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紐約時報》網(wǎng)站4月12日文章,原題:從悶熱的上海高傲地逃離 從上海到浙江的莫干山,乘火車再加上駕車不過3小時。親近自然,加上全新的住宿選擇,讓該地煥然一新,在鼎盛時期的100多年后,近年來再次引起外國人的興趣。
那里最吸引人的地方在于石階之上的山頂:濃密的竹林和松林間,徒步和騎行小道縱橫交錯,與上海擁擠的街道截然不同,秀美而寧靜。這個中國東部的“漢普頓斯”(紐約長島海邊度假勝地——編者注)一直沒有太大變化。
莫干山接待的第一批客人是19世紀末為躲避上海夏天濕熱天氣和疾病的傳教士及其家屬。到20世紀初,它已經(jīng)成為上海外國精英階層的度假勝地。后來歷經(jīng)抗日戰(zhàn)爭,這里的樂趣便不在了。
英國作家馬克·基托是2000年后第一個回到這里的外國人。他在莫干山上干起了導游。他的妻子喬安娜也是此地的忠實擁躉。她改造了山上的3座別墅并租了出去。他們試圖重新營造這塊度假地的舊日時光。
基托夫人稱,接手時這些宅邸破損得只剩下墻壁。于是她利用回收的木材給其中一套房重新鋪了地板,并把隔壁浴室的馬賽克圖案照搬了過來。她還經(jīng)營莫干山旅館,訪客在爬了一天臺階或者在竹林里騎行之后,那是山頂上唯一可以放松身心、喝個小酒的地方了。
盡管有基托夫婦的努力,山上的開發(fā)還是很緩慢。最近有其他的外國人加入進來。去年秋天,距離莫干山幾英里外,南非人格蘭特·霍斯菲爾德和他的建筑師妻子投資兩億元開發(fā)了生態(tài)度假村“裸心谷”。霍斯菲爾德的目標是將之建成豪華但又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度假地。
不過,莫干山正慢慢走向衰落。“當中國人開始旅游時,他們想要出遠門。”在莫干山經(jīng)營旅店的佩雷表示,“現(xiàn)在有很多人有錢去遠游,比如去歐洲。”▲(作者賈斯汀·伯格曼,紀學軍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