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nóng)夫
迎著早春的風(fēng),乘著美好的心情,我們走向貴州,這個多彩的少數(shù)民族聚集地。早就聽說貴州黔東南是一個令人迷醉的地方,這里的苗族、侗族同胞千百年來以美麗的服飾和動聽的歌舞著稱于世。他們喜歡水和歌,歷來就有“飯養(yǎng)身,歌養(yǎng)心”的說法。
有人說苗族服飾是穿在身上的史書,這話一點不假。多少代的歷史傳承,他們很少通過書本,而是把自己民族的創(chuàng)世傳說、圖騰崇拜以及民族英雄都繡在了衣服上,直觀而形象的延續(xù)著自己的民族文化。如果把苗族刺繡說成是一個故事的世界,恐怕沒有人會提出反對意見。蝴蝶媽媽、螺絲姑娘、龍、牛等圖案是他們經(jīng)常反映的主題。苗族刺繡分為平繡、縐繡、挑花繡、絞線繡等許多種類,每種繡法都同樣的精細(xì)、巧妙。一般一塊單獨的繡片,需要近一個月的時間才能完成,而一件精美的刺繡衣服繡好,需要一、兩年的時間。我們看到的苗族刺繡色彩都非??鋸?,繡者們往往不按事物的原色搭配,多數(shù)都是按刺繡者的主觀想象配色,年輕人一般多用暖色,而老年人多用冷色。
苗族、侗族村寨一般都是依山傍水而建。花橋和鼓樓是寨子中必有的兩樣建筑。據(jù)說花橋是一個村寨富足的象征,而鼓樓則是村寨的標(biāo)識和村落的靈魂。鼓樓一般建在寨子的中心或寨門附近。如果你看到一個寨子不能確定它是不是侗寨的話,就去尋找鼓樓,有鼓樓的地方就一定是侗寨。
在細(xì)雨中,我來到的三寶鼓樓有天下第一鼓樓之稱,它純木結(jié)構(gòu)的建筑,飛閣重檐,層層而上,氣勢雄偉,與周圍的民居渾然一體。車江侗寨背靠都柳江水,在幾十棵百年古榕樹的映襯下盡顯古樸、自然的神韻。侗族人崇尚自然,保護自然的精神觀念在車江體現(xiàn)的最為充分。清澈的江水如同侗族人的心靈一樣平靜的流淌著。來到水邊洗衣、洗菜的侗族女子與身邊的江水和古榕樹共同成為一道風(fēng)景??粗@如詩如畫的侗寨風(fēng)光,我們禁不住發(fā)出這樣的感嘆,真是身在畫圖中,情由景中生呀。
不管是苗族還是侗族,在他們的生活里始終離不開水。他們依水而居,種水稻、養(yǎng)水牛、做米酒,形成了與水有關(guān)的稻作文化。木鼓舞來源于苗族日常生活的一些場景,動作有過橋、收割、與野獸搏斗等等熱情而奔放。木鼓舞是苗族人民對生活的期盼,是一種發(fā)自心靈的舞蹈,跳起它自然就與苗族人民融在了一起。
走進黔東南,就走進了一個五彩的世界。艷麗的服裝、美麗的銀飾、古樸的吊腳樓,以及獨特的民族風(fēng)情,都讓人有一種迷醉的感覺。初春的陽光,溫暖而祥和,初春的黔東南,美麗而多姿。在這里,每一股風(fēng)都吹動人心中最柔軟的地方,讓你深深地記住她,永世不能忘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