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繪
舊時南方民間特別是南方沿海民間,多有齊天大圣廟,顧名思義,所供奉的應(yīng)是《西游記》里的孫悟空。那么,為什么不叫孫悟空廟、孫大圣廟或其他二三字的朗朗上口的名稱呢?這大致是因為“齊天大圣”這個稱呼最能代表人們輕視權(quán)勢者的一般心理吧?當(dāng)然,人們之所以選擇此名稱,當(dāng)?shù)昧τ凇段饔斡洝穼O悟空形象的塑造。
在吳承恩筆下,孫悟空是個天不怕、地不怕、神不怕、鬼不怕,連玉皇大帝、王母娘娘都不怕的神怪;如孫悟空大鬧天宮、大鬧蟠桃會的大無畏精神,為人們所樂道。由于有了這個基礎(chǔ),再加上《西游記》里玉皇大帝也承認(rèn)孫悟空的“齊天大圣”的自封頭銜,這么一來,許多人就把它當(dāng)神來祀奉了。如福建的福州市、廣東的潮州市等地就設(shè)置過齊天大圣廟,香火長興不艾,福州人甚至在家庭里也有不少祭祀孫大圣的。清褚人獲《堅瓠全集》引《艮齋雜記》說:“福州人皆祀孫行者為家堂,又立齊天大圣廟,甚壯麗。四五月間,迎旱龍舟,裝飾寶玩,鼓樂喧闐,市人奔走若狂。視其中坐一彌猴耳?!背敝蔟R天大圣廟已在“文化大革命”中毀壞。但后來仍有一些善男信女們,在舊廟殘跡中焚香燒紙,祈求孫大圣造福免災(zāi)。
須得說明的是,吳承恩不是憑白無故地在《西游記》里封孫悟空為“齊天大圣”的,也就是說,“齊天大圣”這個詞兒在吳承恩之前就已在有關(guān)孫悟空的傳說中出現(xiàn)。
首先,在宋元之際刻本《大唐三藏取經(jīng)詩話》里,唐太宗就曾把猴行者封為“銅筋鐵骨大圣”。
其次,馮夢龍纂輯的宋元舊作《古今小說》卷二十《陳從善梅嶺失渾家》(即《清平山堂話本》的《陳巡檢梅嶺失妻記》)的故事里,也有一個猢猻精申陽公,自稱:“弟兄三人,一個是通天大圣,一個是彌天大圣,自己是齊天大圣。”到了后來的元劇《鎮(zhèn)魔鏡》里,也有齊天大圣出現(xiàn):
“吾神三人,姊妹五人,大哥哥通天大圣,吾神以齊天大圣,姐姐龜山水母,妹妹是鐵色獼猴,兄弟是耍耍三郎?!?/p>
吳承恩應(yīng)該清楚這些記載與傳說。再加上吳承恩對當(dāng)時朝廷權(quán)勢者及朝政的不滿,因此也便樂意給自己筆下的孫悟空也加封個“齊天大圣”的頭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