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逸
20世紀30年代,在美國一家大公司里,有一位名叫切斯特·卡爾森的工程師。此人善于動腦,業(yè)務精通,業(yè)余時間還喜歡搞些小發(fā)明,因此他常常有些“古怪”的想法。
一天,他到公司秘書處修理電器,看到秘書忙得不可開交:一會兒要抄寫幾份同樣內(nèi)容的文件,送交各個部門;一會兒又要畫幾張設計圖,呈送給各位董事。這種情形使他又冒出了一個“古怪”的想法:要是有一臺能夠翻印相同文件或圖案的機器就好了。
此后幾天里,他吃不香,睡不穩(wěn),腦子里老是浮現(xiàn)出新機器的形象。他想:如能發(fā)明這種機器,一定是很有意義的。于是,卡爾森找到了公司的董事長,對他說:“這是一項意義重大的發(fā)明。如能成功,它將給我們公司帶來良好的效益。希望公司能投入一定的資金,予以支持?!?/p>
“為什么要投資?我們公司是做生意的,不是科研機構(gòu)?!倍麻L聳聳肩,一口拒絕了卡爾森的提議。
“公司不干,我自己干?!笨柹氐郊遥炎约杭业膹N房和浴室騰出來做實驗室。接著,他便開始構(gòu)思復印機的設計方案。
“怎樣才能使一張紙上的線條一模一樣地翻印到另一張紙上呢?”卡爾森反復思考著這個問題。一段時間過去了,卡爾森并沒有想出什么好辦法,攻不下這個難關(guān),后面的研制工作也無法展開,他感到十分苦惱。
一天晚上,卡爾森不知不覺工作到了第二天凌晨。上班的時間快到了,他顧不得吃早餐就去了公司。待到中午下班,他已是饑腸轆轆,便快步走進公司附近的一家中餐館。
在餐館里,卡爾森看到了一幅題為“霸王別姬”的中國畫,他感到很好奇,便向餐館老板詢問畫中的內(nèi)容。熱情的老板向他講述了“霸王別姬”的故事:“在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楚漢之爭中,一次,百戰(zhàn)百勝的楚霸王項羽遭劉邦軍隊的伏擊而幾乎全軍覆沒。他帶著愛姬及幾個殘兵,逃至烏江邊。項羽怎能咽得下這口氣,發(fā)誓要重整旗鼓,卷土重來。然而恰在這時,他發(fā)現(xiàn)江邊矗立著一座石碑。定睛一看,只見石碑上赫然寫著‘霸王自刎烏江6個大字。項羽不禁一驚!然后他又一想,可能是劉邦叫人刻在這兒的。不料他走近一瞧,字跡竟是許許多多螞蟻組成的,霸王認為這就是上天的旨意,便長嘆一聲,拔劍自刎了。這幅畫畫的就是霸王自刎前與愛姬生離死別的情景。其實,螞蟻怎么會寫字呢?這正是劉邦的詭計。他派人用蜂蜜在石碑上涂了這6個字,螞蟻嗅到蜂蜜味,便爬滿了涂蜜的地方,就呈現(xiàn)出了醒目的字?!?/p>
“涂蜂蜜……螞蟻爬滿……醒目的字?!笨柹耄阂菍⒁粡埣埳系墓P畫像涂蜂蜜一樣涂在紙上,然后使墨粉像螞蟻一樣附在上面,問題不就解決了嗎?
按照這一思路研究下去,卡爾森很快就設計出了制造方案。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努力,他終于在1938年10月22日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臺靜電復印機??柹拥匕岩粡垖懹小癆rtoria10-22-38”的紙張放入復印機,世界上第一張復印件終于誕生了。
然而,卡爾森制造的這種復印機很笨重,復印一張資料要花4分鐘時間,印制的筆畫也不是很清晰。后來,一位名叫岡拉克的發(fā)明家,在靜電復印機技術(shù)的基礎(chǔ)上進行改進,大大提高了靜電復印機的復印速度,使復印機一分鐘內(nèi)可印150張,并使復印機結(jié)構(gòu)更簡單,體積更小,可以放在書桌上。
至此,技術(shù)比較完善的復印機誕生了。它的主要部件是硒鼓。鼓上涂著的硒在黑暗中能留住電荷,一遇光又能放走電荷。復印時,使光透過要復印的紙,照到硒鼓上,這樣,硒鼓上沒有筆跡的地方就放走了電荷,而有筆跡的地方則留住了正電荷。接著再讓硒鼓上有筆跡的地方吸咐上帶負電的墨粉,最后硒鼓轉(zhuǎn)動時,讓帶正電的白紙通過,墨粉就被吸到紙上了。經(jīng)過高溫或紅外線照射,讓墨粉熔化,滲入紙中,就能顯現(xiàn)出筆跡了。
這種復印機一經(jīng)卡爾森、岡拉克所在的施樂公司生產(chǎn),立即得到了人們的歡迎。
今天,不斷改良的復印機已經(jīng)成為我們生活和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可是誰能想到,這項發(fā)明的靈感竟然來自兩千多年前的中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