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色匆匆地穿行奔走于辦公樓和公寓樓之間的城市人,普遍患有一種“自然缺失癥”。他們疲于應付各種復雜糾纏的人事,根本沒有時間去親近大自然。即使是偶爾為之的周末郊游,往往也只是從物質意義上去“消費”一下郊區(qū)的新鮮空氣和湖光山色,旋即返歸鋼筋水泥的叢林,繼續(xù)那種機械式運轉的城市生活,根本就談不上精神和心靈層面的內在訴求。而這種狀況在詩歌寫作上的具體反映,就是所謂的“旅游詩”或“紀游詩”的大量生產。貼滿自然意象的鮮艷標簽,加上淺薄造作的情感抒發(fā),構成這類“旅游詩”或“紀游詩”的基本特點。同樣是表現自然題材,盤妙彬的組詩《青山就是中年,春風就是老虎》卻要反其道而行之,他不刻意經營某種自然意象,也不輕易釋放自己的感情,而是以一種獨特的想象方式,深刻地向我們揭示出人和自然的血脈關聯的潛隱線索。
盤妙彬曾在一篇詩學隨筆里寫道,“詩歌的樣子就是萬物的樣子”,詩人應該師法自然。然而,詩人既不像西方浪漫主義詩歌那樣對自然意象采取一種神圣化的處理方式,也不像中國古典詩歌那樣追求物我合一的藝術效果,而是從一個現代人的角度出發(fā),以現代人的方式,表達面對自然的敬畏之心,重新審視人和自然的關系。在這組詩里,我們隨處都可以看到一個強大主體的活躍身影,籠罩著詩歌情境的生成和推進的全過程。譬如,當詩人路過一個偏遠的小鄉(xiāng)村,他不像一般游客那樣或盡情享用作為旅游產品的“農家樂”,或拿腔拿調地去吟風弄草,而是在別人極易忽略的地方發(fā)現了人和自然之間和諧相生的動人景觀:“婦人在水田里插秧/彎垂的乳房/三個月后會長到水稻的身上//田邊一株桃樹/也蹶著盎然的屁股,它的乳房還沒有長大”(《盎然》),在這里,富有繁殖力的女人、水稻和桃樹渾然一體,共同刻畫了一幅最為原生態(tài)的鄉(xiāng)村生命循環(huán)圖。
這種具有鮮明的原生態(tài)特質的意象,也在《魚偶爾叫魚,偶爾稱皇帝》一詩里得到精彩的演繹:“燕子多,人民稀少/沒有廣闊的事/魚偶爾叫魚,偶爾稱皇帝//一山高比一山,水又逢水/小廟在河灣挽留什么,終是一棵古老的榕樹遮擋了流水/木橋上的行人/向古代走去”,“魚”和“皇帝”原本是兩個風馬牛不相及的名詞,在這里卻組成了一對可以互換的主語,而隱藏在它們背后的真正主語,其實就是“自然”。換言之,在一個純粹自然、萬物平等融洽相處的“氣場”里,“皇帝”一詞的權力象征內涵不可避免地被消解殆盡,最終蛻變成一個符號的空殼。
與自然意象的苦心經營相呼應的,是詩人想象烏托邦的企圖:“沒有明月共春風,也不見紅旗/時光沒有到過這里,不知年何謂歲,月又何以稱月/何以噓唏/火車幾聲叫,落山,又否定得徹底”(《小鎮(zhèn)何以堪》)?;疖?,這個現代工業(yè)革命的重要象征符號,居然被作者比作一只發(fā)出幾聲微弱叫聲的小狗,很快就消失于古老小鎮(zhèn)的蒼茫暮色之中,真可謂被“否定得徹底”。在這個桃花源般的小鎮(zhèn)上,時間似乎是停滯不前的,路過的火車自然也沒能絲毫攪動這里平靜如水的生活。不過,值得注意的是,詩人并沒有讓烏托邦的想象最終通向一個可以一勞永逸的鄉(xiāng)村樂園,而是將之提升到某個形而上的高度,這些詩里多次出現的“天空”一詞,正是這個高度的表征之一:“一只鳥跳出來/把自己抬上天空”(《原諒吃人的老虎》),“一把嶄新的梯子/跟我去登高,今日春風鼓動,天空湛藍/上山下山的人絡繹不絕/沒有一個看到我身藏一把梯子//到了山頂/我豎起梯子,沒人看到,我從梯子上去,沒人看到”(《沒人看到,它的確存在》)。事實上,不論是“把自己抬上天空”,還是在山頂豎起梯子,爬上天空,都讓人深切地感受到其間流露出的詩人構筑語言巴別塔,尋求一種“天人合一”境界的悲壯努力和深沉哲思。尤其是在《沒人看到,它的確存在》一詩中,作者反復強調“沒人看到”,意在凸顯這個尋求過程的孤獨色彩。而這種“天人合一”境界的尋求,可以說體現了詩人關于人和自然關系命題思考的一種超越。
總之,盤妙彬的這組詩為我們當下重新認識人和自然的關系,打開了一個獨特的視角,提供了多方面的啟示。
伍明春,文學評論家,現居福建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