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北宋《真定府洪濟禪院敕文札子碑》考析

2012-04-11 08:46:40楊倩描
關(guān)鍵詞:節(jié)度使永興德軍

楊倩描

(河北省社會科學院 信息中心,河北 石家莊 050051)

在河北省石家莊市正定區(qū)隆興寺內(nèi),現(xiàn)寄放有一方宋徽宗時期刻制的《洪濟禪院敕文札子碑》。據(jù)正定文物保管所的劉友恒等介紹:“碑為青石質(zhì),身首一石?,F(xiàn)碑首自額字以上缺失,殘高152.30厘米,寬72厘米,厚21厘米,座佚。碑額陰刻正書‘敕文札子’2行4字,額兩側(cè)刻牡丹花紋,碑身周邊刻云氣、海水、波浪紋。碑文分上、下兩部分,間以雙陰線,上部高24.50厘米,下部高97厘米?!盵1]該碑上部刻錄有宋徽宗大觀二年(1108)的尚書省向成德軍洪濟禪院傳達圣旨的札子(簡稱《尚書省札》),下部刻錄有宋徽宗大觀二年(1108)成德軍府照會洪濟禪院執(zhí)行敕命的帖子(簡稱《成德軍帖》)。

由于該碑原樣摹刻了這兩件北宋后期的公文格式,因而對研究宋代相關(guān)政治制度具有極高的史料價值,堪稱宋碑中的上品。

一、《尚書省札》

《尚書省札》系大觀二年(1108)六月九日,尚書省向洪濟禪院傳達其住持法瓊上呈宋徽宗奏狀的批復。原碑共有27行,滿行21字,共265字(不含標點),另在“尚書省印”下和“大觀二年六月九日”下各摹刻有一位官員的花押。茲將其按原碑格式分行,加以標點,移錄如下。

1.真定府十方洪濟禪院住持

2.僧法瓊狀:“近陳狀敘述本院

3.元系本府申奏朝廷,將本

4.院改作十方禪院,應(yīng)系常住

5.供眾田產(chǎn),除二稅、役錢外,并

6.免諸般差科。后來被州縣逐

7.旋增添,與甲乙寺院一例均

8.攤。伏念本院物產(chǎn)荒薄,難為

9.安眾。竊見天寧寺元系

10.永泰寺,近蒙

11.敕改充天寧禪寺名額;續(xù)蒙

12.圣旨,與依崇寧寺例,除二稅

13.外,與免諸般差科等。欲乞?qū)?/p>

14.本院名額改作大觀萬壽禪

15.院,除二稅外,乞免諸般差科、

16.役錢。承禮部告示:‘難議施行?!?/p>

17.伏望特垂憫恤,乞賜判送左

18.右司,指揮禮部撿取本府天

19.寧寺改賜名額及免差科體

20.例,赴朝廷看詳。若依得上

21.項體例,欲望朝廷指揮施

22.行?!绷铝?,奉

23.圣旨:“依例許免差科。改寺額

24.不行?!?/p>

25.右札付真定府十方洪濟禪院

在北宋朝廷,作為下行公文的“札子”,有前后不同的變化。北宋前期,中書門下和樞密院行用的文書均稱札子。宋神宗以后,罷中書而復三省,尚書省行用文書稱“省札”(簡稱也叫札),而樞密院行用文書只稱“札”。比札子規(guī)格更高的文書是“敕”。敕須經(jīng)奏裁,即得到皇帝的同意、經(jīng)由中書門下(北宋前期)或三?。ū彼魏笃冢┌l(fā)布的朝廷命令。

這件《尚書省札》正文的內(nèi)容可分為兩部分。一,移錄真定府十方洪濟禪院住持法瓊上呈宋徽宗,要求“免差科、改寺額”的奏狀。二、宣布六月六日圣旨:“依例許免差科。改寺額不行”。因這件尚書省札子主要是宣布宋徽宗的相關(guān)批示,洪濟禪院為提高其影響力,故將這件《尚書省札》尊稱為“敕文札子”,勒之碑額,以昭顯其尊嚴。

其正文內(nèi)容涉及到宋徽宗時十方寺院與甲乙寺院在免除諸般差科方面的差異,反映了宋政府扶持十方寺院和抑制甲乙寺院的宗教政策。筆者擬對其另行撰文討論(包括下文《成德軍帖》中的相關(guān)內(nèi)容)。

