薯蕷俗名薯藥、山藥,有的地方也叫麻山藥、長山藥、白山藥等。薯蕷一般畝產(chǎn)2500kg,高者達3500kg。在北方鮮品市價0.4元/kg。經(jīng)過加工,制成食品或藥材,增值更多。因此根據(jù)市場需求栽培薯蕷,實不失為一條致富之路?,F(xiàn)將栽培技術介紹如下。
一、繁種 長棒形塊莖上端,有一段長約30cm,直徑約0.7cm的粗硬部分,俗稱山藥嘴子,不能食用,但可以做種。在頭一年刨薯時,把它們剪下來,順好打捆,存放在窖內(nèi)或室內(nèi)越冬。來年春天,氣溫回升,上邊的芽子萌動,就可用來播種。單戶種植面積不大的,以此做種具有發(fā)芽快,出苗早,產(chǎn)量高的特點。大面積種植的也可用莖蔓葉腋間長的薯豆(零余子)做種。秋季割秧時把它們摘下來,埋于室內(nèi)沙土中貯存,次年挑選無碰傷、無病害、粒大者下種。但當年薯塊長不太大。
二、播種 薯蕷生長期為180天左右,河北及京、津地區(qū)可在清明節(jié)(平均氣溫10.8℃)播種,南方及西北、東北地區(qū)可根據(jù)情況提前或錯后。用嘴子做種20~25天出苗,薯豆25~30天出苗。
地塊要選土層深厚、土質疏松、肥沃的沙性土壤。如是粘土,限制塊莖生長,產(chǎn)量受影響。塊莖是直立向下生長,一般長半米,所以播前要深翻地,至少66cm。掘地時注意保存上部30cm熟土,使其將來仍處于上邊。深翻不夠或土不疏松,塊莖生長下扎困難,將長成畸形,或上部短粗,下部分權。隨翻地隨施肥,分層施用,下部多施,上部少施。肥與土破碎混勻,拾出雜物。一般畝施粗肥10m3,餅肥150kg,碳破50kg。肥料要充分發(fā)酵,施用生肥會爛根。為防治地下害蟲,每畝還需用40%辛硫磷15g,與麥麩500g,水100g混勻,再加細爐渣5kg,混合后施在溝底。
翻地后做畦,畦寬80~93cm。畦整好后灌水,待上部潮干后開溝。每畦兩行,行距40cm,溝深8~10cm。種嘴子順溝平放,以芽定距,株距16~17cm,上覆土壓實。種薯豆,株距10cm,行距33cm。
三、管理 苗出齊后及時松土鋤草。苗高30cm時搭架。順每畦兩行的外側插竹竿,上部交叉成人字綁牢。架高1.6m以上。天旱時適當澆水,但畦內(nèi)不能積水,以免發(fā)生澇害。全生長期澆糞肥或施化肥1~2次。第一次在小暑前4~5天澆水。畝追施尿素15kg,磷肥28kg,或磷酸二胺 5~7.5kg,草木灰 50kg。第二次在大暑節(jié),追肥后澆大水。出伏后不再澆水,保持土壤含水量17%~19%即可。
春季易生銹病,初期在葉背上噴波爾多液或可濕性代森鋅500倍液,便能抑制蔓延。
四、收貯 在霜降前收獲。刨前將秧子距地面6~7cm處剪下,并摘下薯豆,在室內(nèi)沙土中貯藏。刨時在每一行的側面挖深溝,然后仔細將塊莖剔出,防止碰傷鏟斷。刨出后晾在地面,待泥土干后收起,貯藏于窖內(nèi),鋪一層沙土擺一層塊莖。溝藏可挖溝深半米,下鋪干柴草,然后一層沙土一層塊莖擺好,至溝口再覆柴草,上蓋土成拱形。溫度保持10℃左右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