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卓敏
說起教學,當然離不開老師、學生、和書本。老師在教學中充當著引導者的角色,對學生授之以魚,更是授之以漁,讓學生學到知識,也掌握了方法。
在以前的教學中,學生是一個被動接受的角色,但現(xiàn)在學生已經(jīng)轉(zhuǎn)化為教學中的主體,越來越多地調(diào)動了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
書本,不會說話,但確是課堂里不可忽視的角色,書本給予了我們新鮮血液,沒有了書本教學就成了無米之炊。
《禮記·學記》中這樣說道:“是故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痹谡n堂上,教與學是一個互相促進、互相提高的過程。在語文課堂中,教師、學生、書本這三者的互動,極大地豐富了語文課的人文內(nèi)涵。
一、教師和書本對話:擷取知識果實,凝聚生命水滴。
語文教師是幸福的,李鎮(zhèn)西說:“我們讀一本真正有思想含量、文化積淀的書,就是在同歷史對話,同思想巨人對話,使我們能站在人文精神的文化制高點俯瞰語文教育?!闭Z文教師有著這樣一個得天獨厚的條件,每天都在和編者們精挑細選的文章打交道,在閱讀的過程中和許多高尚的靈魂進行著對話,這對于提升教師本身的素質(zhì)極為有利。只有教師自身的素質(zhì)全面提高了,才能有效地帶動學生素質(zhì)的全面提高。
在講述蘇軾詩詞之前,我閱讀了林語堂的《蘇東坡傳》,這篇傳記記載了蘇軾富有傳奇色彩的一生,在閱讀的過程中,我感受到了蘇軾豁達的胸襟、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開朗樂觀的品質(zhì)。在課堂上,我把他的作品和人生經(jīng)歷講給學生聽,向?qū)W生講述了我眼中的蘇軾。教師通過自我的閱讀,把感悟傳遞給學生,讓學生通過教師這個的橋梁,行走在通往文學巨人靈魂宮殿的路上。
教師除了閱讀名家名篇之外,還應(yīng)對各種不同風格的書籍都能有所涉獵,老師能做到博覽群書就能站在一個較高的地方來看待問題。陶行知先生說過:“要想學生好學,必須先生好學,唯有學而不厭的先生才能教出學而不厭的學生?!碑斀裆鐣畔⒏叨劝l(fā)展,知識更新迅速。學生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在不斷進步,這就對老師的要求越來越高。我們常說,給學生一杯水,老師需要有一桶水,而且這桶水要常換常新,保持水源的新鮮?!皢柷堑们迦缭S,為有源頭活水來?!苯處熅褪悄窃搭^的水,源頭的水活了,小溪流自然清澈見底。
教師通過閱讀及時更新自己的知識,在博覽群書中思考、積累、豐富自己的知識和思想,拓寬文化視野,提高思想高度,加強思維深度。教師在閱讀的過程中所獲得的人文素養(yǎng)的提高,會直接或間接地反映在教師的文化品位、審美情趣、和人生態(tài)度上,將這些遷移到教育的功能上,將會潛移默化地推動學生素質(zhì)的提高。
二、學生和書本對話:穿越滄桑歷史,直面高尚靈魂。
簡卡爾說:“讀一切好的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說話?!迸喔f:“讀書在于造成完全的人格?!备郀柣f:“讀書愈多,精神就愈健康而勇敢?!辈挥谜f經(jīng)典名著,就是我們的語文教材,同樣也蘊含著豐富的人文內(nèi)涵。
高二下學期,我們開始學習《唐詩宋詞選讀》,每一首詩詞其實都是一個故事,那些大家們通過這些文字來寄托他們的政治理想,寄予他們?nèi)松膽B(tài)度。學生通過閱讀本詩感受到了詩人正直的人品,不屈的人格,通過文字的力量,穿越了歷史的滄桑,直面高尚的靈魂。進而提升自己的人格修養(yǎng),同時也感受到了漢語言文字的優(yōu)美和偉大,更加熱愛中華民族的優(yōu)秀文化。
王元驤說:“沒有任何其他意識形態(tài)對于人所產(chǎn)生的影響像文學作品所喚起的審美體驗?zāi)菢樱拐麄€心靈都得到如此深刻的觸動,產(chǎn)生如此強烈的影響,獲得如此全面的滋養(yǎng)。它在人們精神上所產(chǎn)生的綜合效應(yīng),絕不是一般的知識傳播、道德教育和娛樂消遣所能企及的?!遍喿x帶給人的力量是巨大的,能拓寬知識面,提高品德修養(yǎng)和思想情趣,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
閱讀也不僅僅就是閱讀教材上的文章,教師要給予良好的引導和影響,讓學生開闊視野,自覺地進行力所能及的涉獵,在廣闊的天地里汲取豐富的語文養(yǎng)料,真正提高自己的素養(yǎng)。
三、教師和學生對話:碰撞思維火花,閃耀智慧光芒。
在傳統(tǒng)的教學中,教師很多時候起到了一個傳聲筒的作用,在課堂上,教師認真講解、傳授知識,學生專心聽講、記下要點,這樣的一節(jié)課,就算是成功的課了,可這種教學方式已越來越不適應(yīng)時代的需求和學生個體的新情況?,F(xiàn)代社會需要的是綜合型人才、創(chuàng)新型人才,而現(xiàn)在的學生信息來源廣、智力發(fā)展快,這種你講我聽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已不能適應(yīng)現(xiàn)代社會的需要。現(xiàn)代的課堂需要思維的碰撞,需要情感的共鳴。課堂上因為有了一個個鮮活的個體,各異的觀點而更顯活力。
在新的形勢下,教師已不再僅僅是知識的傳授者,而是能影響他人、指導學生領(lǐng)悟?qū)W習過程的引導者;不再只是教科書的執(zhí)行者,而應(yīng)是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教材與學生一起交流的合作者;不再只是知道教書的匠人,而是擁有正確的教育理念并付諸實踐的研究者。
在這種新理念的指導下,我們學校實踐了研究性學習,研究性學習打破了原有的教學常規(guī),教師選擇課題,然后學生共同商討、分工合作。新一輪的研究性學習中,我也選擇了一個研究性課題《民居風格和地域民俗文化研究》,拿到這個課題后,我和這一課題小組的學生們就在一起商討可以從哪些方面著手進行研究,大家又對這一課題的哪些知識比較感興趣。在研究性學習的過程中,我的觀點學生可以反駁,學生的觀點大家可以討論。在這研究過程中,學生和教師是平等的,教師放下了自己的架子,蹲下身來,與學生保持同一視線去理解和看待學生所要討論和關(guān)心的問題。
英國著名作家蕭伯納說:“兩個人在一起交換蘋果與兩個人在一起交換思想完全不一樣。兩個人交換了蘋果,每個人手里還是只有一個蘋果;但是兩個人交換了思想,每個人同時有了兩個人的思想?!痹囅朊看窝芯啃詫W習,這么多人在一起交換思想,是一件多么奇妙的事。每一次的學習,無論老師和學生都會有所收獲和啟發(fā),這樣才真正做到了教學相長。
因為有學生,課堂上有了各種思想的碰撞;因為有老師,學生的思考變得有序且有方向;因為有書本,師生有了增長自身知識,提升自身素質(zhì)的好幫手。課堂因為有你、有我、有書而更精彩。
參考文獻:
[1]語文課程標準(高中).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李鎮(zhèn)西.教有所思.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
[3]中學語文教學.2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