宋代公文制度規(guī)定,一般性的公文,不署銜、不具名,只押字。因此,這份公文僅有尚書省蓋印和尚書省長官的押字。而這件《尚書省札》最有價值的地方也就是公文落款部分中的兩個押字。

押字,又稱花押或簽押,是官員抽象化的符號式簽名。朱瑞熙先生對宋代押字制度有較深的研究,認為:“從北宋初年開始,在很長時間內(nèi),官員在經(jīng)由朝廷進呈皇帝的文書上,往往‘只押而不書名’……大約從光宗朝開始,士大夫不再全用押字來代替自己的名字?!薄肮賳T們在公文結(jié)尾,除正楷書名外,還要花押;如僅有名而無押字,公文便不能生效。反之,只押字而不書名,也完全有效”?!霸诠俑牡哪┪?,官員們按照官位的高低排列名次,官位越高,越排在后而署名花押?!盵2]569-570

查《宋史》卷二一二《宰輔表三》,大觀二年(1108),蔡京為左仆射兼門下侍郎,而右相未有除授。而這一年九月之前,林攄為尚書左丞,尚書右丞徐處仁因其母病故,在家居喪,拒絕起復,未參與公務(wù)。因此可以判斷:是林攄花押。是蔡京花押。

不僅如此,這件《尚書省札》還可以對朱瑞熙先生的研究結(jié)論作一補充:除“臣僚奏狀,既無銜位,只押而不書名”[3]卷二《王介石虎臣所藏》之外,朝廷下行的文書也是可以“無銜位,只押而不書名”的。

二、《成德軍帖》

《成德軍帖》系大觀二年(1108)七月十八日,成德軍府依據(jù)提舉常平司牒①牒:用于平級機構(gòu)的文書。另鄰縣通報鄰州,雖不同級,但規(guī)定不用申狀,只用“牒上”格式。、尚書戶部符②符:有兩種類型。一是尚書六部行下文書,一是州府行下屬縣文書。、戶部左曹關(guān)③關(guān):即關(guān)報。上下級機構(gòu)或平級機構(gòu)之間通報公事的文書。、祠部關(guān)所議定的辦法而照會洪濟禪院執(zhí)行敕命的帖子,原碑共25行,滿行50字,其中最多的一行59字,共計717字(不含標點)。

所謂“帖子”,有兩種類型。一是州府行下屬縣或境內(nèi)寺觀的公文,一是中書門下、樞密院等機構(gòu)所用處理一般性事務(wù)的公文,文書等級次于符、札子?!冻傻萝娞穼偾耙环N類型。

茲將其按原碑格式分行,加以標點,移錄如下。

1.使 段概刻

2.準提舉常平司牒,準尚書戶部符,準戶部左曹関,準祠部関,大觀二年六月七日

3.敕:中書省尚書省送到真定府十方洪濟禪院住持僧法瓊狀:“近陳狀敘述本院元系本府申奏朝廷將本院改作十方禪院,

4.應(yīng)系常住供眾田產(chǎn),除納二稅、役錢外,并與免諸般差科。后來被州縣逐旋增添,與甲乙寺院一例均攤。伏念本院物產(chǎn)荒薄,難為

5.安眾。竊見天寧寺元系永泰寺,近蒙敕改充天寧禪寺名額;續(xù)蒙

6.圣旨:‘依崇寧寺例,除二稅外,與免諸般差科等事?!?qū)⒈驹好~改作‘大觀萬壽禪院’,除二稅外,乞免諸般差科役錢。承

7.禮部告示:‘難議施行。’伏望特垂憫恤,乞賜判送左右司,指揮禮部撿取本府天寧寺改賜名額及免差科體例,欲望

8.朝廷指揮施行?!绷铝辗?/p>

9.圣旨:“依例許免差科,而乞改寺額不行?!狈?/p>

10.敕如右,牒到奉行。前批:六月九日午時付禮部,仍關(guān)合屬去處。今關(guān)請一依

11.敕命指揮,仍關(guān)合屬去處及右曹照會。除已施行外,所有乞免役錢,不屬左曹。今關(guān)請照會一面任自施行,符本司主者,一依關(guān)內(nèi)敕命指揮施行牒,請詳尚書戶部符內(nèi)敕命指揮施行,仍關(guān)合屬去處,并據(jù)知事僧普圓狀“本院昨于今年六月六日奉

