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有我這個孩子的時候,已經(jīng)三十多歲了。家里面已經(jīng)有了一個姐姐,我是多出來的那一個。
那時,肚子里懷著我的母親還在一家事業(yè)單位上班,每個月的工資少得可憐。當時又正逢單位分房,母親毅然決然地請假到西昌將我產(chǎn)下。我出生后不久,她就將我送到之前聯(lián)系好的奶媽家里。因為工作的關系,母親在喂了我二十多天的奶后,就被迫給我斷了奶。我在奶媽家一待就是三年,直到三歲以后才被接回家,和家人住到一起。
轉(zhuǎn)眼就到了上小學的年紀。印象中,只有每學期開學報名的時候母親會陪我去,其余時候,我都是在母親的目送中自己去上學。那時的我,總是羨慕身旁那些有父母接送的孩子——他們無一不是家中受寵的寶貝。小小的我,昂著頭,大步地走向?qū)W校,內(nèi)心的深處總有那么些失落、自卑和哀傷。
到了小學升初中的時候,母親毅然決定為我報考省會的中學。那時的我,什么都沒想,只是打心眼里覺得能考上好的中學不僅對自己好,也能為父母增光。于是,我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小升初的外地生考試中。我幸運地被一所省重點中學錄取了,可隨之而來的,便是同父母的離別。還記得那時的我,小小的個子,膽怯地拉著母親的手,到了一個完全陌生的地方,周圍全是陌生的老師和同學。母親替我安排好住宿之后,就準備離開。臨走前,她告訴我說:“孩子,一個人在外面要堅強一點,你注定和別人不一樣!”在往后的幾年里,我一直牢記著這句話,常在心中安慰自己,提醒自己:堅強的人,走的路會更遠。
那是一間封閉式的私立學校,就連本地學生也只能在周末的時候回家。每到周五放學,送走興高采烈拖著行李回家的室友后,我都只能一個人待在空蕩蕩的寢室里,聽著走廊上匆忙的腳步聲和拖動行李的聲音不斷響起。十二歲的我,已經(jīng)懂得如何安慰自己,或者在孤獨的時候給母親打個電話,或者靜下心來復習功課,或者回憶起母親說過的那句話:“孩子,一個人在外面要堅強一點,你注定和別人不一樣!”
從那時起,心中就有了一個平凡卻有些奢侈的期盼。母親來看我,成了最幸福的事。幾個月的等待,只為了那周末的兩天一夜。那時的我,第一次懂得珍惜。每一分每一秒,都希望它過得慢點、慢點、再慢點。那時的我,只要和母親在一起,便是幸福的。
到了初中升高中的時候,我考上了省會最好的高中。這所學校不再是封閉式的,我也終于擺脫了孤獨。在外求學的那幾年,我早已融入了這座城市的生活,也形成了獨立的性格。那時的我,已懂得了母親帶著些許無奈和堅決的良苦用心。我們之間的距離,還是那遙遠的三百多公里,可心卻靠得更近了。十五歲的我,在一個遠離家鄉(xiāng)的城市里獨立生活。我很想家,但我更需要堅強。
后來,我考到了兩千多公里外的城市讀大學。當身邊的同學流露出對初次離家的不適應時,唯獨我——那時還未成年的我——一人到校報名、收拾行李、整理床鋪,因為我早已習慣獨自在外的生活。我還記得年少的時候,母親曾告訴過我:
“孩子,一個人在外面要堅強一點,你注定和別人不一樣!”
