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夢飛鐘志東
(江西理工大學 南昌校區(qū) 文理系,江西 南昌 330013)
中國傳統(tǒng)思想蘊含著豐富的寬容倫理思想,儒家、道家、佛家都主張尊重、包容,有容乃大,傳統(tǒng)的各家各派思想借此相互聚集、融合,交匯成中國傳統(tǒng)文化這顆參天大樹,形成博大精深的文明跡象。傳統(tǒng)文化中的寬容思想對于現(xiàn)今的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仍然具有巨大的現(xiàn)實意義,應該努力去挖掘與整理,以推進文化的傳承與促進時代的發(fā)展。但是,傳統(tǒng)文化中的寬容思想誠然也存在著不少難以適應現(xiàn)代文明的成分,應予以剔除或進行現(xiàn)代性轉化,一方面避免其遏制現(xiàn)代文明的進展,另一方面以創(chuàng)造性的轉化將其納入現(xiàn)代文明的框架。筆者擬就傳統(tǒng)寬容倫理思想的現(xiàn)代性轉型展開探討,但限于篇幅,本文僅以傳統(tǒng)佛家的寬容思想及其現(xiàn)代性轉型做一淺議,以期拋磚引玉。
傳統(tǒng)佛家思想蘊含豐富的寬容思想,這在其緣起論及其所引申的法則中、佛教戒律中都有鮮明的體現(xiàn)。
(一)佛家緣起論及其所引申的法則中所包含的寬容思想
佛學中最核心的思想是其緣起論,“緣起”就是指一切事物的產生、發(fā)展都有其特定的原因與條件,萬事萬物都處在復雜的因果鏈條當中。《雜阿含經》中有云:“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諸法從緣生,諸法從緣滅”意思是說,宇宙間的一切事物都因緣和合而生,因緣散失而滅。宇宙萬物是相互依存,相互聯(lián)系,互為因果,不可分割的統(tǒng)一整體,服膺于統(tǒng)一的法則。從緣起論出發(fā)可以演繹出一系列要求皈依佛門的人培養(yǎng)寬容精神的法門。
由緣起論所引申的“自他不二”法門包含著尊重與包容異己的寬容思想。“自他不二”就是從緣起論的角度來考察人與人、人與社會的關系的,認為每個人的生存與發(fā)展都依賴于他人與社會,人與人之間相互依存。佛學認為人不是獨立的個體,而是整體中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彼此環(huán)環(huán)相扣,不可脫節(jié),這樣,佛學強調人不能忽視其他事物的存在,不能割裂同其他事物的相關性,而應該服從世界上的緣起,充分尊重其他事物,友愛其他事物,這樣才能維護自身及與其他事物的和諧。
由緣起論還可以引申出眾生平等的思想,要求人類與其他事物之間的彼此寬容。佛學認為萬事萬物皆有佛性,而無高低之分、大小之別,佛對眾生有普遍的無差別的愛心。佛學認為,生命對于人類及一切事物都是同樣寶貴的,人類不能因為其有智慧,能思維,而認為自身高于其他生命,對其他生命物質構成傷害。因此,佛家的眾生平等思想蘊含著一切現(xiàn)象,包括人,均平齊等,無本質、本性高下、優(yōu)劣的差別,主張人與人、人與其他生命物質之間的彼此尊重、關懷乃至敬畏。這種平等思想實質上是要求人類培養(yǎng)尊重與包容其他事物的寬容精神。
緣起論中還包含著萬物一體的觀念,認為所有的人、所有的生物乃至日月星辰、山川河流等都是在一個共同的天地中生存著,相互協(xié)同進化著。人不過是宇宙萬物的一種,與其他事物一樣,都是因為緣起和合而成,彼此生活在一起,不具有特殊的尊貴身份,所以人應該主動地去關懷、尊重其他事物。這同樣體現(xiàn)著佛學要求人類需要培養(yǎng)尊重與包容其他事物的寬容精神。
(二)佛教戒律所包含的寬容思想