12.圣旨:‘二稅外,依例許免諸般差科、役錢?!芯壉靖刑瓶h、趙州高邑、贊皇縣界各有常住供眾田產(chǎn)。欲乞行下逐處照會,庶得遵依

13.圣旨施行”者。

14.右使司契勘,除已施行外,今帖十方洪濟禪院照會,一依前項

15.敕命指揮施行。大觀二年七月十八日帖。 主持傳法賜紫沙門法瓊書。 監(jiān)院僧普圓立石。

16.文林郎、知真定府司錄參軍、權(quán)察判、簽判孫。

17.儒林郎、行觀察推官、武騎尉陳。

18.文林郎、試觀察判官王。

19.通直郎、簽書成德軍節(jié)度判官廳公事范。

20.朝散郎、權(quán)通判成德軍府、管勾學事兼勸農(nóng)事兼察視保甲、驍騎尉、賜緋魚袋郎。

21.朝奉大夫、權(quán)通判成德軍府、管勾學事兼勸農(nóng)事兼察視保甲、驍騎尉、賜緋魚袋齊。

22.降授承事郎、權(quán)發(fā)遣河北西路提點刑獄公事兼本路勸農(nóng)、提舉河渠公事兼提舉保甲、權(quán)真定府路安撫使兼馬步軍都總管兼知成德軍府事、借緋虞。

23.皇弟、永興成德等軍節(jié)度、管內(nèi)觀察處置等使、守太尉、開府儀同三司、雍州牧兼真定牧、食邑一千戶、實封三百、上柱國、燕王。

下面,擬分三個問題對該帖進行分析研究,

(一)側(cè)注“使”字

第一行的“使”字特大,橫向占據(jù)兩行的位置,字高相當三字。這是宋朝使相簽字的特殊側(cè)注樣式。

使相制度源自唐朝。最初指節(jié)度使兼宰相?!笆埂奔垂?jié)度使,“相”即宰相。使到唐后期,情況就有了變化。胡三省在《資治通鑒》卷二五五,僖宗中和三年(883)七月記事的注釋中概括說:“唐末,凡節(jié)度使帶平章事及檢校三省長官、三公、三師者,皆謂之使相?!弊晕宕筇破穑瓜嘤珠_始授予親王和留守。到了宋代,使相授予的對象范圍更加擴大,資格條件也愈加放寬?!端螘嫺濉穬x制三記載:“親王、樞密使、留守、節(jié)度使、京尹兼中書令、侍中、同平章事者,謂之使相?!钡未氖瓜嗤耆皇且环N高級榮譽頭銜,能享受最高的待遇,但卻無實際權(quán)力。

五代十國時期的使相尚有權(quán)力,但諸道節(jié)度使因在地方任職,無法在中央政府正式頒布的文件上簽名,只得采取變通的辦法。后唐明宗天成四年(929)八月敕令:“朝廷每[有]將相恩命,準往例,諸道節(jié)度使帶平章事、兼侍中、中書令,并列銜于敕牒后,側(cè)書‘使‘字’?!盵4]卷一三《中書門下》所謂“準往例”,應(yīng)該可以理解為唐朝后期制度也是如此。

宋代的使相沒有實權(quán),其公文的簽署格式也就完全沿用了五代制度?!独m(xù)資治通鑒長編》卷一七,開寶九年(976)二月庚戌記事載:“凡以檢校官兼中書令、侍中、同平章事者,并謂之使相。唐制皆署敕。五代以來,不預(yù)政事。朝會,親王則分班,馀官則綴本官,正衙見謝則押班。凡定制除授者,敕尾存其銜而不署,側(cè)注‘使’字。”

不過,在這條記載中,“定制除授”殊不可解。宋人《翰苑新書》(前集)卷三十六《皇朝事實·使相》引用《宋會要》記載①清人徐松所輯《宋會要輯稿》中無此條記載。:“元豐以前,凡以檢校官兼中書令、侍中、同門下平章事者謂之使相。唐制皆書勅,五代以來不預(yù)政事。朝會,親王則分班,馀官則綴本班。正衙見謝則押班。凡宣制除授者,勅尾有其銜而不書,側(cè)注‘使’字?!瘪R端臨《文獻通考》卷四九《職官考三·宰相》亦作“惟宣敕除授者”??梢?,當作“宣制”,而“定制”乃為誤字②彭百川《太平治跡統(tǒng)類》卷二九《官制沿革上》、孫逢吉《,職官分紀》卷五《使相》、陳均《九朝編年備要》卷二開寶九年二月記事等在記載這條規(guī)定時,也均誤作“定制除授”。。

