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志娟
高考中詩詞鑒賞主要考查鑒賞詩詞中形象、語言、表達技巧及思想內(nèi)容的能力。其中形象是最重要、最基本的要素。在這里主要談談對詩詞形象進行鑒賞的方法。
一、詩詞形象的含義及分類
詩詞形象是指詩人借以表達思想情感的具體可感的物象或畫面,它可以是人物形象,也可是景象和物象。
二、如何鑒賞形象
1. 人物形象
古典詩詞中的人物形象一般不如小說中的形象豐滿、完整,它可以是人物的一個神態(tài)、一個笑容、一個動作、一個微妙的心理變化,或是一個典型的細節(jié)等。因此,我們在鑒賞人物形象時可以運用這兩個方法:(1)知人論世,關(guān)注背景。(2)抓抒情主人公的語言神態(tài)、動作、心理。如陸游的《訴衷情》,詩歌描寫了一個被閑置不用的抗金英雄形象。詩中人物曾經(jīng)金戈鐵馬,馳騁疆場,現(xiàn)在雖被棄置不用,但仍胸懷報國之志,心系抗金前線。詩歌通過這一形象的塑造,表達了自己壯志未酬、報國無門的感慨。
2. 景物形象
鑒賞景物方法:抓景物特點,給出作者所要表達的情感思想。提問方法:這首詩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抒發(fā)了作者怎樣的感情?答:景物+特點+情感。
鷓鴣天(辛棄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東鄰蠶種已生些。
平岡細草鳴黃犢,斜日寒林點暮鴉。
……
詩中景物點染出生機勃勃的早春農(nóng)村風光,組成一幅富有生命力的畫面,可感受到作者對鄉(xiāng)村生活的欣賞和流連。
3. 鑒賞物象
(1)抓物象的特點;(2)抓物與志的“契合點”:挖掘物象內(nèi)在的品格、精神。
小松(杜荀鶴)
自小刺頭深草里,而今漸覺出蓬蒿。
時人不識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注釋:刺頭:指松樹苗長滿松針,又直又硬。
這首詩托物言志,以“小松”喻人,寫“小松”初時不為人注意而最終長成凌云大樹,反映出作者對人才出身卑微而終成大業(yè)的思考,批判了世人以身世取人的淺陋目光。
提問方法:塑造了怎樣的形象?××的寓意是什么?××指什么?
答:物象+特征+情感。
三、詩主情
中國古代詩詞往往不是直抒胸臆,而是借助一定的景、物含蓄地表達自己的情感,或借景抒情,或托物言志。經(jīng)過長期的運用,結(jié)合景、物的特征,人民的風俗習慣,各種景、物有了自己固定的含義象征、感情寄托,這就形成了意象。因此我們還可以抓意象的特殊內(nèi)涵來鑒賞形象。
分析意象時要注意兩點:(1)意象具有相對的獨立性,但在具體的詩篇中,詩人往往借助一系列的意象來構(gòu)成一幅和諧的生活圖景,只有整體把握才能避免“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的偏頗。(2)由于詩人的情感不同、文化背景不同、表達風格不同,再加上意象自身的多義性,鑒賞詩詞時不能生搬硬套、牽強附會,要仔細分辨、掌握分寸。
(唐山市豐南區(qū)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