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記者眼中17年的三峽周國強李斐
家園是什么?
家園,就是村頭的電線桿,門前的黃泥路,偶爾串門的老黃狗。因為那山、那水、那人縈繞的親切,便是心中的故土和家園。
在高峽出平湖的豪邁面前,藏得最深的家園情結(jié)退讓了;在千秋大業(yè)、利國利民的號召之下,一輩子面朝黃土、背朝天的樸質(zhì)臉龐響應了。他們割舍了如同臍帶相連的依戀,走出大山,落葉他鄉(xiāng)。
難得有一個人,隔著鏡頭顧念這份感情,摸索、記錄,整整17年。高峽服裝廠食堂女工高敬章蹲在家門口熏肉;88歲高齡的望作秀在孫女胡炎芬攙扶下,到三峽工地看大江截流,記得1958年,周恩來總理來中堡島視察到過她家,還給剛生下3天的孫女送了賀禮;“三峽移民第一人”、78歲譚德迅老搬入新居,和共度半世紀的時光的老伴付成秀吹熄了金婚的蠟燭。
照片的主人公們少有流露哀傷,微笑里滾動著希望,或許是這種希望讓他們愿意割舍,把家園建在心底,把新居安在別的地方。
2010年10月23日,兩個本地的孩子在秭歸茅坪新縣城鳳凰山景區(qū)屈原祠大門前玩耍,她們身后是蓄水175米在即的三峽大壩。
1993年5月30日,三峽宜昌三斗坪鎮(zhèn)老街,移民開始搬遷。
1994年8月27日,三峽東岳廟村10組移民黎開英的兒子望軍,以651分的好成績考入清華大學汽車工程系,鄉(xiāng)親們紛紛來到他家祝賀,望軍高興地為大家夾菜。
994年2月10日(農(nóng)歷正月初一),嫁到宜昌縣小溪塔的三峽中堡村11組的移民朱迎春,帶著女兒和丈夫回娘家,身后是正在建設的三峽工地。
1995年1月30日(農(nóng)歷除夕)中午,宜昌三峽工地,三峽建設者陳世金帶著15名開裝卸車的小伙,在工地吃“團年飯”,平時難得見到父親的兒女,今天也來到工地。
1997年11月6日,88歲高齡的望作秀在孫女胡炎芬的攙扶下,來到三峽工地看即將進行的大江截流,1958年周恩來總理來中堡島視察時曾到過她家,還給她家剛生下3天的孫女送了賀禮。
1997年10月1日,美國前國務卿舒爾茨在中國三峽總公司陸佑楣總經(jīng)理的陪同下參觀了三峽工程,參觀后舒爾茨稱“三峽工程是人類的杰作”。
2001年1月24日(農(nóng)歷正月初一),宜昌三峽工地一片繁忙景象。
2001年1月24日(農(nóng)歷正月初一),宜昌三峽工地,中國水電三七八聯(lián)營公司舞龍車上,這個還不會走路的“小龍女”也學會了給大家拜年。
2005年 7月1日上午,三峽夷陵區(qū)陳家沖移民83歲的望西周和79歲的望西府兄弟倆,登上185米的三峽大壩壩頂,觀看泄洪場景,老哥倆美夢成真,樂得合不攏嘴。
2001年1月24日(農(nóng)歷正月初一),宜昌三峽工地一片繁忙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