宋代使相在公文側(cè)旁簽署“使”字,到底應(yīng)注在什么位置,過去沒有見到實物,一般揣測大概應(yīng)該是在相關(guān)公文列銜的側(cè)面。從該帖看,卻是在開頭首起的頂側(cè)。這是值得注意的。

另外,盡管到宋真宗時,節(jié)度使的實權(quán)已被削奪干凈,節(jié)度使、節(jié)度觀察留后(承宣使)、觀察使、防御使、團練使、刺史成為高級武階的等級,但宋代(宋真宗以后)的節(jié)度使與承宣使、觀察使、防御使、團練使、刺史還是有所不同,并非只是一種虛銜,而還有虛職的功能。節(jié)度使雖不赴鎮(zhèn),但仍有在其名義上所節(jié)度的府、州行用相關(guān)公文的權(quán)力。

上文所引《宋會要》“凡宣制除授者,勅尾有其銜而不書,側(cè)注‘使’字”,只是其行用公文形式之一。南宋初年,徐度記述說:“本朝節(jié)度使雖不赴鎮(zhèn),然亦別降勅書宣諭本鎮(zhèn)軍民,而為節(jié)度使者亦自給牓本鎮(zhèn),謂之‘布政牓’。親王,亦翰苑為之。近不復見矣?!盵5]卷上上文所引《成德軍帖》又是在“宣制除授”“布政榜”之外的另一種由節(jié)度使領(lǐng)銜發(fā)布的公文形式。由此可見,凡由節(jié)度使領(lǐng)銜發(fā)布的公文均應(yīng)“側(cè)注‘使’字”。

(二)本帖中成德軍節(jié)度使的姓名

在本帖中,成德軍節(jié)度使未書姓名,同大多數(shù)宋代帖子一樣,僅列官爵:“皇弟、永興成德等軍節(jié)度、管內(nèi)觀察處置等使、守太尉、開府儀同三司、雍州牧兼真定牧、食邑一千戶、實封三百、上柱國、燕王”。這說法帶來一個問題:這位以皇弟、燕王身分擔任永興、成德軍兩鎮(zhèn)節(jié)度使的人到底是誰?

《宋史》卷二四六《宗室三》記載:

燕王俁,帝第十子:越王偲,帝第十二子。母曰林婕妤。俁初授定武軍節(jié)度使、檢校太尉,封成國公;偲初授武成軍節(jié)度使、檢校太尉、祁國公。哲宗朝,俁加開府儀同三司,封咸寧郡王;偲加開府儀同三司,封永寧郡王。是后累換節(jié)鉞,歷任尹牧,俁進封莘王,偲封睦王。徽宗朝,俱歷太保、太傅,俁進封衛(wèi)王、魏王、燕王,偲進封定王、鄧王、越王。靖康元年,同遷太師,俁授河東劍南、西川節(jié)度使、成都牧,偲授永興、成德軍節(jié)度使、雍州真定牧。

對此,劉友恒等人認為:“燕王趙俁歷任官職與碑文所記不符,而其同母弟越王趙偲則與之相符。趙偲,宋神宗十二子,初授武成軍節(jié)度使,檢校太尉、祁國公;哲宗朝加開府儀同三司,封永寧郡王、睦王;徽宗朝進封定王、鄧王、越王;靖康元年,遷太師,授永興、成德軍節(jié)度使,雍州真定牧。此碑可?!端问贰分`?!盵1]

河北師大的碩士研究生邱茜在《讀正定出土〈敕文札子碑〉記》一文中,根據(jù)《宋會要輯稿》帝系一《太子諸王》記載:燕王俁,“(大觀)二年正月,改永興、成德等軍,遷守太尉,雍州、真定牧,進封燕王”。再輔以《大金吊伐錄》《靖康裨史箋證》的相關(guān)記載得出結(jié)論,認為本帖中的成德軍節(jié)度使并不是趙偲,而是趙俁。《宋史》卷二四六《宗室三》的相關(guān)記載有誤③該文載于河北省社會科學院主辦的“黑水城漢文文獻與唐宋金元史”學術(shù)研討會的論文集(未正式刊發(fā))中。。

