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摘要:詩詞的欣賞過程是一個讀者之情與作者之情相會的過程,而詩人之情的表現(xiàn)主要借助于物象的描繪表達出來,于是,欣賞過程也就是讀者根據詩歌的外在之象還原為詩人的內在之意的過程。這就要求我們在欣賞時通過想象來補充作品簡省的內容,使作者的情感清晰、完整地呈現(xiàn)出來。。
關鍵詞:詩詞; 賞析; 想象;
欣賞一首詩詞作品,首先要弄懂它的文字意思。對于字詞句的理解并不是學生在閱讀欣賞時的難題。詩詞的欣賞過程是一個讀者之情與作者之情相會的過程,而詩人之情的表現(xiàn)主要借助于物象的描繪表達出來,于是,欣賞過程也就是讀者根據詩歌的外在之象還原為詩人的內在之意的過程。這就要求我們在欣賞時通過想象來補充作品簡省的內容,使作者的情感清晰、完整地呈現(xiàn)出來。
一.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對詩中描繪的情景進行想象
學生默讀作品并對作品所呈現(xiàn)的景象進行獨立的聯(lián)想和想象。然后教師進行提問,讓學生說出自己的感覺與想象。在學生敘述自己的感受時,要求他們盡量用形象化的語言進行具體描述,描述出一個具體的場景,將自己心里的感覺描述成一個畫面,或是用形象化的比喻說出自己的感覺,而不是泛泛地抽象地概括。以此培養(yǎng)學生對形象的描述力。詩人的情感隱藏在詩歌表面的意象中,這些意象有的是自然界的景象,有的是人世間的事象。對于以描寫自然界景象為主的詩歌,在欣賞時就要緊扣詩中所描繪景物的特點,進行準確的還原。
比如,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中寫景的名句:“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創(chuàng)造了一個奔馬轟雷、驚心動魄的藝術境界。對于長江景、赤壁磯,每個人都會根據文字描述在自己的腦海里形成印象和感受,但如何把自己的聯(lián)想和蘇軾詞中所描繪的景象統(tǒng)一起來昵?這時,教師應該要求學生針對作品中景物的特征作更加具體細致的想象,提醒他們這三句分別從哪幾個方面寫赤壁的景色的。句中的“亂”“驚”“千堆”等形容詞,注意它們賦予了景物什么感情特征。此外還應注意詩中“穿”“拍”“卷”等動詞,這些動詞又賦予了景物什么樣的行為特征。仔細體會這些景物所具有的特點在閱讀時所產生的心理感覺。這樣,一步步使學生的聯(lián)想逐漸與詩中所呈現(xiàn)出來的雄奇壯闊景象接近起來,一點點體會作品所呈現(xiàn)之景象與詩人內心之情感相交融的密切關系。在這一過程中不僅要準確捕捉詩中的關鍵詞語所賦予景物的種種特征,而且要由景物所具有的種種特征觸發(fā)聯(lián)想并仔細品味它們在人的心里所喚起的種種感覺以及感覺的強與弱,然后再由自己的感覺去遇合詩人的感覺。
二.自由討論,啟發(fā)想象
在閱讀欣賞詩歌時,探求作者的原意是第一要義。但探求的結果卻并不一定是統(tǒng)一的。詩歌既有它立意的確定性,又有它含義的豐富性。這主要是因為欣賞者具有一定的主觀能動性,不同的欣賞者,因為閱歷、學識、觀點、興趣等方面的不同,欣賞時心境、處境以及對詩歌欣賞的角度的不同,都會產生感受上的種種差異。另外,從詩歌的藝術特點出發(fā)來看,詩歌的意象是詩人對客觀事物的一種反映,這種反映是理性思維和感性思維的瞬間統(tǒng)一,是詩人內在情感和外在物象的天然融合。它具有強烈的主觀色彩,同時又以直觀的形象呈現(xiàn)在讀者眼前。由于詩歌意象的直觀性和形象性,給讀者提供了較大的思維空間,因此在閱讀欣賞時往往會出現(xiàn)意象的多義,因此也促成了對同一首作品的不同理解。尤其是那些情景妙合無垠、意境渾融的作品,欣賞的空間就更為寬廣。
如王維的《鹿柴》:“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這首詩描寫了傍晚落日時分山林的幽靜。詩人攝取的是大自然剎那間的一個特寫鏡頭:一縷返照的夕陽照射在山林中的青苔上,用以客觀真實地再現(xiàn)山林的空靜。那么在這首詩中詩人要表達的“意”是什么?是一種感覺、一種心境,是詩人當時與環(huán)境猝然而合的空靜的心境,這種心境的表達完全是直觀的、形象化的。由于詩人沒有以理性的思索將這種感覺明確化,所以也就沒有為人們欣賞的思路指明一定的方向。人們在閱讀這樣的作品時,自然會形成各自不同的、豐富的、或者是一種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感受。當然,感受雖然不盡相同,但是卻不能完全脫離作品的整體意境,這是由作品的內在意蘊所決定的。
三.對典型意象進行解釋
由于歷史文化的積淀,古詩詞中的一些意象具有了某種特殊的、較為固定的含義。對這些意象就不能只按照字面意思進行想象和理解,而應融進歷史文化的因素。比如,通常詩歌中出現(xiàn)的“柳”這一意象,就不僅僅是指一棵柳樹,而含有“送別”之意。這是因為從漢代開始民間就有折柳送別的習俗,影響到詩文創(chuàng)作,就使得“柳”這一名詞產生了一種物質屬性之外的文化意味。例如,相傳為李白所作《憶秦娥·簫聲咽》詞中有“簫聲咽,秦娥夢斷秦樓月。秦樓月,年年柳色,灞陵傷別”之語,以年年如故的灞陵柳色概括了人生代代無窮已的離別感傷之情。讀者如果沒有較為豐富的文學、文化知識積累,是不能明了這些意象中所蘊含的歷史內涵和文化意味的,當然也就影響到對詩歌情意的深刻理解。
張紅梅,四川省廣元師范學校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