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鈴
摘要: 藝術類高職學生普遍具有生源復雜、層次多、英語基礎較弱的特點。傳統(tǒng)的灌輸式教學方法對于藝術類高職學生教學效果不明顯,因此需要探索針對高職高專人才培養(yǎng)模式的教學方式,進行改革,培養(yǎng)“實用型”人才。
關鍵詞: 藝術類高職教育英語教學教學改革學習興趣
一、引言
英語作為高職類院校必開的基礎課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它為高職院校培養(yǎng)符合現(xiàn)代社會要求的人才起了極為重要的作用。
但是近年來,隨著高職高專的蓬勃發(fā)展,藝術類高職也發(fā)展迅猛,相對而言,學生生源也日趨復雜,藝術類學生入學時,普遍英語底子較薄弱,且學習興趣不濃,僅僅將英語看做是一門課程,死學死記,沒有章法,不能系統(tǒng)地學習。鑒于這種情況,英語教學改革迫在眉睫。
二、藝術類高職英語教學的現(xiàn)狀分析
(一)藝術類高職學生的學習現(xiàn)狀。
藝術類高職學生入校前,要先通過專業(yè)考試,才進行文化考試,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藝術類高職學生重專業(yè)輕文化的現(xiàn)象,且這些學生缺乏學習的自覺性與積極性,多數(shù)學生幾乎被教師“拖”著走,僅僅在課堂上聽聽而已,課下很少回顧與復習,更別說實際應用與操練。在英語學習上,沒有意識到英語是一門語言課,學習它的目的就是會應用它。
(二)藝術類高職英語教學現(xiàn)狀。
長期以來,我們一直強調“素質教育”和“教學改革”,但是事實上在實際教學中,很多教師還是采用傳統(tǒng)的“講授式”教學方式。這種教學方式對于非藝術類高職學生來說也許還是有效果的,但是對于藝術類高職學生來說,這種方式太枯燥。由于他們自身的特點,他們更適合一些靈活多變,內(nèi)容豐富有趣的教學方法,這種“講授式”的教學方法非但不能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反而會讓他們對英語學習產(chǎn)生愈加嚴重的厭惡感,進而失去興趣和信心,久而久之形成惡性循環(huán),對英語抱有敵對的態(tài)度。
三、藝術類高職英語課堂的教學改革
由于教學目的與所面對的學生不一樣,高職高專的英語教學既不同于初高中英語教學,又不同于普通本科的英語教學。
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所得到的教學效果與2000年教育部頒布《高職高專英語教學基本要求》所規(guī)定的教學目的相距甚遠,這讓我們意識到,在教學模式與教學方法上,我們必須改革。只有改革,才能達到英語教學的目的,幫助把學生培養(yǎng)成全面的實用型人才。
幾年來,我們在不斷進行英語教學的過程中逐漸認識到,探索教學規(guī)律,改進教學方法是搞好英語教學的有效途徑,而改革、優(yōu)化課堂,并采取各種手段提高、豐富課堂教學是提高高職英語教學質量的關鍵。
高職學生課余時間較高中生來說要多得多,但是作為大學生,他們的課余活動也很多,藝術類高職學生會將更多的時間用于他們的專業(yè)改進上,譬如花更多的時間繪畫,編排舞蹈等。此外,學生普遍缺乏課后自覺學習的意識,針對此類情況,改革更應該著重于課堂之上,采用合理的方法,利用有限的時間,讓學生學會英語,喜歡學英語,從而自覺學英語,讓他們意識到學習英語是樂趣,而不是負擔。
(一)培養(yǎng)藝術類高職學生對英語的學習興趣,提升信心。
藝術類學生個性突出,思想活躍,教師應結合此特點,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在傳授知識的過程中,把語言講活,并不斷更新形式,避免單調、沉悶。把知識性與趣味性融為一體,變單純性的講解為靈活多變的傳授,根據(jù)不同的課題,靈活采用不同的方法,大大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挖掘學生潛力,從而進一步提高學習英語的興趣,有了興趣他們才會化被動為主動,積極地學習,得到最佳的學習效果。
(二)對藝術類高職學生更應該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指教師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個別差異出發(fā),有的放矢地進行有差別的教學,使每個學生都能揚長避短,獲得最佳發(fā)展。
這就需要教師轉變教學觀念,靈活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針對不同的專業(yè)做出相應的調整,活躍課堂氣氛,做到“玩中學”。
1.藝術類學生表現(xiàn)力強,且具有較強的散發(fā)性思維,在圍繞英語應用能力培養(yǎng)的同時,要靈活多樣地組織教學活動,并將競賽機制適時地引入課堂,使學生由被動接受變?yōu)橹鲃訉W習,充分發(fā)揮主體作用,加強實訓環(huán)節(jié)的訓練力度。可以將學生分成若干學習小組,針對某一知識環(huán)節(jié),由學生結合自身專業(yè)的特點分組討論,模擬工作環(huán)節(jié),開展情景練習。
2.就最近的熱門話題及趣事與學生聊天,針對某個話題進行討論,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要較好地發(fā)揮其主導作用,針對學生在實訓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及時更正,使學生學會一些實用的表達方式,在輕松愉悅的氣氛中達到學習目的,并以此鍛煉口語表達能力,在將來的工作崗位上更具競爭力。
(三)課堂教學手段的改革。
藝術類學生本就缺乏自制力,上課時傳統(tǒng)的教學手段,即黑板、粉筆和課本,使得課堂枯燥無味,學生如坐針氈,教學效果受到極大的影響。因此,要盡可能地達到教學效果,高職英語教學就要在教學手段上進行改革。
1.充分使用計算機多媒體、網(wǎng)絡技術等現(xiàn)代化的教學手段,制作多媒體電子課件,收集并使用各種圖片,利用互聯(lián)網(wǎng)開展教學,從而使教學內(nèi)容成倍增長,提高教學的實效性和趣味性。
2.充分利用校園網(wǎng),建立虛擬的英語學習和訓練環(huán)境,使之成為學生英語學習與訓練的平臺,充分體現(xiàn)將英語教學的實用性、文化性和趣味性相融合的原則,充分調動教師和學生兩個方面的積極性,尤其確立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
四、結語
藝術類高職教育的特點決定了它必須進行改革,探索新的教學模式和理念。因此,作為藝術類高職院校的英語教師,我們要不斷進取、勇于探索、大膽改革,從學生的實際需要出發(fā),改革教學內(nèi)容、方法和手段,讓學生學以致用,喜歡英語,主動學習,形成良性循環(huán),最終達到教學目標,把學生培養(yǎng)成更優(yōu)秀,更符合現(xiàn)代化建設要求的“實用型”人才。
參考文獻:
[1]吳永順.增強高校藝術類學生英語實效性初探[J].宜春學院學報,2008,(2).
[2]應國麗,羅珊冰.藝術類英語的教學研究與實踐[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3,(4).
[3]孫建璐.藝術類高職英語課程改革的創(chuàng)新思路——以大連藝術學院為例[J].中國校外教育,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