對上述兩種意見,筆者認為邱茜的結(jié)論是正確的,只是其所引用的史料稍顯單薄了一些,還可再補充一些可信度更高、記載更為詳細的史料。

南宋王稱《東都事略》卷一七《世家五》記載:

燕王俁,元豐間封成國公。哲宗即位,封咸寧郡王。元符元年,出閤,拜河陽三城、雄武軍節(jié)度使,封莘王,加司空,移鎮(zhèn)武寧、鎮(zhèn)寧?;兆诩次?,加太保,徙鎮(zhèn)河東、奉寧,封衛(wèi)王;又徙鎮(zhèn)護國、山南西道,又改鎮(zhèn)海、泰寧。大觀元年,詔曰:“衛(wèi)王、定王(楊按:即趙偲,后封越王),朕之愛弟也。其改封魏王,定王亦徙王鄧?!卑萏荆琅d、成德軍節(jié)度使,進爵燕王,遷太傅。欽宗即位,詔曰:“燕王、越王,神祖之子,道君之弟,而朕之諸父也。其賜入朝不趨,贊拜不名?!笔谔珟煟訓|、劍南西川節(jié)度使。

越王偲,元祐初封祁國公,元符元年,封永寧郡王,出閤,以為鎮(zhèn)安、集慶軍節(jié)度使,封睦王。徽宗即位,拜司徒,移鎮(zhèn)清海、鎮(zhèn)海,封定王;又徙鎮(zhèn)武寧、武勝,改鎮(zhèn)淮南、永興,進封鄧王,拜太尉,鳳翔、山南西道節(jié)度使;改封越王,遷太傅。欽宗即位,授太師,永興、成德軍節(jié)度使。

南宋李埴《皇宋十朝綱要》也是宋代史料中的權(quán)威性著述。該書卷八《神宗一》中有關(guān)趙俁、趙偲的記述更為詳細:

燕王俁,元豐六年九月生,七年八月賜名,授檢校太尉、定武軍節(jié)度使,封成國公。哲宗即位,加開府儀同三司,進封咸寧郡王。紹圣五年三月出閤,改河陽三城、雄武等軍,進封莘王。元符二年三月,改武寧、鎮(zhèn)寧等軍,遷守司空。三年,徽宗即位,改河東、奉寧等軍,遷守太保、太原尹,進封衛(wèi)王;九月,改護國、山南西道等軍,河中、興元尹。崇寧二年五月,改鎮(zhèn)海、泰寧等軍,青州、兗州牧。大觀元年正月,改淮南、安武[等]軍,揚州、冀州牧,進封魏王。二年正月,改永興、成德等軍,遷守太尉、雍(王)[州]、(鎮(zhèn))[真]定牧①此據(jù)《宋大詔令集》卷三三《皇弟俁依前太傅、永興成德軍節(jié)度使、雍州牧兼真定牧、燕王加恩制》改正。,進封燕王。政和三年,遷太傅。靖康元年三月,改河東、劍南西川,遷太師,太原、成都牧。

越王偲,元豐元年八月生,元祐元年八月賜名,授檢校太尉、武成軍節(jié)度使,封祁國公。八年五月,加開府儀同三司。紹圣五年三月,改武安軍,進封永寧郡王。元符五年二月,出閤;五月,改鎮(zhèn)安、集慶等軍,

