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冠杰
五年一度的世界級當代藝術展——2012年第十三屆卡塞爾文獻展(Documenta Kassel 13),于2012年6月9日正式在德國卡塞爾開幕。來自55個國家的150多位藝術家以及來自世界各地的其他參展者們將會帶來包括繪畫、攝影、錄像和表演藝術等能夠展現(xiàn)現(xiàn)當代藝術新趨勢的作品。在為期100天(2012.6.9-2012.9.16)的展期中,這座城市將迎接來自全世界的藝術愛好者。共同向世界展示他們在藝術、政治、文學、哲學和科學領域所進行的試驗性創(chuàng)舉以及取得的成果。
卡塞爾文獻展(Kassel Documenta)是世界最著名的藝術展覽之一,與巴西圣保羅雙年展、威尼斯雙年展、并稱為世界三大藝術展。1955年7月15日,首屆卡塞爾文獻展開幕,這是年輕的聯(lián)邦共和國的一件文化盛事,納粹政府倒臺10年之后,德國公眾終于又能再次欣賞現(xiàn)代藝術。前來參展的670件作品分別來自近150名藝術家,其中包括克萊、康定斯基、畢加索、夏卡爾和貝克曼。
前三屆以展示20世紀歐美的前衛(wèi)藝術發(fā)展回顧為主,至第四屆(1968年)才把注意力拉回當代藝術。
文獻展實行執(zhí)行策展人制度,策展人由工作委員會指任,第一至四屆都是由創(chuàng)始人阿諾德·博德(Arnold Bode)所策劃,第五屆(1972)開始創(chuàng)設國際評審團制度,評選總策劃人。
1972年以來,文獻展不斷更換藝術總監(jiān),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展覽的藝術風格。2007年,第十二屆文獻展的訪客人數(shù)達到400萬人。這是一個值得驕傲的成績,但也頻出丑聞:一會兒文獻展報出赤字;一會兒地方政府認為,這不過是文化精英的藝術秀,而打算取消展出;一些遭到展會負責人拒絕而不讓參展的藝術家甚至將主辦方告上了法庭。
作為始終致力于促進中德文化交流的機構,歌德學院為中國的年輕策展人策劃了一個特別的訪問項目。五個由當代藝術領域的國際專家組成的獨立評審委員會從67位申請人中評選出了11位年輕策展人:北京的戴卓群、夏彥國和崔燦燦,成都的李杰,臺北的陳璽安和林怡華,香港的Sonja Ng,深圳的王東,上海的段君和廖薇以及南京的卞卡,他們將有機會獲得歌德學院的全額資助,于2012年8月5日至9日期間訪問卡塞爾“文獻展”。
年輕策展人崔燦燦表示:卡塞爾主展廳的部分作品,其中有幾件挺有意思,但遺憾的是都是英文和德文文獻,很難全部了解資料和文字說明。文獻一般是由藝術家與策展人的信件、藝術家筆記、手稿、工作室圖片、作品制作過程視頻、藝術家采訪、部分作品實物和相關使用工具等這些構成.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布展上文獻與文獻之間的結構關系。
這一屆卡塞爾文獻展從展覽上可以看出,策展人有幾個偏好:她對貧窮藝術十分重視,側重“物”與“場”的概念,例如實物與自然經(jīng)驗的轉化(材料多為石頭/木頭/土地/紙張等);對視錯覺有鐘愛,喜歡密集的圖像;對日常記憶類的情有獨鐘,但許多作品卻因此顯得簡單;先鋒政治類的幾乎沒有,所以這不是一個激進的展覽。
“ccc”tv卡塞爾:展覽的另一特色是在原非藝術空間的基礎上,如何將藝術作品嵌入,借力打力,解構或針對。有一件作品語言很成熟,藝術家在老建筑內設計各種房間,改造布置家具和結構,現(xiàn)場播放音樂/樂器演奏;深入的在視覺和觀念上進行了細節(jié)考慮;聲音使得記憶活躍而又親密,真實的像曾經(jīng)殘酷的鄉(xiāng)愁詩。
1、本屆卡塞爾文獻展的新聞發(fā)布會
2、本屆卡塞爾文獻展的新聞發(fā)布會
3、DOCUMENTA(13)弗里德里希美術館圖片來自崇真藝術網(wǎng)
4、第13屆卡塞爾文獻展于本月6日進行的藝術展覽中,參觀者正在觀看中國藝術家顏磊的“有限藝術項目,2011-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