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珊丹 周均華
[摘要] 目的 探討護理干預對新生兒疼痛及生命體征的影響。 方法 選取2010年4月~2012年3月間我院新生兒重癥監(jiān)護病房住院的新生兒106例,隨機分為兩組,每組53例,觀察組新生兒在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上給予護理干預,對照組新生兒僅給予常規(guī)護理。觀察兩組新生兒接受疼痛刺激時急性疼痛評分結果以及刺激前后心率、平均動脈壓及血氧飽和度的監(jiān)測結果。 結果 觀察組新生兒急性疼痛評分結果優(yōu)于對照組,與對照組新生兒相比較觀察組新生兒受到疼痛后,心率、平均動脈壓及血氧飽和度能夠更快恢復正常。 結論 護理干預能夠有效地緩解新生兒疼痛,有助于保持各項生命體征的平穩(wěn),有利于新生兒的康復以及生長發(fā)育。
[關鍵詞] 護理干預;新生兒;疼痛;生命體征
[中圖分類號] R473.5[文獻標識碼] B[文章編號] 1673-9701(2012)32-0100-02
疼痛是一種臨床常見的癥狀,同時也是一種疾病。繼呼吸、體溫、脈搏和血壓之后疼痛被確認為人類第五大生命體征。一直以來人們對兒童特別是新生兒疼痛的認識存在著誤區(qū),缺少足夠的重視。研究發(fā)現(xiàn)新生兒對疼痛有生物學感知能力,與成人相比這種感知更加強烈、持久,新生兒對疼痛存在記憶,且因疼痛所帶來的各種負面影響是長期存在的[1]。醫(yī)護人員需加強對新生兒疼痛的認知,給予相應的護理干預,以減輕或消除疼痛的不良影響。本文就我院新生兒重癥監(jiān)護病房所采取的護理干預措施進行總結,探討護理干預對新生兒疼痛及生命體征的影響,以評價其應用效果?,F(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0年4月~2012年3月間我院新生兒重癥監(jiān)護病房住院的新生兒106例,隨機分為兩組:觀察組53例,在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上給予護理干預;對照組53例,僅給予常規(guī)護理。
觀察組中男27例,女26例,其中足月兒34例,早產兒19例,平均胎齡(37.6±3.5)周,新生兒進入重癥監(jiān)護病房時平均體重(3095±556)g;對照組中男30例,女23例,其中足月兒32例,早產兒21例,平均胎齡(36.8±3.9)周,平均體重(3125±574)g。兩組新生兒的性別、胎齡、體重等具有可比性,P > 0.05,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
1.2 方法
兩組新生兒均給予相同的常規(guī)護理:對所有患兒進行嚴密監(jiān)控生命體征變化(每隔3 h監(jiān)測體溫、脈搏、呼吸各1次),嚴格隔離,護理人員注意無菌操作,防止感染。護理人員動作宜溫柔,態(tài)度和緩,給新生兒給予足夠的體貼和關愛。
觀察組加強護理干預:①改善病室環(huán)境:保持室內安靜、整潔,床單改用暖色調,可播放一些輕柔的音樂。調節(jié)適宜的光線強度和室溫。盡量為新生兒營造較為舒適的環(huán)境以利于休息。②體位護理:協(xié)助新生兒保持舒適的體位,如側位、臥位為佳,屈曲體位為佳,新生兒保持屈曲體位可以放松機體。同時,給予新生兒襁褓進行包裹,營造溫暖的生存環(huán)境。③撫觸:將新生兒抱在懷中輕柔的搖晃,或者通過肌膚接觸給予新生兒溫和的按摩。④非營養(yǎng)性吸吮:致痛操作前先于新生兒口中放置無孔安慰奶頭進行非營養(yǎng)性吸吮,然后再進行操作,直至操作完成后,安慰奶頭始終保持在新生兒口中[2]。非營養(yǎng)性吸吮可使新生兒接受致痛操作后盡快停止哭泣,恢復平靜。⑤口服蔗糖水:疼痛刺激后喂食2 mL30%葡萄糖液,一方面增加了吸吮動作,有利于轉移注意力,減輕疼痛。同時可以通過刺激甜味味覺達到激活體內內源性阿片的作用,產生鎮(zhèn)痛效果。采用以上干預護理措施,觀察護理效果。
1.3觀察項目
觀察兩組接受疼痛刺激時急性疼痛評分結果。觀察兩組新生兒接受疼痛刺激時的面部表情、肢體活動以及聲音表現(xiàn),填寫急性疼痛評分量表[3],總分為10分,0~3分表示輕度疼痛,4~7分表示中度疼痛,8~10分表示重度疼痛。
觀察兩組疼痛刺激前后心率、平均動脈壓及血氧飽和度變化。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所得數(shù)據錄入SPSS 12.0統(tǒng)計學軟件,計量資料采用平均值±標準差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例數(shù)和百分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 < 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疼痛刺激時急性疼痛評分結果
結果顯示:觀察組新生兒接受疼痛刺激時輕度疼痛例數(shù)所占比例高于對照組,χ2=5.781 8,P < 0.05;重度疼痛病例數(shù)所占比例低于對照組,χ2=4.970 3,P < 0.05。上述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1。