(追)[進]封睦王。三年,徽宗即位,改武

寧、武勝[等]軍,遷守司徒,進封定王。九

月,改清海、鎮(zhèn)海等軍。崇寧元年三年,改

成德、(真定)②此“真定”二字乃衍字。、(武勝)[定武]③此據(jù)《宋大詔令集》卷三一《皇弟定王偲進守太保、移兩鎮(zhèn)加恩制》改正。等軍,遷守

太保、真定尹。二年五月,改淮南、永興等

軍,揚州、雍州牧。大觀元年正月,改荊南、

泰寧等軍,荊州、兗州牧,進封鄧王。二年

正月,改鳳翔、山南西道,遷守太尉,鳳翔、

興元牧,進封越王。政和三年正月,遷太

傅。靖康元年三月,改永興、成德等軍,遷

太師,雍州、真定牧。

由此可見,宋徽宗大觀二年的永興成德軍節(jié)度使、燕王確實是趙俁,而非趙偲。

(三)官員系銜中的府州名和軍額

宋代的真定府是節(jié)鎮(zhèn),其軍額為“成德軍”④唐朝的藩鎮(zhèn)各有節(jié)鎮(zhèn)名稱,如天雄軍節(jié)度使(治魏州)、山南東道節(jié)度使(治襄州)、鳳翔節(jié)度使(治鳳翔府)等等。這些節(jié)鎮(zhèn)名稱或冠以衙署所在府名、州名,或冠以所節(jié)度的軍名、道名,但以軍名為多。因此,節(jié)鎮(zhèn)名與其衙署所在州名多有不同。宋代保留了節(jié)度府和節(jié)度州的設(shè)置。凡節(jié)度府、州,必有“軍額”。所謂“軍額”,就是節(jié)鎮(zhèn)名。如,湖州軍額是“昭慶軍節(jié)度”,滄州軍額是“橫海軍節(jié)度”,廣州軍額是“清海軍節(jié)度”,揚州軍額是“淮南節(jié)度”,孟州軍額是“河陽三城節(jié)度”,等等。。

在《成德軍帖》中,共有八位官員列銜。其中,僅有“知真定府司錄參軍、權(quán)察判、簽判孫(某)”“行觀察推官陳(某)”“試觀察判官王(某)”三人未帶“成德軍”名入銜。更讓人難以理解的是:孫某系銜為“知真定府司錄參軍”,而郎某、齊某兩位權(quán)通判的系銜卻都是“權(quán)通判成德軍府、管勾學事兼勸農(nóng)事兼察視保甲”,而不按宋代通例以“真定府”系銜。特別是知府虞奕⑤《宋史》卷三五五有《虞奕傳》,但未記其任知成德軍之履歷。虞奕是李之儀的女婿。其事跡可見《姑溪居士前集》卷五○《李氏歸葬記》。,其系銜竟為“權(quán)發(fā)遣河北西路提點刑獄公事兼本路勸農(nóng)、提舉河渠公事兼提舉保甲、權(quán)真定府路安撫使兼馬步軍都總管兼知成德軍府事”。這種以“真定府”某官與“成德軍”某官同時列銜的情況確實令人費解。況且,在宋代文獻中,也多見“知真定府”一職。如,蘇轍《欒城集》卷三七《乞罷蔡京知真定府狀》、翟汝文《忠惠集》卷二《顯謨閣待制、知蘇州盛章知真定府制》等。而在《成德軍帖》中,相關(guān)官員卻為何不用“知真定府”入銜呢?

這涉及宋朝有關(guān)府州名和軍額的特殊規(guī)定。

北宋時,帶軍額的節(jié)度府、州多達幾十個。其中,京兆府、真定府、江陵府、孟州、陜州這五個府州的府名和軍額有特殊規(guī)定。南宋洪邁對此專有記述:“雍州軍額曰永興,府曰京兆,而守臣以知永興軍府事兼京兆府路安撫使結(jié)銜。鎮(zhèn)州軍額曰成德,府曰真定,而守臣以知成德軍府事兼真定府路安撫使結(jié)銜;政和中,始正以府額為稱。荊州軍額曰荊南,府曰江陵,而守臣則曰知荊南,通判曰通判荊南,自余掾幕、縣官則曰江陵府;淳熙四年,始盡以江陵為稱。孟州軍額曰河陽三城,無府額,而守臣曰知河陽軍州事。陜州無府額,而守臣曰知陜州軍府事,法令行移亦曰陜府?!盵6]卷四《府名軍額》

必須指出的是:洪邁所謂“政和中,始正以府額為稱”有誤。其“始正以府額為稱”的時間實為宋徽宗宣和二年(1120)。《宋會要輯稿》方域五《節(jié)鎮(zhèn)升降》記載:“宣和二年三月六日,詔永興軍守臣等銜位并不用軍額,永興軍稱京兆府,成德軍稱真定府?!?/p>

依據(jù)洪邁的記述,就能對《成德軍帖》的相關(guān)官員列銜進行解釋了:除“掾幕、縣官”系銜曰“真定府”外,其余官員系銜均曰“成德軍”?!爸娑ǜ句泤④姟睂O某系“掾幕”①宋朝的府州各有府院和州院。節(jié)度府州還有使院。凡兵事則屬使院,民事則屬府院或州院。府置司錄事參軍,州置錄事參軍,掌理府院或州院事務(wù)。,其系銜當然該署“真定府”之名。