從緣起論出發(fā),貫徹平等精神,佛教強調一些基本的原則來幫助人成就佛性。佛學中意識到世俗生活的存在著許多泯滅人的佛性的誘惑,強調以一些基本的戒律來使人一心向佛。這些戒律包括“五戒”、“十善”、“四無量心”、“六度”、“八正道”等,都不同程度第包含著平等、尊重、包容等寬容思想在其中,而又以“五戒”、“十善”最突出。“五戒”是指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其中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就體現(xiàn)出一種平等觀念,主張人與人之間不應該分貧富、貴賤、高低、上下,而應該彼此平等相處,相互理解、相互諒解、相互寬容,不相互侵犯。與“五戒”更多地傾向于約束個人道德修為相比,“十善”強調的是培養(yǎng)社會公德,也是積極地倡導平等與尊重。
佛學中還有“六和敬法”的思想,主要是調節(jié)人與社會之間的關系的,具體內容包括“身和共住”、“口和無諍”、“意和同事”、“利和同均”、“戒和同修”、“見和同解”,目標是一個“和”,要求人在社會中行為舉止要尊重他人,與他人要和睦相處,求同存異,尊重他人的生活習慣、言論、觀點,不歧視他人等,這顯然是一種尊重與包容異己之人與事得寬容精神。
可見,佛家思想中蘊含著豐富的寬容精神,這種精神對于和諧社會的建設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鑒價值。這種寬容精神對于人與人之間建立起團結互助、平等友愛、融洽和諧、友好相處的人際關系具有重要的啟示作用,對于化解社會矛盾與沖突、維護社會穩(wěn)定與和睦,對于自然界的平衡,促進人類與自然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協(xié)調發(fā)展與和諧相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推動作用。
任何思想都具有其時代性,也相應會沾染上時代的氣息。傳統(tǒng)佛家思想是適應封建小農經濟的心性哲學理論,服務于封閉的自然經濟社會,有必要從現(xiàn)代性的眼光下審視其消極性。
(一)忍辱思想所導致的人性扭曲
佛家認為人生是悲苦的,“忍”是去除悲苦的得力手段。佛家意義上的忍是指人能內心安忍外部辱境,不存怨恨之心。佛祖釋迦摩尼就自稱自己前世曾作忍辱仙,毫無怨恨地讓國王肢解自己的身軀。佛家的忍辱就好比西方基督教的“勿抗惡”精神,是一種當人打你右臉時,你不要怨恨,而應該將左臉迎上去讓人打。佛學中有如此描繪忍辱要求的,如“不念舊惡,不憎惡人”、不可“他罵報罵,他瞋報瞋,他打報打,他弄報弄”,對于別人的侮辱,應該從不對抗的角度去對待,而不存絲毫報復之心。佛家還認為忍辱的最高境界在樂觀地對待別人的侮辱,對待“惡罵之毒”,能保持“如飲甘露”的心境??梢?,佛學中的忍辱思想已經越出了一般的人類原則界限,是那些不食人間煙火的仙圣的品質,是純粹抽象的修身訓條,在現(xiàn)實生活中不可避免地要淪于空疏,難以實現(xiàn)與貫徹。可是,忍辱雖然可以視作一種寬大為懷的寬容精神,但忍辱顯然是有原則界限的。忍辱的對立面是不可忍,如孔夫子所說“是可忍孰不可忍”,忍辱的極限被打破則會導致忍辱人的人格的喪失,人性的扭曲。忍辱乃是佛學的一種道德修為原則,是原則就有其原則界限,突破原則界限的行為其本身就是不道義的,于己是飽受惡行的侵擾,于他是助長惡行施虐,行不道義之事必然是得不到正果的。可是,佛學所倡導的忍辱一切“非”、“惡”、“苦”,只能導致修行人的人格、人性的剝離,只會適得其反地滋生與助長邪惡勢力。所以,佛學忍辱思想所強調的寬容之精神的消極意義的極端明顯的。
(二)由凈心思想所帶來的禁欲主義傾向
