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學英語在結束基礎階段教學后,提高階段的教學一直以來幾乎是空白,而實踐證明這一階段的教學必不可少。本文對大學英語后續(xù)課程設置及教學模式進行了相關分析和論述,指出其后續(xù)課程設置的必要性和相應教學模式的可行性及方法。
關鍵詞:大學英語后續(xù)課程設置教學模式
大學英語應用提高階段課程的教學是大學英語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完成基礎英語課后的提高課程,它擔負有高層次英語交際能力和應用能力的培養(yǎng);提高學生的英語文化素養(yǎng)和文學鑒賞能力;為后續(xù)的專業(yè)英語學習或專業(yè)課提供扎實的語言基礎。但是目前大學英語提高階段的教學一直以來在大部分高校都是空白,而這一階段的教學卻越來越重要。
據了解除了一些重點學校有提高階段教學課程設置外,大部分院校都忽略了大學英語后續(xù)課程的開設。原因是教學工作者的教學設計和安排上沒有給出足夠的重視。如果能把這方面做到,就能幫助學生在原有基礎上有很大提高。因此對新的大學英語后續(xù)教學模式、課程設置以及課程內容與方法的探討就很必要了。
以筆者所執(zhí)教的廣西大學為例,該校的大學英語教學大體情況如下:大學英語部在近三年的教學中參照教育部《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試行)》,結合《大學英語教學大綱》[修本](高等學校本科用),根據實際情況,制訂了相應的教學大綱,進行分級教學。明確規(guī)定了各級別課程的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要求、教材、教法、考核方式。廣西大學大學英語課程包括大學英語(一)、(二)、(三)和(四)共四個級別。各個級別含語言知識和語言應用內容,語言知識以閱讀教程為主,包括精讀與泛讀;語言應用以視聽說、寫作、翻譯為主。首先,從大學英語的教學安排上來說,只是必修的四個學期教學,以大學英語四級為目標。四個學期后,大學英語的學習完全靠學生自己,教師不再參與其中。這樣,在大學英語學習上形成了斷層。大學英語提高階段的課程根本就沒有展開,此階段的教學基本處于停滯狀態(tài)。很多學生也因此而不再看英語書,到畢業(yè)時所剩英語知識已不多。
其次,從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要求上來說,學生對提高階段的英語教學其實還是有需要的。特別有許多專業(yè)到大三或大四要學習專業(yè)英語,寫論文要查閱外文資料。雖然說我們生源素質整體有限,但學生之中也不乏對英語有更高追求或由于各種原因不得不學者。學生為了找個好工作,而考六級,考研或者出國,這其中每一環(huán)節(jié)都需要英語成績。但是由于缺少提高階段的英語學習,當他們想重新把英語撿起來時,卻發(fā)現丟得太久而顯得力不從心了。而且,知識更新速度加快,與外界溝通的機會增加,學生也需要掌握一定的英語應用能力提高其本專業(yè)的進一步學習。為了大學英語教學改革和滿足學生個性化發(fā)展的需要,需要建立了一個完善的大學后續(xù)英語課程體系,以適應學生對不同層次語言課程的需求,進一步滿足學生個性化發(fā)展的需求。所以,大學有必要認真考慮構建大學英語后續(xù)課程的設置和相關教學模式的探討。
該研究應基于ESP理論來探索大學英語后續(xù)課程設置及教學模式的理論與實踐意義,探索在大學英語教學提高階段的條件要素,將ESP理論、英語教學理論應用到大學英語后續(xù)課程設置及教學中去,得出結論性的結果,建立符合大學英語提高階段的教學理論體系和模式。ESP教學理論在具體后續(xù)課程設置的可操作性是難點所在。在對后續(xù)課程設置和對教學模式探討方面主要持以下觀點:
1.更新觀念,合理配置教學資源:大學英語后續(xù)階段教學的空白主要源于教學人員及教學管理人員的不重視。面對新的形勢,社會對英語教學提出新的要求,我們應及時調整思路,合理調整師資,有效地完成大學英語后續(xù)階段教學。有條件的話可以成立相關的大學英語后續(xù)課程教研組,讓相關老師能學有所用,發(fā)揮專長。
2.提高英語應試能力培養(yǎng):雖然原則上不主張教學與應試掛鉤,不提倡應試教育,鼓勵素質教育,但是當不能為素質教育做實實在在的事情時,不如幫助學生提高應試能力,畢竟學生要去考六級,要去考研,要去考托福GRE。順利通過這些考試確實是需要學生具有相當的實力的。這些考試都是在提高階段出現的,而這一時期已經沒有教師的指導,只能靠學生自學。當然自學完成這些考試是有難度的,所以校外的各種輔導班、輔導學校才越來越紅火,更有暴富者。其實這是大學校園沒有完成的教學任務,流向了校外。而我們的教師是有能力做好這項工作的。畢竟都是長年在教學一線的熟悉學生也懂得教學的師者。所以,建議應該適應學生的需求,開設相應的英語應試能力培養(yǎng)提高課程。
