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鷹
我有個鐵桿博友,76歲,是南京的老城南人,現(xiàn)居上海。報刊上常見他的大名。讀他的文字,仿佛徜徉在夫子廟的街巷里,隨意得很。
一個76歲的老人,眼神不濟,打字發(fā)帖都已經吃力,錦繡文章何以如雨后春筍?有悖年歲的文字(他的話),又何以牽住許多年輕朋友的心?我在他的一篇文章中找到答案,他引用了一句古詩:“時人不識余心樂,將謂偷閑學少年?!焙靡粋€“偷閑學少年”。雖然生理年齡已過午天,須發(fā)飄白,光華不再,但只要有“偷閑學少年”的閑情逸致,心中就依然會充滿熱情和生氣,依然會閃耀青春的火花。
老人引用的古詩是有出處的。北宋的一個春日,有位樂觀曠達的老人,獨自分花拂柳在河畔游玩,美景賞心悅目,老人感到一種無憂無慮的內心歡樂,于是寫出膾炙人口的詩句:“云淡風輕近午天,傍花隨柳過前川。時人不識余心樂,將謂偷閑學少年?!边@位老人是北宋著名的哲學大家程顥。他向人們展示了一幅情景交融的畫面,同時給了老人們一個啟示:追尋童少歲月的感受,撿回孩提時的樂趣,哪怕旁人說道嬉耍學少年。
“偷閑學少年”的喜好,在長壽老人身上多見。南宋詩人陸游年過古稀,還常同自己的曾孫騎竹馬玩。在那個生活條件、醫(yī)療水平低下的年代,陸游能夠活到85歲,也許正是得益于童真不泯的秉性。
同樣活了85歲的科學家牛頓,在垂暮之年,常饒有興趣地拿著麥稈,對著太陽吹肥皂泡玩,如醉如癡地觀賞飛舞的絢麗;科學泰斗愛因斯坦,他在教鄰居小孩算術時,要求的回報是能分享這個小孩的糖果;近代畫家豐子愷看到孩子把鞋子脫了套到凳子腳上,創(chuàng)作靈感頓時涌現(xiàn),揮毫畫出《凳子四條腿,阿寶兩條腿》……他們的快樂,源于他們心底的那份童真。
現(xiàn)如今,有不少老人為舊觀念所束縛,認為“學少年”不莊重。其實,老年人若能興致勃勃地參加青少年、甚至幼兒的活動,正是一種合乎科學的健康長壽之道。沒有一種藥品比“心樂”更有效果,沒有一種保健品比得上“童真”。當我們看到同齡的老人,有人精神矍鑠,活力不減,仿佛越活越年輕,有人則萎靡不振,老氣橫秋,雖說有身體強弱的因素,但很大程度上是心理因素的影響。要驅散老人心中的暮氣,就要“偷閑學少年”。
當你把“偷閑學少年”作為功課和保健來做,久而久之,習慣成自然,你就能保持灑脫恬淡、氣定神閑、樂己及人的開豁心態(tài),那么,返老還童就會在你身上應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