飾類
珍珠冠
19- 20世紀/高25、直徑24厘米/西藏博物館藏
由上萬顆天然珍珠串起來的冠飾,其間飾以綠松石和金珠,圓形帽頂拴有金地嵌綠松石頂飾,內(nèi)有硬布襯,制工精細,配色雅致,顯得豪華富貴。清代黃沛翹在《西藏圖考》中記述此種冠飾是:“富則戴珍珠帽,以木作胎,如笠而厚里,以紅漆之,外以金鑲松綠石為頂。胎之周遭皆密綴珍珠,價有值千金者?!睘槲鞑氐貐^(qū)上層婦女在節(jié)日慶典時佩戴的冠飾。
跳神服飾
清(1644—1911年)/高180厘米/拉薩布達拉宮藏
密宗跳神舞的服飾,服飾上有護法神面部圖案,外掛白色珠子組成的珠鏈。跳神,藏語稱羌姆,是一種嚴格的密宗儀軌,神舞表演和誦經(jīng)念咒相輔相成。跳神前,喇嘛們用七色土在大經(jīng)堂繪出降魔除障的銳利法器、金剛橛的壇城,圍坐壇城誦經(jīng)7日,第8天開始跳神,再現(xiàn)本尊和護法加持眾生戰(zhàn)勝魔障的過程,以驅(qū)邪去障,弘揚佛法。古代跳神場地在密宗殿內(nèi),后來出現(xiàn)于露天大眾場合。
藏戲溫巴套裝
20世紀/高180厘米/西藏博物館藏
這套服裝為藏戲戲裝,是白、藍兩種面具戲開場人物“溫巴”所穿的衣服。藏戲演出分“溫巴頓”、“雄”、“扎西”三部分:“溫巴頓”是開場戲,帶有濃厚宗教色彩的歌舞祭祀儀式,為觀眾祈福,求神祖保佑;“雄”即正戲,主要演出劇目是八大傳統(tǒng)藏戲;“扎西”為結(jié)尾,以歌舞形式向觀眾祝福致謝。溫巴在藏戲表演中貫穿全場,起到講解劇情和調(diào)節(jié)氣氛的作用。如今,藏戲已被列入世界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