3. 提高學生的綜合英語素質:這其中包括英語的交際能力,這是大多數公共外語學生的弱項,他們只是學得書本上的筆頭英語,英語聽說非常困難,無法用英語進行交流。此外,許多學生的翻譯能力很差,無法用英語去獲得相關的專業(yè)信息。所以要加強這些方面的訓練。同時,也要加強學生的英語文化修養(yǎng)。畢竟英語傳達的是英語語言國家的文化,對此知之甚少的話,也不能學好英語??梢赃m當將專業(yè)英語的部分課程如文化概況之類的課程開設出來,還應該開始科技翻譯這類實用性很強的科目,在培養(yǎng)學生英語興趣的同時,幫助他們開闊視野,提高自己的文化素養(yǎng)。這也正是必修階段教學所顧及不到的地方。
4. 開設專業(yè)英語課程:有很多英語基礎不好的學生常說,他們有自己的本專業(yè),為什么還要學習英語這么難又不喜歡的課程,厭學氣氛很高。而事實上,當你的專業(yè)知識學到了一定程度之后,進入自修提高階段時你會遇到很多外文材料,扎實的英語基礎有利無害?,F如今,知識更新速度非常快,與世界的交流在我們生活的各個角落展開,掌握的外語,對我們各自專業(yè)的發(fā)展也是只有幫助。
5.通過多媒體網絡教學,加強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值得一提的是,現在許多大學都有多種教學手段加強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利用校園英語廣播,加強英語聽說能力的培養(yǎng);利用網絡自修的多媒體課程,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利用校園網和英語教研網站加強教師和學生之間的溝通,為廣大師生提供一個更為廣闊的自主學習和師生互動的教學平臺?,F在已取得一些可喜成果,在今后的教學中,我們應加大這方面的工作力度。
6.在教學模式和理論研究方面,主要采用ESP相關理論來進行指導。為什么要采取ESP的研究方法呢?那是因為ESP教學目標明確,教學中應注重學習者的使用目的。ESP教學建立在學習者的需要分析(needs analysis)之上。教學內容的選擇和教學方法的采用,都要考慮學生的學習需要(learning needs)來決定。ESP教學注重語用能力的培養(yǎng)。學生掌握英語主要是在自己的專業(yè)范圍內熟練使用,以達到用英語進行交際的需要(communicative requirements)。這種理論對大學英語后續(xù)課程教學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對于非英語專業(yè)學生來說,在經過前兩年基礎英語的學習階段后,特別是在學生通過全國大學英語四級考試之后,我們的后續(xù)課程設置要重點突出學生個性化培養(yǎng),盡可能地在多媒體語言實驗室設置了自主學習中心,實現人機對話,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學習效率。與之相配合,為了大學英語教學改革和滿足學生個性化發(fā)展的需要,需要建立了一個完善的大學后續(xù)英語課程體系,以適應學生對不同層次語言課程的需求,進一步滿足學生個性化發(fā)展的需求。
當然對大學英語后續(xù)課程的設置和教學模式還處于不斷完善階段,對它的研究能適應當前轉型時期我國大學英語的教學改革特征,符合大學英語課程改革的需求,對推動大學英語提高階段后續(xù)課程設置和教學有一定的促進應用、并能指導大學英語教學、促使大學英語教學改革取得真正的成效,無疑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和理論意義。
參考文獻:
[1]《大學英語教學大綱》,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89
[2]《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北京:外教社,2004
[3]桂詩春,寧春巖.語言方法論[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87
[4]劉潤清.論大學英語教學[M].北京:外語教育出版社,1999
[5]蔡基剛.轉型時期的我國大學英語教學特征和對策研究,外語教學與研究 [J].2007.39(1)P27
[6]曲桂賢,朱曉軍.大學英語后續(xù)教學的問題與對策
[7]李偉琦,李新華.大學英語后續(xù)課初探
[8]鄭大湖.大學英語基礎階段后續(xù)教學的調查與分析
作者簡介:
趙彤,廣西大學外國語學院講師,上海外國語大學博士,研究方向:現代語言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