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親歷美圖教育

2012-04-29 00:44:03浦虹
國際人才交流 2012年4期
關(guān)鍵詞:教授校園教育

浦虹

在美國攻讀博士的留學經(jīng)歷,讓我對東西方的教育差異不斷反思??嘧x與樂學,英才教育與通才教育,集體教育與個性教育……多元選擇比單一標準更重要。

我于2006年到2010年在美國印第安納大學布魯明頓校區(qū)(Indiana

University inBloomington)教育學院攻讀語言教育博士學位。4年的留學美國攻讀博士的學習、生活和工作經(jīng)歷給了我一個親身體驗美國教育的機會,以及觀察中美教育差異的不同視角。美國校園、美國教授、美國朋友和美國學生給我?guī)砹怂枷霙_擊,也引起了我的反思。

從校園看美國教育:開放、包容

美國校園沒有校門和圍墻,這點許多人知道,看見時也沒感吃驚,但是美國的教學樓有很多門:前門、后門、側(cè)門、底門,你站在樓任何一個方向,都能很快找到最近的一扇門進去,這不免讓我有點驚異。我攻讀的教育學院的教學樓就有5道沒有保安不用登記的敞開的通道:一道通向大廳的主門,通向校園3個方向的3道側(cè)門,還有地下一道大門。一開始只認準一道門的我在熟悉地形以后慢慢發(fā)現(xiàn)一個個新通道,通向校園的各個方向。教學樓的多門設(shè)計除了讓我覺得非常便捷之外,感受更多的是美國校園的開放和包容。

這些大門和通道不僅僅對莘莘學子敞開,也向整個社區(qū)開放。幾乎每天去圖書館的我對常常坐在我附近固定位置上的兩個人印象深刻:一個是沒有家的60多歲的美國老婦路易薩。因為來上我的漢語課認識她。她每天提著兩大包衣服和生活雜物來圖書館看書和使用電腦。男一個是我不認識的美國男士,穿著像流浪漢,還留著長長的頭發(fā)。他們看上去和美國校園環(huán)境格格不入,而在靜謐的鋪著地毯的圖書館內(nèi),他們從未被打擾、被盤問或被歧視,他們與這良好的校園環(huán)境融為一體,有尊嚴地做著他們想做的事情。這是讓我感動的美國教育的一種開放和包容。

從教授看美國教育:平等、尊重

兩年半的博士選課生涯讓我這個在中國有12年教齡、自認為很人文的副教授有機會認識了風格迥異的更具美國人文特色的美國教授們。剛到美國的第一個學期,我選的語言學習策略課是一位美國中年女教授任教。一天課上我舉手提問,她走到我的課桌旁俯身傾聽,聽完我的問題后她自然地單膝跪下在我身邊開始仔細地回答我的疑問。師者長者如她跪在身旁解答問題在我人生中還是第一次遇到,所以她跪下的一瞬間我條件反射似的想要驚跳起身以示禮貌,心中也頓時少了異國他鄉(xiāng)求學的緊張和孤獨。

后來接觸的美國教授多了,也就逐漸習慣享受這份平等和被尊重了。課間休息時,和教授同時來到小噴泉邊喝水,教授會讓你先喝;去聽講座晚了沒有座位,教授會搬來幾把椅子讓學生先坐,自己則靠墻站立聽講;大牌教授做完講座,和我們留學生一樣排隊順次去取食物,沒有絲毫尷尬。

任課教授會在中午輪流和各小組學生一起吃自己帶來的午餐并解答學生們的疑問,各門課的教授在每個學期的最后一次課會請全班同學到家里或是在教室美餐一頓,以祝賀學習的順利結(jié)束;同樣,博士答辯后不是學生請客而是導師請學生以及來聽答辯的同學朋友吃一頓大餐。

從最初的驚異到不斷的適應(yīng)再到最后的享受,美國教授對學生的平等和尊重同樣換來了我這個中國留學生對美國教授的平等和尊重。這是美國特色的師道尊嚴。這種師生關(guān)系給了我可以平等對話的信心,勇于表達自己和勇敢質(zhì)疑權(quán)威的信心。

從校園生活看美國教育:獨立、自律

不同膚色、不同文化和不同語言的各國學生的匯聚是美國大學校園最豐厚的資源、最珍貴的財富和最美麗的風景。每一天在穿梭于校園的校車上坐在來自世界各地的學子之中,聽著他們不同的語言,觀察著他們不同的身體語言和服飾打扮,國際視野不需要刻意地去學習而是隨時隨刻地耳濡目染,感觸在心。