宋代真定府乃河北重鎮(zhèn),宋仁宗即位之初,由鎮(zhèn)州升置②鎮(zhèn)州升為真定府的時間沒有準確記載?!独m(xù)資治通鑒長編》卷九七,天禧五年二月戊辰條曰:“徙客省使、高州團練使、知鎮(zhèn)州李允則知潞州,永州團練使、知潞州錢惟濟知鎮(zhèn)州。”《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一○二,天圣二年四月己卯條曰:“知成德軍、永州團練使錢惟濟加吉州防御使,留再任?!蓖瑸殄X惟濟,一曰“知鎮(zhèn)州”,一曰“知成德軍”。據(jù)《容齋隨筆》卷四《府名軍額》所記,可判定鎮(zhèn)州升為真定府當在宋真宗天禧五年(1021)至宋仁宗天圣二年(1024)之間。乾興元年(1022)二月,宋真宗病死,宋仁宗即位,由劉太后垂簾聽政。因此,在宋仁宗即位之初將鎮(zhèn)州升為真定府的可能性最大。。宋仁宗慶歷八年(1048),又以真定府為核心,“初置真定府安撫使,統(tǒng)真定府、磁相邢趙洺六州”,設(shè)置了真定府路(帥府路)[7]卷八六《地理二》。但不論是鎮(zhèn)州還是真定府,其軍額都為“成德軍”。根據(jù)宋代的特殊規(guī)定,從宋仁宗即位之初到宋徽宗宣和二年(1120)這近百年的時間內(nèi),在真定府任通判、知府的官員以及使院官,都只能以“成德軍”系銜,而不能以“真定府”系銜。不過,查閱北宋史料,卻又會發(fā)現(xiàn)一些異常事例。姑舉數(shù)例:1.《東都事略》卷五五《王博文傳》:景祐元年,除龍圖閣學士,再知開封府。久之,知真定府,遷給事中。2.《凈德集》卷二一《樞密劉公(庠)墓志銘》:(熙寧中),青苗令始下,公謂不可行,奏,愿罷之。歲余,差知成都府。以親年高,不拜,得知真定府。3.官修《實錄》所收《曾文肅公布傳》:元祐初,除龍圖閣學士、知太原府。移知真定、河陽、青州、瀛州。哲宗親政,自瀛州徙江寧[8]下卷二○。4.畢仲游撰《韓儀公丞相忠彥行狀》:至紹圣三年正月,始以觀文殿學士知真定府。改定州路安撫使、知定州[8]中卷五○5.《宋 史 全 文 》卷 一 三 下,紹 圣 三 年(1096)春正月庚子條:韓忠彥除觀文殿學士、知真定府。知成德軍楊畏知河中府。6.《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五二○,元符三年(1100)正月乙未條:李清臣以資政殿大學士知真定府,除禮部尚書。7.《宋會要輯稿》道釋一《披度普度》:崇寧二年十一月二十二日,新知真定府呂嘉問奏……

對于上述問題,可以這樣理解:一、在正式公文外,“知成德軍”也可隨便稱為“知真定府”或交雜而稱呼之。如,在《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四八三,元祐八年(1093)四月甲子條中,在記述“甲子,資政殿學士、通議大夫、知永興軍李清臣為吏部尚書”時,李燾有一段隨文小考證:“六年閏八月八日,永興召為吏書,既而寢之。十六日改知真定,今復自永興召為吏書。五月三日又改真定?!墩俊窡o此。‘永興軍’恐當作‘成德軍’。”當然,上引第5例中所謂“韓忠彥除觀文殿學士、知真定府。知成德軍楊畏知河中府”易引起誤解,顯然不能如此行文。二、在《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宋會要輯稿》等書中少量出現(xiàn)的“知真定府”乃為轉(zhuǎn)抄之筆誤。謹以李清臣為例?!独铧S門清臣行狀》乃晁補之所撰,其曰:“移知永興軍,召還,為吏部尚書。姚勔駁之,改知真定府。復以戶部尚書召為宣仁后山陵使,拜中書侍郎。時元祐八年也?!雹僖?《名臣碑傳琬琰之集》(中)卷四九。晁補之另撰有《資政殿大學士李公(清臣)行狀》,收入《雞肋集》卷六二。該行狀早于《李黃門清臣行狀》,文字也更為詳盡。而《續(xù)資治通鑒長編》所記李清臣之事,當引自李清臣行狀。另,《宋會要輯稿》所謂“新知真定府呂嘉問”也是隨便的稱呼。據(jù)《皇宋通鑒長編紀事本末》卷一二二《禁元祐黨人》(下)記錄,崇寧三年(1104)四月,在“逐路責降安置、編管等臣僚姓名”中,呂嘉問所在地乃記為“成德軍”。