我的確不同。從我出生至今,我和母親朝夕相處的年份,屈指可數(shù)。母親說我是她手中放飛的那只心愛的風箏。她帶著無比驕傲的念想,想讓我飛得又高又遠,卻又松不開手。偶爾想想我小小年紀的堅強,心中最柔軟的地方就會被戳中。
我想對母親說:我仍然是您手中那只心愛的風箏。我定會飛得又高又遠,但我祈求線的這頭,永遠有您的牽引,時刻提醒著我,我的根在這兒,我的心也永遠在這兒,只屬于您。
大學藍天下的夢想
夜晚,我做了一個夢,夢見自己坐在一片輕盈的白云上,緩緩地向前飄去。伴著皎潔的月光,依稀可以看見云層下面有一股溪流:淌過蔓木,越過石塊,在山澗中涓涓而流;雖然涓細,卻十分篤定而不舍晝夜地向西折去。抬頭,我能看見些許光亮。原來,不遠處就是冉冉升起的太陽。雖然只有朦朦朧朧的曙光,但是我知道,它最終一定會放射出最燦爛的光芒。
我渴盼到二十歲的時候,能在走出大學校園前再拿到一次年級第一名。
我渴盼到二十五歲的時候,能在職場中尋找到適合自己發(fā)展的職位。
我渴盼到三十歲的時候,能有理想的收入,能自己出錢支持父母環(huán)球旅行。
夢想總會由渴盼來起航,總是會美麗得連自己也不敢相信。把它放在心里最柔軟的地方,時時呵護著,不讓它受一點傷害,讓自己相信這個世界是美的、愿望都是能實現(xiàn)的,于是,夢想也就不再遙不可及。
可是,美麗的東西總是易逝的。如果在竹籃打水一場空之后,把自己也迷失在夢境中,久久徘徊,不忍離去,那么最后只能將夢想困在籠子里,讓它飛不起來也出不去。
未來的我會是怎樣?是一個端坐在位于城市繁華地段的寫字樓里的高級白領,是一個精明干練、獨當一面的商業(yè)女強人,抑或是埋頭紙筆間、兩耳不聞窗外事的學術(shù)研究者?對此,我沒有那么遙遠的規(guī)劃。對于太遠的未來,我無法去編織、去構(gòu)建、去猜想,怕一切是黃粱一夢,更怕破壞了夢想本身的美好。我只想把現(xiàn)在的事情做好,做到極致,然后在夜深人靜時回憶這段時間所做的事,暢想近期將要完成的事,然后帶著反省和思考叩問心中那個最柔軟的地方:我有沒有離它更近?
大一的時候,我想拿一次獎學金:大二的時候,我想做好一個課題;大三的時候,我想走出校園去實習;大四的時候,我想多學一門語言豐富自己。于是,大一結(jié)束后,我如愿以償?shù)啬昧说谝?;大二開始的時候,我申請了URTP(本科生研究訓練計劃):還沒上大三,我就已經(jīng)得到了去中國社會科學院實習的機會……這一路是平坦的,順利的。在旁人看來,我是多么的幸運!可是,誰又知道我為了放飛夢想付出了多少?
每天,堅持早起,給東升的太陽一個微笑,感受它的力量,感謝它的悉日陪伴。日出而作,感覺如古人般淳樸而高尚。仿佛能看見遙遠的天邊,有農(nóng)人走出家門,去播種、施肥、除蟲、收獲,然后望著秋日的成果,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我所向往的,就是這種辛勞后的獲得——它是動力,它是目的,它是結(jié)果。
每天,寫下自己當天要做的事:林林總總,一個不漏。只待完成后,在下面打一個紅紅的勾。一天下來,望著本子上滿滿的紅勾,成就感油然而生,這才能安然入睡,期盼著明天同起的旭日。因為我深信,我們是生活在未來而行動于現(xiàn)在的動物,只有通過行動,才能使距離夢想、距離未來的路程不再遙遠。
每天,堅持讀書。不管內(nèi)容是英文的還是中文的,形式是默念的還是朗讀的,只要是能讀的,只要是好的,我都讀。哲學家培根說過:“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數(shù)學使人周密,科學使人深刻,倫理學使人莊重,邏輯修辭之學使人善辯。凡有所學,皆成性格。”相信對于大部分人來說,書都是有百益而無一害的,總是會讓人難以抗拒。集腋成裘,持之以恒??此撇欢兺ǖ姆椒?,卻是多少人成就夢想、直達未來的捷徑!