每一門博士課程,課堂上都由來自于不少于5個國家或地區(qū)的學生組成。韓國、泰國、英國、美國、日本、蘇丹、巴西、中國大陸、中國臺灣和香港、柬埔寨的同學一起聽課討論做作業(yè),分享著不同的工作學習背景,不同的看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視角和方法,不同的理念和觀點,以及不同的宗教和價值觀,這些思想火花的一次次激烈碰撞,就是一次次寶貴的學習經(jīng)歷,讓我感受到了留學美國的價值。

留學美國,讓我有機會親歷了多元文化的諸多第一次:第一次和美國學生、埃及學生做室友;第一次為阿富汗20多位教師任課;第一次和印度、伊朗學生交了朋友。對這些國家的政治、文化和宗教的了解,是美國校園生活的多元文化帶給我的比學分更重要的收獲。

自由狀態(tài)下的獨立與自律是美國大學校園生活的另一道獨特風景。4年的博士生生活中,我沒有被組織開過一次會。所有的活動都以郵件形式通知到人,都由自己選擇和決定是否參加。每個學期都會收到一封校長致全體師生的公開信,告知學校近期的發(fā)展狀況,面臨的機遇和挑戰(zhàn),需要注意的事項和需要面對的困難,如龍卷風和校園安全問題。這種以郵件代替相關(guān)會議的管理和服務(wù)讓我感覺到對學生時間的尊重,也讓我學會自己管理和掌控自己的時間。

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務(wù)是美國校園生存的關(guān)鍵。在美國讀博期間,沒有班主任、班干部、班委會、輔導員,也沒有老師管理、學院監(jiān)控,沒有宿舍統(tǒng)一關(guān)燈統(tǒng)一大排查,沒有假期回家請假手續(xù),沒有統(tǒng)一組織參加活動,沒有大包大攬,一切都要求學生自己面對自己想辦法去解決:感到抑郁了自己聯(lián)系心理醫(yī)生預(yù)約時間就診;計算機運用有困難自己上網(wǎng)注冊學校免費的電腦課件制作和文獻引用課;住宿自己聯(lián)系自己申請自己決定住哪兒;學費有困難自己申請獎學金自己爭取自己決策。在自由和自我負責的狀態(tài)下我得到了培養(yǎng)自己自律和獨立的最佳機會。

從政要看美國教育:親民、平易

親歷美國的教育不僅僅在校園、在課堂,更多的是在生活細節(jié)中逐漸體會。美國政要來訪我所就讀的印第安納大學讓我體會到了無處不在的美國教育。2009年12月19日是我的博士畢業(yè)典禮。當天的致辭嘉賓是時任美國國防部部長的羅伯特·蓋茨。他在簡短發(fā)言中介紹了他和夫人及女兒都就讀和畢業(yè)于印第安納大學,他們一家與這所大學有著難以割舍的感情。他還幽默地談及他和夫人在大學讀書時相戀的過程。整個演講親切隨和,沒有政府官員的套話和空話,讓人印象深刻。我相信這也是美國教育所帶來的一種親民的公眾演講風格。

美國的教育也讓我看到政要只是眾多的人生選擇的一種,無須崇拜,無須仰望。前任總統(tǒng)克林頓來印第安納大學演講時,校方并未興師動眾地大肆宣傳和特別組織學生參加。想聽演講并一睹總統(tǒng)風采的同學就相約而去,不想去的根本沒人來強求。

時任總統(tǒng)奧巴馬到加州一所小學參觀的新聞節(jié)目也讓我從另一個視角看到美國的教育。奧巴馬走進那個小學課堂時,沒有一個孩子起立,都坐在自己座位上有說有笑有比畫,很松弛很自然,教師站在一側(cè)有禮地回答總統(tǒng)的問題。國家總統(tǒng)站在身邊能從容面對,應(yīng)答自如,美國孩子讓我感到了美國教育的真實。

留學期間的晚上常會看一檔電視節(jié)目,把奧巴馬作為抨擊和搞笑對象。節(jié)目主持人用各種聲嘶力竭的怪腔怪調(diào)批評奧巴馬的種種不是,觀點犀利,有理有據(jù)。從聽到不同聲音中學會做出自己的判斷,這也是美國教育灌輸?shù)囊环N理念。

從課堂教學看美國教育:多元選擇

和一個美國教授在一門第二語言教學的課堂上爭論對我的沖擊很大。多年在中國學習英語和教授英語的我認為學英語就要學說一口標準英語。而美國教授質(zhì)疑所謂標準英語的存在和地位。他的話語還在我耳邊回蕩:“泰國英語OK,新加坡英語OK,中國英語OK,印度英語OK……”我們各抒己見最后也沒有得出一個結(jié)論。但是這個爭論過程和我在美國的兩年半中各門課的很多沒有最后結(jié)論的爭論,讓我體會到了美國教育的特點:學會思考比尋求標準答案更重要;質(zhì)疑權(quán)威比制定標準答案更重要;多元共存的寬容比單一標準的苛求更重要。

