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世宏
毋庸諱言,正如人的身體需要預防“亞健康”一樣,黨員干部在政治上也要防止“亞忠誠”。
所謂“亞忠誠”,就是處于忠誠與不忠誠之間的一種狀態(tài)。比如,在黨的事業(yè)處于順境時忠誠,遇到挫折困難時動搖;平時表現(xiàn)忠誠,在關鍵時刻猶豫;符合自己意愿時忠誠,個人要求沒滿足時就心存抱怨;要求他人忠誠,對待自己卻網開一面;會上信誓旦旦,會后我行我素;在苦地方忠誠,一進城就往往禁不住誘惑;有人監(jiān)督時忠誠,獨自在外時往往不能守節(jié)。諸如此類的表現(xiàn),都是與對黨忠誠的要求格格不入的。
忠誠于黨,是每名黨員必須時時恪守的諾言,終生實踐的課題。這就要求全體黨員始終堅信黨的領導,躬身踐行黨的宗旨,嚴格遵守黨的紀律,自覺維護黨的形象,盡責干好黨的工作,保持黨員隊伍的純潔性和黨的先進性。黨的事業(yè)成與敗,很大程度取決于廣大黨員是否忠誠。而革命事業(yè)的成功,正是由千千萬萬名黨員干部以忠誠于黨的堅定信念和革命意志,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和平時期,黨員干部少了血與火的洗禮、生與死的抉擇,但對黨忠誠的考驗卻更加復雜多樣。在堅定信念、秉公用權、遵規(guī)守紀、恪盡職守、個人得失等考驗面前,每名共產黨員都應當以忠貞不渝的姿態(tài)作出正確的選擇。但有些處于“亞忠誠”狀態(tài)的黨員干部,雖然貌似忠誠,實則信念不堅,紀律松弛,投機鉆營,游走于黨的事業(yè)與個人利益之間,以忠誠于黨之名行謀取私利之實,混跡于廣大黨員隊伍之中,損害黨的形象,腐蝕黨的肌體,實質上是褪色變質的、政治不合格的黨員,是立黨興黨之大害。當真正面對重大嚴峻考驗的時候,他們的私心、彷徨、懦弱勢必影響作出正確的選擇,注定是要打敗仗、交白卷的。從這個意義上講,“亞忠誠”就是不忠誠。
“亞健康”通過找準癥結,悉心調理,終究會回歸健康。而克服“亞忠誠”,則需要很強的黨性鍛煉,通過深入的學習教育,有力的監(jiān)督制約,特別是經常的自省自警,在強化黨性修養(yǎng)中樹牢忠誠意識,提高忠誠標準,爭做忠誠模范。作為一名共產黨員,我們都曾對著鮮紅的黨旗,舉過拳頭,立過誓言。在面對忠誠與背叛這個看似簡單卻又十分嚴肅的命題時,我們應該認真想一想,自己是否擁有拒絕“亞忠誠”的定力和免疫力,是否真的無愧于“永不叛黨”的入黨誓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