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附紅細胞體病是由虻、虱、蚊等叮咬而引起的一種傳染病,夏秋多發(fā)。此病的特征性癥狀是高熱不退、不食、紅皮和黃疸。體溫達到41.5℃以上,用青霉素、鏈霉素、氨芐青霉素、復方氨基比林、柴胡注射液和對乙酰氨基酚等治療,體溫略見降低,但停藥后就迅速回升。病豬步態(tài)不穩(wěn)、發(fā)抖、長期不食。體溫略降后偶爾采食稀粥、青飼料,但體溫再上升又下降就不食了。豬病七八天以后,皮膚發(fā)紅或發(fā)黃,耳、鼻、胸腹及四肢內(nèi)側(cè)更甚??梢曫つどn白或黃染。肝腫大呈黃棕色,血液稀薄呈淡紅色。
因此本病從臨床癥狀及剖檢變化即可確診。但本病病情反復,病程長,筆者就見過多個豬場病程長達15天~25天的。
由于病程長,用藥多,豬減重,又傳染,豬場一旦染上本病,就損失慘重。
筆者2011年6月底,在邵陽市雙清區(qū)東大路何老漢獸藥店,見何正為當?shù)匾回i場的附紅細胞體病開了如下的處方:血蟲凈(貝尼爾)每公斤體重5毫克~6毫克,深部肌肉注射,每日1次,連用2日;10%土霉素注射液每公斤體重30毫克~35毫克每日1次,連用2日;牲血素視豬體大小,每頭豬2毫升~4毫升,開始用藥時深部臀肌注射1次。
7天后,筆者電話詢問豬場老板,他說17頭病豬全好了,搭幫治療得早,也好得快。當時他正按何老漢吩咐,全場安紗網(wǎng)、紗窗,防止山里的牛虻、蚊子的侵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