澤中
當一幫閨蜜熱衷于去景區(qū)“擁擠”時,我獨自一人去了美國的佛羅里達,下了飛機就直奔鄉(xiāng)間農(nóng)場。因為著名的佛羅里達柑橘熟了!一大袋子18磅重,只要4美元,折合人民幣2元左右一斤,比中國市場上的柑橘還便宜,那味道純正甜美。一口咬下去,汁液溢滿整個喉嚨,滿嘴散發(fā)淡淡的甜香,心目中覺得柑橘應該什么樣,它就是什么樣。不開玩笑,這樣的標準在今天來說,太不容易。
深夜,窩在農(nóng)場旅館的沙發(fā)上,一面看電視,一面吃著水果沙拉。蘋果、梨、香蕉……全都剛采摘下來,清水一浸,再去皮,切成塊、片、絲,混放一起,淋上沙拉醬,便是最佳的睡前甜點。
當假期結(jié)束,閨蜜聚首,別人在一旁不斷抱怨身心疲憊,我卻美滋滋地大談特談佛羅里達鄉(xiāng)間的舒適愜意,柑橘的美味難忘,惹得幾個姐妹淘欷歔不已。
對我這個水果饕餮來說,最開心的事,就是滿世界尋覓心儀的人間佳果,為了一嘗鮮澤,就算飛躍幾千公里,也在所不惜。就像我在婆羅洲吃榴蓮。那是我吃到過的最好吃的榴蓮了!完美至極的奶油凍味道,吃在嘴里,冰爽潤喉,相比之下,超市的榴蓮,簡直就是“臭彈噩夢”。
短短幾年下來,我的水果之旅遍及“三頓”:華盛頓、惠靈頓、漢密爾頓;“二城”:費城、大西洋城;“二紐”:紐約、紐瓦克,以及洛杉磯、舊金山、圣地亞哥、奧斯汀、圣安東尼奧、巴黎、都柏林、大阪、新西蘭、蘇克雷……所到之處,嘗盡鮮果。野果坎布希、蒲桃、黃晶果、百香果、瓜拉拿果、日落果、炮彈果、女人果、埃塔果、麗斐麗……這些水果深深刺激我的口鼻味蕾,成了我魂牽夢縈的“藍顏知己”。
當聽說了英國的蘋果節(jié),我就毫不猶豫地去了布羅格代爾農(nóng)場。它被譽為英國水果的“奧斯卡”,在一年中最盛大的日子,布羅格代爾讓我癡迷。
這里的蘋果品種數(shù)量驚人,2300多種蘋果,每一個都不可替代,甚至還有幾近絕跡的考克斯蘋果和布拉姆列蘋果。走在這些蘋果樹下,我就忍不住想去采摘。那些新鮮的汁液正待迸射,自然的氣息正等著滋潤我甘澀焦躁的喉舌。終于,從樹上摘下一顆布拉姆列,細細品嘗,有一種酸奶的味道,脆、甜、香!
沒有過多人工痕跡的天然佳麗,這才是真正屬于大自然的水果,吃到口中,讓我覺得再遠的路途跋涉都值得了。水果一世界,生活滋味多!
一次,無意間看到亞當·李斯·格爾納寫的《水果獵人》一書,我才發(fā)現(xiàn):像我這樣對水果癡迷成癮的人居然如此之多。“水果獵人”這名字再恰當不過,沒錯,我就是一個四處尋找,搜索,想獵盡天下水果的獵人!
我有一種找到知己的雀躍,甚至在假期跑去佛羅里達,拜訪了書中提到的美國最出名的“水果獵人”、珍稀水果全球聯(lián)盟創(chuàng)始人威廉·惠特曼,這位狂人居然一年四季都以果實為食。他告訴我,他最想做的事就是四處云游,把全世界各種各樣的水果和為水果迷狂的人都記錄下來。
今年夏天,我再次背上背包,飛往巴西,新的水果獵取開始了,對我來說,不管哪種水果,有它們的地方就是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