回國后常常有人問我在美國求學最大的收獲是什么?我會說是一種多元選擇的思維方式,用一個英語單詞描述的話,這個詞是“options”。從絕對的對與錯、黑與白、是與非、好與壞的兩極思考模式向多元化的批判思維轉(zhuǎn)變。在多元思維中提出自己的觀點并用論據(jù)和事實去證明自己的觀點。

我會更看重和我的中國學生分享這種思維方式。我希望我一個班三十幾個學生的作文交上來不再有千篇一律的開頭:“世間萬物均有兩面:優(yōu)與劣”,而是提出自己獨特的觀點并以翔實的論據(jù)來支持。我也希望再多一些“你怎么認為?”而不只是“你懂了嗎?”的問題中和學生一起構(gòu)建一個更大更寬的思考和學習空間,在這個空間中我們一起建立平等的對話、交流、合作和共同探索的安全感,一起努力做有想法的人。

從小學看美國教育:注重培養(yǎng)道德習慣

因為兒子在美國讀了印第安納大學布魯明頓的小學一年級,再加上帶研究生觀察小學課堂時選擇了兒子的課堂,作為一個母親和任課教師的我也有了和美國小學打交道的經(jīng)歷,從而看到美國教育的另一些側(cè)面。

從美國小學課堂每天早上要舉行向美國國旗宣誓效忠儀式,讓我看到了美國的教育其實很講政治。全班孩子在教室里聽到廣播后立即起立站好,宣誓時右手張開放在左胸前,雙目平視,面向懸掛在教室里的美國星條旗,口中念念有詞:“我宣誓忠實于美利堅合眾國國旗,忠實于它所代表的合眾國上帝保佑之下的一個不可分割的國家,在這里,所有人都享有自由和正義!”作為外國孩子的兒子6歲,每天早上和美國孩子一起接受著美國式的愛國主義教育。

如果說宣誓誓言對6歲的孩子還有些抽象的話,每次去兒子就讀的小學都能看到,學校很注意培養(yǎng)孩子們養(yǎng)成走道靠右行和在公眾場合不大聲喧嘩的習慣,這也是美國教育從小事抓起,從小培養(yǎng)美國公民良好的公共道德和生活習慣的表現(xiàn)吧。這種從小抓起,持之以恒的做法,也是美國教育難能可貴的地方。

美國小學雖然強調(diào)家長參與,但并不給家長布置需要額外投入許多時間精力的家庭作業(yè)。小學教師有自己的工作職責,家長有自己的工作,各盡其責互不影響。就連一個學期一次兒子老師和家長面談的時間,老師也會提前發(fā)出郵件表格預(yù)約時間,表格上不僅有各天各種時段供家長選擇,家長還可以選擇沒有時間去學校、用文字方式與老師交流。

親歷美國教育讓我對東西方的教育差異不斷反思。中國教育中的苦讀與美國教育中的樂學;中國競爭壓力下的英才教育與美國寬松自由下的通才教育;中國基礎(chǔ)教育中的多學多練多背多考與美國基礎(chǔ),教育中的多看多問多想多做;中式集體教育與美式的個性教育……

在觀察和比較中發(fā)現(xiàn)各自的不同,欣賞各自的不同,取長補短讓這種不同以和諧的方式共存,形成中美教育之大同和大不同并存的和諧局面,是我作為一個中國留美博士親歷美國教育后的一點思考。

猜你喜歡
教授校園教育
國外教育奇趣
華人時刊(2022年13期)2022-10-27 08:55:52
題解教育『三問』
當代陜西(2022年4期)2022-04-19 12:08:52
田教授種“田”為啥這么甜
劉排教授簡介
教育有道——關(guān)于閩派教育的一點思考
辦好人民滿意的首都教育
校園的早晨
琴童(2017年3期)2017-04-05 14:49:04
春滿校園
開心校園
爆笑校園
定州市| 镇巴县| 黔南| 嘉义市| 布拖县| 廉江市| 清流县| 星座| 通城县| 古浪县| 罗江县| 昂仁县| 抚松县| 普宁市| 大理市| 东光县| 卢氏县| 日照市| 蒙阴县| 保靖县| 南康市| 鸡东县| 吴忠市| 紫金县| 泰州市| 台湾省| 阿勒泰市| 晋宁县| 南京市| 江达县| 潜江市| 秦皇岛市| 咸丰县| 岚皋县| 庆安县| 屏山县| 浑源县| 榆社县| 玉龙| 黔南| 华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