總之,從宋仁宗即位之初到宋徽宗宣和二年(1120),在真定府任通判、知府的官員以及使院官,以“成德軍”系銜是制度之規(guī)定,而冠以“真定府”頭銜只是正式公文之外的隨便稱呼而已,不足為訓。

在此之前,相關(guān)研究者由于不清楚宋朝府州名與軍額在官員系銜中的特殊規(guī)定,往往將京兆府與永興軍、真定府與成德軍的關(guān)系搞錯。如吳廷燮先生作《北宋經(jīng)撫年表》,便將真定府路定為“成德軍路”,并在其下自注曰:“后曰真定府路,初曰鎮(zhèn)州。”之所以如此,可能是比附京兆府(永興軍節(jié)度)以軍額名作為安撫使路路名的緣故。其后,李昌憲先生作《宋代安撫使考》仍沿用吳廷燮先生體例,將真定府路改曰成德軍路。殊不知,真定府路置于宋仁宗慶歷八年(1048),而在此之前,則有鎮(zhèn)州路,只是其長官為都部署。可以肯定地說,整個北宋時期,都沒有成德軍路的設(shè)置。因此,將“成德軍”作為帥司路的路名,是絕對錯誤的。在《成德軍帖》中,虞奕“權(quán)真定府路安撫使兼馬步軍都總管兼知成德軍府事”的頭銜就是最有力的證據(jù)。

[1]劉友恒,郭玲娣,樊瑞平.正定洪濟寺、舍利寺相關(guān)文物綜述[J].文物春秋,2008(3):65-71.

[2]朱瑞熙.遼宋西夏金社會生活史[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

[3]周密.云煙過眼錄[M].文淵閣四庫全書影印本.

[4]王溥.五代會要[M].文淵閣四庫全書影印本.

[5]徐度.卻掃編[M].文淵閣四庫全書影印本.

[6]洪邁.容齋隨筆[M].文淵閣四庫全書影印本.

[7]脫脫.宋史[M].北京:中華書局,1985.

[8]杜大珪.名臣碑傳琬琰之集[M].文淵閣四庫全書影印本.

猜你喜歡
節(jié)度使永興德軍
城市道路規(guī)劃設(shè)計發(fā)展趨勢探討
Quantum interferometry via a coherent state mixed with a squeezed number state?
唐末五代宋初定難軍節(jié)度使王爵研究
西夏學(2019年1期)2019-02-10 06:21:02
敦煌歸義軍節(jié)度使承襲制度研究(上)——張氏歸義軍節(jié)度使的承襲引發(fā)的有關(guān)問題
敦煌學輯刊(2017年1期)2017-11-10 02:32:11
二戰(zhàn)德軍變身解放者?
百家講壇(2017年16期)2017-11-07 10:06:41
唐末至宋初定難軍節(jié)度使及其僚屬的兼官與帶職
西夏研究(2016年4期)2016-07-10 12:08:14
陜西西安明永興恭定王墓
大眾考古(2015年12期)2015-06-26 08:53:08
永興:科技創(chuàng)新擦亮“中國銀都”
目不識丁
永興“六主動”狠抓防汛抗旱水利建設(shè)惠民生
吉安市| 思茅市| 普格县| 尚义县| 且末县| 巴南区| 讷河市| 波密县| 横峰县| 昭苏县| 县级市| 大洼县| 株洲市| 吴旗县| 九龙城区| 密山市| 阳山县| 南溪县| 镇康县| 丘北县| 定陶县| 晋江市| 普陀区| 西城区| 和静县| 渭源县| 炉霍县| 桑植县| 姜堰市| 贵德县| 普安县| 方山县| 九龙县| 太仆寺旗| 任丘市| 信阳市| 南华县| 陕西省| 宁南县| 木里| 壶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