每天,欣賞一段美妙的音樂。不管是莫扎特、貝多芬的名曲,還是街邊藝人信手拈來的即興曲,都能給人一種享受。當每個城市的人們都習慣于快節(jié)奏的生活、都為莫名其妙的名與利而奔波時,你是否還愿意停下來一一哪怕一分鐘——聽聽音樂,放松一下自己被長久壓抑著的神經(jīng)?似乎只有在音樂中,才能放慢自己的腳步,停泊自己的心靈。人生苦短,況且快節(jié)奏不代表高效率,重要的是質(zhì)量,是成果。適度的歇息,是為了更好地前進。
每天,按時就餐,并讓交際和休閑也成為就餐時的內(nèi)容。許多人際關系,其實用不著揮霍大量錢財來維系,也用不著浪費大把大把的時間去經(jīng)營,反而是在不經(jīng)意間一一比如一次非常隨意的交流中一一獲得的。我相信,當我的夢想抵達未來時,會發(fā)現(xiàn)大學四年一路走來的朋友,一直都支持著我、陪伴著我、為我證實這一切都不是夢。
每天,虛心求教,相信“三人行必有我?guī)煛?。謙虛自有謙虛的好處,你不用擔心自己鋒芒畢露而處處受打壓,更不用擔心別人會說你狂妄自大。老師講完課后,哪怕是最簡單的問題,只要我不明白,厚著臉皮也要去虛心請教。我會請教其他優(yōu)秀的師長和同學,也會請教諸多辦講座的成功人士。這些寶貴的經(jīng)驗,都是通往未來的奠基石。
每天,抬頭看看夕陽,三省吾身。黎明噴薄而出的光亮代表著新生和希望,而夕陽緩緩映照出的余暉則似乎代表著消逝和衰亡。不知在同一片天空下的你,是否也和我一樣多愁善感?在下課后走向食堂的路上,陪伴我的,總有夕陽在將落未落時奮力向大地揮灑出的最后一點光亮。它警醒著我這一天就要完結(jié),讓我不知不覺有些許感傷。大學四年,一共有多少天可以讓我自己把握?還剩多少天可以讓我完成夢想?又能有多少天可以讓我隨意浪費揮霍?于是深知,時不我待。還好,今晚可以問心無愧地入睡,我還可以迎接明天的黎明和新生的希望。
溫婉的雪美人
歡喜著呢!從未見識過,這般別致、這般美麗、這般瀟灑的冬。
驚喜著呢!從未觸碰過,這般燦爛、這般雪白、這般奇異的冬。
戰(zhàn)栗著呢!從未迎受過,這般蕭瑟、這般冷寂、這般絕色的冬。
是!這是北國的冬!
我是南方的孩子,是四川盆地里出來的孩子,自然而然地畏懼冬天。四川盆地的冬天多雨,幾乎很少出太陽。陰冷陰冷的天氣,穿再厚的衣服,也有濕冷氣流入骨的刺痛。
對我們,老天爺是吝嗇的。他把大把大把的雪撒向北方,卻舍不得施舍一點給南方,以至于四川盆地的雪是那么稀有。冬日里是雨,接著仍是雨,最后還是雨,最多開恩賞你一場雨夾雪一一不過,落地的時候,全然無一點雪的跡象。
從小到大,我只見過幾場雪,而且還是專門去離住地九十五公里外的西嶺雪山看到的。唐代杜甫筆下的“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對我來說,是無比奢侈的景象。
南方的孩子見識到了北國的冬,只覺受寵若驚。
深夜,眺望窗外之時,忽覺有白色絮狀的東西落下:偷偷地、靜悄悄地、接二連三地、唯美地伴著夜色落下。
歡喜著呢!雪,你這不露聲色的美人!在深夜獨自降臨,自己承受著孤獨,是為了翌日人們開窗后的無限驚喜啊!
是啊!窗玻璃上掉隊的幾朵別致的雪花,無論怎樣輕小,怎樣奇妙萬千,總是呈完美的六邊形。
翌日,驚喜如期而至。窗外成了一個奇異的世界,只有白色!我該用什么詞語來形容你呢?明亮、干凈、暢快、樸素、雅致和貞潔。不,或者都不夠!你代表著心靈的圣潔,適時給了我們一場別樣的洗禮。
我在細細品著:這般純白的世界里,黑暗何存?
我們自然不能褻瀆你的美;我們對你永遠是愛不釋手;我們用凍得紅紅的手,挽留著你的美,因為你總是消逝得很快。消逝,是所有事物的最終結(jié)局。可是你看,你仍是天使!即使到最后一刻,我們也愿意雕刻著你的影。
你有時也會慍怒。蕭瑟的寒風吹著,讓人行走都很困難。許多人都寧愿在屋子里躲著,被暖氣寵著,離你遠遠的。但是,我們卻“全副武裝”起來——圍巾、手套、護耳、口罩……樣樣不落。我們?nèi)匀辉敢夂湍阃?,愿意哄著你。你是那般淘氣,又那般溫?第二天,我們看見的,又是一個艷陽天。
其實,在我心中,你是一位溫婉的南方美人,降落在北方的天空。
溫婉的你,如此親切。
作者簡介
曾山月,女,1991年8月生,四川高縣人,現(xiàn)就讀于中央民族大學;熱衷于散文寫作,曾兩次獲得中央民族大學主題征文大賽一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