2.2 執(zhí)行護理干預前、后執(zhí)行疼痛操作的生命體征
結果顯示:采取護理干預前,兩組患兒各項生命體征未見顯著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 0.05)。針對實驗組新生兒采用以上干預護理操作后再行疼痛性操作,觀察生命體征變化,發(fā)現(xiàn)心率、平均動脈壓、血氧飽和度變化平穩(wěn),效果顯著,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 0.05)。見表2。
2.3疼痛刺激前后生命體征變化情況
結果顯示:疼痛刺激前兩組新生兒心率、平均動脈壓及血氧飽和度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 0.05),疼痛刺激后觀察組各項生命體征與對照組相比較能更快恢復正常,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 0.05)。見表3。
3 討論
新生兒是最為脆弱的個體,機體神經系統(tǒng)及其他各系統(tǒng)發(fā)育尚不成熟,處于內環(huán)境發(fā)育不穩(wěn)定且還未完全適應外環(huán)境的時期。不同來源、不同種類的疼痛刺激均會對新生兒造成近期或遠期的影響。建立客觀的新生兒疼痛評估系統(tǒng),采取系統(tǒng)、有效的干預措施以減輕新生兒的疼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本實驗通過改善新生兒特護病室的環(huán)境,提供舒適的休息環(huán)境等護理干預后,分析結果發(fā)現(xiàn),新生兒處于安靜休息狀態(tài)下,血氧飽和度較平穩(wěn),能起到很好的安撫作用。給予襁褓包裹,使新生兒感覺到溫暖、安全,可以提高自我調節(jié)能力,緩解疼痛。有研究顯示,襁褓包裹可以顯著減輕新生兒足采血時產生的疼痛,且作用持續(xù)時間長。保持側位、臥位,四肢屈曲體位是新生兒最舒適、最放松的睡眠姿勢,保持適宜體位,可增加新生兒疼痛承受力。輕柔撫摸,可以增進醫(yī)護人員與新生兒的感情,使新生兒消除孤獨、恐懼的不良情緒,產生安全感,以減少哭鬧、促進睡眠。非營養(yǎng)性吮吸,可以分散新生兒注意力,減少新生兒疼痛操作時的激惹狀態(tài),而非營養(yǎng)性吮吸可以減緩心率、血氧飽和度的波動??诜崽?,不僅可以預防性控制疼痛,還可縮短啼哭時間。
研究發(fā)現(xiàn),新生兒受到疼痛刺激時,血氧飽和度呈明顯的下降趨勢,心率、血壓會有不同程度的上升。疼痛刺激對新生兒具有明顯的近期影響[4]。我院在新生兒救治過程中給予有針對性的護理干預,給予護理干預的觀察組新生兒接受疼痛刺激時輕度疼痛病例所占比例高于對照組,重度疼痛病例所占比例低于對照組,且疼痛刺激后觀察組各項生命體征與對照組相比較能夠更快恢復正常??梢娫诮邮芴弁创碳r給予有針對性的護理干預可有效地緩解新生兒的各種應激反應,有助于患兒生命體征盡快恢復正常[5]。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新生兒的康復,有利于其生長發(fā)育。
因此,臨床應加強護士對新生兒疼痛知識的普及,樹立正確的護理態(tài)度,加強人文關懷。在執(zhí)行疼痛性操作時,選擇新生兒最佳狀態(tài),或提前執(zhí)行預防性護理干預,將避免或減輕操作性疼痛。此外,將所采取的日常干預措施納入到臨床工作指南當中,是新生兒監(jiān)護室提高護理水平的重要內容[6]。
[參考文獻]
[1]陳穎,樓建華,章雅青. 對新生兒疼痛護理的探析[J].中國基層醫(yī)藥,2008,15(12):2080-2082.
[2]唐曉燕,甄宏,韋玉華,等. 非營養(yǎng)性吸吮對新生兒醫(yī)療操作性疼痛的干預研究[J]. 中國臨床新醫(yī)學,2009,2(6):574-576.
[3]Merboth M K,Barnason S. Managing pain: the fifth vital sign[J]. Nurs Clin North Am,2000,35(2):375-383.
[4]陳夢瑩. 新生兒疼痛對機體的近期和遠期影響[J]. 國際兒科學雜志,2010,37(2):112-115.
[5]Gray L,Watt L,Blass E. Skin-to-skin contact is an algesic in healthy newborns[J]. Pediatrics,2000,10(5):14-24.
[6]Ward LC,Hom RA,Gosnell F. The efficacy of facilitated tucking for relieving procedural pain of endot racheal suctioning in very low birthweight infants[J]. Am J Matem Child Nurs,2004,29(3):151-156.
(收稿日期:2012-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