佛家的宗旨是讓世人通過不斷的內心修養(yǎng),凈化心靈,超越塵世,以喜登極樂世界為目標。為了早日到達“凈土”,修為者必須首先“凈其心”,其手段可以是精進、禪定等。其中禪定的功夫非常重要,其要求是在修行的過程中保持心靈的寧靜,不外思,做到“攝制六情,舍眾欲,散諸惡念”,行清修的功夫。通過清修,使原本就寄寓在人心靈深處的佛心、佛性能突兀出來,使人成佛。這就是佛學所謂的滅情見性,見性成佛的功夫,即通過對人的自然之性的遏制與封殺,來求得空寂的佛性,達到成佛的目的。佛家的這種凈心的思想誠然包含了寬容精神在其中,佛學主要是要求個人排除私心雜念,擯棄欲望,寧靜心靈,與此同時尊重他人的追求,包容別人的行為與思想。因此,佛家的凈心思想是以不干涉別人,尊重他人的選擇與作為為基礎的,認為修為在個人,而不受他人的影響與牽制。在這種寬容思想的前提下,佛家要求修行者絕緣塵世生活的誘惑,專注個人佛性的培育,以悲苦為樂,以心靈精進為念,與塵世生活漸行漸遠,體現(xiàn)出禁欲主義或僧侶主義的宗教特征。
(三)出世思想所演化的虛無主義取向
中國傳統(tǒng)思想以儒、釋(佛家)、道為主干,儒家講入世,倡導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道家講隱世,以精神逍遙為目標,釋家講究出世,以脫離塵世生活,來世獲得解脫為旨歸。佛家以“空”為理論依據(jù),認為世俗生活四大皆空,人生悲苦,唯有脫離世俗,才能徹底解放人自身。因為,佛家認為真正的極樂生活世界、至善的社會在來世,在彼岸,世俗生活對于修行者而言不是真實的生命追求,因而不過是浮云,是虛幻的。佛家認為塵世生活中悲苦的根源不在社會自身,而在于個人的“無明”(不知道真正的佛理)。因為“無明”,因而對塵世生活有所寄托,這樣難免將宇宙中的萬物當做是真實的,因而難免對現(xiàn)實生活有所訴求,自然就產生了欲望。為了滿足欲望,社會上便發(fā)生爭斗,社會陷于混亂,滋生苦難。佛學認為人只有明白現(xiàn)實世界一切皆是虛幻,拋棄眷戀,才能脫離“苦海”,進入涅槃境界。世俗生活是復雜的,個體之間必然存在著差異與沖突,個體必須在寬容別人的行為選擇的前提下,才能超越其上。換言之,寬容是個體超越塵世生活的敲門磚。如果沒有這種寬容精神,個體必然卷入同其他個體的爭執(zhí)與沖突之中,不能自拔,無法超越塵世,不能喜登極樂??梢?,寬容是脫離塵世的手段,可佛學的目標在徹底拋棄世俗,這樣寬容就演變?yōu)樘摕o主義的價值取向,寬容的內容被視作是虛無縹緲的,寬容承載了藐視世俗價值的內涵。
現(xiàn)代社會的基本標志是平等、民主、自由、博愛、公平、公正等,是在主流價值觀指導下的多元價值模式互動性的社會。傳統(tǒng)佛家的寬容思想因其不同程度的消極性難以適應現(xiàn)代社會,必須進行創(chuàng)造性的改造,才能煥發(fā)出其生命力。
(一)由出世向入世轉化
出世的價值理念將導致對世俗生活的厭倦、熟視無睹,甚至敵對,佛家講究出世乃是教導人游離塵世之上,促使人放棄對現(xiàn)實生活的追求,獨醉于心靈的空寂。在這種價值模式的作用下,修行者認為一切人世間的矛盾、沖突、災難、不平事等都是可以寬容的,都是可以置之度外的。佛家對塵世一切皆可以在認可的范圍之內的做法,為韓愈等儒學中興之士所堅決反對,他們人為佛家破壞了人世間正常的人倫道義,會導致社會的頹廢,因而他們倡導以儒家的仁義法則來拯救社會,使儒生、士子積極進取,匡扶國運、民生。韓愈他們雖然以光復儒家,抵制佛道為根本宗旨,是封建社會統(tǒng)治思想的爭奪。但他們的思想仍深刻地指出了佛家的出世理念如果濫觴,勢必導致整個社會的無序、消沉與頹廢,世人將缺乏社會責任感與歷史使命感,喪失民族凝聚力,正義無法貫徹,邪惡必將橫行。筆者認為,佛家過于強調出世,漠視人情冷暖,無視違法亂紀,確實能助長社會的邪惡勢力,使國家、民族遭遇災難,從而無法建設理想的社會。佛家思想要適應現(xiàn)代社會,需要改變這種出世的價值模式,而應該倡導在現(xiàn)實生活中來建設極樂世界。佛家所倡導的寬容精神也需要發(fā)生質的改變。除卻要求大家有寬容大度之心、擯棄過分的欲望、拋棄私心雜念等之外,必須讓佛學人士積極介入到關注國運、民生,救濟天下蒼生的實際行動中去,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指導提升自身的思想與督促自己的行為,并積極影響外圍人士,在現(xiàn)實生活中將佛學的精華轉變?yōu)槭廊斯灿械木褓Y源。
(二)由虛妄向現(xiàn)實轉化
前文提及佛家的出世的理念容易導致人們對現(xiàn)實生活
取虛無主義的態(tài)度,幻想撇開一切世俗生活的干擾,獨求心靈的凈化。佛家為求得這種超越之境,設置了一些基本要求,如忍辱、無執(zhí)、無求、勿爭、攝制情欲等,實際上是要求大家能寬容世俗生活中的一切爭端與糾紛,做到萬念俱灰,唯獨一心向佛。這種做法妄圖完全拋開現(xiàn)實生活,讓世人都成為“真空人”,顯然是不切實際的。人是肉長的,必須飲食人間煙火,經受世事的紛繁困擾,飽經滄桑之后,才能洞悉頓明,超然之上。因此,佛家將世俗生活的虛妄化實質上弱者退避的表現(xiàn),是無力超越現(xiàn)實的體現(xiàn)。因此,佛家的寬容思想要適應現(xiàn)代社會,必須改變其對世俗生活虛無主義的取向,而應融入現(xiàn)實生活。儒家言道,道家說道,佛家也求得道,但天下之道終究是唯一的,而且道不在虛無縹緲,不在世外桃源,就在世俗生活之中,需要人們去感受,去體驗,去領悟。佛家所追求的極樂境界,是道的一種理想境界,是現(xiàn)實生活中人們超越了物質生活而求得的一種精神境界。我們這里說佛家的寬容的現(xiàn)代性轉化,要求的是將佛家的寬容思想引渡到對無原則界限的思想、行為、習慣、思維方式、合理的物質利益追求等的尊重與包容上來,不是倡導人們去壓制自己的欲望,忍辱一切苦難與不公平、不正義的事情,而是現(xiàn)實的考驗面前,遵循公平、公正、民主、平等等現(xiàn)代原則下,通過對世事的磨練而提升尊重與包容的寬容之德性,求得精神的超越。
(三)由信仰向世俗道德轉化
遵循馬克思主義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原理,佛家的思想從本質上而言是一種顛倒的世界觀與方法論。佛家所追求的理想社會形態(tài)作為一種信仰偏離了現(xiàn)實社會軌道,試想脫離了肉體的精神境界還成其為境界嗎?肉體沒有精神支撐是腐朽的,精神沒有肉體寄托也是絕無意義可言的。佛家思想要適應現(xiàn)代社會必須從根本上扭轉自身的這種虛幻的世界觀,放棄人們對虛幻世界的信仰,而應該就其中的精華、要義演變?yōu)槭浪椎赖?,為世人所吸收、消化,成為人們的精神內涵。馬克思主義也追求理想境界、理想社會模式,但她是以人的實踐為基礎,希望通過對現(xiàn)實世界的積極改造中來實現(xiàn),是對未來社會人們物質生活、精神生活、政治生活的可現(xiàn)實化的描繪,是完全可以通過人們的努力真正客觀實現(xiàn)的理想形態(tài),可以作為一種堅定的信仰來引領大家共同努力以實現(xiàn)她。佛家的寬容倫理如果為著一種虛無縹緲的信仰而作為,不僅其意義是蒼白的,而且可能引來相反的效果。相形之下,這種寬容思想如果轉化為世俗道德,對于維護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安定有序、公平正義,協(xié)調矛盾,化解糾紛,融洽人際等都將起到積極的意義與作用,這也是佛家思想現(xiàn)代化轉型的出路與目標所在。
[1]羅國杰.中國傳統(tǒng)道德[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5.
[2]朱貽庭.中國傳統(tǒng)倫理思想史[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
[3]張岱年.中國文化概論[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4.
[4]方立天.佛教哲學(增訂本)[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1.
[5]石峻.中國佛教思想資料選編[M].北京:中華書局,1983.
[6]方立天.中國佛教慈悲理念的特質及其現(xiàn)代意義[J].文史哲,2004,(4):68-72.